刘昱(yù)(463年3月1日-477年8月1日),字德融,小字慧震,出生于卫尉府,南朝宋第八任皇帝,史称“后废帝”,宋明帝长子,母是贵妃陈妙登。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刘昱的:人物生平、为政举措、人物评价、轶事典故、人物争议、亲属成员、史籍记载、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刘昱

出生地

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省南京市)

民族

出生日期

463年3月1日(大明七年正月辛丑)

去世日期

477年8月1日(元徽五年七月七日)

终年

15岁

封号

“苍梧王”“后废帝”

在位时长

5年

年号

元徽

朝代

南朝宋

登基时间

472年

退位时间

477年

父亲

宋明帝刘彧

母亲

陈妙登

正室

江简珪

侧室

张氏

简介

泰始二年(466年),宋明帝刘彧将其立为皇太子。次年,刘彧正式为其取名为“昱”。泰豫元年(472年),宋明帝去世,刘昱即位,时年十岁。次年,改年号元徽。元徽二年(474年)五月任命萧道成为宰相。刘昱在位期间,经历过两次宗室反乱,之后朝政逐渐被萧道成掌控。

元徽五年(477年),刘昱被贴身侍卫杨玉夫等人所杀,逝世时年仅十五岁。追废为苍梧王,史称宋后废帝。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大明七年正月二十日(463年3月1日),刘昱出生在卫尉府。刘昱还在腹中时,其父就命人以《周易》占筮,得一卦为“慧震”,所以孩子出生后小字便是慧震,字为德融。

景和元年(465年),其父亲刘彧杀死侄子刘子业后即位,改元泰始。泰始二年(466年),刘彧册立刘昱为皇太子。翌年才正式取名为“昱”。

刘昱五、六岁时才读书,但是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无论做金银器饰还是衣帽都很优秀;即使未曾学过吹篪(chí),拿到手竟也能吹奏。可是他却不爱学习,只爱玩乐,当时主管他的官员无法制约,只好向明帝报告,明帝也只命令陈贵妃严加督促。

泰始六年(470年),刘昱正式出居东宫,制订了太子元会朝贺之礼及衮冕九章衣,并娶了出身济阳江氏的江简珪为太子妃。

泰豫元年(472年),宋明帝刘彧去世。次日刘昱即位,由袁粲、褚渊、刘勔、蔡兴宗、沈攸之五位顾命大臣共同辅佐朝政。第二天(5月11日)刘昱正式继位,但朝政实权其实一直都掌握在明帝幸臣阮佃夫、王道隆和杨运长等人手中,在大臣们和太后王贞风阻遏下,刘昱即位之初,阮佃夫等人不敢放肆越权。

元徽二年(474年)桂阳王刘休范起兵谋反,顾命大臣刘勔及权臣王道隆战死,最终在右卫将军萧道成的指挥下,叛乱得以平定。同年十一月,刘昱行元服之礼。经过此事之后,刘昱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在东宫随意动手打人并有赤脚蹲坐等无礼行为,再无人能制约他。

在位经历

元徽三年(475年)秋冬之间,刘昱曾多次出行。明帝曾经把陈太妃赏赐给宠信的弄臣李道儿为妻,后来又把她迎接回去,之后才生下刘昱。因此,刘昱每次改穿便服外出,就自称刘统,或自称李将军。他常穿短裤、短衫,在军营、官府、街巷、田野里出入。他夜晚就投宿旅店,白天就睡在马路旁边,还会在人群中间挤来挤去,跟他们作买卖。刘昱出行不带禁卫军,只带身边的随从四处乱逛,一直到日落才归来。生母陈太妃多次乘车随行看顾他,他却愈来愈放肆,陈太妃之后也无能为力。当时朝野对皇帝行为都相当失望,反而都希望年长而又礼遇士人的建平王刘景素能够入继大统。不过陈太妃外戚势力以及阮佃夫等权臣却忧心这样会破坏他们的利益,故对景素处处防范。

元徽四年(476年),刘景素于京口起兵,但是阮佃夫等人已作预备,命萧道成等人将之消灭。刘景素被消灭后,刘昱变本加厉,竟达到每天都外出的程度。他每天都和身边随从解僧智及张五儿互相追逐,有时夜出晨归,有时晨出夜归。他常常衣冠不整,穿着方便活动的小袴褶。而且他随身带着针椎、凿子和锯等刑具,随意动手打人。随从们也都带着鋋(chán)矛伤害经过的行人和牲畜。百姓不堪其滋扰,日夜闭户,以至人们白天都不敢出门,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文武百官也人人自危。至此,南朝宋已形成“皇帝幼小,形势混乱,宗室大臣无能”“寒门子弟掌握大权,间接掌握朝政”的“皇室微弱”的局面。

元徽五年(477年),阮佃夫与直将军申伯宗等,密谋趁刘昱到江乘打野鸡之时,宣称奉皇太后命令,传唤仪仗卫队回京,关闭城门,派人逮捕刘昱,并废黜,拥护安成王刘准为帝。想不到密谋泄漏,甲戌(五月二日),刘昱逮捕阮佃夫等,斩首。

阮佃夫心腹张羊当时逃跑,但还是被抓住,刘昱亲自驾车在承明门将他辗死。不久,刘昱又忌惮与阮佃夫交好的散骑常侍杜幼文等人,一次出游时在幼文府外听到传出的音乐声后决意杀掉他,连同司徒左长史沈勃及游击将军孙超之都被刘昱杀害。杜幼文兄长长水校尉杜叔文在玄武湖北被捕,刘昱就自己骑马,亲自将其杀死。刘昱杀人取乐的沉溺程度,更是到了一日不杀人就闷闷不乐的情况。

虽然萧道成在刘昱即位后先后平定刘休范及刘景素的起事,但也因此,刘昱开始猜忌他。刘昱曾带数十人突然来到萧道成的居所,当时萧道成因暑热而赤膊卧睡,刘昱命令萧道成站着,然后将其腹部当箭靶,拉弓就要射,后来在王天恩劝说下才改以无箭头的箭射。但之后刘昱仍想杀他,还命人用木头刻了萧道成的身形,在其腹部画箭靶,供自己和身边随从射击。他还曾袭击萧道成所在的领军将军府,想逼他出来并将其杀害,但萧道成不动,刘昱也无可奈何。陈太妃看不过去,出言责骂他,刘昱才收敛下来。

遇刺身亡

萧道成与袁粲、褚渊、刘秉并称“四贵”。由于刘昱对萧道成的暴行及侮辱,萧道成产生了废立刘昱的想法。他秘密联络了袁粲和褚渊,向他们表示想要废立刘昱。袁粲认为刘昱所为是年幼导致的原因,反对废立,使得萧道成无法成事。于是,萧道成另结直阁将军王敬则,王敬则遂与刘昱身边的侍卫杨玉夫、陈奉伯等二十五人联结,伺机行事。

元徽五年七月七日(477年8月1日)晚,正值七月七日乞巧节,刘昱命令杨玉夫,在庭院中等织女渡河,看见了立刻通报他,看不见就杀了他,之后,刘昱就不胜醉意睡在了仁寿殿东阿毡幄之中。杨玉夫等到二更时确定刘昱已熟睡,与杨万年以防身刀杀了他,彼时刘昱逝世,享年十五岁。

杨玉夫等人将刘昱的头颅割下来后,交给王敬则,王敬则将其头颅运送到萧道成府前,大声敲门通知刘昱之死,但萧道成却认为外面是刘昱派来的军队,为了骗他开门而假称刘昱已死,坚持不开门。王敬则无可奈何,只好把刘昱的头颅越墙丢进府内,萧道成确认之后,骑马直冲皇宫,众人知道刘昱被杀后都大呼万岁。次日,萧道成再次进宫,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将刘昱废为苍梧郡王,奉迎安成王刘准为帝。 刘昱死后被葬于丹阳秣陵县郊坛西(今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

为政举措

政治

由于刘昱的残暴统治,建平宣简王刘宏之子刘景素起兵谋反,但最终被刘昱打败。统治期间,朝政废弛,权臣萧道成威势坐大。在位期间爱微服私行。

社会

刘昱曾下诏号召在饮食,衣冠上去除华丽之风,从简朴素。由于刘昱的残暴统治,路上的行人,不论男女老幼还是牛马牲畜,只要被刘昱碰上,立即诛杀。老百姓一听刘昱将到,无不四散躲藏,家家户户关闭门窗,商业店铺停止营业,路上行人断绝。

人物评价

后废帝刘昱年纪虽小,但性情残暴。南朝史学家沈约在《宋书·卷九·本纪第九》中评价道:“亡国之君,虽说走的是同一条路,刚开始时却有所不同,前废帝刘子业喜欢游玩,不知礼节,铺张奢华,传令开道。苍梧王刘昱则把君王的仪表丢在一边,流连民间忘返,衣冠不整,独自骑马远离京城。至于两人丢掉皇位丧命,结果是一样的。”

蔡东藩:①十四岁的幼主,如此酷虐,史所未闻。②童年失德竟如斯,陨首宫廷尚恨迟;假使十龄身已死,刘家兴替尚难知。

轶事典故

欲杀太后

刘昱即位后,其父刘彧的皇后王贞凤被尊为太后。刘昱成年后,残暴成性,每日不杀人便怏怏不乐。王贞凤常常加以规劝,久而久之,刘昱对王贞凤起了杀心。元徽五年(477年),王贞凤赐给刘昱一把玉柄毛扇。刘昱非但不感恩,反而认为扇子不够华丽。对王贞凤心怀不满。一天,他让太医煮毒药,准备杀死王贞凤。随从见了,慌忙阻止他说:“皇上如果毒死了太后,就要重孝在身,每日守在宫里,不可移到外面去玩了。“听到不能出去玩,刘昱才作罢。

箭射肚脐

一天,刘昱一直闯入领军府,当时天气炎热,萧道成正裸身躺在那里睡觉。刘昱把萧道成叫醒,让他站在室内,在他肚子上画一个箭靶,自己拉紧了弓,就要发射。萧道成抓起上朝用的手板挡着说:“老臣无罪。”左右侍卫王天恩说:“萧道成肚子大,是一个奇妙的箭靶,一箭射死,以后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箭靶了。不如改用圆骨箭头,多射几次。”刘昱就改用圆骨箭头。一箭射去,正中萧道成的肚脐,他把弓扔到地上,得意地大笑,说:“朕的射法如何!”刘昱对萧道成的威名十分畏惧忌恨,曾亲自磨短矛,说:“明天就杀萧道成。”陈太妃骂他说:“萧道成对国家有大功,如果杀了他,谁还为你尽力!”刘昱才住手。

随意赐爵

刘昱经常赏罚无度,曾在举行加冠礼后将男子全部赐爵一级,做父母的和三老、孝悌、致力于耕田者全部赐爵二级。

人物争议

身世成谜

虽然刘昱是宋明帝与贵妃陈妙登的长子,但是由于陈妙登曾经为李道儿的侍妾,所以刘昱的身世也一直被质疑。《宋书》中记载:“民中皆呼废帝为李氏子。废帝后每自称李将军,或自谓刘统。”

亲属成员

父亲

刘彧,字休炳,小字荣期,南朝宋第七位皇帝

母亲

陈妙登,贵妃,曾为李道儿侍妾

皇后

江简珪,北中郎长史江智渊的孙女

妾室

张氏,权臣萧道成的宠妾,已生子萧锋,因张氏容貌出众,刘昱逼取,又欲害萧锋

史籍记载

  • (南朝·梁)沈约《宋书·卷九·本纪第九》

  • (唐)李延寿等《南史·卷三·宋本纪下第三》

  • 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百三十四卷(宋纪)

注释

[a]

古时汉族男子在成年时会行成年礼“冠礼”,称为元服之礼,顾名思义,就是指男子成年,举办了元服之礼,就意味着男子告别幼年,走向长大,即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