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晋义熙十一年(415年),十岁的刘义符被他的父刘裕封为豫章公世子,之后晋封为宋世子。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接受晋恭帝司马德文的禅让,建立宋政权,刘义符则被立为皇太子。刘义符少年时就膂力过人,精通骑射和音律,其于宋永初三年(422年)宋武帝刘裕驾崩之后继位。宋景平二年春(424年),刘义符被太后下诏废为营阳王,之后被领军将军谢晦、江州刺史檀道济、司空徐羡之等人幽禁于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同年六月,其被徐羡之派遣的中书舍人邢安泰弑杀于金昌亭(今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内,又叫金阊亭),年仅十九岁。
刘义符在位期间,对内耗费国力修建宫室,宠爱优伶而耽于娱乐,实行严苛的刑罚致使百姓怨恨;对外与北魏持续发生战争,互有胜负。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刘义符于晋义熙二年(406年)出生于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是宋武帝刘裕晚年与张夫人的长子。刘义符十岁时,他被立为豫章世公子,其父亲被立为宋王,他被立为世子。永初元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受东晋司马氏禅让称帝后,刘义符被立为皇太子 。
在位经历
永初三年(422年)五月,武帝逝世,刘义符即位。同年六月,刘义符任命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司空徐羡之、领军将军谢晦以及傅亮执政。在权臣徐羡之、傅亮等人的撺掇下将谢灵运等贬为永嘉(今浙江温州)太守。
景平元年(423年),刘义符改年号为景平,大赦天下并让文武官员升位二等,尊原来的皇太后(宋武帝刘裕继母萧文寿)为太皇太后。此时北朝魏对南朝宋虎视眈眈,发动了对南朝宋的战争,后来,魏国军队攻克虎牢,擒获刘宋司州刺史毛德祖。徐羡之、傅亮、谢晦因为前方战败,丧失国土,上疏皇帝刘义符,自请处分。刘义符下诏,不作追究,南北朝的分界线则又退到了淮河一线。
景平二年(424年)二月,太皇太后萧文寿逝世。三月,刘义符将萧文寿葬到兴宁陵。当月,高丽国遣使朝贡刘义符。秋七月,刘义符尊生母张夫人为皇太后。后又因为旱灾,刘义符下诏赦免五年徒刑以下的罪犯。
景平二年(424年),刘义符废南豫州刺史卢陵王义真为平民,让他迁徙到新安郡。随后,刘义符任命刘义恭为冠军将军、南豫州刺史。随后高丽国遣使朝贡刘义符,刘义符的执政大臣派使者在新安杀死了刘义真。
被废杀死
皇太后(刘义符生母张夫人)下诏宣布刘义符在居丧期间日夜胡闹,与小人玩耍,甚至大兴土木,使得国库空虚、民力用尽。同时表示镇西将军宜都王刘义隆,仁慈显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自幼闻名。她认为刘义隆应该继承大统,治理民众。
当徐羡之、傅亮准备废黜皇帝时,王弘、檀道济请求奔赴国丧。王弘等人指使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做内应。这天早晨,道济、谢晦率领兵士走在前面,徐羡之等人随后,从东掖进入云龙门。潘盛等人先告诫了保卫的人,没有人抵御。这时刘义符在华林园与左右随从嬉戏玩乐了一天。这天早晨刘义符还没起床,军士已经闯入,杀掉刘义符的两个侍从,砍伤刘义符的手指,将刘义符扶出东阁,收回玉玺和绶带,群臣将刘义符送到东宫。当天,他们将刘义符废为营阳王,由宜都王刘义隆继承皇位,赦免死罪以下囚犯,徐羡之等人又声称奉张太后之命,收回皇帝印信。随后,刘义符被囚禁在吴郡金昌亭,而檀道济入朝堂守卫。景平二年六月癸丑(二十四日),徐羡之等人派中书舍人邢安泰在金昌亭杀死刘义符,但因其身强体壮,没有立马被制服,在逃走过程中被追赶着用门闩打倒,终于致死,这一年刘义符十九岁。
人物评价
南梁大臣沈约在《宋书》中评价:“宋少帝刘义符膂力过人,善于骑射,精通音律。”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营阳王在为他的父亲宋武帝服丧的期间,喜欢与左右侍从亲昵轻佻,嬉戏游乐,不能自我节制。”
南朝宋学者范泰评价:“您与小人亲近,这不是治理国家的好方法和维持世风的好策略。”
人物关系
祖先 | 刘交(汉高帝之弟楚元王) |
太祖父 | 刘靖(东晋东安太守) |
祖父 | 刘翘(东晋郡功曹) |
父亲 | 刘裕(宋武帝) |
母亲 | 张阙(张太后,营阳太妃) |
妻子 | 司马茂英(海盐公主,晋恭帝司马德文之女) |
兄弟 | 刘义真(司徒、庐陵王) |
刘义隆(宋文帝,南朝宋第三位皇帝) |
刘义康(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彭城郡王) |
刘义恭(太宰、江夏王) |
刘义宣(尚书仆射、荆湘二州刺史、南郡王) |
刘义季(征北大将军、徐州刺史、衡阳郡王) |
姐妹 | 刘兴弟(会稽公主,徐逵之之妻) |
刘荣男(吴兴公主,王偃之妻 ) |
刘惠媛(义兴公主) |
刘欣男(豫章公主,徐乔之妻) |
广德公主、宣城公主、新安公主、吴郡公主、富阳公主、始安公主 |
嗣子 | 刘朗(侍中、射声校尉、湘州刺史、南丰王,追赠前将军、江州刺史,刘义恭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