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县级市,由益阳市代管,位于湖南省北部,益阳市东北部,全市总面积为2019.7平方千米。沅江市下辖2个街道、10个镇。政府驻地为沅江市沅江大道8号。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常住人口55.77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沅江市的:名称、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沅江市

英文名

Yuanjiang City

面积

2019.7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

地理位置

湖南省北部,益阳市东北部

地理坐标

北纬28°42'26''至29"11'17"、东经112°14'37"至112°56'20"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湖南省

所属市

益阳市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2个街道、10个镇

行政区划代码

430981

人口

常住人口55.77万人(2022年)

方言

沅江话、西南官话、南大话

GDP

300.05亿元(2022年)

人均GDP

53643元(2022年)

著名景点

沅江五湖生态水城、沅江市胭脂湖旅游区、沅江市德群庄园等

车牌代码

湘H

邮政编码

413100

政府驻地

沅江市沅江大道8号

电话区号

0737

港口

沅江港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yuanjiang.gov.cn/?medium=01外链

简介

沅江市地处洞庭腹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向东倾斜。地貌主要分为平原和丘岗地。沅江市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冬冷夏热,春温多变,夏季易涝,秋季多旱,严寒期短。境内共有大小湖泊29个,河流21条。沅江市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沅江即有人类繁衍生息;秦朝时,属长沙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沅江在县境注入洞庭湖而改名沅江县,初属岳州;元朝时属鼎州,后改属龙阳州,属常德路,隶江南湖北道;清朝属常德府;1988年7月,成立沅江市,直属湖南省政府由益阳地区代管,1994年改为省直辖,由益阳市代管。

沅江市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独具特色的湖乡风情和鱼耕文化,素有“湿地之都”“江南宝地”的美誉。沅江市现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拥有沅江五湖生态水城、沅江市胭脂湖旅游区、沅江市德群庄园等多个旅游景区。

沅江市“四大”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湖鲜食品、船舶制造、专用汽车。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6家,全市“二品一标”有效期获证企业8家,获证产品23个,产量15.3万吨。2020年,船舶制造小镇获评省级特色工业小镇。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5.0:40.0:35.0。沅江市2021年GDP在益阳市排第5名。

名称

沅江市曾用名药山县、安乐县、乔江县。南朝梁武帝(公元522年)置药山县,此为沅江市境置县之初。隋朝时期曾用名安乐县,隋朝开皇十八年(598),始名沅江县,隶属巴陵郡。以沅水从市境内白沙河口注入洞庭湖而得名。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改称乔江县。宋乾德元年(963年),复名沅江县。1988年10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沅江县改沅江市,以原沅江县的行政区域为沅江市的行政区域。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沅江即有人类繁衍生息。进入青铜器时代后,在今莲子塘一带,聚居村落已趋密集。东周以前,沅江属《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荆州管辖。春秋战国时期,沅江成为了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战国时期为楚国黔中郡属地。

秦汉至南北朝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今沅江地区属长沙郡。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史称“西汉”,西汉时期今沅江地区属长沙国益阳县地。东汉属长沙郡益阳县地。三国时期属衡阳郡益阳县地。晋分别属武陵郡汉寿县和衡阳郡益阳县地。南朝时期,宋属衡阳内史益阳县,齐属衡阳郡益阳县。南朝梁武帝(522年)置药山县为沅江市境置县之初。

隋唐至宋元

隋开皇九年(589年)合药山、重华二县为安乐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因沅江在县境注入洞庭湖而改名沅江县,初属岳州。大业时先后属罗州、巴陵郡。唐属岳州或巴陵郡。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改称乔江县。北宋乾德元年(963年)复名沅江县,属岳州。宋绍兴五年(1135年)杨幺起义军于县北筑"子母城"(今子母城以此得名)。同年,岳飞部将牛泉于默口俘获杨幺并将其杀害。元属鼎州,后改属龙阳州,属常德路,隶江南湖北道。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红巾军陈友谅部攻入县境。

明清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征讨陈友谅部于大通湖境时,遇粮源断绝,曾得渔民贾文寿、王思文相助。后朱封贾、王为洞庭湖沅江县鹿池场业主。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废龙阳州后,属常德府。洪武十年(1377)因兵、水灾害频繁,沅江县赋额减少,不合置制,于农历五月并入龙阳县(今汉寿县)。嘉靖四年(1525年)农历五月五日,白莲教徒张广胜部进入县城,破监狱,释囚犯。次年,张再次入城,焚烧谯楼,杀死官吏。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历九月,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进入县境,十月退出。

顺治四年(1647年)农历四月,沅江县随常德府归入清统治版图。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省为湖南、湖北两省,沅江县随常德府划属湖南布政使司。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琼湖书院诞生(院址在今沅江市印刷厂所在地)。夏、秋大早,饿死人畜无数,时称"戊成灾年"。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军进入县境,驻重兵于明、朗二山,掩护另部进攻长沙。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属常德府。民国3年,废府、州、厅,保留道,沅江县属武陵道。民国5年(1916年),隶属湘江道。民国11年度道,沅江县直属省。民国27年(1938年),隶属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起(1940年),沅江县属于第五行政督察区。民国33年,湖南省部分地县被日军侵占,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名存实亡,省政府遂设立安化沅陵、洪江3个行署,沅江县属安化行署。1949年湖南各地相继解放,国民党政府在湖南的统治宣告结束,各行政督察区的建置随之瓦解。1949年8月,沅江解放后,隶属益阳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4月正式成立省人民政府,沅江县属于益阳专区。1952年11月,益阳专区建制撤销,沅江县划归常德专区。1962年12月复属益阳专区。1988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沅江县,成立沅江市,直属湖南省政府由益阳地区代管,1994年改为省直辖,由益阳市代管。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沅江市地处八百里洞庭腹地,位于湖南省北部,益阳市东北部,东北与岳阳县交界,东南与汩罗市、湘阴县为邻,西南与益阳市接壤,西与汉寿县相望,北与南县、大通湖区毗连。地理坐标区间为北纬28°42'26''至29"11'17"、东经112°14'37"至112°56'20"之间。东西长约67.67千米,南北宽约53.45千米。全市总面积为2019.7平方千米。

沅江市

气候

沅江市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其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冬冷夏热,春温多变,夏季易涝,秋季多早,严寒期短。沅江市年平均气温17.0°C,最冷月1月平均4.7°C,最热月7月平均28.7°C,无霜期277天。沅江降水充沛,历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337.1毫米,春季最多为487.5毫米,冬季最少为187.4毫米。全市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91.3小时,一年之中,2月份日照最少(74.4小时),7月份日照最多(246.1小时)。平均相对湿度为81%,一年之中3、4、6月相对湿度最大,7、11、12月相对湿度最小。沅江市区历年平均风速为2.6米/秒,以北风最多,其次是东南风,南风较少。

地质

地质构造

沅江市地质为洞庭湖凹陷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称“沅江凹陷”。其湖区北为华容隆起,东靠麻河口凸起、南至雪峰山脊隆起,西接目平湖凸起。凹陷的总体走向为东北40°左右;由北东和北西两组断裂控制和切割,形成2个互相斜列的菱形块体,略成平暖的"S"形弯曲。

"远江凹陷",基地结构呈近东西向展布,隙下第二系构造形态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在北东、南西两端存在两个次级凹陷,分别称为"沅江东次凹"和"沅江西次凹",在凹陷区内大体分布5条二级断裂构造带。其中"沅江西次凹"内有张家村——蒋家嘴——杨阁老断裂构造带,大横村——杨梅山——沅江断裂构造带。"沅江东次凹"内有鼎丰境——装安断裂构造带,冯家湾河心洲——共华断裂构造带,三洲嘴——小波断裂构造带。

地层

沅江市域地层出露不全,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大部分缺失,位于燕山运动晚期以来长期下沉的洞庭湖盆地,岩浆活动弱,不具备内生矿藏成矿条件,仅具备外生沉积矿床成矿条件。沅江经历中生代以来的地壳运动,发生过多次的构造变迁,在外营力的长期作用下,经过近百年的围堤筑垸,人工改造,演变成现今地貌,按岩性分,主要是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地形地貌

沅江市地处洞庭腹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向东倾斜,西南属雪峰山余脉尾脊。岗岭浑圆矮小,多为起伏和缓的岗地,海拔在100米上下。东北部低平开阔,河湖纵横,交织成网,一般在海拔24-30米之间,多系冲积平原。地势最低点为四季红镇东风村,海拔仅24米。

境内的地貌主要分为平原和丘岗地。全市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63.6%;按其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的差异划分,有溪谷平原、滨湖平原两大亚类。溪谷平原主要分布在西南丘岗地区伸入岗地腹部的河湖港汊尖端和两旁边脚。海拔一般在30~50米之间,坡度在5度以下。滨湖平原,大部分布在市境东北部草尾、共华等大境及漉湖、万子湖、东南湖、目平湖一带。海拔在24.5-31米之间,坡度小于3度。市境丘岗地带,为侵蚀堆积地貌,包括市西南部的三眼塘、西北部赤山和现京湖等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3%,海拔在30~115.7米之间,相对高度在10~60米之间;按岗地的形态特征,可分为低岗地和高岗地2类。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沅江市境主要外河有东西流向的南嘴河、草尾河(又名赤磊洪道)、蒿竹河(又名黄土包河)、白沙长河、南洞庭洪道和南北流向的的挖口子河、资江分河(又名甘溪港河)共7条,过境7条主要河流共196千米。河流主要分布在东南湖、万子湖、漉湖之间,其中有14条河流无明显的泄洪、航运效能,高洪期间一片汪洋,枯水季节才现河形,且流向不一。具有灌溉、行洪、航运等河流综合效益的主干外河7条,分别是南嘴河、草尾河(又名赤磊洪道)、挖口子河、蒿竹河(又名黄土包河)、白沙长河、资沙工分河(又名甘溪港河)和南洞庭洪道。河道全长207千米,因受长江和湘水、资水、沅水和澧水四大水系的影响,河床两侧水位变化很大,呈现一种水涨皆河、水退皆洲的景象。

湖泊

外湖主要分为以漉湖为主体的东洞庭湖系、以万子湖为主体的南洞庭湖系和以目平湖为主体的西洞庭湖系。

市境河湖众多,水域辽阔,总集雨面积为2020平方千米,共有大小湖泊29个,河流21条。湖泊主要分为三大湖系,一是以目平湖为主体的西洞庭湖系;二是以万子湖为主体的南洞庭湖系;三是以漉湖为主体的东洞庭湖系。三大湖系中湖泊均与洞庭湖连成一片,无明显的分界位置。

水利

沅江市共有大小堤垸10个,其中重点垸2个(大通湖垸沅江部分和长春垸沅江部分),蓄洪垸2个(共双茶垸和保民垸),一般垸6个(目平湖垸、畔山洲垸、净下洲垸、宪成垸、永新垸、澎湖潭垸)。目前,沅江市境内已建成的中小型水库15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小(1)型水库4座,小(2)型水库10座,山塘1846口,拦洪坝214座,一线防洪大堤310.6千米,渍堤406.4千米,大堤穿堤建筑物150处,电力排灌机埠444处、装机788台73525千瓦。

土壤

沅江市的土壤依其成土母质、成土条件、利用方式和属性,可划分为4个土类,9个亚类,16个土属,41个土种。4个土类是指水稻土、潮土、红壤、紫色土。

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沅江市北部围垦平原区及南部岗地区的冲垄地带,有5个亚亚类、10个土属、21个土种。红壤土,分布于岗地区,发育于第四纪红色粘土母质,具有明显的脱硅、富铅化过程,土层深厚,显酸性反应。潮土土类,系洞庭湖的河湖沉积物,一类是长江和遵水冲积于河湖沉积面成的的碱性紫潮土,另一类是沉、资二水冲积而来的酸性湖潮土。紫色土土类,零星分布在赤山原明月乡和南嘴等地。根据淋溶程度不同可分为酸性、中性、石灰性三种紫色土。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沅江市的水资源包括市境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沅江市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1701.56亿立方米,其中过境客水径流多年平均为1688.8亿立方米,占总量的99.25%;地域水资源多年平均为12.76亿立方米,仅占总量的0.75%。地域水资源包括本地降水径流和地下水,多年平均为10.71亿立方米和2.05亿立方米长,分别占总量的0.65%和0.12%。

沅江市多年平均渗水补给地下水总量为12.96亿立方米/年,其中降水补给3.47亿立方米/年,河湖补给8.68亿立方米/年,农田灌溉用水补给0.81亿立方米/年。孔隙水静储量210.49亿立方米/年,可供开采的地下水量4.16亿立方米/年。境内地下水埋藏不深,取水容易,水质较地表水为好,但水内所含铁、锰超标,需采取净化措施处理后方可饮用。

矿产资源

沅江市境内矿产资源非常稀缺,现已查明的矿种只有砂石和粘土两种。适于制砖瓦的粘土矿主要来源于第四世纪网纹红土和第四世纪新世以来的湖积冲积土,全市现有矿点28个。网纹红土有棕红、棕黄、紫红等颜色,土层中可发现明显的白斑,平均厚度为6米左右,主要分布在市域西部的竹莲、新湾、赤山一带和市域东部的茶盘洲镇,总面积108.85平方千米,储量约6.53亿立方米;湖积冲积土储量共约54.68亿立方米。

沅江市域河道砂石资源丰富,冲积于200万至18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和中更新世。随着洞庭盆地不断下沉,河道砂石沉积愈来愈厚,平均厚度已达150米,储量约为48亿立方米。质量较好的河道砂石资源主要分布在漉湖草尾河和蒿竹河一带,现有矿点一个。

土地资源

根据《沅江市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截至2019年底,沅江市现有耕地面积64397.27公顷(965959.05亩),园地面积8603.30公顷(129049.50亩),林地面积5707.88公顷(85618.20亩),草地面积39.41公顷(591.15亩),湿地面积63165.03公顷(947475.4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005.86公顷(195087.90亩),交通运输用地面积3370.03公顷(50550.4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54429.96公顷(816449.40亩)。

森林资源

沅江市拥有林地5707.88公顷(85618.20亩)。其中,乔木林地2706.55公顷(40598.25亩),占比47.42%;竹林地260.27公顷(3904.05亩),占比4.56%;灌木林地103.26公顷(1548.90亩),占比1.81%;其他林地2637.80公顷(39567.00亩),占比46.21%。总体来看,林地主要分布在琼湖、新湾、南嘴、胭脂湖等乡镇,占全市林地的65.50%。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沅江市植被类型多种多样,据统计,高等植物有137科404属648种,林木品种有62种,草本植物有83科354种,水生植物有71种。此外,野生牧草有16科82种之多。境内拥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种,沅江市还有属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银杏等。境内的水松,是我国特有树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境内秤锤树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等级,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动物

沅江市动物有75科324种,沅江市野生动物有哺乳类、爬行类、两栖类、昆虫类、鸟类、水生动物类等多种。由于地处洞庭湖区,水生物种类达220种,经济鱼类114种,虾类4科9种,贝类9科48种。天然鱼主要有鲤、青、草、编、鲢、鲫、编、纺、织、城、城、细、黄鳝、乌鳢等。珍贵稀有的有白鳍豚、江豚等。沅江市境内的鸟类有16目42科160种,其中水禽108种,占总数的68%。境内拥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7种,其中包括江豚和麋鹿等野生动物。另外,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珍稀候鸟有中华秋沙鸭、青头潜鸭等。

自然保护区

沅江市自然保护地情况统计表

自然保护地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南洞庭自然保护区

779.21

琼湖国家湿地公园

16.88

龙虎山省级森林公园

1.39

黄家湖国家湿地自然公园沅江区域

3.99

大通湖湿地公园沅江区域

0.55

南洞庭自然保护区

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泊——洞庭湖的西南面,总面积16.8万公顷。1997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2年2月被批准加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境内生长着863种湿地植物,孕育着164种鸟类、114种鱼类、29种爬行类和8种两栖类。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6种,它们分别是白鹤、白头鹤、白鹳、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等。

自然灾害

沅江市境内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洪灾、大风、冰雹灾、旱灾、冰冻灾、雷灾、飑灾等。

暴雨洪涝灾害是沅江市内发生最多的自然灾害。2004年7月11日~20日,连续两日(18、19日)暴雨,10天总降水量234.1毫米,农作物受灾严重,双丰乡、七子浃乡、北大乡、大同乡、新华乡、共华镇等多个乡镇受灾。

大风灾害也是沅江市境内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2004年8月11日,极大风速18.1米/秒,倒塌房屋与电杆,吹断树木,损坏农作物。茶盘洲镇、北大乡、泗湖山镇、阳罗镇等多个乡镇受灾。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沅江市下辖2个街道、10个镇。政府驻地为沅江市沅江大道8号。

乡镇、街道名单

街道

胭脂湖街道、琼湖街道

乡镇

南大膳镇、黄茅洲镇、四季红镇、阳罗洲镇、草尾镇、泗湖山镇、共华镇、南嘴镇、新湾镇、茶盘洲镇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沅江市委员会

书记

杨智勇

沅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孟智勇

沅江市人民政府

市长

罗必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沅江市委员会

主席

刘武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9.9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户籍总人口70.01万人。年末常住人口55.7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39%。根据卫健局统计数据,全年出生率为5.2‰,死亡率为9.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94‰。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89159人,占50.98%;女性人口为278000人,占49.0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01。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3114人,占16.42%;15-59岁人口为343024人,占60.48%;60岁及以上人口为131021人,占23.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98462人,1店17.36%。

民族

沅江市共有24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23个;有汉族人口677140人,占总人口的99.81%;少数民族人口1262人,占全市人口的0.19%。在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中,土家族310人,侗族220人,蒙古族157人,苗族154人,回族148人,彝族49人,壮族42人。境内少数民族人口均为散居,未集中分布。

方言

沅江市语言分三种,一是以琼湖镇居民为代表,包括三县塘、共华、草尾、阳罗、黄茅洲及酒湖山各区居民所讲的沅江话,属湘方言。分尖团,有入声调,古全浊声母字,部分仍读浊音,阳平塞音声母不送气,没有连读变调,有些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前,有许多与普通话不同的词语,文白异读普遍,同一个字往往读书音(字音或文言音)和说话音(语音或口语)不同。

二是与汉寿话相近的赤山话属西南官话,和沅江话的调值有的有差别。如阴平是55(沅江话是33)。去声是33(沅江话是21),入声是45(元江话是55)。古全浊声母字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有卷舌韵。词语也有许多不同。

三是南大话,属湘方言,接近湘阴话,与沅江话有所不同。去声是55调入声是35调。独音较少。用词也有些不同,如"那"说lai,而不是O。

宗教信仰

沅江市境内的宗教主要包括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佛教。

佛教何时传入境内,无考。相传三国时,县内建有乌龙寺。唐太宗贞观年间,朝廷派尉迟恭在庆云山监建景星寺,是县境有记载的最初佛寺。

基督教在晚清时期传入境内。初时只有教徒活动,无教会和教堂。光绪六年(1880),清政府将沅江县划入外国传教士传教、游历范围,来境内传教者频繁,但多为县民所反对。

天主教在民国30年有5个区会,教徒483人。1950年,中国基督教爱国人士发起"三自"(自治、自传、自养)爱自国革新运动,县基督教会响应号召,于1952年建立县三自革新筹委会,发展教徒1000余人。

沅江市共有4个宗教团体和1个宗教团体筹备组,分别为沅江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沅江市基督教协会、沅江市天主教爱国运动委员会、沅江市道教协会,另有沅江市佛教协会筹备组。沅江市共有经政府批准登记允许开放的挂牌宗教活动场所63处,其中基督教47处,佛教9处,道教4处,天主教3处;另有经政府批准登记允许开放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2处,共计65处,分布于除四季红镇以外的各乡、镇、场、街道办事处。沅江市比较大型的宗教活动场所有佛教景星寺、南岳寺、甘露寺、云风寺;基督教琼湖中心教堂、庆云山教堂、漉湖教堂;道教有水府庙等。其中佛教景星寺属省级重点寺观教堂。

经济

综述

沅江市“四大”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湖鲜食品、船舶制造、专用汽车。其中重点企业主要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联重科搅拌车、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鑫海股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参与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3个(亚光科技、明星麻业、辣妹子食品)。驰名商标5件(辣妹子2件,亚光科技、鑫海股份、天下洞庭食品各1件)、湖南省名牌产品3个(亚光科技、鑫海股份、天下洞庭食品)、中华老字号1个(億昌食品)。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益阳市级龙头企业37家。全市“二品一标”有效期获证企业8家,获证产品23个,产量15.3万吨。

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5.0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19.94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105.07亿元,增长4.0%。按年均常住人口测算,全市人均GDP为53643元,增长3.2%。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25.0:40.0:35.0。沅江市2021年GDP在益阳市排第5名。

第一产业

沅江市第一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为25%,第一产业在2022年生产总值为75.04亿元。现代农业为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其中重点产业为“四水农业”,即生态优质水稻、生态优质水产、生态优质水生蔬菜、生态优质水果。沅江芦笋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面积45万亩。另外沅江市特色农产品还有“沅江大米”“沅江大头鱼”等。全市“三品一标”获证企业22家,获证产品153个,获证产量28.09万吨。涉农产品加工商标45个,湖南省十大区域公用品牌1个(沅江芦笋),赋码标识并实现了“身份证”二维码标识流通的产品31个。农业产业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50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44家。沅江市双季稻面积全省第一、水稻集中育秧面积全省第一,连续多年获“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称号。

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48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63.46亿元,林业产值1.34亿元,,牧业产值29.49亿元,渔业产值32.99亿元,增长3.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21亿元,全年出栏生猪60.72万头,出笼家禽498.46万羽,水产品产量16.73万吨。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226.78万亩,增长1.0%。粮食播种面积108万亩,增长0.8%,粮食产量45.20万吨。

第二产业

沅江市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最大,为40%,第二产业在2022年生产总值为119.94亿元。沅江市第二产业由工业和建筑业构成,其中工业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四大产业链,即以中联重科为龙头的工程机械制造业、以亚光科技为龙头的船舶制造业、以辣妹子为龙头的生态绿色食品业、以新马制衣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规模工业企业年产值过亿元的有101家,年产值过5亿元的有25家。辣妹子、鑫海股份、赤蜂农化等骨干企业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8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服装4417.4万件;饮料11.64万吨;纱3.2万吨;起重机14.0万吨;民用钢质船舶17.9万载重吨;商品混凝土44.7万立方米;非织造布4786.8吨;机制纸及纸板1.25万吨;电子元件8.99亿只;化学农业原药1.85万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6.5%;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2.35亿元。全市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6.36亿元。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7家,完成产值47.95亿元。

第三产业

沅江市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为40%,第三产业在2022年生产总值为105.07亿元。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有商贸物流业、文化旅游业、金融业、电商产业等。沅江市拥有瑞丰国际商贸城、南大商贸城、新湾镇农贸市场等一批商贸物流服务平台,拥有50家物流企业,其中市区44家,乡镇6家。“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人数2891.57万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7.76亿元。拥有三眼塘洞庭乡愁、新湾商圣小镇、民心田园综合体、阁老墓园等众多旅游景点。“十三五”期间,引进华融湘江银行、长沙银行沅江支行、沅江浦发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两进两促”和“百家行长千户行”行动,累计投放项目106个,累计发放贷款38亿元。

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49亿元,批发业13.27亿元;零售业80.86亿元;住宿业3.69亿元;餐饮业12.67亿元。全年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12.37亿元;引进域外省内资金6.64亿元;完成新签约项目41个,签约投资额62.78亿元。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各项贷款余额为245.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62.80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60.33亿元。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38家,其中寿险25家,产险13家。全市保费收入8.32亿元。其中寿险5.69亿元;产险2.64亿元。

经济功能区

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原名湖南沅江经济开发区,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于2012年4月成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前,区内基本形成“四纵七横”的道路骨架网络,电力、自来水、电讯、燃气、有线电视、公车已经入园,建成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至目前为止,全区已建成投产的企业81家,其中规模企业37家,逐步形成了以中联重科沅江工业园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以辣妹子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以明星麻业为龙头的纺织业、以锂电子负极材料为龙头的新材料、新能源等四大主导产业。 

2012年3月,园区因船舶制造产业发展成绩突出,被省经信委授予全省第一批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2年,园区跻身全省同类园区综合实力20强;2013年,在第四届中国湘商力量总评榜评选活动中,园区喜获“2013年度湘商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经济园区”提名;园区近六年均被评为益阳市同类园区先进单位。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9所,其中:普高2所、完全中学3所、十二年制学校1所、中职3所(含民办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制学校9所、小学53所、小学教学点10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37所(含民办87所)。全市共有中小学生62394人,其中:小学生35217人、初中生15487万人、高中学生8190人、中职学生3500人。高中阶段升学率98.5%、初中入学率100%、小学入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2016-2020年间,义务教育和普高教育质量持续攀升,中考连续3年居益阳市第一,高考二本以上录取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92个,其中:市直公立医院5家,民营医院11家,镇(中心)卫生院1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血吸虫病防治站3个,控制站7个,其他医疗卫生机构551家。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548张,卫生工作人员432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481人(其中执业及执业助理医师1385人、注册护士1523人),乡村医生330人,其他技术人员515人。全市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2.7万份,建档率100%。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50个,签约服务50.4万余人,其中脱贫人口签约服务率100%,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85%。无偿献血4361人次,总采血量174.4万毫升,临床采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

沅江市部分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名称

医院等级

沅江市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沅江市妇幼保健院

二级甲等

沅江市中医院

二级甲等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科技

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投入科技经费459万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5家,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18项,争取项目资金961.21万元,获得益阳市科技投入产出真抓实干激励措施奖。全年专利授权606件,同比增长19.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8件,实用新型授权303件,外观设计授权275件。目前全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41件。2022年我市商标累计有效注册量7165件,增长20.3%。全年完成专利质押融资2600万元。十三五期间,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50项,申请专利500件,获评省“知识产权建设强县”。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拥有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各一处,全年开展大小文化活动750次,其中举办大型文化活动34次。在14个街道(镇、中心)开展送冬书、送演出、送展览、送培训等活动100余场,为敬老院、福利院、特殊学校特殊人群送文化、送图书服务近20场次。全市注册文旅志愿者3234人。

沅江市成功举办了2022年沅江市文旅融合发展大会暨湖南•益阳第四届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节、举办“清廉沅江•‘荷’你有约”荷花节;组织我市南洞庭竹木雕刻、亿昌食品、辣妹子、芦菇、蔡娭毑腐乳等非遗和湖乡特色产品,及亚光科技、鑫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参赛和参展湖南省旅游博览会、2022年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湖南省民宿博览会、2022“周游三湘‘益’路畅游”旅游产品推介会,向外展示沅江旅游商品。

体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沅江市共有体育场地200多处,非标准体育场地近170余处,初步形成全民健身网络。成功举行2022年“春季开门红”机关运动会。在2022年9月的第十四届省运会上,沅江籍运动员代表益阳队参赛摔跤项目和田径项目,共获得了5.5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的好成绩,名列益阳各县市区第一。组织了第二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广场舞、木兰拳沅江赛区海选赛,黄茅洲镇金华垸村开展了“喜迎党的二十大,助力乡村振兴”群众趣味运动会。

人居环境

2022年,沅江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8天,优良率为92.6%;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24,较上年上升8.7%,全省90个考核县(市)排名第73位,益阳市排名第4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较上年下降20%、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与去年同期持平;南洞庭湖水质持续改善,国控断面南嘴、小河嘴、万子湖水质均值首次突破性达到Ⅲ类水质。省控断面浩江湖、胭脂湖断面达到Ⅲ类水质;城区内湖水质稳中有升。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十三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降低10%,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分别为二氧化硫11.5吨、氮氧化物9吨、化学需氧量48吨、氨氮5吨。城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标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2.3%。地表水水质达标率85%,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的水平,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85%的要求;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97%。全市有林地面积432.8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24.88%,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自然保护区面积770平方千米,湿地面积971.66平方千米,全市主体功能被规划成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社会保障

2022年,沅江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5%。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2.71万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46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36.6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87万人。新增城镇就业53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8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81人,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年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572.22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6.30万人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990.31万元,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1.53万人次。社会福利中心、城乡老年人服务设施、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等现有床位5441张。

交通

综述

沅江区位优势明显,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内,是益沅桃城镇群副中心;南临长石、洛湛铁路和长常高速,国道G234线、益南高速纵贯全境;水路通江达海,拥有千吨级港口码头白沙港,航道直抵岳阳城陵矶港口,可经长江直达上海。

公路

截至2020年,沅江市拥有公路通车总里程2460.71千米,按公路等级分,省级高速48.536千米、国道42.981千米、省道176.269千米、县道271.591千米、乡道720.239千米、村道1201.09千米;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48.536千米、一级公路18.783千米、二级公路100.511千米、三级公路2.348千米、四级公路2271.518千米、等外公路19.014千米。境内高速有南益高速,国省道主要有G234、S507、S218、S220、S221、S313、S220等。

航运

沅江港目前能正常作业的码头有20座,分布于全市辖各乡镇,泊位110个,最大靠泊能力1000吨。已利用常鲇航道沅江段、澧湘航道、澧水航道沅江段、沅水沅江段、蒿竹河岸线分别为6115米、7890米、280米、1490米及410米,共计13825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沅江市境内共有公交线路8条,共有公交车数量177台。拥有出租车350辆。沅江市共有汽车站5个,其中二级站1个,三级汽车站4个。

人文

综述

沅江市是湘楚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独具特色的湖乡风情和鱼耕文化,素有“湿地之都”“江南宝地”的美誉。沅江人文历史悠久,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建县,中国最大的内陆岛——赤山岛上曾出土10万年前新石器,漉湖等地早在5000多年前已形成原始村落,明朗山上的汉墓和历史遗迹,都见证着洞庭湖区悠久的人类文明。屈原、诸葛亮、李白、杜甫、王安石、“曾左胡彭”曾在此吟诗作赋。另拥有凌云塔、镇江塔、魁星楼等众多人文景观。沅江市现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

文物古迹

沅江市现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

沅江市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类别

时期

级别

凌云塔

古建筑、历史纪念建筑物

省级

镇江塔

古建筑

省级

周维寅别墅

近现代纪念建筑及重要史迹

民国

省级

玉竹包遗址

古遗址

新石器时代

省级

黄茅洲船闸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56年

省级

凌云塔

凌云塔,沅江市古代的地标。至今都列于沅江景点首位,堪为迎宾之司仪,亦称湖城之名片。它耸立在市区东北万子湖湖洲上,走石矶湖大堤沿资水河道前行四五里,隔河相望,就可以与之亲近。凌云塔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1793年冬,四年后竣工。塔基打有密集的松树桩,填充紧紧夯实的煤炭,动用了山区运来的花岗岩17万块。人们还特地在塔前设立石牛一对,分据大门两侧。

沅江市

镇江塔

镇江塔位于沅江市东35千米,塔建在水中。镇江塔原来站在湖洲上,背靠湘江资水合流的湖口,后因四水带来的泥沙颇多,水位日益抬高,以至漫上湖洲,成为此景观。镇江塔共7层,被水遮掩了两层。清乾隆年间的建塔者把“镇江塔”三个字镌刻在第三层门楣上,那是洪水淹不到的高度。塔的铭文中有“远揖七十二峰之岳色,近临八百余里之湖波”的句子。

沅江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沅江市现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

沅江市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名称

类别

批次

级别

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二批

省级

赤山话

民族语言

第三批

市级

洞庭小调

传统音乐

第七批

市级

南洞庭竹木雕刻技艺

传统美术

第七批

市级

南洞庭蔡娭毑猫鱼传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八批

市级

中华老字号億昌麻香糕传统工艺

民间手工技艺

第一批

市级

洞庭开湖祭祀 

民间信仰

第一批

市级

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

麻香糕是沅江知名旅游商品,位居湖南“四大名糕”之首(湘潭的灯芯糕、湘乡的烘糕、宁乡的砂仁糕),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据史料记载,麻香糕产生于1821年,由沅江人创制,主要利用洞庭湖区黑泥糯米、芝麻、蔗糖为原材料,通过10多道制作工序加工而成,产品薄脆香甜、落口消溶,至今已有近200年历史。 沅江“麻香糕传统手工技艺”作为沅江市唯一省级非遗项目,正式被列入湖南省省级非遗名录首批数字化记录保护试点项目。

沅江市

饮食

沅江市居民主食大米,蔬菜佐之,喜食鱼虾,年节、喜庆和留客用餐,有"无鱼不成席"之说。习惯吃酸辣味,居民喜用瓦缸腌制蔬菜。农村大忙时,吃四餐,冬闲时,有的只吃两餐。煮饭多滤去米汤后焖熟。每逢节日,喜以糯米为食,如过年吃毯粑,元宵吃汤圆,立夏吃它子、端阳吃粽子等。平常喜爱用蒜、葱、韭、辣椒、豆豉、胡椒、糖和酱油等作佐料,用酷较少。

境内水产丰富,市民积累了很多吃鱼经验:“鲇鱼拖艘鲤鱼嘴,编鱼肚皮味最美”、“宁愿晚间不睡床,不要丢掉才鱼肠”、“才鱼肠,鱖鱼花,吃到口里味最佳”。宴客酒席,多以第一道主菜盖面子的珍品命名,如"海参席”“鱿鱼席"等。喝茶为当地居民常习,喜喝姜盐、芝麻、豆子茶。夏天,农民采用田边菊,车前草等自制凉茶降温解毒。城镇居民喜吃槟榔,常以槟榔待客。

特色美食

阳罗面

阳罗手工面采用优质的面粉,利用纯太阳烘烤,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运用阳罗宝和村几户村民代代相传的传统制面手艺制作而成,其面爽滑细腻,香软可口,不粘不糊。

沅江市

老月饼

提起月饼,老沅江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钟师傅家的老月饼,他家的月饼口感酥脆,馅料一流,风靡沅江近30年,是几代沅江人心中的美食记忆。钟师傅月饼店,就坐落在老人民医院一家小小的商铺里。老月饼又名活油月饼,是钟师傅月饼的“镇店之宝”,刚出炉的活油月饼,让人毫无抵抗力。扑面而来的香甜气息,想大口咬下去,又怕烫,轻轻尝一口,桂花和香葱的香味在唇齿间萦绕,然后再也无法抵抗它的美味三两口吞咽下去。

沅江市

四季红腐乳

四季红腐乳传统秘制有着300多年的历史。独特的传统工艺,上百年的浓缩配方,在制作过程中,特别注重“三最”,一是黄豆选最纯的,先用筛子筛,然后一粒粒用手选;二是豆腐用最嫩的,一般的豆腐只经一次粗过滤,他们的经两次精过滤;三是量最足。绿色、原生态、传统、健康是四季红秘制腐乳的核心品质。整个加工过程,全都是手工操作,不添加任何化学物品,是一种纯天然食品。风味纯正,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老幼皆宜佐餐佳品。

沅江市

习俗

打糍粑

打糍粑是湖南沅江当地喜迎春节的传统习俗。每逢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用糯米做几个又圆又大的糍粑,欢欢喜喜过大年。沅江人做糍粑都是用木制高蒸笼蒸糯米。这蒸糯米可是有讲究,蒸笼中间插根竹筒。米装好后,将竹筒抽出,还要在蒸笼里多插几个孔,这样热气可以更快上来,米的受热会比较均匀。这个做糍粑的容器沅江人叫碓臼窝子,制作之前要先在容器里抹点菜油,防止粘锅。

柴火烧灶,噼啪作响。五十分钟后,糯米完全熟透。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出笼,清香四溢。米饭倒入碓臼窝子,几个人迅速操起准备好的木棒在碓臼窝子里戳碾。几分钟后,糯米很快碾成了膏状。糯米黏性很强,拉力很大,这需要持棒的几个人用力反复拉起,反复戳碾,动作交错,相互配合。糯米碾成细腻的膏状后,几个人合力转起来,将整团糯米膏撬起,放到事先准备好的桌子上,糯米膏被做成一个大圆饼,象征团圆吉祥,丰收喜庆。大糍粑冷却放置一两天后,便可以切成小块。糍粑可以烤着吃,也可以水煮和油煎,糯米香味散发着浓浓的年味,是沅江人春节最喜欢的美食之一。

沅江市

竹马舞

竹马舞亦称“竹马灯”“马灯舞”“跑马舞”“跑马灯”。流行于益阳、沅江一带。亦称“灯船”。嘉庆《崔东璧先生行略》:“元夜、端阳俗有灯船之戏”。据1808年《沅江县志》载:“元宵剪彩为灯,有龙灯、狮灯、马灯之别,或扮傀儡于庭前鼓吹歌舞以庆至。

竹马灯大多由民间职业剧团扮演成戏剧人物故事,有赵子龙长板坡救主、一男一女的杨中保与穆桂英、刘关张三兄弟,以及八虎抢幽州等。其表演动作有:探路、驯马、引路双引路、虎啸马惊、骏马飞腾等。伴奏以鼓、锣、钞三大件,气氛热烈,大都在春节时表演,尤以与宁乡接界处为盛。

沅江市

特产

洞庭银鱼

洞庭银鱼又称面条鱼,形呈圆条状,长约6.6厘米,通体透明,洁白如银,无鳞无刺,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珍贵鱼种。洞庭银鱼营养价值高,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相传,清雍正、乾隆二帝先后微服游江南时,均在岳阳品尝过此鱼。1918年在巴拿马国际名产会上,洞庭银鱼被列为世界名产之一。

沅江市

沅江苎麻

沅江是中国的“苎麻之乡”,相传范蠡和西施曾隐居于赤山岛,在山上种植了一种能纺纱织布的草,于是千百年来沅江这片土地成为了苎麻种植、加工的聚集散地,有着“无沅麻不成庄”的美誉。2003年被定为“湖南省优势区域农作物——苎麻产业带”,2004年被省农业厅定为“湖南省万亩苎麻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008年“沅江苎麻”被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沅江市苎麻种植面积达37万亩,总产原麻5万吨以上,商品率达98%。

沅江市

沅江柑桔

沅江市又称桔城,是中国有名的柑桔之乡。沅江市蠡山岛是优质柑橘产地,距离城区2千米,又名赤山岛,是国内最大的内陆岛,因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范蠡与妻子西施隐居之地而得名。该岛四面环水,受洞庭湖湿地气候影响,植被覆盖良好,自然物种丰富,生态环境优美,山水风景宜人,岛上居民的柑桔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已建立无公害,绿色柑桔基地6万余亩,年产优质柑桔10万吨以上。

沅江市

地方象征

沅江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提请审定沅江市市树市花的议案》和《关于沅江市市树市花评选确定情况的报告》决定批准,橘树为沅江市市树,荷花为沅江市市花。

沅江市

沅江市

风景名胜

综述

2022年沅江市游客接待人数447.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2%。截至2021年末,沅江市拥有国家A级以上旅游景区3处,其中沅江五湖生态水城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沅江市胭脂湖旅游区、沅江市德群庄园被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沅江市胭脂湖旅游区

胭脂湖地处沅江市西南,距城区约10千米,距益阳市25千米。相传西施随范蠡泛舟五湖时,见此处山清水秀,欣然沐浴而得名。胭脂湖像一个张开五指的巨大手掌,常年水域面积1430余公顷,流域面积近90多平方千米,水质达国家1级标准。胭脂湖现已列入湖南省旅游业十大水体景观区之一,2002年5月被省旅游局评定为A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知青之家、沙滩泳场、农家乐、二龟拜美、晒羞坪。

沅江市

沅江市德群庄园

德群庄园秉承古典园艺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格局,拥有有名贵花木1200种,其中世界珍稀花木50多种,如植物活化石银杏,金叶国槐、金合欢、金桂、银桂、丹桂、红叶石楠等,都有单独的生长园区。景区内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景区内的树木构成了天然屏障。德群庄园是湖南省农业旅游示范点,景区内设置了垂钓池、游泳池、网球运动场、宾馆等配套设施。

沅江市

对外交流

2023年8月20日,沅江市与多米尼加萨尔塞多市在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塞多市市政厅举行友好城市关系签署仪式,沅江市委书记杨智勇和萨尔塞多市市长玛丽亚·梅赛德斯·奥尔蒂斯分别代表两市签署了正式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2006年6月11日,沅江市与大竹县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沅江市与大竹县将就苎麻产业、农业、工业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

著名人物

沅江市部分著名人物

姓名

生卒年

生平

张辛汗

1944-2010

张辛汗,南大膳镇人,1982年人党,1984年任县文化馆馆长,1989年任市文联主席,益阳市政协第一、二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学会会员、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理事

张庆曾

1935-1994

张庆曾,新湾镇老屋村人。1953年毕业于沈阳橡胶工业学校,历任该厂研究所副所长、副总工程师等职。他设计、研制航空轮胎、汽车轮胎有的已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多次获得各种奖励,试制成功了全国第一批轿车无内胎轮胎

刘秀松

1908-1960

刘秀松别名刘思诚,新湾镇龙山村人,1930年参加何健所部,初任何键侍卫,后任秘书。之后刘秀松相继任湖南省政府副秘书长、滨湖检察员等职。抗战时期先后任湘鄂抚恤委员会主任、四川省抚恤委员会主任,后两国民党中央抚恤委员会

蔡杰

1904-1929

蔡杰,沅江南竹山(今属胭脂湖街道南竹山村)人。192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受党组织委派,回沅江秘密组成中共沅江县特别支部,任委员。积极宣传“耕者有其田”“打土豪、分财物”的主张。1929年2月20日,被杀害于县城鸡公嘴,时年25岁

刘勉

1902-1951

刘勉,共华镇东成村人1926年考人黄址军校第五期,为炮兵科学员,1927年7月20日转至南京学习,同年8月15日毕业。1928年加入国民党。1939~1949年,先后担任国民党军队少校参谋,警卫师教育大队长,少将炮兵团团长,少将师长

重要荣誉

沅江市部分荣誉

年份

所获荣誉

2022年

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60名

2021年

湖南省文明城市

2020年

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

注释

[a]

益沅桃城镇群行政范围包括益阳市、沅江市、桃江县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6048平方千米,占益阳市域总面积的49.09%%。核心区范围包括益阳市中心城区、东部新区的沧水铺镇、衡龙桥镇、泉交河镇、笔架山乡、兰溪镇、迎风桥镇、长春镇、新桥河铁真、谢林港镇以及桃江县中心城区、浮丘山乡部分区域和沅江中心城区、三眼塘镇,面积总计1000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