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多国家博物馆(西班牙语:Museo Nacional del Prado)位于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收藏多数为12世纪至20世纪的美术作品,核心馆藏源自查理五世(Charles V,1500-1558)开始的西班牙皇家收藏,普拉多国家博物馆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博物馆之一,同时是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普拉多博物馆的:历史沿革、设计布局、展览陈列、重要藏品、学术研究、文化活动、重要事件等介绍

中文名

普拉多国家博物馆

英文名

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别名

Prado

博物馆类型

艺术博物馆

馆藏数量

近27000件(截止2023年6月)

重要馆藏

《宫娥》《纺织工——阿拉克涅的寓言》《查理四世一家》《卡戎穿越冥河》等

占地面积

45322平方米(截止2023年6月)

建筑面积

9万平方米(截止2023年6月)

现任馆长

米格尔·法罗米尔·福斯(Miguel Falomir Faus)

设计者

胡安·德·维亚诺瓦(Juan de Villanueva)

所属城市

西班牙马德里

地址

西班牙马德里普拉多大道

动工时间

1785年

竣工时间

1819年

成立时间

1819年

简介

1785年,普拉多博物馆最初作为自然科学博物馆被建造。修建期间由于战乱,直至1819年竣工。1819年作为皇家绘画博物馆对外开放,藏品主要来自皇室。1997年,杰罗尼莫斯大楼(Claustro de los Jerónimos)作为扩建区域,并入普拉多博物馆。此后,普拉多博物馆又陆续购置并修复了杰罗尼莫斯大楼(Claustro de los Jerónimos)、布恩雷蒂罗住宅(Casón del Buen Retiro),鲁伊斯·德·阿拉孔23号大楼和布恩雷蒂罗宫王国大厅(Salón de Reinos),用于保存藏品和展览。

普拉多博物馆占地面积45322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了9万平方米,是由维亚诺瓦大楼,杰罗尼莫斯大楼、布恩雷蒂罗住宅,鲁伊斯·德·阿拉孔23号大楼和布恩雷蒂罗宫王国大厅五栋建筑构成的建筑群,藏有近27000件艺术品,有2300多幅绘画和大量的雕塑、版画、绘画和装饰艺术品。普拉多博物馆每年有300万游客,在线人数超过1000万,与提森博物馆、索菲亚皇后现代艺术中心共同构成了马德里博物馆的“艺术黄金三角”。

历史沿革

十八世纪

1785年,建筑师胡安·德·维亚诺瓦(Juan de Villanueva)根据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的命令设计自然科学博物馆。

这项工程因为战争一度被打断,几经罹难。1808年,拿破仑攻入西班牙,几乎竣工的建筑被当作兵营使用而遭到严重破坏。直到1811年维亚诺瓦去世的时候才再度开工修建。

卡洛斯三世的孙子费迪南德七世(Ferdinand VII)在妻子玛丽亚·伊莎贝尔·德·布拉干扎王后(Queen Maria Isabel de Braganza)的鼓励下,决定将这座建筑用作新的皇家绘画和雕塑博物馆,这座建筑的最终功能才得以确定。1818年3月,费尔南多七世决定修复维拉纽瓦的建筑,用于保存艺术品,供教师研究和公众娱乐。

1819年11月19日,皇家绘画博物馆向公众开放时,有近1500件作品存放在其中。博物馆出版了第一本图录,专门介绍西班牙绘画,里面收录了311幅画作。

普拉多博物馆的藏品始于皇室,其开馆后,当时皇室藏品就被移入馆内。而后通过国家从艺术市场或展览选购,或有私人捐赠,馆藏日益丰富。1868年,西班牙革命推翻伊利莎贝尔二世,皇家博物馆收为国有,更名为国家绘画雕刻博物馆。又因为博物馆坐落于普拉多林荫道,冠以“普拉多”名称。

1872年,由于十九世纪下叶的自由政策,普拉多博物馆接收了宗教团体被没收的艺术藏品,馆藏中增加了大量宗教题材的西班牙绘画与雕刻作品。

在1873年至1900年间,普拉多博物馆的藏品装饰了市政厅、大学和教堂的空间。西班牙内战期间,在国际联盟的建议下,博物馆工作人员将353幅油画、168幅素描和诸多藏品运走,送往巴伦西亚,然后送往吉罗纳,最后运往日内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这些艺术品不得不通过夜间列车穿越法国领土被送回博物馆。

自博物馆成立以来,博物馆收藏了2300多幅绘画和大量的雕塑、版画、绘画和装饰艺术品的新收购,主要获得方式是捐赠、遗产和购买。十九世纪以来,众多遗产丰富了博物馆的收藏,如唐·巴勃罗·博世(Don Pablo Bosch)的大量奖牌,唐·佩德罗收藏的绘画和装饰艺术,唐·拉蒙·德·埃拉苏收藏的,来自19世纪的绘画。

二十世纪以后

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随着普拉多博物馆的藏品和游客数量的增长,博物馆开始对其总部进行多次扩建。在完全用尽博物馆可用的空间后,普拉多博物馆开始寻找其他扩建的方式。1997年,皇家博物馆董事会发表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提出了一个建议,“利用附近的建筑物完成对普拉多博物馆的扩建。”经过文化部的批准,以及与马德里大主教的协商后,杰罗尼莫斯大楼成为了普拉多博物馆扩建的新区域。

2003年11月通过的《普拉多国家博物馆管理法》加快了普拉多博物馆现代化的进程,提供更灵活的管理,加快其业绩并提高自筹资金的能力。2004年3月12日皇家法令批准的法令也使得博物馆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2007年,建筑师拉斐尔·莫尼奥完成了普拉多博物馆的扩建,在修复后的杰罗尼莫斯大楼(el Claustro de los Jerónimos)附近增加一座新的建筑。2009年,布恩雷蒂罗宫(Palacio del Buen Retiro)作为普拉多博物馆的总部落成,该建筑集合了安保部门、图书馆、档案室和文件服务部门。

设计布局

建筑设计

截止2023年6月,普拉多博物馆是一个博物馆建筑群,由位于马德里市中心的几处房产组成:维亚诺瓦大楼(el edificio Villanueva),杰罗尼莫斯大楼(el Claustro de los Jerónimos)、布恩雷蒂罗住宅(el Casón del Buen Retiro),鲁伊斯·德·阿拉孔23号大楼和布恩雷蒂罗宫王国大厅(el Salón de Reinos)。

普拉多博物馆

维亚诺瓦大楼(el edificio Villanueva)

普拉多博物馆

维亚诺瓦大楼由建筑师胡安·德·维亚诺瓦(Juan de Villanueva)设计,最初建造目的是为了修建一个自然科学博物馆,现为普拉多博物馆的主建筑。在经过数位建筑师的扩建后,维亚诺瓦大楼建有喷泉、雕像、花园、植物园和天文台,其形状像一个颠倒的“山”,中间由馆内走廊连接,南翼展馆、北翼展馆、中央大厅和大厅两侧的分展馆构成建筑主体。

普拉多博物馆

维亚诺瓦大楼是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之一,有着些许罗马时代的风格,并以多种多样的喷泉加以美化,建造了依据多种文化形式而建成的植物园和观象台。主建筑建有方形的北厅;主要展厅则是由爱奥尼亚圆柱支撑的圆形大厅,上有橘红色的穹顶,穹顶中央的“大眼”受了罗马万神庙的启迪,反映了维亚诺瓦青年时代在罗马这座永恒之城的学习经历;底层大厅建有8个壁垛和朴素拱壁的坚固地室。普拉多博物馆延续了马德里古老的传统,全部用砖石建成,,这给建筑带来了一种非常特别的暖色差,使得博物馆每一个部分的色彩和谐而又对称。

建筑师利用地形,设计了分布于纵向空间的三个独立入口。分别是位于南端的底层入口,通往建筑北部的楼梯以及通往大厅的中央门廊,门廊面向普拉多大道。

杰罗尼莫斯大楼(el Claustro de los Jerónimos)

杰罗尼莫斯大楼是亨利四世国王在帕尔多山附近建立的皇家圣杰罗尼莫斯修道院的一部分,并于1505年迁至马德里。修道院建筑群有一座伊丽莎白时代晚期哥特式教堂,两座回廊,其中第一座回廊在1855年至1856年间被毁。遭遇过法国入侵后,建筑群几乎成了废墟。

杰罗尼莫斯大楼被纳入普拉多博物馆时,由建筑师拉斐尔·莫内奥(Rafael Moneo)进行修复和扩建。修复完成后,拉斐尔·莫尼奥设计的新大楼,并恢复了回廊原来的布局。

此后,维亚诺瓦大楼、新建筑和修复的杰罗尼莫斯大楼联合在一起,形成建筑群。从外面看,新旧建筑之间的联系被景观平台所掩盖(该平台参考了18世纪的花园)。杰罗尼莫斯大楼内部有三个公共通道楼层由一个双自动扶梯连接,以及五个用于内部服务的阁楼。杰罗尼莫斯大楼扩建的部分用于建立修复车间、实验室、图纸和版画柜以及仓库。

布恩雷蒂罗住宅(el Casón del Buen Retiro

普拉多博物馆

布恩雷蒂罗住宅是布恩雷蒂罗宫殿的一部分,主要用途是舞厅,由建筑师阿隆索·卡博内尔(Alonso Carbonel)设计。布恩雷蒂罗住宅并入普拉多博物馆后进行改建,包括向下修建两个新楼层,并用混凝土加固整个建筑。住宅的彩色拱顶是卢卡·佐丹奴(Luca Giordano,1634-1705)绘制的“羊毛的寓言”,是普拉多博物馆的藏品之一。

鲁伊斯·德·阿拉孔23号大楼

鲁伊斯·德·阿拉孔23号大楼建于1970年,总面积为3720平方米,自2007年以来,通过地下走廊杰罗尼莫斯大厅相连。

王国大厅(el Salón de Reinos)

普拉多博物馆

王国大厅是一座长方形的三层平顶建筑物,其南墙在改建过程中被拆除,形成了两个楼层高的开放空间。位于三楼的大型展览厅经过延伸,覆盖了下方的开放空间,提供了屋顶。由此这个半开放的空间成为了普拉多建筑群的新中庭,作为展览和娱乐空间的公共使用层,连接王国大厅的南北两侧。王国大厅的主要入口处建有一个接待广场,汇集来自维亚诺瓦大楼的游客,并连接王国大厅和布恩雷蒂罗住宅。

馆内布局

维亚诺瓦大楼作为普拉多博物馆的主要展览馆,设有100余个展厅和多条画廊,分布于建筑的四个楼层中,楼层间由电梯和楼梯联通,每层楼都设有休息区、母乳喂养室、行李寄存处、咖啡厅和餐厅等空间供游客休息、补充能量。维亚诺瓦大楼地下一层展厅数量最少,只有三个房间(100-102号展厅),一层有30余个展厅(47-75号展厅,包括副厅),二层建有40余个展厅(1-44号展厅),三层建有18个展厅(76-94号展厅)。

展览陈列

专题展览

弗兰芒画作

普拉多博物馆

从大约1430年到1650年,构成今比利时与意大利的领土曾是欧洲主要的画作生产地,在该地区创作的艺术被称为弗兰芒艺术。博物馆二楼向公众开放的77-84展厅内收藏有十七世纪弗兰芒画派的作品。这些房间包括鲁本斯、扬·布鲁格尔、克拉拉·皮特斯和大卫·特涅斯等艺术家的多数作品。

77号展厅主要陈列大卫·泰尼尔斯(David Teniers,1610-1690)的作品;78号和79号展厅中,展示了鲁本斯(Rubens,1577-1640)的作品;80号展厅陈列了安特卫普画派的风景画;81号和82号展厅布置了弗朗斯·斯奈德斯(Frans Snyders,1579-1657)、克拉拉·皮特斯(Clara Peeters,1588-1621年)和其他弗兰芒艺术家的绘画作品;83号展厅是专门为扬·布鲁格尔(Jan Brueghel,1568-1625)设计的专题空间。除二楼的展厅外,一楼中央画廊和16B展厅也陈列了来自鲁本斯、凡·戴克(Van Dyck,1599-1641)和乔丹斯(Jordaens,1593-1678)的弗兰芒画作。

荷兰画作

该展览位于二楼76展厅,设有荷兰画派的代表性作品,其中包括历史画、静物、风景等。荷兰画派代表人物伦勃朗的《朱迪斯在荷洛芬斯的宴会上》位于展厅中央,此外展出了静物代表作之一《死公鸡》,以及彼得·克拉斯(Willem Claesz Heda)和威廉·克拉斯·赫达(Willem Claesz Heda)等画家的作品。

在“乌德勒支联盟”(1579年)签署后,尼德兰北部七个省份组成了一个新的主权国家。阿姆斯特丹(现荷兰首都)是这个新国家的经济引擎。荷兰画派是指创作于这些地区的绘画作品。荷兰画家为了与在西班牙统治下的南部省份保持距离,脱离意大利的理想主义,与北欧绘画传统联系起来。因此,他们的绘画有着自然主义的真实,这既反映在对传统绘画流派的处理上,也反映在对其他被意大主流认为是次要的流派的推广上,如风景、静物等。

王储的宝藏

普拉多博物馆

维亚诺瓦大楼二层79B展厅设有“王储的宝藏”专题展览。该展览陈列了120件(其中一件由13件散装浮雕组成)藏品,有10件是美国博物馆的漆器咖啡套装的组成部分,有14件是存放在国家考古博物馆的狩猎用品套装的一部分。王储的宝藏由一组华美的器皿组成,这些器皿属于法国大王子路易斯(1661-1711年)。该展览是西班牙的独特收藏,其质量、内在价值和美丽都体现了16世纪和17世纪欧洲奢侈品艺术收藏,也是地区权力和声望的象征。这些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器皿采用稀有的原材料,有着高超的制造、装饰技术,其价值甚至高于某些杰出绘画或雕塑等艺术作品。在费利佩二世(Felipe II)去世后的清点中,一些与这组作品接近的水晶玻璃器皿的估价远远高于提香(Tiziano)、桑切斯·科埃洛(Sánchez Coello)和埃尔·博斯科(el Bosco)的著名画作。

展厅是一个圆形空间,安装了40米长的连续弯曲展示柜,根据每件藏品的形状和材料,专门设计了相应的支架和照明系统。展厅内安装有数字和视听体验装置,参观者能够通过储存了大量图形和文本文档的交互式应用程序,查看藏品的数字照片和3.5分钟的视频片段,视频讲述了宝藏至今的收藏历史。

藏品:另一个扩展

该展览位于维亚诺瓦大楼60-67和75室。15个展厅涵盖了众多内容,从戈雅在67号展厅展出的黑色画作,到75号展厅表达的对国家过去的品味,再到20世纪西班牙艺术,为当时的社会绘画、地理和装饰艺术提供了灵感来源。

普拉多博物馆

61号展厅的主题是“浪漫主义”,展出了萨比诺·德·梅迪纳(Sabino de Medina)、萨比诺·德·梅迪纳(Sabino de Medina)、费德里科·德·马达佐(Federico de Madrazo)等艺术家的浪漫主义作品,包括绘画、雕塑、风景画等。

61A展厅的作品代表了19世纪最后十年广泛的艺术表现形式——社会绘画。61B展厅中展出了世纪之交影响力最广的艺术家——华金·索罗拉(Joaquín Sorolla)的作品,以及雕塑家马里亚诺·本利尔(Mariano Benlliure)和奥雷利亚诺·德·贝莱特创(Aureliano de Beruete)作的象征主义和印象派潮流的代表性作品。

普拉多博物馆

62号展厅展出了19世纪的前三分之一时代多位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也代表了新古典主义在西班牙的盛行。62A展厅展出了54件以西班牙绘画和雕塑的形式创作的肖像和自画像,其中多数是艺术家的形象,包括19世纪普拉多博物馆的所有馆长。62B展厅展出了保罗·鲍德里(Paul Baudry)和罗莎·邦赫尔(Rosa Bonheur)等人的作品,代表了欧洲的艺术流派。此外,还有马丁·里科(Martín Rico)和雷蒙多·德·马德拉索( Raimundo de Madrazo)在巴黎潜心钻研出的画作,前者是风景画,后者是肖像画。

63号展厅展出了18世纪最后几十年和19世纪初的藏品,这一时期的新古典主义运动意味着欧洲艺术的振兴,因此该展厅不仅有西班牙的藏品,还有一些欧洲艺术家的作品,如英国人托马斯·劳伦斯(Thomas Lawrence)、法国人皮埃尔·盖林(Pierre Guérin)、德国人戈特利布·希克(Gottlieb Schick)。

63A展厅展出了卡洛斯·德·海斯、马丁·里科、路易斯·里加尔特和穆尼奥斯·德格林等人的作品,表现了风景油画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演变。63B展厅陈列了19世纪中后段代表作家福图尼的作品,他的作品有着西班牙传统绘画的影子,如福图尼的代表作《财富》《圣安德烈斯·德·里贝拉》和《在阳光下裸体的老人》。这些作品博物馆皆有展示。

普拉多博物馆

64和65展厅的主题是“战争、历史和寓言(1815年前后)”,展示了19世纪前20年的作品,这是西班牙因拿破仑扩张而引发的政治和战争危机的时代。与之相关的是戈雅所作的一幅在塑造西班牙历史方面最重要的画作,描述了1808年5月2日和3日在马德里发生的事件,作为反对法国人独立战争(1808-1814年)的一部分。

戈雅的其他作品围绕着这两幅画作展出,展示了与那场战争有关的人物,如费尔南多七世( Fernando VII)和萨拉戈萨的帕拉福克斯(Palafox)将军等人。在这一时期,欧洲艺术在与罗马的大型古代艺术收藏品的接触而发展起来。何塞·阿帕里西奥(José Aparicio)和何塞·德·马德拉佐(José de Madrazo)等人根据国际新古典主义的指导方针创作肖像和历史画作。

66号展厅陈列了弗朗西斯科·德·戈雅(Francisco de Goya)的晚期作品。自1799年完成《奇想的雨》后,戈雅逐渐实现了他所寻求的艺术独立,在此期间创作了一系列旨在出售的画作,这些画作的主题都是黑暗甚至暴力的。然而在戈雅生命的尽头,他的肖像却展示了一种浪漫的气氛,色彩范围缩小,技术更灵巧。

普拉多博物馆

67号展厅展出的是戈雅创作的黑色画作,它得名于其所用的深色和黑色颜料,以及所代表问题的阴暗面。尽管艺术和文学历史学家、作家甚至心理学家都对这些画作进行过分析,但它们所代表的深层意义仍不得而知。

75号展厅建有一个巨大的拱顶画廊,陈列着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大型作品,展现着不同风格的演变,如雕塑,从最初的学术纯粹主义到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

哥特绘画室

普拉多博物馆

该展览位于维亚诺瓦大楼51A和51B展厅。展厅经过装饰翻新后,蓝色的墙壁与大多数哥特式画作的强烈色彩形成对比,恢复作品明亮华丽的色彩,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

51A展厅主要展出西班牙晚期哥特式艺术作品。西班牙晚期哥特式艺术是美学、类型学和图像学的结合。一方面,北方现实主义倾向于通过使用油画技术对物体和材料进行再现,与中世纪传统装饰艺术相结合。这种特殊的综合甚至被外国画家采用,根据半岛地区的客户的审美要求调整视觉语言。而当时盛行的祭坛画对于精湛技艺与奢华装饰的需求也使哥特式艺术流行起来。通过巨型的尺寸,这些画作提供了从静态的圣徒形象到动态且丰富的叙事场景转变。

51B展厅陈列了代表国际哥特式的精致特点的藏品。“国际哥特式”是1400年左右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一种风格。它的美学原则包括:形式上的精致和对当时宫廷时尚的再现;基于曲线的风格化人物设计,以及真实的肖像和细节;或者使用强烈的色彩(但也有金色的背景与丰富的图案)模仿自然或纺织品。

16世纪艺术厅和瓦雷斯·菲萨厅

普拉多博物馆

该展览位于维亚诺瓦大楼52A、52B、52C展厅。专门展示达·芬奇(Da Vinci )对他那个时代欧洲绘画的影响。以《蒙娜丽莎》的副本作为中衔接轴,52C展厅和52B展厅陈列了在意大利和西班牙作家的作品,建立起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对艺术家们达芬奇的迷恋,还证明了达·芬奇的影响超越了其所处环境和时间。

52B房间汇集了一些1530年至1600年间在西班牙享有盛誉的画家的作品。包括佩德罗·德·坎帕尼亚(Pedro de Campaña)的自画像,这幅作品与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画作相比毫不逊色。而修复后的《圣家族》则代表了达芬奇对米兰的影响。瓦雷斯·菲萨大厅展出了瓦雷斯·菲萨家族捐赠的1200至1500件独特的西班牙艺术品。

爱奥尼亚雕塑画廊

普拉多博物馆

该画廊位于维亚诺瓦大楼,汇集了从古埃及到罗马,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巴洛克时代的56件雕塑作品,这些雕塑由不易腐烂或珍贵的材料雕刻而成的。

雕塑以肖像为主题,代表了雕塑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北方画廊展出的是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南方画廊展出的是西班牙和其他现代欧洲国家的人物。如赫尔墨斯·安提诺乌斯的青铜和镀金半身像、蒂沃利的阿德里亚诺别墅(villa Adriana)的埃及人物的罗马雕塑、希腊罗马文化的普遍人物的肖像等。

临时展览

普拉多博物馆

毕加索(Picasso)、埃尔·格列柯(el Greco)和分析立体主义

展出时间:2023.6.13-2023.9.7

展览内容:该展览重点介绍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和埃尔·格列柯的晚期作品,用画作之间的联系证明埃尔·格列柯对毕加索整个职业生涯的影响,且这些影响对立体主义,特别是分析立体主义的发展尤为重要。

该展览展出了毕加索和埃尔·格列柯的12幅画作,包括《桌上的曼陀林》《业余爱好者》《手风琴师》《单簧管的男人》《圣保罗》《基督复活》等,此外,还展出了毕加索相关的文件、笔记,如毕加索成为普拉多博物馆馆长的任命书、毕加索的笔记等。

埃米利奥·桑切斯·佩里尔(Emilio Sánchez Perrier,1855-1907)的画作

展出时间:2023.5.16-2023.7.30

普拉多博物馆

展览内容:该展览位于杰罗尼莫斯大楼的D室,共展出了埃米利奥·桑切斯·佩里尔绘制的69幅画作。埃米利奥·桑切斯·佩里耶(1855-1907)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最杰出的西班牙风景画家之一,在家乡塞维利亚和巴黎之间开展绘画活动,其现实主义的画作以亮度和技术精度而著名。这些画作创作于埃米利奥·桑切斯·佩里尔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和北非旅行期间,描绘了自然、农村和城市场景。画作特点:识别自然、建筑、人物和所代表的物体的元素;使用具有深刻透视的构图方案;捕捉一天中不同时间和一年中不同季节的照明效果。

埃雷拉·埃尔·莫佐(Herrera el Mozo)和巴洛克风格

普拉多博物馆

展出时间:2023.4.25-2023.7.30

展览内容:弗朗西斯科·德·埃雷拉·埃尔·莫佐、是西班牙巴洛克风格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该展览展示了促使他成为艺术家的其他方面: 画家、绘图员、雕刻师、布景设计师、创造性建筑师和设计师。该展览展出了弗朗西斯科·德·埃雷拉·埃尔·莫佐绘制的70幅画作,包括《鱼贩》《法国圣路易国王》《圣彼得泪流满面》《大天使米迦勒》《圣埃尔梅内吉尔多的胜利》等。

圭多·雷尼(Guido Reni)

普拉多博物馆

展出时间:2023.3.28-2023.7.9

展览内容:圭多·雷尼(1575-1642)欧洲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传播到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区,还到达了欧洲大陆的一些主要首都,如巴黎、伦敦或马德里。

这次展览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40个文化实体的近百件作品,以引起人们对圭多·雷尼在塑造欧洲巴洛克美学方面的决定性贡献的关注。这次展览中有《亚特兰大和希波墨涅斯》《圣胡安包蒂斯塔的布道》《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等画作。此外,还有九篇国际作家撰写的文章,重点关注圭多·雷尼的作品和技术,分析了圭多·雷尼和其他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包括绘画、素描和雕塑。

弗里克收藏的西班牙作品

普拉多博物馆

展出时间:2023.3.7-2023.7.2

展览内容:该展览位于维亚诺瓦大楼16A室,共展出14件作品,包括《文森佐·阿纳斯塔吉》《基督把商人逐出神殿》《天使报喜》《圣·杰罗姆》《自画像》等。

该展览以贝拉斯克斯、埃尔·格雷科、穆里略和戈雅的九幅标志性作品为主,这些作品首次在北美机构总部外展出,并与普拉多博物馆的一些重要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导致了这场展览的独特和不可复制。

展览随附的出版物中,哈维尔·波图斯(Javier Portús)回顾了美国、欧洲艺术收藏的起源,以及西班牙艺术在其中的存在和重要性。此外,该出版物还分析了构成展览的十四件作品。

重要藏品

《宫娥》

展出位置:12号展厅

普拉多博物馆

《宫娥》是普拉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由西班牙国宝级艺术家委拉斯开兹所作,描绘包括菲利普四世国王夫妇及公主在内的西班牙宫廷内廷人物。画作笔触流畅生动,色彩温和饱满,构图充满巧思,其复杂缜密的布局、精细人物刻画和丰富和多样的意义至今仍是艺术界研究探讨的对象。

画作于1656年在马德里阿尔卡扎尔王子的房间里所作,宫殿的仆人围绕在玛格丽塔公主周围。除了这群人外,还有画家委拉斯开兹在一幅大画布前工作,镜子映出了菲利普四世和玛丽安娜的脸,他们是公主的父母和现场目击者。

这是一幅在特定空间进行的集体肖像,由可识别的人物执行可理解的行动,拥有分布在整个绘画的细节。这个场景中,公主和仆人中断了他们之前所做的事情,人们对其背后隐藏的意义有着多种解释,这也使画作成为西方绘画的杰作之一。例如,对公主的身份进行思考,从而延伸到政治内容。同时画家本人和挂在背景墙上的画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艺术参考。镜子的存在引起观众对观看行为的察觉,使观众对绘画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以及自己与绘画中的角色的关系产生思考。

《纺织女工——阿拉克涅的寓言》

展出位置:15A展厅

普拉多博物馆

《纺织女工——阿剌克涅的寓言》也是委拉斯开兹的作品,于1664年制作的,将底层的纺织女工作为宏大画面的主角,画家赋予其古代神话的隐喻之意。当观者的目光透过她们昏暗逼仄的工作坊向远处延伸,看到的是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贵妇华服和豪华昂贵的织毯,具有批判现实主义色彩。

这幅画是在不同时期进行的两次作画的成果。委拉斯开兹先是画了人物和背景挂毯所占据的画面,一段时间后,又在右侧、左侧的边缘和下端进行了添加。这些添加使得在纵深视觉上挂毯前的场景变得更远。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认为这幅画描绘的只是女纺织工们。直至20世纪中叶,几位评论家和历史学家认为委拉斯开兹描绘的是神话内容。这一论点在官员唐·佩德罗·德·阿尔切(don Pedro de Arce)的财产清单中得到了证实。

画作引用的是神话故事“阿拉克涅的的寓言”,密涅瓦女神与阿拉克涅争论各自对纺织技术的精通。画作中的挂毯再现了提香的名作《欧罗巴的掠夺》。由于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以及画面中包含的大量角色、动作和物品,人们对其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

《查理四世一家》

展出位置:32号展厅

普拉多博物馆

《查理四世一家》是西班牙浪漫主义艺术家戈雅的作品,是具有讽刺意味的肖像画代表作,有着朴实的构图和对人物的鲜明而尖锐的现实主义性格描写。画中艺术家并没有把查里四世和皇后画成伟大的人物,相反却暴露了他们本质的未经粉饰的真实。

1799年9月,戈雅开始创作一系列宏伟的皇家肖像。国王全家在这一幅作品中被描绘为聚集在阿兰求士宫的一室,背景是挂了两幅大油画的一堵墙。全体13人这样排列的目的,就是要突出表现在中央的王后形象。在房间深处的阴影中,戈雅画了正在画油画的自己。 在这一点上戈雅参照了委拉斯开兹的《宫娥》。

为了增加梦幻和想象的效果,戈雅在画作中使用艳丽的色彩,在这种效果之下再经过深刻思考就会显得极具戏剧性。光线在整个构图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人物各色的服装是的不同色度互相交替,以及各种颜色的刺绣、珠宝饰品、星形勋章,所有这些都在从左面来的光线照射下变幻、闪耀。

这幅肖像画还具有深刻的心理特征描写。愚蠢国王傲慢自负态度,国王的姐姐玛利亚·约瑟法的丑陋脸孔,大王子冷淡无情的虚伪面貌,惊讶地睁圆了两眼的伊沙贝拉藏在母亲后面的粗笨身体等。然而,手中抱着婴孩站在右边一组人物边缘的年轻公主玛利亚·露伊沙却温柔、优雅,手牵着母亲的小王子巴奥罗带着稚气的天真和羞怯。这两个人物衬托出了其余的人丑陋和空虚。 画作的中心不是国王,而是王后,因为她是西班牙的实际统治者。

《以手扪胸的骑士》

展出位置:10B展厅

普拉多博物馆

《以手扪胸的骑士》是埃尔·格列柯在西班牙创作的最早的作品之一。画面中,人物身着紧身的黑色丝绸衬裙,右手放在胸前,剑的金色握把突出,左臂的弯曲使人认为武器是用左手握住和呈现的。珍珠灰色调的中性背景上有着红棕色着色。

华丽的金剑、端庄的姿势和半隐藏的勋章,呈现了一位卡斯蒂利亚贵族的形象。这幅肖像所带来的艺术和文学吸引力引发了各种解读,尽管这些都围绕着埃尔·格列柯作为西班牙贵族的典型身份,并伴随着这一形象的陈词滥调:有荣誉感的基督教人,忧郁而清醒,阶级和时代的傲慢代表。

《以手扪胸的骑士》是那个时代肖像画的典型案例,在形式上与奥地利宫廷的肖像画相似,构图上的特点是简单的再现:中性的背景、正面和强烈的照明。类似的例子也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绘画中,尤其是威尼斯画派,格列柯的构图和技巧与之最匹配,包括手的动作。这种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技巧,可以加深被描绘者的心理轮廓,也出现在其他中欧地区的肖像中。

《卡戎穿越冥河》

展出位置:55A展厅

普拉多博物馆

《卡戎穿越冥河》是艺术家帕蒂尼尔的作品,这幅画作以其独创性和构图而闻名,由交错的平行平面组成,描述了卡戎带着灵魂在冥河上航行这一画面。帕蒂尼尔创作这幅作品的原因尚不清楚。

画作的灵感来源是早期博斯(Hieronymus Bosch)对天堂和炼狱的描绘。画面中,左侧的海岸上分散着几位天使,其他小灵魂也存在于背景中,呈现出基督教的天堂。画作描绘的是卡戎的摆渡船位于冥河中间,面临两侧都有一条通道的时候,也是最后决定的时刻,他带领的灵魂必须选择两条道路中的一条。灵魂必须知道天使从海角指出的通往救赎的艰难道路与容易的道路之间的区别。而船上的灵魂的脸和身体都朝着通往灭亡的道路,这证实了他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卡戎穿越冥河》具有接近人文主义的环境,从岸边可以看到的巨大恶魔被移除,岸边的景色变成了一个虚假的天堂,面对着难以进入的真实天堂的礁石。通过这种方式,画面是平衡的,并且在概念上表达了处于十字路口的灵魂的想法。

学术研究

学术活动

普罗博物馆举办过讲座、研讨会、座谈会、科学会议、会议、大会等各种学术活动,如埃雷拉·埃尔·莫佐和巴洛克风格会议、弗里克收藏的西班牙杰作会议等,这些活动主要由普拉多研究中心负责。

  • 普拉多博物馆讲座是普拉多研究中心的主要学术活动之一,由具有公认声望的专业人士传授他们知识和经验。讲座每年举行一次,由其负责人制定演讲内容,该内容通常与普拉多博物馆的藏品、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或博物馆的历史相关。

  • 研讨会是具有技术或学术性质的专题课程,面向少数学生,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每次研讨会都由一名教授领导,众多专家参与,通过自己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知识,对拟议主题进行讨论。其中涉及艺术作品的理论方法、艺术史与其他理论传统和方法论的关系、与保护、修复和艺术权利有关的问题。

  • 专题讨论会为期一到两天,由多位受邀专家通过会议和随后的辩论会来介绍他们对特定主题的研究。

  • 国际会议是由高级国际专家们就特定主题进行演讲和讨论的会议。

  • 为年轻研究人员举办的研讨会将一群博士生和该领域的专家聚集在一起,主要发表专家的演讲、方法论,以及博士生对这些内容的研究项目和论文。

这些会议是非正式会议,各位专家将在20-30分钟的简短发言中分析某个地理区域或围绕特定问题讲述研究情况。

学术著作

《普拉多博物馆公报》

《普拉多博物馆公报》是针对学术界和公众的年度科学期刊,每年11月出版。自1980年以来,它发表了博物馆馆长、策展人、修复者和国际作者的原创文章。其内容侧重于博物馆的收藏和历史,通过文章科普相关作品(如绘画、雕塑、装饰艺术、绘画、雕塑和摄影作品),并介绍作品的修复结果以及相关的历史和科学研究论文。

《普拉多博物馆百科全书》

普拉多博物馆

《普拉多博物馆百科全书》是普拉多博物馆之友基金会的编辑项目,2006年出版,汇集了由130多名专家编写的关于博物馆历史和藏品的详细信息。该书由米格尔·祖加扎(Miguel Zugaza)和弗朗西斯科·卡尔沃·塞拉勒(Francisco Calvo Serraller)执导编辑,作为了解和研究普拉多博物馆的主要来源。其内容包括众多艺术家、董事和赞助人的传记,各种艺术品和有关藏品的信息、博物馆收到的捐赠和遗产、收藏品的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以及普拉多博物馆举行的所有临时展览的相关信息。

学术机构

普拉多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位于布恩雷蒂罗住宅,是普拉多博物馆研究中心的总部,也是专门研究艺术史和博物馆藏品的研究中心。图书馆藏书约10万册(包括专著和参考书籍)、近1500本杂志、260本拍卖目录、视听材料、专业电子资源、海报和小册子。

此外,普拉多博物馆图书馆保存了1910年以前约7000卷的印刷品、书目、手稿遗产、专业性书籍以及一些稀有的标本,馆藏书记涉及的领域包括绘画、建筑、素描和肖像学、解剖和生理学等。尽管第一批书籍来自近一个半世纪前,但近年来通过捐赠和收购一些私人图书馆,藏品数量还在持续性增加。

普拉多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已开始对其藏品进行数字化计划,该计划从 1819 年至 1996 年的完整系列收藏总目录及其手稿收藏开始。

文化活动

普拉多国家教育是普拉多博物馆为了将藏品与社会大众联系起来、研究并传播艺术知识而举办的一个项目,诞生于诞生于1983年,通过不同的工具和教育资源,例如教学出版物、在线教学、教学展览、无障碍材料、互联网等,实现传播艺术的目的。该项目制定了四个方案:针对学生和教师的正规教育方案;和针对年轻人、家庭、儿童和成人的公共教育方案;科普绘画和雕塑、音乐、表演等其他艺术语言的关系的文化行动方案;以及社区教育。

正规教育

正规教育旨在加强与教师和学生联系的方案,在不同的教育水平、不同的学科和跨领域开展工作。从与教师的对话、培训活动和会议中汲取建议,将博物馆打造为发展教学过程的平台。该方案实行后,举办了学习迁移实验室、相关学士学位、学生团体免费参观等项目。

公共教育

公共教育针对年轻人、家庭观众、儿童和成人等各种类型的观众设计节目,是一种具有跨代际和包容性的方案,拥有各种形式,如正式的会议、有实验性质的工作坊、与艺术家的会面等。该方案实行后,举办了雷尼重塑、毕加索、埃尔·格列柯和分析立体主义、埃雷拉·埃尔·莫佐和整个巴洛克风格、圭多雷尼专题展等活动。

文化行动

普拉多博物馆举办了舞蹈,音乐,戏剧、表演等多种活动,通过其他艺术领域的情景化吸引观众感官,使观众完成对收藏品的感知。为此,博物馆举办了众多活动,例如《嫉妒造就明星》(戏剧)、2023年欧洲音乐日、利德尔和微型歌剧、圭多·雷尼天使协奏曲等。

社区

普拉多博物馆认为21世纪的博物馆具有社会语境,能满足有特殊需求或常被博物馆忽略的特殊群体。博物馆的社区教育方案旨在建造接纳所有公民的包容性和参与性场所。方案提出以来,博物馆举办了包括基数角、视线框架、拉斯梅尼纳斯触觉(为盲人服务)等活动。

重要事件

博物馆展厅遭到环保活动人士涂鸦

2022年11月5日,普拉多博物馆遭到两名环保活动人士的捣乱涂鸦,两人声称这是对气候紧急状况的抗议。与此同时,他们还用黏合剂将自己粘在画家弗朗西斯科·戈雅作品展厅中的两幅画作上。

随后两名环保活动人士被警方逮捕。当地文化、旅游和体育官员马尔塔·里维拉通过社交媒体指责上述人员的过激行为,同时要求加强对大型国家博物馆的监控,加强对展品的保护。

这类事件不是首次发生,由于气候问题抗议者频繁对著名艺术作品进行破坏,包括巴黎卢浮宫、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和英国国家美术馆等93家博物馆馆长于2022年11月10日签署联合声明,对此事进行谴责。声明同时表示,会继续开放展览这些名画。

疫情期间闭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普拉多博物馆的门票收入下降,博物馆经济部门负责人在感染新冠后去世,数位博物馆员工与董事会成员因感染住院,其中包括自2019年起担任博物馆董事会成员的前西班牙文化部大臣、首任欧盟理事会秘书长维尔·索拉纳(Javier Solana)。

受疫情影响,西班牙博物馆的第一轮闭馆自2020年3月11日开始。这期间,长期居家防疫的人们通过网站和社交媒体了解世界。而在一个Instagram视频系列中,普拉多博物馆策展人、馆长、修复师以及各岗位的员工分享了各自喜欢的馆藏。近三个月后,普拉多博物馆于6月6日,携一场意外催生的展览“重聚”(Reunited)重新开放,展览大获成功。

注释

[a]

自画像是一种特殊的肖像画体裁。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称为肖像画;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则称为自画像。

[b]

亨利·克莱·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1849-1919 年)是一个商人,他在纽约建造了一座新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收藏的数百件作品数百件作品在20世纪初穿越大西洋到达美国。弗里克在纽约住所以及收集的藏品于1935年作为博物馆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