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政(?-951年),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末代君主。是闽太祖王审知的儿子,闽嗣王王延翰、闽惠宗王延钧、闽景宗王延羲的弟弟。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王延政的:人物生平、人物关系、墓葬、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王延政

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

籍贯

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不详

去世日期

951年

谥号

恭懿

封号

富沙王

在位时长

9年

年号

天德

都城

建州

朝代

闽国

登基时间

943年

退位时间

951年

简介

后唐长兴二年(931年)王延政被任命为建州(今福建建瓯)太守。后晋天福五年(940年)同哥哥闽景宗王延羲互相猜忌,双方兵戈相见,交锋数年,互有胜负。后晋天福八年(943年)王廷政在建州称帝,国号为大殷,改年号为天德。

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南唐李璟趁闽地内乱,派兵出击,王延政不敌被俘,被押送到金陵(今江苏南京)。不久后,王延政逝世,谥号恭懿,后追封为福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唐末时期光州人王潮、王审知兄弟趁乱占据闽地。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梁太祖升福州为大都督府,封王审知为闽王。王审知之子王延翰在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建立闽国。王延政最初担任都教练使,后唐长兴二年(931年)闽惠宗王延钧平定兄弟王延禀叛乱后,任命王延政为建州(今福建建瓯)刺史。此后闽国先后数次爆发内乱,后晋天福四年(939年),王延羲杀侄子王继鹏称帝,是为闽国第五位皇帝。

王延羲登基后,行事淫乱暴虐,猜忌宗族成员,经常以旧怨报复他人。时任建州刺史的王延政多次上书劝诫他,王延羲大怒,回书痛骂他,并派遣亲信业翘、杜汉崇等人前往建州监视。二人将王延政的情况报告给王延羲,兄弟二人开始互相猜疑。有一天,业翘和王延政商量事情,过程不顺利,业翘便说:“你想造反!”王廷政听后大怒,打算杀死业翘,业翘逃往南镇(今福建筹岭)。王延政发兵攻击南镇,击败守卫士兵,业翘、杜汉崇二人逃回福州(今福建福州)。

同室操戈

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二月,王延羲派遣将领潘师逵、吴行真率领四万军队讨伐王延政,在建州城外隔着河水安营。王延政派遣使者去吴越国求救,吴越王钱元瓘派遣宁国节度使仰仁诠、内都监使薛万忠率领四万军队驰援。

潘师逵派遣将领蔡弘裔率领三千人出战,王延政派将领林汉彻出击,双方在茶山交战,林汉彻大胜,斩杀千余人。之后,王延政招募死士上千人,在夜晚的时候渡过河水,潜入潘师逵的营寨中放火,同时城上的守军擂鼓呐喊,建安(今福建建瓯)人陈诲趁乱杀死潘师逵,王延羲的军队见主帅身死便各自逃散。此后王廷政打算乘势攻击吴行真的营寨,还没涉水过河,吴行真就率军逃跑了,死者多达万人。王廷政趁机夺取了永平(今福建南平)、顺昌(今福建顺昌)两地,势力逐渐强盛起来。

在击败王延羲军队后,吴越将领仰仁诠的军队也到达建州,王延政以牛酒犒劳他们。之后告知福州的军队已经退走了,请他们班师回去,仰仁诠等人没有听从,在建州城西北安营扎寨。王延政感到害怕,派遣使者向王延羲求援。王延羲派遣泉州刺史王继业为行营都统,率领两万士兵驰援,同时修书谴责吴越国,并派遣士兵断绝吴越国的粮道。当时雨下了很久,吴越军队的食物都吃完了。五月,王廷政派遣军队出城攻击吴越军队,前后俘斩上万人,仰仁诠等人见状只得率军逃走。

短暂和好

同年六月,王延政派遣使者前往福州同王延曦歃血为盟。二人虽然再次结盟,但依然猜忌对方。天福六年(941年)王延政在建州城二十里内修筑城墙,派遣使者请求王延曦,在建州设置威武军,让他担任节度使。王延曦认为福州应当是威武军,便将建州改为镇安军,以王延政为节度使,并封他为富沙王。王延政觉得镇安军这个名字不好,便改为镇武军。这一年四月,王延曦怀疑弟弟汀州(今福建长汀)刺史王延喜同王延政勾结,命令将军许仁钦率领三千士兵,前往汀州将其带回。六月,王延曦听说王延政写信招揽泉州(今福建泉州)刺史王继业,便将他召回福州,在郊外将王继业杀死。

此后王延曦自称大闽皇,自领威武军节度使,多次派遣军队同王延政交战,双方各有胜负。双方交战,导致福建民众苦不堪言,镇武节度判官潘承祐请求停战修好,王延政没有听从。之后王延曦的使者前来,王延政向他展示盔甲和士兵,表示自己还有作战的能力,潘承祐见状跪在地上劝谏。王廷政大怒,假意询问侍从判官肉可以吃吗,潘承祐听后依然恳切地劝谏,王延政见状也就不再迁怒于他。王延曦厌恶新任泉州刺史王继严得到众人的拥护,将他召回并罢免职务,不久后将他赐死,连同他的儿子也一并杀害。

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六月,王廷政率领军队围攻汀州,王廷曦抽调漳州(今福州漳州)、泉州(今福建泉州)五千士兵驰援。又派部将林守亮进驻尤溪(今福建尤溪),黄敬忠屯兵尤口(今福建尤溪东北),打算乘虚偷袭建州,并派黄绍颇率领八千士兵为二人声援。七月,王廷政攻击汀州,前后打了四十二战,但是依然没有攻克,于是率军返回,命令将领包洪实、陈望率领水军殿后。双方在尤口相遇,包洪实率军上岸,在水陆夹攻下斩杀黄敬忠,俘虏斩杀士兵两千人。

建国称帝

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43年)王廷政在建州称帝,国号为大殷,大赦境内,改年号为天德。以将乐县(今福建将乐)为镛州、延平镇(今福建南平)为镡州,将妻子张氏立为皇后,节度判官潘承祐为吏部尚书,节度巡官杨思恭为兵部尚书。王延政称帝之后,虽然穿着帝王褚袍巡察视事,但是牙将参拜以及接见邻国的使者,依然实行藩镇的礼制。他执政期间,大殷国土狭小百姓穷困,战争不止,而杨思恭因为善于敛财得到王延政的宠幸。杨思恭对田亩山泽的税赋实行增收,鱼盐蔬果的赋税更是加倍征收,当时的国人称他为“杨剥皮”。五月,吏部尚书潘承祐上书王延政,历数他兄弟相残、税赋繁重、奢靡无度等十条过错,王延政大怒,将潘承祐的官职爵位全部削除。

后晋开运元年(公元944年)李璟写信责备王延曦和王延政兄弟相争,王延政回信斥责他篡夺杨氏的政权。南唐君主收到来信后十分恼怒,同王延政断绝来往。此后拱宸都指挥使朱文进,阁门使连重遇二人弑杀王廷曦。朱文进自号闽王,将王氏宗族五十余人全部诛杀。任命连重遇管辖六军事务,黄绍颇驻防泉州、程赟驻防漳州、许文缜驻防汀州。王延政听闻朱文进弑君后,便派遣统军使吴成义率领军队讨伐朱文进,但是没能胜利。当年十月,王延政派将领陈敬佺率三千士兵屯驻尤溪、古田,卢进率两千士兵屯驻长溪。泉州散员指挥使留从效、王忠顺、董思安、张汉思等人将刺史黄绍颇杀死,派使者前往建州表明归顺之意。此后漳州刺史程文纬也被部下所杀,汀州刺史见状便直接归降了王延政。

朱文进听说泉州叛乱后,派遣将领林守谅、李廷锷攻击泉州。王延政派大将军杜进率两万士兵驰援,杜进同福州守军合击,大败朱文进军队,斩杀林守谅,俘虏李廷锷。王延政此后又派遣统军使吴成义攻击福州,朱文进派使者前往吴越国求救。南唐李璟趁机派遣将领查文徽、边镐等人讨伐王延政。此后闽国旧臣子将朱文进杀死,并派人迎接王延政,请求将都城迁回福州,国号改为闽。王延政以南唐兵来访为由,暂缓迁都,留下儿子王继昌镇守福州。

兵败身死

李璟派遣何敬洙等人驰援查文徽,王延政派遣杨思恭、陈望率领万余人增援。杨思恭轻敌冒进,遭遇大败全军覆没,只有杨思恭一人逃回。王延政十分害怕,便派遣将领董思安、王忠顺率领五千士兵,各自守卫险要之处。

南唐的军队攻势很猛,福州驻防的将领李仁达杀死王继昌,拥立雪峰寺的和尚卓俨明为主。之后又将卓俨明杀死,自立为主,派遣使者会见李璟,李璟授予他威武军节度使,并将他改名为弘义。

同年七月,王延政听闻从福州援军已经反叛,便派人在险要处伏击他们,前后共杀死八千余人。援军无望的王延政,又派遣使者前往吴越国,以作为附庸为条件,希望派遣援兵。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八月,南唐将领王建封攻入建州,王延政投降,闽国至此灭亡。后王延政被迁徙到金陵,李璟授予他担任羽林大将军,并封他为鄱阳王。不久后王延政逝世,死后被追赠为福王,谥号恭懿。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

简介

父亲

王审知

闽太祖

皇后

张氏

王延政皇后

兄弟

王延翰

闽嗣王

王延禀

建州刺史

王延钧

闽惠宗

王延羲

闽景宗

王延丰

王延美

王延保

王延望

王延武

儿子

王继成

王继昌

墓葬

王延政墓位于漳州城北郊芗城区石亭镇下苍村双凤山东南麓。墓址坐西北向东南。其夫人连氏、张氏合葬在王延政墓的左边。该墓碑书上刻有“闽国殷帝延政王公墓”。墓地左边有一方神道碑,文曰“宋太师王公神道”。墓前现存石羊一对,石雕浑朴古拙。1997年,王延政墓成为第三批被列入漳州市市级的保护文物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