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置
教育技术学专业简介
教育技术学专业为师范类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该专业培养能够在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教育技术学、教学系统化设计、信息技术教学论、远程教育学、教育信息处理、信息技术与教育、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微机原理、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图形设计、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技术基础、网络的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集成、网络教育应用、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非线性编辑系统、教育电视系统等。

毕业生可以承担的主要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或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培训工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与研制、网络课程的建设、专题性学习网站的建设;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网和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硬件设施的组建、管理、维护;学校或企事业单位的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教学)系统,课件制作室等设备的组装、管理与维护;学校或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及其数据库设计、制作、更新、维护;优秀教师的重要课程、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学校公开课、观摩课的实况采编、制作及管理;电视教材或电视节目的创意、策划和编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简介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非师范类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该专业主要培养在广播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栏目和频道策划、节目编导制作、电视教材设计、节目主持、文字撰稿、新闻采访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电视节目制作、电视节目策划、影视制片、录音制作技术、电视摄影技术、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电视节目主持、非线形编辑技术、电视新闻、传播学概论、电视采访与写作、影视照明技术、计算机图形设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

毕业生可以承担的主要工作为: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电视广告制作机构、电视音像出版部门、媒体策划宣传部门、网络公司、游戏制作公司以及其它相关机构从事影视节目编导制作、文字撰稿、电视教材设计、节目主持、新闻采访、栏目和频道策划以及三维动画、影视特技、录音、剪辑、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电子游戏设计制作等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广播电视编导及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广播电视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
硬件设施
学院教学环境良好,拥有实验室建筑面积达1050 m2,有220m2演播厅1座,150m2多媒体综合教学厅1个,60m2多媒体教室1个,微格教室2个和音像图书资料室;有影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与远程教育、非线性编辑、摄影摄像、图形图像处理、教育技术公共课等7个教育技术与影视制作实验室。2007年荣获“山西省高校本科教学示范实验室”称号。学院拥有实验仪器设备1068件,总价值837.438元。学院有专业图书2000余种,3000余册,可同时容纳30余人查阅资料、学习。有期刊20余种,300余册,过刊1000余册,音像资料700余种,能够较好的完成本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有比较稳定的校内外教学和教育实习基地,能够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要求。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42人,其中专职教师30人,教师中有博士、硕士学位24人,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实验师13人。学院还聘请了西北师范大学杨改学教授(博导)、华南师范大学徐福荫教授(博导)、西北工业大学史浩山教授(博导)、东北师范大学王以宁教授(博导)、著名表演艺术家、编剧、导演、国家一级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评委孙飞鹏为兼职教授。
就业情况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就业,积极开拓就业方向。教育技术学专业已有七届学生毕业,426人中90余人考取研究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有四届学生毕业,200人中 40余人考取研究生,考研率为21%,就业率达89% 以上。他们逐步成为教育事业和广播电视事业的中坚力量,深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特别是首届统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26人,考取硕士研究生1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0%。通过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各专业学生表现尤为突出,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在工作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