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胃肠外科、外科营养、小肠移植。
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人物经历
主要经历
1985年毕业于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获硕士学位。
工作经历
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胃肠外科、外科营养、小肠移植。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军队“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课题。
技术研究
肠外瘘的治疗
肠外瘘治疗成果体现了肠功能障碍治疗的最高水平。对肠外瘘治疗策略进行变革并取得重大的技术进步,使肠外瘘总体治愈率达95.8%,对现行肠外瘘的治疗进步产生重大影响。
小肠移植
1988年开始小肠移植实验研究,1994年成功完成亚洲首例临床小肠移植,2003年又成功完成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负责承担“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对小肠移植关键技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推动我国小肠移植从临床研究发展为临床治疗。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在肠功能障碍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于1986年开始对营养支持的理念及治疗技术和方案进行系统研究和创新。形成“采用全营养支持,肠内营养首选,需要时联合应用肠外与肠内营养”的科学治疗策略,为肠功能障碍病人制定了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作为学会主任委员组织和推动中国营养支持的发展和交流。
短肠综合征肠康复治疗
摆脱静脉营养的依赖是短肠综合征临床治疗追求的目标。创新性提出以短肽型肠内营养为基础,联合应用生长激素、谷氨酰胺和膳食纤维的肠康复治疗新方案,短肠病人摆脱全肠外营养的比例达到91.3%。
肠屏障功能的研究
以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结构和功能为切入点,阐明粘膜屏障损伤和修复的机理。应用鱼油、谷氨酰胺、生长激素等维护肠屏障功能取得显著效果。
论文著作
发表论文70篇。
参加“外科学(第六版)”、“外科病最新治疗”、 “肠外瘘”、 “现代器官移植学”等12本专著的编写。
获得荣誉
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3年享受军队特殊津贴;
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8年被评为南京军区“爱军精武”标兵;
2009年获江苏省突出医学成就奖;
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1年获江苏省医学杰出贡献奖及“南京军区"十一五"期间医学科技创新奖”;
2011年荣立军队一等功。
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多种奖励。被评为“南京军区优秀中青年医学专家”和“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
社会活动
担任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副所长、第二军医大学和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解放军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胃肠学组组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胃肠外营养专业)临床药理基地主任、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担任《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临床营养杂志》副主编;《中华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肝胆胰疾病(英文版)》等多种杂志的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