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是中国陕西省铜川市下辖的一个市辖区,位于陕西中部渭北高原南缘,总面积为1617平方公里。耀州区古称耀县,是关中通向陕北的天然门户,素有“北山锁钥”、“关辅襟喉”之美誉。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隋唐医药学家孙思邈、西晋哲学家傅玄、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史学家令狐德棻和北宋山水画家范宽等“一圣四杰”的故里。耀州区境内文物古迹遗存众多,著名的有药王山、大香山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等。20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截至2020年,耀州区下辖6个街道、8个镇,总人口33万人。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21年末,耀州区户籍人口22.5676万人。2021年,耀州区实现生产总值129.1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62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8.3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1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027元。 耀州区还是中国古代瓷器的重要产地之一,耀州窑是中国五大名窑之一,耀州区境内的耀州窑遗址是中国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耀州区还会举行为期十天的古庙会,以此纪念孙思邈。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耀州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经济、文化、交通、社会、旅游、代表人物、获得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耀州区

别名

耀县、华原

面积

1617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铜川市境内南端

行政类别

市辖区

下辖地区

6个街道、8个镇

行政区划代码

610204

人口

33万人(2020年总人口)

方言

中原官话-关中片-(秦语)-东府小片

著名景点

药王山、照金革命根据地、薛家寨大香山、耀州窑、玉华宫

电话区号

0919

火车站

耀县站、耀县西站

地区生产总值

110.77亿元(2020年)

外文名

Yaozhou District

车牌代码

陕B

邮政区码

727100

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所属地区

陕西省铜川市

历史沿革

据考古发现,耀州区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处,城北塔坡一带就是一处典型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资治通鉴纲目》中有关于母系氏族领袖“阴康氏治于华原”的记载,其治地大致在今塔坡原上。

耀州区

夏商时,各地氏族部落先后结成方国,从事农业生产。据《陕西通志·夏商国邑考》记载,时雍州有国邑43个,位于漆沮之间的华原即属其一。

秦置郡县,京畿为内史,区境属内史地。秦亡,项羽立塞国,区境属塞国地。

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属河上郡。九年(前198),复归内史。景帝二年(前155),始置祋祤县,属左内史。祋祤因何得名,众说不一,详见《杂志·史料考证》。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左内史为左冯翊,县属左冯翊。

王莽新时(9--24年),冯翊改属列尉大夫。不久,县制撤销。

东汉永元九年(97),恢复祋祤县,又撤翟道县(今黄陵县)入祋祤,仍属左冯翊。

曹魏黄初元年(220),将原在今甘肃宁县境内的北地郡及泥阳县侨置于祋祤境内,并撤祋祤并入泥阳县,隶北地郡。西晋因之。

北魏孝庄帝永安元年(528)在原北地郡设北雍州,所辖北地郡(缩小地域)领泥阳县。太平真君七年(446),撤泥阳入富平。景明元年(500),复置泥阳,仍属北雍州之北地郡。

西魏废帝三年正月(554),改北雍州为宜州,改北地郡为通川郡,辖泥阳、富平、土门、云阳四县。

隋开皇三年(583),撤通川郡,泥阳改属宜州。六年(586),改泥阳为华原县。大业二年(606),撤宜州,并撤土门县(今富平境)入华原,改属京兆郡。义宁元年(617)置宜君郡,治华原,并恢复土门县。

唐武德元年(618),又改宜君郡为宜州,治华原。贞观十七年(643)撤宜州,华原改隶雍州。垂拱二年(686),为避武则天祖讳改华原为永安县。天授元年(690),复置宜州于永安。神龙元年(705),恢复华原县。天祐元年(904),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于县置茂州,旋改耀州,建义胜军节度,辖华原一县。耀州之名,即始于此。

后梁贞明元年(915),改耀州为崇州,义胜军为静胜军。后唐同光元年(923),复名耀州,并改静胜军为顺义军,辖华原、富平、三原、云阳、同官、美原六县。

北宋开宝五年(972),升耀州为感义军节度,辖华原一县。太平兴国二年(977),又改感德军太守,辖华原、淳化二县。元祐三年(1088),复辖华原、云阳、富平、同官、三原、美原六县。

金仍耀州,辖华原、美原、同官、三原四县。

元仍耀州,隶奉元路,辖华原、富平、三原、同官、美原五县。(惠宗)至元元年(1335),撤华原入耀州,县名为州名所代,辖同官、富平、三原三县。

明清仍为耀州。明万历前,辖同官、富平、三原、宜君四县;万历后只辖同官一县。清雍正三年(1725),升为直隶州,辖同官、白水二县。十三年(1735)降为散州(无辖县),改属西安府。

民国二年(1913),始称耀县,属关中道。十七年(1928)为省辖县。二十六年(1937),改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二十九年(1940),属第十区专员公署。三十三年(1944),第二区专员公署移驻耀县,辖耀县、富平、同官、宜君、淳化、旬邑、彬县六县。三十六年(1947),改为第三区专员公署,辖耀县、富平、同官、宜君、黄陵、三原、泾阳、淳化八县。三十八年(1949)一月,三区专员公署迁驻三原。

1949年4月28日全境解放,属三原军分区。

1950、1953年先后改属咸阳和渭南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6年为省直辖县。1958年底,撤县并入铜川市。

1961年8月县制恢复,又属渭南地区专员公署,1980年1月,改属铜川市辖县。

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4号):撤销耀县,设立铜川市耀州区,以原耀县的行政区域为耀州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27日发布公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脱贫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1年8月,入选陕西省确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名单。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铜川市耀州区位于陕西省中部,铜川市境西南,东经108°34′至109°06′,北纬34°48′至35°19′之间。北接旬邑县,南连三原县,东北与铜川市王益区、印台区毗连,东南与富平县为邻,西南与淳化县接壤。

地形地貌

耀州区地处关中平原与渭北高原接壤地带,属乔山山脉南支,鄂尔多斯台地南部边缘。

耀州区

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部多丘陵沟壑,南部较为平缓。相对高差1196米,最高处为长蛇岭,海拔1732米,最低点是赵氏河谷,海拔536米。区内山岭遍布,北部山地峡谷区以多种经营和林牧业为主;中部梁卯丘陵区农林牧全面发展;南部台原川道区,市商品粮、蔬菜和外贸农产品的主要基地。

气候特征

耀州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区气候,年平均日照2356.6小时,年均降水量554.5毫米,年均气温8.4℃——12.3℃,平均无霜期206——228天。

土壤

耀州区土壤共分为6个土类,9个亚类,16个土属。其中6个土类分别指褐土、黑垆土、嵝土、淤土、黄土、红土。土壤质地中壤占88.8%,砂壤占10.7%,重壤占0.4%。农用地耕层土壤养分为,有机质1.02%,全氮0.073%,碱解氮37.9PPM,速效氮8.5PPM,速效钾183.1PPM。磷氮比例为1:4.6,比例严重失调。

水文

耀州区内漆水河、沮水河、赵氏河、浊浴河、清浴河等五条河流,属黄河流域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水系,总流域面积25568平方公理。境内水资源总量为12937万立方米,分布水域4988.63亩,其中水库面积4647.5亩,控制流域面积1297平方公里,总库容9668.5万立方米。

全区有水库8个,分别是:桃曲坡水库、玉皇阁水库、高尔塬水库、友谊水库、涧沟水库、豹村水库、前咀子水库、沟西水库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耀州区水资源丰富,区内主要河流5条,年径流量达10.9亿立方米。有桃曲坡、高尔塬等中小型水库6座,总储水量5800多万立方米。地下水天然补给量平均8088万立方米,其中可开采资源量4090万立方米,纯资源量达2150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耀州区土地资源丰富,为黄土高原厚层区,土质肥沃。2017年末,全区有耕地总资源52.24万亩,其中常用耕地42.71万亩,临时性耕地9.5251万亩;园地11.8万亩,林地112.49万亩,草地26.68万亩,其它用地1.44万亩。年内减少耕地0.42万亩,其中耕地改为园地1678亩,国家基建占地0.185万亩。

森林资源

耀州区多山地峡谷、梁峁丘陵地貌,气候温和,森林资源丰富。2017年,全区林业用地面积152.47万亩,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4%。其中:有林地76.9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0.1%;疏林地10.82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1%;灌木林地36.6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23.9%;宜林地9万亩,占林业用地的5.9%;未成林造林地20.0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13.1%;苗圃地0.04万亩。全区活立木蓄积量19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8.02%,林木绿化率47%。用材林木主要树种有油松、刺槐、中槐、侧柏、山杨、柳、楸、榆、泡桐、白皮松等。经济林木有苹果、梨、桃、杏、枣、柿、核桃、杜仲、樱桃等。观赏树木有苏铁、银杏、龙柏、龙爪槐、水杉、法桐、女贞、五角枫、垂柳等。

中药材资源

耀州区有各类中药材400余种,其中140余种为国家收购品种,主要有党参、黄芩、黄芪、柴胡、防风、连壳、茵陈、苍术等。唐代,党参、黄芪以“宜党”、“华原芪”而著称于世。清代,黄芩被选为贡品,号称“耀芩”。

矿产资源

耀州区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是陕西省的重要能源建材基地之一。境内煤炭探明储量8468万吨,年生产煤炭150万吨,石灰石储量约18亿立方米,年生产水泥60万吨。铁矿、坩土矿、高岭土矿、油页岩矿、粘土矿、电石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

耀州区

生物资源

耀州区是渭北高塬罕见的物种资源宝库,已查明的植物种类8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41.4%,境内年平均降水量567.8mm,无霜期228天,年平均气温12.3℃,昼夜温差大,光照好,是苹果、花椒、中药材的优生区。仅野生中药材品种近400种。

动物种类600余种,旱獭、麝等属国家重点保护动。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1年,耀县辖11个镇、4个乡:城关镇(驻南街)、柳林镇(驻柳林)、寺沟镇(驻寺沟)、庙湾镇(驻庙湾村)、董家河镇(驻董家河村)、瑶曲镇(驻瑶曲)、孙原镇(驻孙原村)、关庄镇(驻关庄村)、坡头镇(驻坡头村)、照金镇(驻照金村)、小丘镇(驻小丘);安里乡(驻梁寨河)、石柱乡(驻石柱)、演池乡(驻干桥庙)、阿子乡(驻阿子村)、白瓜乡(驻前咀子)。

耀州区

2005年,撤销城关镇,设立永安路、天宝路2个街道办事处。

2015年,耀州区下辖8个镇(瑶曲镇、庙湾镇、关庄镇、董家河镇、孙塬镇、小丘镇、照金镇、石柱镇),3个街道(永安路街道、天宝路街道、锦阳路街道),另有3个街道交由铜川新区代管(正阳路街道、咸丰路街道、坡头街道)。全区189个行政村、8个板块型社区(邻德社区、解放社区、南泉社区、崇德社区、东站社区、天宝滩社区、华原社区、塔坡社区)、4个单位型社区(水泥厂社区、西北耐火材料厂社区、下石节煤矿社区、陈家山煤矿社区)。

区划现状

2018年,耀州区下辖6个街道、8个镇。耀州区人民政府驻永安路街道。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610204001000

永安路街道

610204002000

天宝路街道

610204003000

咸丰路街道

610204004000

正阳路街道

610204005000

锦阳路街道

610204006000

坡头街道

610204101000

董家河镇

610204102000

庙湾镇

610204103000

瑶曲镇

610204104000

照金镇

610204107000

小丘镇

610204108000

孙原镇

610204109000

关庄镇

610204111000

石柱镇

人口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95202人,其中:城关镇37118人、董家河镇12098人、庙湾镇16402人、瑶曲镇21757人、照金镇9088人、寺沟镇24766人、坡头镇14892人、小丘镇25236人、孙塬镇32772人、关庄镇14099人、柳林镇5352人、演池乡10282人、石柱乡16034人、阿子乡5183人、安里乡5716人、下高埝乡39524人。

截至2018年末,耀州区常住人口23.61万人,出生率为10.30‰,死亡率为6.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6.04%。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区总户数达7.36万户,户籍人口23.10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3488人,乡村人口17.7546万人。在户籍人口中,男性12.0404万人,占52.1%;女性人口11.063万人,占47.9%。 

2020年,耀州区总人口33万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耀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60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48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6.55亿元,增长8.7%。从产业构成看,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为12.6:47.5:39.9,三次产业对经济贡献率分别为7.3%、36.9%和55.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4、2.3和3.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809元。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法人单位3586家,产业活动单位420家。全区工商登记的私营企业2602户.其中城镇1428户,本期开业844户:个体工商户18088户,其中城镇16508户,本期登记7557户,本期注销442户。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48.7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53.2%。

2020年,耀州区实现生产总值110.7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4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5.15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14亿元,增长9.9%。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耀州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其中,项目投资增长7.5%,房地产投资下降58.8%,跨地区投资和农户投资增长142.3%。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0%,第二产业投资下降9.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0.6%、23.7%和65.7%。2018年,耀州区施工项目共226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7个,年内投产项目176个。

财税收支

2018年,耀州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91亿元,同口径增长15.4%。全年财政支出25,9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教育支出5.9816亿元,增长0.2%;科学技术支出1646万元,增长1.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896万元,下降49.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322亿元,增长2.2%;医疗卫生支出1.5032亿元,下降27.1%;农林水支出5.6448亿元,增长l4.6%;节能环境支出1.6749亿元,增长3.5%。

人民生活

2018年,耀州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5元,同比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248元,同比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90元,同比增长9.2%。

第一产业

2018年,耀州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3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15.9525亿元,林业产值3704万元,牧业产值3.5405亿元,渔业产值132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314万元。全年发展节水灌溉4500亩,建设基本农田500亩。完成62处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农村87444人安全饮水,其中贫困人口12351人。

种植业

2018年,耀州区粮食播种面积36.15万亩,同比下降0.6%;粮食总产量达7.36万吨,同比增长3.2%;蔬菜总产量3.68万吨,同比增长6.53%。全年果品总产量25.99万吨,同比下降4.85%,其中苹果产量24.93万吨,同比下降5.0%。干果类中核桃产量3575吨,同比下降4.0%。花椒产量5240吨,同比下降5.0%。药材种植面积累计达到2.67万亩,同比增长9.2%。

林业

2018年,耀州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8.2%,全年完成造林绿化4.3万亩,退耕地造林面积保存率为l00%,荒山荒地造林面积保存率为100%,森林火灾受害率0.01‰。

畜牧业

2018年,耀州区猪、牛、羊出栏分别达到3.17万头、5127头和1,4万只;肉类总产量4285吨,奶类产量25269吨,禽蛋产量11576吨。

第二产业

工业

2018年,耀州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7.9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2.18亿元,同比增长4.3%。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工业产值完成21.59亿元,同比增长21.4%;股份制工业产值完成78,48亿元,同比下降21.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下降41.3%,重工业下降15.48%。支柱产业原煤、建材完成工业总产值71.3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6.1%,较2017年同期提高6.1%。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拉动规模工业增长0.5%。在统计的22种主要产品中有5种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其中原煤产量1030万吨,同比增长4.0%,水泥产量达到619万吨,同比下降10%;熟料产量达到531万吨,同比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5亿元,同比下降28.2%;实现税金总额4.84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亏损1.6亿元,实现税金2.0亿元,同比下降l6.7%,占规模以上工业税金总额的4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6,95亿元,同比增长30.6%。全年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70%,全员劳动生产率35.69万元/人,同比下降14.4%。

建筑业

2018年,耀州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07亿元,增长7.2%。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4.21亿元,下降22.7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0万平方米,下降10.17%;竣工面积12.47万平方米,较上年下降l6.9%,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25.71万元。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18年,耀州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亿元,增长11.2%。按企业规模划分,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6.7%,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31.3%;限额以下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22.7亿元,同比增长8.9%,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68.7%。分城乡看,城市实现零售额25.4亿元,增长10.7%;农村实现零售额7.7亿元,增长12.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3亿元,增长11.2%;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8亿元,增长11.2%。

邮电通信

2018年,耀州区邮政通讯业务收入1762.5万元,增长7.1%。其中,文化传媒业务收入189.95万元,同比下降1.39%;包裹快递业务收入106.23万元,增长21.04%;代理金融类收入1309.49万元,增长3.25%;其他业务收入156.83万元。邮电局、所、网点13个,邮路总长度达到2511千米。年末移动电话用户22.7万户,其中4G用户18.14万户。

旅游业

2018年,耀州区接待人数935.2万人次,同比增长20.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6.2亿元,同比增长25%。全区3A级以上景区实现了WIFI全覆盖,耀州照金红色旅游品牌、马咀乡村旅游品牌入选省级十百千品牌。溪山胜境、马咀欧洲风情小镇景区初步建成了智慧旅游平台。

金融业

截至2018年末,耀州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4.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13亿元,同比增长7.0%,其中个人存款98.03亿元,同比增长9.1%;贷款余额56.78亿元,同比下降3.3%。

保险业

截至2018年末,耀州区各类保险机构共8家,实现保费收入9741.8万元,下降0.2%;赔付额4457.了万元,增长21.6%,赔付率45.8%。其中,寿险机构4家,全年完成保费收入3503万元,下降1.2%,赔付额918.7万元,增长77.9%,赔付率26.2%;财产险机构4家,保费收入6238.8万元,增长0.3%,赔付额3539万元,增长l2.3%,赔付率56.7%。

文化

民俗风情

耀州地处关中传统农耕经济区的北部边缘,历史上又有多次民族融合的过程。因此民俗中不仅积淀着深厚的关中农业文化的遗存,也保留了许多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本分好客,勤劳节俭,忠厚老诚,重传统、喜改革是耀州人民性格的显著特点。

耀州区

耀州的岁时节庆主要有:正月初一过春节,正月十五闹元宵,二月初二古庙会,三月香山古庙会、寒食、清明祭祖,五月初五端阳节,麦收之后看忙罢,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初一送寒衣,五豆食粥不见红(吃饭要早,不见红日),腊八臊子面不见明(不见天明),腊月二十三烙干祭灶,腊月三十晚守岁放炮。

耀州的传统庙会有:农历二月初二药王山古庙会和农历三月十五、十月十五香山古庙会。

耀州的美丽传说有:妙善公主香山还愿、铁牛滩、崔仙洞、石达开修香山、坐虎诊龙、石大医等。

耀州的宗教种类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四种。经政府审批同意的宗教活动场所十处,主要分布在城关、小丘、石柱、庙湾、瑶曲等乡镇和下石节、陈家山矿区。

咸汤面

咸汤面在耀县“三面”中最有名。早在清道光年间,县城东街郑玉成的咸汤面便以其“味浓适口,筋韧香辣”而独领风骚。

正宗咸汤面,“筋而不硬,油而不腻”,面端手中,香味扑鼻。耀县人吃面颇具特色,大都有凳不坐,蜷曲在面摊四周。早年间,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途经耀县,吃过咸汤面后惊讶地感叹道:“小小耀县,竟有北京饭店!”这是一位当代大作家对耀县风味小吃的由衷赞扬,“不吃咸汤面,不算来耀县”。

窝窝面

耀州还有一种和咸汤面齐名的面食,叫窝窝面。窝窝面和咸汤面并称耀州雅俗两面。耀州人吃面很特别,咸汤面很咸,却是当早餐吃,窝窝面在耀县的当地很有名气,向外推广的却不多。

窝窝面是因面的形状而得名。耀州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下美味都吃遍,首推耀州窝窝面”,证明其在耀州人心中的地位。由于窝窝面选料精致,做起来也很讲究。

雪花糖

雪花糖,因其糖块颜色白亮,牙咬糖块时,糖渣纷落,宛如飘雪,故名雪花糖,俗称渣子糖,是铜川市耀州区著名传统食品。

雪花糖是由灶糖加芝麻改进而成,灶糖是古人专为腊月二十三祭灶神用,后逐渐演进为雪花糖,历来受省内外人称赞,向为馈赠亲友之佳品。

雪花糖系节令性产品,每年入冬,即陆续生产上市,到来年春暖停产,使其能保持酥脆爽口,香甜味长之特点,且具有健胃、润肠、止咳化痰之功效。

耀州窑

窑址在陕西同官县(即今铜川县)黄堡镇,因以前同官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当时烧制规模很大,沿黄堡镇漆河上下十里都是烧瓷的,因而有“十里窑场”之称。耀州窑的装饰方法,主要有刻花、剔花、印花、镂空等。装饰题材有牡丹、菊花、忍冬、莲荷等植物纹样;有凤、鹤、鸭、鱼等动物纹样;所产器皿,以碗为最有特色。碗的造型一般呈喇叭形,外形作莲瓣状。还有称为“小海鸥”的,口缓外卷。

耀县辣子

耀州久产辣椒,尤已商品秦椒文明,耀县辣椒具有身条细长、颜泽艳红、肉厚味美等特点。用优质耀县辣椒加工出的油泼辣子等陕西传统食品。

交通

截至2018年末,耀州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454.7千米,道路绿化率达到70%。区级公路好路率达到92%,县道好路率达到92%,乡道好路率达到86%。

耀州是连接关中和陕北的交通要道,铜黄高速、合凤高速、210国道、包茂高速、咸铜铁路、梅七铁路穿境而过,西包城际高铁等省市交通要道建设中。

运输

截至2018年末,耀州区境内班线28条,客运站14个,农村候车亭49座,全区乡镇五级客运站建站率达到100%。

社会

科技

2018年,耀州区完成技术合同成交总额3395万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全年完成发明专利申请量10件。申报省级科技项目9项,申报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引进新品种4个,推广新技术3余项。国家科技部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万亩有机苹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认证机构的第三次检测。省级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肉羊良种繁育与高效养殖》《良种肉猪生态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形成了技术标准体系。

教育

截至2018年末,耀州区有各级各类学校、教学点48所,中小学在校学生19590人,中小学教职工2204人,专任教师1947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8.09%。拥有普通中学生8476人,其中,高中在校人数3332人,初中在校人数5144人。初中毕业生1836人,高中毕业生1147人。参加中考人数1696人。耀州中掌高考二本上线815人(不合艺术、体育类上线考生)。

文化事业

2018年,耀州区共举办群众文化活动500多场,文化艺术培训260次,开展“耀州大舞台”、惠民演出等130余场,电影公司免费放映电影2184场次。耀州区8位泥塑、面望、刺绣等民间艺人参加京交会,在非遗展区开展现场展演,并被《新闻联播》等中央媒体栏目报道。创作新编现代情景眉户剧《第一书记》、歌曲《托起明天的太阳》、小品《精准扶贫暖民心》、快板《总书记给我们回信啦》、音乐快板《党的光辉照北梁》等新作品15部。全区有电视台l座,广播覆盖率达到99.9%,电视覆盖率达到99.98%。

体育

2018年,耀州区参加了铜川市老年人太极拳(剑)健身气功交流等活动,获得集体项目太极拳、太极剑、健身气功3个第一名,获得个人项目2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举办铜川市耀州区第二届中小学生足球赛,21支代表队336名运动员参赛。组建耀州区照金红星青少年足球队,举办了耀州区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全区共计40余人专兼职体育老师参加了培训。全年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已达到1.8平方米。

卫生医疗

截至2018年末,耀州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7个,其中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所,卫生监督机构l所,疾控中心1个,妇幼保健机构l所,合疗办1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1338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27人,其中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477人,注册护士813人。全区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690元,较上年提高60元,参合人数232832人,参台率99.7%。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末,耀州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85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308人,生育保险参保核定人数8379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996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1%。

社会福利

2018年,耀州区保障城市低保对象727户1445人,保障农村低保对象2489户6584人;保障特困供养人员548人,其中集中供养45人;重点优抚对象1356人。

脱贫攻坚

2018年,耀州区建成5个扶贫工厂,贫困村光伏电站、镇村电商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97户,20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面建成,1009户3627名群众喜迂新居。1786户6273人脱贫,23个贫困村退出。

环境保护

2018年,耀州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6.0,比去年优化0.13。完成造林绿化4.3万亩,自然孵育出朱鹮23只,“耀州籍”朱鹮数量达到69只,朱鹮种群数量达到130只。漆沮河交汇处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和氨氮平均浓度均比上年下降。实施联防联控,开展210国道、孙塬、凤凰沟和锦阳川“一线三区域”综合整治。

安全生产

2018年,耀州区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5起,同比上升36.4%;死亡5人,同比下降37.5%;受伤14人,同比上升27.3%;直接经济损失403.92万元,同比下降21.5%。其中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10起,同比上升42.9%;死亡1人,同比下降66.7%;受伤13人,同比上升62.5%;直接经济损失2.92万元,同比上升70.8%。工矿商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4起,同比上升33.3%;死亡4人,与去年同期持平。直接经济损失400万元,同比下降3.1%。农机事故l起,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万元。去年同期无农机事故。其它行业领域无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旅游

陕甘边照金革命纪念馆

照金革命纪念馆位于耀州区照金镇,始建于1993年,2004年重建并对外开放,占地69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8平方米,收藏革命文物、文献资料120余件,分为枪械、生活用品、宣传品用具等三大类。

耀州区

照金革命纪念馆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条件,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场所。

薛家寨

“薛家寨”,因唐代末期薛刚曾在这里屯兵练武而得名为薛家寨。在照金境内和薛家寨地貌相似的山比较多,但是薛家寨有它一个最明显的标志,犹如大象的鼻子一样,这里叫箭穿崖。

薛家寨以雄险著称,海拔1600余米,绝岭高度700余米,西临秀房沟,东临黑田峪河,南临田峪川,为三面绝壁之舌状狭长山岭,仅西北侧有羊肠小道盘旋可至山顶,红军利用这里的四个天然岩洞修建了1-4号红军寨,自东南而西北依山势依次排列。

大香山

大香山又名叫三石山、笔架山,位于铜川市耀州区西北45公里处,平均海拔1414.3米,最高峰为西峰,海拔1430.6米。香山及其周围,森林覆盖率85%以上,是天然植被保存完整的典型次生林区,生物种类繁多。山势东西走向,主峰分东峰、中峰、西峰依次排列,酷似一个巨大的笔架,又象一个巨大的香炉,远望之,东峰、中峰、西峰尤如三根顶天香柱插入炉中。山中泉、溪、瀑、潭、湖、河等水景形态多样,有山泉近百处、小溪近50多条。更有多处天然溶洞,小者数百平方米,钟乳石形态各异,奇秀无比。可从照金之白石崖山谷、柳林姚峪川、庙湾镇直达香山,南有西铜高速公路、210国道、梅七线铁路与西安相接,北有铜正公路通往甘肃、宁夏和内蒙。

耀州区

药王山

药王山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和省级风景名胜旅游区,位于陕西铜川市耀州区城东1.5公里处,景区面积10.1平方公里。隋唐伟大游医药学家孙思邈晚年归隐于此,后世尊为“药王”,药王山便由此得名。

药王山历史悠久,自然景观独特,文物荟萃,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山有关中面积最大的古柏林,有金元建筑的大型元代壁画。有药王大殿之药方碑、太玄古洞、洗药池等景点五十余处。药王山石刻遍及全山,隋至明摩崖造像四十余尊,精美绝伦,北魏至唐代造像、碑百余通,弥足珍贵。历代碑石二百余通,为药王山的实物历史档案,还有石塔、石棺、石牌坊等石刻,均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代表人物

古耀州悠久灿烂的文化,除耳熟能详的“一圣四杰”孙思邈、傅玄、柳公权、令狐德棻、范宽之外,见于二十四史及省、县方志载录的耀州名人近200人。单是以傅玄为代表的傅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五代十二世45人留名青史。唐代耀州人才鼎盛,两《唐书》及《耀州志》《耀州志》栽60余人。其中,令狐氏一族即有十代20余人浮沉宦海,更因令狐楚、令狐绹、令狐澄三代两世入相,三掌诰命,显赫至极。以柳公权为代表的柳氏家族又有20余人名列史册。“柳、范”遗风,荫庇子孙,书画之乡,代有传人。

耀州区

从北魏至民国,有藉可考的耀州书画名家达100余人。此外,户部左侍郎张琏铁骨铮铮,不畏权贵,上凑弹劾,因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回乡,首编《耀州志》;明代湖广督学乔世宁公正廉明,不徇私情,凡所选拔,均为真人,人服其正,丁忧回乡后,所修《耀州志》被誉为当时陕西名人之一;右都御史王国、礼部尚书王图为官刚介,不徇私情,查办贪官;河南扶沟知县左史及其子山东按察使左佩玹兴利除弊,造福乡里;清初“平定三藩之乱”中荆州左路总兵兰泗,战功卓著。他们或以刚正,或以廉能,或以勇略名垂青史,为人称颂。

孙思邈

孙思邈(541—682),耀州区孙塬镇孙塬村人,隋唐时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一生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是《急备千金要方》(30卷)及《千金翼方》(30卷),其内容之丰富,规模之宏大,集前代古医论、医术之大成,且不拘泥于古训而又有非凡的医药学创新成就,是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医药百科全书。孙思邈是以为伟大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医药学家。历代帝王御封褒扬,封为“真人”,广大人民群众尊奉他为“药王”(药王山即因此得名)、“医圣”。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耀州区关庄镇柳家塬村)人。创造了“浑厚中见锋利,严谨中见开阔”的“柳体”书法艺术,成为一代宗师,对书法艺术发展作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与颜真卿并称为“颜筋柳骨”,是“颜柳欧赵”之一。柳公权一生最擅长和写得最多的是楷书。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等。

范宽

范宽是宋代华原(今耀州区)人。历史资料记载他名中正,字中立,因其“性宽厚,有大度。故时人目之为范宽。”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北宋前期,北宋天圣五年(1027)前后去世,大约活了七十多岁。范宽的作品在北宋山水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擅长描绘北方巨山大川,是当时北派山水画的领军人物,与南派董源、李成齐名。范宽的存世作品极少,流传下来仅有《雪景寒林图》、《溪山行旅图》和《雪山萧寺图》三幅,都是气势夺人的山水画作。其中《雪景寒林图》为天津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傅玄

傅玄(217-278),西晋北地泥阳(今耀州区关庄镇傅家塬村)人。幼年好学,善诗文,工篆隶,精音律,学问渊博,名重于时。傅玄一生笔耕不辍,有大量诗、文著作传世。有《傅子》、《傅玄集》,俱佚。明人辑有《傅鹑觚集》存世。其中数篇为当代大学中文系古代汉语必读篇目。他不仅是古代一位有远见卓识的哲学家,而且在中国文学史和魏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583-666),宜州华原(今耀州区)人,唐初著名史学家,博涉文史,早知名。唐高祖入关时,任大丞相府记室,后逐渐升迁至礼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弘文馆、崇贤馆学士。唐初,经隋末战乱之后,经籍图书散亡,他奏请购求天下图书,设专人补录,被唐高祖李渊采纳,终于使“群书略备”。又建议修撰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书,认为“如文史不存,何以鉴古今?”此议又得高祖赞许。

刘志丹

1903年出生于陕北保安县的一个富裕家庭,也是一个秀才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到黄埔军校学习,1928年领导了著名的渭华起义,1932年与谢子长一起率领红军游击队来到照金,是照金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十六军的主要创始人,1936年4月1日率领红28军东征,4月14日在攻打山西省中阳县三交镇作战中牺牲,时年34岁。为了纪念他,党中央在1936年6月将他出生的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

谢子长

出生于1897年,陕西安定人,1925年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8月在清涧河口战斗中负伤,1935年2月21日因伤口恶化而逝世,年仅39岁。同样,为了纪念他,党中央将他出生的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

习仲勋

出生于1913年,陕西富平人,他早年投身革命,13岁加入共青团,15岁在国民党监狱转为中共党员,17岁在杨虎城部从事兵运工作。19岁来照金开展革命工作,曾任中共陕甘边特委的军委书记,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的政委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副主席,领导创建了照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为照金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建设和政权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宣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和全国政协常委等之一些要职,2002年5月在北京病逝。

李妙斋

1903年出生于山西省汾西县,原名王玉玺。1927年11月,先后辗转陕北清涧绥德,延安等地,在国民党高双成部任事务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9月20日在薛家寨保卫战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

获得荣誉

2019年2月2日,耀州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3月,被水利部公布为第一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青年乐业百佳县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医疗服务百佳县市。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8月,被陕西省确定为“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5日,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1-2023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