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英语: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湖南农大(HUNAU),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是一所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是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建设单位、牵头组建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国内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具有招收港、澳、台学生与外国留学生资格,具有高水平运动员足球项目招生资格。“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是一所以农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湖南农业大学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友情况、校园风貌、所获荣誉、学校排名等介绍

中文名

湖南农业大学

英文名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别名

简称:湖南农大

成立日期

1903年10月8日

所属地区

湖南省长沙市

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

办学性质

公办

主管部门

湖南省

占地面积

2.27平方公里

学生人数

33559人(含独立学院)

教师人数

1692人

前身

修业学堂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陈弘

校庆日

10月8日

知名校友

王仁才、白描、李燕凌、张振华、钱论文、黄建安等

校训

朴诚 奋勉 求实 创新

校歌

《湖南农业大学校歌》

主要院系

22个

院校代码

10537

国家重点学科

1个

专业数量

80个

博士后点

博士后流动站:10个

博士点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

硕士点

23个学位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于1903年10月8日创办的修业学堂。先后发展为湖南省私立修业农业学校、湖南省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1951年3月9日,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94年3月25日,湖南农学院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2.27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19日,教职工总数2631人,在校本科生33522人(其中独立学院5387人),在校研究生6409人。学校下设22学院、1个独立学院、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79个本科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

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湖南农业大学位居第168位。

历史沿革

图示总述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时期

1903年3月,留日归国学生胡元倓、刘佐辑等创办明德学堂,是为当时湖南最早的新学。原高等学堂教务长周震鳞来到明德主持校务,兼任历史地理课程,黄兴也于该年秋天来到明德。明德学堂内部逐渐组成了一股新的革命势力,与旧势力关系紧张。周震鳞在学生单启鹏的历史课卷批语表达对清朝的不满,王先谦得知后向湖南巡抚告密,要求严办明德学堂。事发后,为保护学堂,辞退周震鳞、陆鸿逵。此举引起骚动,从而许睢、王桢干等12名学生决计退出明德,另办他校。

1903年5月,周震麟等人在长沙城南高家码头租借民房,与12名从明德学堂退学的青年学生一起在10月8日,创建私立修业学堂。1908年,彭国均在危难情况下,接任学堂监督。1912年,私立修业学堂改名为修业学校。1915年时任“修业”学校校长彭国钧制定校训曰:“艰苦朴素”,明喻师生。1928年,修业学校更改校名为湖南私立修业农业职业学校。1934年,湖南私立修业农业职业学校更改校名为湖南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3年,四十周年校庆,周震鳞写下校训:“习劳、耐苦、祟朴、尚实”。

1950年,湖南私立修业高级农业职业学校升格为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学院时期

1951年3月,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成立湖南农学院。湖南农学院高等农学系前身为湖南省长沙农业学校,后为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952年,将广西大学农学院部分并入到湖南农学院,湖南农学院水利系并入到武汉大学。现在的华中农业大学由湖南农学院部分参与合并组建。1953年,南昌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并入湖南农学院。1958年,湖南农学院林学系参与合并组建湖南林学院,为如今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1966年,学院因“文革”历史原因停办,1972年重新办校。1975年,创办了衡阳分院、郴州分院、邵阳分院、黔阳分院、常德分院、湘潭分院。

湖南农业大学时期

1994年3月,湖南农学院正式改名为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湖南农业大学重新制定校训:“朴诚、奋勉、求实、创新”,直接延用了 1917 年北洋政府教育评价语中的“朴诚、奋勉”二词。2011年,成功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2014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同年10月,入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

2017年3月,获评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8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10月,湖南农业大学入选湖南省高校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19年11月,刘仲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0年1月,成功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生物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专业被确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月,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在湖南农业大学正式揭牌,9月28日,湖南农业大学聘任袁隆平院士担任为名誉校长。

2021年2月26日,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等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月29日,湖南省体育局与湖南农业大学签署了《湖南省体育局与湖南农业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次年7月29日,加纳驻华大使馆与湖南农业大学签署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协议。

2023年1月1日,湖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园艺学学科入选省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同月11日,入选湖南省首届水利人才培养基地,成为湖南省唯一入选本科院校。2月24日,12项牵头成果荣获2021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

湖南农业大学

学校规模

院系情况

湖南农业大学设置22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其中本科专业有80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

学院名称

设置专业

农学院

农学

草业科学

种子科学与工程

烟草

植物科学与技术

园艺学院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园艺

中药资源与开发

茶学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

生物信息学

动植物检疫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

水产养殖学

水族科学与技术

动物医学院

动物医学

水产学院

动物药学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

生物工程

资源学院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土地资源管理

环境科学

安全工程

生态学

环境与生态学院

环境工程

农业资源与环境

土地资源管理

环境科学

安全工程

生态学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汽车服务工程

车辆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信息与智能科学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

统计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物联网工程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智能科学与技术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应用化学

材料化学

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管理

风景园林与艺术设计学院

园林

风景园林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经济学院

金融学

经济学

农林经济管理

投资学

农村区域发展

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金融学专业CFA创新实验班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社会工作

法学

商学院

工商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市场营销

电子商务

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

应用心理学

教育学

人文与外语学院

英语

日语

体育学院

社会体育与指导

表演

体育教育

舞蹈表演

继续教育学院

高起专 7 个、专升本 33 个、高起本 7 个

参考资料:

师资情况

截至2023年1月31日,在职教职工265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102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职工1998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43人。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农业农村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创新团队8个,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外聘教师中有“双聘”院士4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6人,美国科学院院士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先进留学回国人员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湖南省优秀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7人,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3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8人,“芙蓉学者”讲座教授2人,“芙蓉学者”青年学者12人。

类别

姓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

官春云、邹学校、印遇龙、刘仲华、袁隆平、方智远、赵振东、陈剑平、麦康森

美国科学院院士

袁隆平、陈雪梅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杨国顺 唐文帮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杨国顺 唐文帮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邹学校 刘仲华 卢向阳 曾福生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邹学校 印遇龙 刘仲华 卢向阳 方 逵 曾福生 刘忠松 王建龙 邓子牛 任春梅 孙小武 李燕凌 杨国顺 肖浪涛 周清明 唐文帮 屠乃美 曾建国 戴雄泽

全国优秀教师

邹冬生 周清明 常 徕

“芙蓉学者”特聘教授

王国梁、王爱兵、李燕凌、余龙喜、顾继东、黄国华、彭少兵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月31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2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

第四轮学科评估,作物学、园艺学进入全国前10-20%(B+),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进入全国前20-30%(B),生态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进入全国前30-40%(B-)。动植物科学领域、农业科学领域、环境生态领域的ESI学科排名均进入全球前1%。

重点学科介绍一览表

类别

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

作物学、园艺学

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生物学、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

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

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

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

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

湖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学科

作物学、园艺学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

生物学、生态学、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草学、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学

参考文献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名称

学科代码

所属学院

类型

生物学

0710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生态学

0713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农业工程

0828

工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作物学

0901

农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园艺学

0902

园艺园林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

资源环境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植物保护

0904

植物保护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畜牧学

0905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农业经济管理

120301

经济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临床兽医学

090603

动物医学院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教育学

0401

教育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生物学

0710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生态学

0713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农业工程

0828

工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环境科学与工程

0830

资源环境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风景园林学

0834

园艺园林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作物学

0901

农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园艺学

0902

园艺园林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

资源环境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植物保护

0904

植物保护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畜牧学

0905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兽医学

0906

动物医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水产

0908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草学

0909

农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1004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工商管理

1202

商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农林经济管理

1203

经济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公共管理

1204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3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5

马克思主义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211

外国语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应用化学

081704

理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参考资料:

教学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已有21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已有19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数量已占学校本科专业总数的50%。2021年,学校累计投入500万元用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21年,学校新增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1项,省级2项,校级5项;新增省级教改项目49项,校级教改项目57项;新增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16项

项目类型

国家级项目数

省级项目数

总数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7

9

特色专业

6

17

23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教育试点专业

8

\

8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1

19

40

一流本科课程

8

92

100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

0

31

31

“四新”教改项目

6

31

9

参考文献

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名称

级别

设立时间

学年内承担校内教学人时数

学年内承担校内外实验项目

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7

31970

144

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

60540

143

食品科学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

117600

121

环境与资源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8

98952

101

生物安全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

76300

208

园艺园林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09

74256

188

畜禽安全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6

10200

23

南方农业机械生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5

6205

4

风景园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016

12700

20

参考文献

学校交流

学校联合校友资源,与湖南省的14个市州和70%以上的县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和省内80%以上的涉农企业事业单位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形成了科技合作与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7月,与埃及、澳大利亚、比利时、美国等21所国外院校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知名学术期刊

名称

创刊日期

主管与主办

备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6年

湖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

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北大核心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湖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

综合性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

《作物研究》

1984年

湖南农业大学主管、湖南省作物学会;湖南农业大学主办

湖南省一级期刊,农业科技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20年10月10日,馆藏文献覆盖农、理、工、医、法、文、管理、经济、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现有馆藏文献总量约46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约220万册,电子图书24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59个(含自建数据库3个)。

馆舍系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3.56万平米,内设全开架、超市型、大开间阅览室8个、电子阅览室2个、多媒体教室1个,共有4147个座位,其中可预约座位3183个。每天开放15个小时(7:00-22:00),每周开馆105小时,同时为读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网络信息文献服务。读者可通过自助借还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一卡通统借统还。负一楼设有长沙新华书店自主经营的校园书店--“耕读书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湖南农业大学官网显示已组建了各级各类平台105个,其中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5个,厅局级科研平台16个,校级科研平台38个。建成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农业部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5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

国家级科研平台

平台名称

层次

管理单位

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级

农学院

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级

园艺学院

兽用中药资源与中兽药创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

动物医学院

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沙)(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建)

国家级

农学院

柑橘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建)

国家级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与山东农大等单位共建)

国家级

资源环境学院

参考资料

省级科研平台

平台名称

层次

管理单位

水稻逆境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农学院

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苎麻研究所

省级

农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旱地作物研究所

省级

农学院

国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

部级

农学院

农业部油菜生物学与遗传育种三熟制重点实验室

部级

农学院

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部级

农学院

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

部级

农学院

湖南省作物多熟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农学院

农业部华中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部级

农学院

中国烟草中南农业试验站

部级

农学院

水稻油菜抗病育种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农学院

湖南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农学院

稻田生态种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农学院

草类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农学院

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农学院

湖南省高技术产业研究院

省级

园艺学院

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园艺学院

生物质醇类燃料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级

园艺学院

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部级

园艺学院

国家柑橘改良中心长沙分中心

部级

园艺学院

长沙市柑橘无病毒原原种苗培育基地

部级

园艺学院

湖南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园艺学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技术实验室

部级

园艺学院

湖南省葡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园艺学院

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部级

园艺学院

蔬菜生物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园艺学院

湖南省中亚热带优质花木繁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园艺学院

代谢性疾病医学营养干预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

园艺学院

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蔬菜、茶叶等)基因资源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部级

园艺学院

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植物生长调节剂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省农业生物工程研究所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省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培育)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省猪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作物表观遗传调控与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芒属植物生态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道地药用植物规范化栽培与综合利用湖南省工程实验室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畜禽应用微生物资源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细胞力学与功能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畜禽遗传改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部级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省家禽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省特色水产资源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智慧牧业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农业农村部畜禽资源(猪)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

部级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国家中药材生产(湖南)技术中心

部级

动物医学院

中兽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动物医学院

湖南省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动物医学院

兽用蛋白质工程疫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动物医学院

兽用疫苗逆向创制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

动物医学院

畜禽保健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

动物医学院

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

部级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省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省现代食品工程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

省级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省菜籽油营养健康与深度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与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植物保护学院

湖南省生物农药及制剂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植物保护学院

湖南省农业大数据分析与决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植物保护学院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

植物保护学院

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资源环境学院

洞庭湖区农村生态系统健康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省农业典型污染生态修复与湿地保护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基地

省级

资源环境学院

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

部级

资源环境学院

湖南省灌溉水源水质污染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资源环境学院

智能农机装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湖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湖南省光学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物炭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

信息与智能科学技术学院

国家星火计划农村区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湖南省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部级

科技处、新农村发展院

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省级

社科处

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省级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湖南省“三农”问题研究基地(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省级

经济学院

参考资料:

校级科研平台

自2012年国家启动2011计划以来,学校先后组建培育了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牵头组建的“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和“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获得省级认定,另有4个参与的协同创新中心获得省级认定。

中心名称

级别

立项时间

分管学院

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级

2014年10月

农学院

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

2013年10月

农学院

植物功能成分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省部级

2019年9月

园艺学院

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

2013年10月

园艺学院

湖南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省级

2015年7月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优质畜禽产品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省部级

2022年1月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

“十二五”以来,学校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00余项,到位科技经费达10.01亿元。

“十二五”期间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80项,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合作完成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8项(其中主持完成10项)。审定(登记)动植物新品种(品种权)88个。申请国家专利1211件(其中发明专利800件),获授权专利859件(其中发明专利500件),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及拥有数在湖南省省属高校位居第1、在全国农业院校位居第7、进入全国高校百强。发表三大检索论文1785余篇、SCI收录论文1200篇,发表CSSCI收录论文500余篇,以通讯作者单位在《Nature》《SCIENCE》等刊物上发表署名。

启动2011计划以后,成立了4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组建的“南方稻田作物多熟制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和“畜禽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获得省级认定。

2014年10月10日,牵头组建的“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和财政部正式认定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基本成立了以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体系。

校园文化

校名

1951年11月,毛主席亲笔题写校名“湖南农学院”,1994年3月,改名为“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校徽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六字为毛体字,1903为学校办学时间。校徽的设计将具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第一教学楼简化设计,代表了湖南农大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绿色的图形寓意为肥沃的土地,象征农大人教书育人的使命。红色和绿色作为标准底色,红色象征热情和自信,凸显出农大人奋进的精神;绿色凸显处农大这块土地充满生机,象征农大会稳步发展和继续秉承绿色环保的精神。

校旗

湖南农业大学

校训

湖南农业大学

朴诚、奋勉、求实、创新,直接沿用北洋政府在1917年给出的教育评价语中“朴诚、奋勉”二词。百余年来,“朴诚、奋勉”的精神凸显的是湖南农业大学的成长史。

校歌

(词:于沙、曲:邹启炎)

马坡岭下,浏阳河边,这一片灵秀的土地,是我们美丽的校园。

我们爱你光荣的昨天,毛主席题写的校名,光辉照耀一年又一年。

我们爱你灿烂的明天,万千优秀的学子,成为科技强国的中坚。

我们朴诚奋勉、求实创新,愿把智慧和汗水奉献。

湖南农大走进新世纪,如日中天。

湖南农业大学

农大精神

爱校敬业、求真务实

艰苦奋斗、乐于奉献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截至2023年3月,湖南农业大学官网所示。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陈弘

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邹学校

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部长(兼)

吴波

党委委员、副校长

方逵

党委委员、副校长

张立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湖南农业大学监察专员

凌生春

党委委员、副校长

兰勇

党委委员、副校长

陈光辉

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

毛祥成

历任领导

1951年以来校(院)党政领导

职位

姓名

任职年限

书记

张凤彩

1956.08-1957.10

蒋怀玉

1957.11-1958.09

李心田

1958.09-1966.06

赵凤祥

1972.06-1973.05

毛致用(兼)

1972-1976

张明义

1978.04-1982.03

罗特

1982.03-1986.12

李炎巨

1986.12-1988.11

季益贵

1988.12-1992.09

李洪基

1992.09-1997.03

贺汉林

1997.03-2000.11

刘强

2002.04-2013.05

周清明

2013.05-2018.12

陈弘

2018.12-

院长

李毅之

1951.03-1954.07

孟信甫

1954.07-1956.04

张凤彩

1956.04-1958.11

石新山(兼)

1958.11-1960.06

赵步真

1960.06-1964.05

倪觉初

1964.05-1969.08

1969.09-1971.02

革委会主任

赵凤祥

1972.06-1973.05

毛致用(兼)

1975-1978

张明义

1978.04-1981.03

院长

余铁桥

1981.03-1983.12

康春林

1983.12-1988.06

季益贵(兼)

1989.06-1990.08

彭干梓

1990.08-1995.02

校长

官春云

1995.02-2000.10

周清明

2000.11-2014.01

符少辉

2014.01-2019.01

邹学校

2019.01-

校友情况

截止到2023年3月,统计了部分校友情况,如下表格所示。

类别

姓名

职务

学者界

王仁才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全国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2020年获得菖蒲塘村授予的“荣誉村长”称号

白描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学术带头人。2021年获评湖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优秀共产党员”。

张振华

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专委会委员

参考资料:

校园风貌

湖南农业大学历史文物建筑群

湖南农业大学建筑群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农大路1号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内。

2014年3月湖南农业大学建筑群(含第一教学楼、思源馆)被长沙市政府公布为长沙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1956年建立,是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柳子明”故居

柳子明故居位于湖南农业大学校区内。其建筑面积有456平方米,是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2014年3月,柳子明故居被长沙市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所获荣誉

2002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

2004年被评为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

2005年、2011年、2015年三次评为全国文明单位。

2006年,湖南农业大学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学校排名

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综合排名中,湖南农业大学位居第16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