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朱砂

英文名

cinnabar

别名

丹砂  辰砂

拼音

zhu sha

主要产地

中国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四川

主要成分

硫化汞

分布区域

贵州 ,湖南,四川,甘肃陕西,广西,云南

应用产业

中药,颜料,工艺品

分子量

232.65

晶系

三方晶系

颜色

朱红色或褐红色

折射率

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

透明度

不透明或半透明

水溶性

不溶于水

密度

8.10克/立方厘米

硬度

2-2.5

  • 【特性】中药学对朱砂的毒性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无毒”到“有毒”的变化过程,朱砂的毒性由汞而至。朱砂本无毒但在高温煅烧后会生成汞和二氧化硫。也不可大量或长期服用,大量口服也会引起汞中毒。不宜在铝器中研磨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灰色的铝汞齐;若加水在铝器中研磨,会产生氢氧化铝和硫化氢气,从而失去其特性和治疗作用。

  •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硫化汞(HgS),另含硒、铅、钡、镁、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及雄黄、磷灰石、沥青质、氧化铁等杂质。《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硫化汞(HgS)不得少于96.0%,饮片不得少于98.0%。

  • 【药理作用】朱砂能降低中枢神经的兴奋性,有镇静、催眠及抗惊厥作用;并有抗心律失常、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 【不良反应】朱砂为无机汞化合物,汞与人体蛋白质中巯基有特别的亲和力,高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酶的活性,使代谢发生障碍,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尿少或尿闭、浮肿,甚至昏迷抽搐、血压下降或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慢性中毒者口有金属味,流涎增多,口腔黏膜充血,溃疡,牙龈肿痛、出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手指或全身肌肉震颤,肾脏损害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朱砂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大剂量口服引起蓄积中毒;二是朱砂挂衣入煎剂时,因其不溶于水而沉附于煎器底部,经长时间受热发生化学反应,可析出汞及其他有毒物质,增加毒性。

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