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铵(Ammonium Bicarbonate)是一种氨的碳酸盐,为无机物,又名重碳酸铵、酸式碳酸铵、食臭粉,化学式为NH₄HCO₃。碳酸氢铵外观呈白色或无色固体粉末,有氨的气味,易溶于水,溶于甘油,不溶于苯、乙醇和丙酮等,其分子量为79.06,密度为1.586 g/cm³。碳酸氢铵受热或与水接触时易挥发,受热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水解生成氨水和碳酸。还可与酸、盐等反应。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碳酸氢铵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应用领域、安全事宜等介绍

中文名

碳酸氢铵

英文名

Ammonium Bicarbonate

别名

重碳酸铵、酸式碳酸铵、食臭粉

拼音

tàn suān qīng ǎn

CAS号

1066-33-7

化学式

NH₄HCO₃

结构式

79.06 g/mol

外观

白色或无色固体粉末

气味

氨气味

密度

1.586 g/cm³

熔点

107.5 ℃

溶解性

易溶于水,溶于甘油,不溶于苯、乙醇及丙酮

pKa

1.45

蒸气压

7.85 kPa

警示术语

22 - 切勿吸入粉尘

简介

碳酸氢铵常用碳化法制得,该法最初由中国化学家侯德榜提出。碳酸氢铵应用丰富,可在食品工业中作酸度调节剂、稳定剂和膨松剂等;在轻工业中用于生产皮革、泡沫钛和胶粘剂等;在农业中用作肥料、农药等;在水处理中用于改善水质、淡化海水等;在化工生产中用作化工原料、尾气吸收剂和稀土沉淀剂等;在环境治理中用于修复含重金属的土壤。

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二氧化碳和氨均为人体代谢产物,所以适量摄入对人体健康无害。吸入碳酸氢铵粉末可能会导致咳嗽、咽喉疼痛,眼睛接触可能会导致发红,疼痛。碳酸氢铵较稳定,不可燃,受热分解可能会释放出有毒气体。

分子结构

碳酸氢铵晶体为斜方晶系,属于mmm晶类,其结晶习性有三种:柱状、板状和粒状,如下图所示。柱状和板状的晶体柱面发育,锥面完好,晶形简单,颗粒较大,透明度较好,呈无色。粒状的晶体晶面丰富,颗粒较小,透明度较差,呈乳白或浅灰色。除此之外,碳酸氢铵还有针状或斜方双锥体,晶体的连生现象普遍。

碳酸氢铵

在碳酸氢铵晶体中,CO₃²⁻离子形成平面三角形配位,C原子位于中心,O原子位于角顶。C—O之间平均键长为1.290 Å,O—C—O键角平均为120°。CO₃²⁻离子之间由氢原子以氢键O—H┉O联结成无限延长的链状氢键体系。NH₄⁺离子形成以N原子为中心的四面体配位,N—H的平均键长为0.960 Å,H—N—H键角平均为109.5°。NH₄⁺离子位于HCO₃⁻链状体系的中间,以N—H┉O氢键与上下左右四条链中的O原子相联结,从而形成复杂的三维氢键网络结构。碳酸氢铵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晶体中,N—H┉O氢键键长为2.900 Å,属于弱氢键,导致结构内部不脆弱且松弛,在随着含水量增加和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其破坏与消失就更加显著,促使碳酸氢铵分子分解为氨气、二氧化碳和水。O—H┉O氢键键长为2.540 Å,极性强,在结构中形成牢固的HCO₃⁻分子链,使HCO₃⁻分解受到抑制。在溶液状态下,HCO₃⁻通过O—H┉O氢键缔合成较稳定的双聚离子,如下图所示,降低了碳酸氢铵的溶解度。此外,O—H┉O氢键具有强亲水性,在晶体表面易吸附水分子形成氢桥键,使晶粒相结合形成不规则的大结块,所以随着含水量增加,碳酸氢铵极易结块。

碳酸氢铵

物理性质

碳酸氢铵外观呈白色固体,有氨的气味,其易溶于水,溶于甘油,不溶于苯、乙醇和丙酮等,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1.6 g/100g(20 ℃)。碳酸氢铵摩尔质量为79.06 g/mol,熔点为107.5 ℃,蒸气压为7.85 kPa(25.4 ℃),由于碳酸氢铵的晶体通常有三种构型,柱状、板状、粒状,所以对应的折射率为1.423、1.536、1.555三个,密度为1.57g/cm³、1.586 g/cm³、1.58 g/cm³。解离常数(Kd)为1.45,室温下比较稳定,具有挥发性,约60℃分解,放出的白烟由碳酸氢铵的NH3 21.5%、CO2 55.7%、H2O蒸气22.8%组成。分解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

碳酸氢铵易挥发,影响其挥发分解的基本因素是温度和水分含量,温度上升及水分含量增加都会加速其挥发分解。为了减少碳酸氢铵的分解,可采取增加添加剂或热干燥的方法减少水分,或通过机械造粒、增大结晶等方法改变碳酸氢铵的粒形等措施进行防护。

化学性质

分解反应

碳酸氢铵受热时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氨和水,反应方程式如下:

碳酸氢铵

二氧化碳变换气依次进入碳化塔、预碳化塔、副塔和回收清洗塔,浓氨水首先进入预碳化塔,与来自碳化塔的二氧化碳变换气接触,在不析出碳酸氢铵的前提下使浓氨水得到足够的碳化,再导入碳化塔。在此浓氨水与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新鲜变换气进行逆流接触,生成碳酸氢铵结晶。然后将此悬浮液送离心分离机,经分离的固体碳酸氢铵可直接包装,或经干燥后包装,母液用以制备浓氨水循环使用。

碳酸氢铵

碳化流程分常压碳化和加压碳化两种。常压碳化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气加压到4个大气压后进行碳化,加压碳化一般是将含有二氧化碳的原料气体直接加压至7个大气压以上进行碳化。目前,生产中采用较多的是加压碳化流程。加压碳化流程有串联、并联和两并一串等三种方式。

检测方法

滴定法

碳酸氢铵通常采用滴定法进行检测,向碳酸氢铵水溶液中加入适当的指示剂,用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到达一定程度的pH值时,指示剂会发生变色作用,因而可以测定出碳酸氢铵的含量。反应原理方程式如下:

碳酸氢铵

水处理领域

碳酸氢铵可用于水处理领域。将其用于池塘能改良水质、清除池中杂草,对三毛金藻也具有防治作用。碳酸氢钠还可在海水淡化中作汲取液,因其具有高溶解度、高渗透压及易回收等优点,可通过正渗透技术以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正渗透即以选择性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差为驱动力,使溶液中的水从低渗透压侧向高渗透压侧传递的过程。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海水淡化技术,具有低能耗、低膜污染以及高回收率等优点。

冶金领域

碳酸氢铵可用于冶金领域。在氯化冶金过程中,原料中的铅会生成氯化铅。由于氯化铅熔点低、挥发性高、易潮解,在后续火法熔炼时会大量挥发进入烟气,导致铅的直收率降低,还会造成后续收尘工序布袋粘结、设备腐蚀等问题。因此,在入炉前应对含氯化铅物料进行脱氯转化处理。而在碳酸氢铵溶液中,氯化铅可以转化为碳酸铅,从而达到脱氯的目的。

环境治理领域

碳酸氢铵可用于环境治理领域,如用于改善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当利用植物提取修复土壤时,所用超积累植物通常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地上部分生物量小,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所需时间太久。而碳酸氢铵有增强重金属活性的能力,施用碳酸氢铵可不同程度地增加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提高了植物对污染土壤的净化率。利用碳酸氢铵修复污染土壤,修复成本较低且实用性强。

化工领域

化工原料

碳酸氢铵可用作化工原料生产其他物质,如碳酸氢铵与过氧化氢、苯甲酰氯反应可制备过氧化苯甲酰,与氟硅酸反应可以用于制备冰晶石。此外,碳酸氢钠还可与硫酸锰反应制备碳酸锰、与水玻璃反应制备白炭黑等。

尾气吸收剂

碳酸氢铵可用于处理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以碳酸氢铵作为吸收剂与二氧化硫反应,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铵,以达到尾气处理的目的,反应方程式与工艺流程图如下。

还可将碳酸氢铵分解为氨,用于还原有害气体一氧化氮,将其转化为无污染的氮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与工艺流程图如下。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

稀土沉淀剂

碳酸氢铵可用作稀土沉淀剂。碳酸氢铵具有稀土沉淀率高,成本低,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向氯化镧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首先与稀土溶液中的剩余游离酸发生中和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当游离酸中和完后,碳酸氢铵就开始与稀土镧离子发生沉淀反应,快速形成碳酸镧沉淀,反应方程式如下。碳酸氢铵还可沉淀钇,用于氧化钇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如下。

碳酸氢铵

碳酸氢铵

其他领域

除以上应用外,碳酸氢铵还可用于热交换器管的除垢,在医学中用于制备祛痰剂,用于织物脱脂及用作分析试剂、灭火剂等。

安全事宜

毒理学数据

LD₅₀ 小鼠 皮下 245 mg/kg

危害

碳酸氢铵的分解产物二氧化碳和氨均为人体代谢产物,适量摄入对人体健康无害。吸入碳酸氢铵粉末可能会导致咳嗽、咽喉疼痛,眼睛接触可能会导致发红,疼痛。碳酸氢铵较稳定,不可燃,受热分解可能会释放出有毒气体。

应对措施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及时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及时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可进行输氧,及时就医

摄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及时就医

泄露与火灾

泄露

将溢漏物扫入有盖容器中,并湿润现场防止扬尘。用大量水冲净残余物。大量泄露需将泄露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火灾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可使用各种灭火器

预防措施

工程控制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

高浓度粉尘环境中,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时不得进食、饮漱口水或吸烟,及时换洗工作服,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储存与贮运

碳酸氢铵应在密闭状态下贮存于干燥阴凉、自然通风处。不可受热和曝晒,以免分解,防止受潮。并与强氧化剂、强碱和酸等分开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