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亚属,矮至大灌木,少有乔木。植株被鳞片,至少幼枝和叶下面明显被有,通常在叶上面、花梗、花萼、花冠外,子房、花柱上也被有,通常无毛被,有时有柔毛。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杜鹃亚属的:科属分类、亚属概述、亚属的模式种、亚属主要种类等介绍

中文名

杜鹃亚属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杜鹃花科

亚科

杜鹃花亚科

杜鹃属

亚属

杜鹃亚属

科属分类

亚属中文名: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亚属概述

矮至大灌木,少有乔木。植株被鳞片,至少幼枝和叶下面明显被有,通常在叶上 面、花梗、花萼、花冠外,子房、花柱上也被有,通常无毛被,有时有柔毛。叶通常常 绿,少有半落叶,通常革质,小至大。花序顶生,少花至多花或单花,伞形总状或短总 状;萼片不发育,或短小至宽大,通常5;花冠小至大,白、红、黄、紫色,漏斗状、钟状、筒状、高脚碟状,稀辐状,内面常有各色斑;雄蕊10(--5),少有8—27;子房 5—6室,少有多至12室;花柱细长、劲直或短而强度弯弓。蒴果长圆形或卵球形,密 被鳞片,果瓣木质或质薄且开裂后多少扭曲或反卷。种子多数,有鳍状窄翅或两端具伸 长的尾状附属物。

亚属的模式种

约498种,分布遍及属的分布区。我国有174种,主要集中产西南地区,零星分布 中部和东部,少数种产青海、甘肃,北达黑龙江,南至广东,台湾有1种。H.Sleumer(1949),(1980)将本亚属分为3组:杜鹃组、髯花杜鹃组、越桔杜鹃组。前2组的大部分种类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南至喜马拉雅地区,形成在东亚的一个分布中心;后1组约300种,其中约287种分布于东南亚,为本亚属的又一分布中心。仅新几内亚岛就约有167种,加里曼丹岛约46种。

亚属主要种类

1、中文名:杜鹃组

拉丁名:Sect. Rhododendron

特征:花冠较长大,漏斗状、钟状或筒状;雄蕊10,稀5-27;雄蕊和花柱伸出花冠筒部,稀短于筒部;鳞片盘形或腺体状,全缘,稀边缘有微圆齿。

2、中文名:髯花杜鹃组

拉丁名:Sect. Pogonanthum G. Don

特征:花冠短小,高脚碟状;雄蕊5,有时6、8,稀10;雄蕊和花柱内藏,鳞片边缘锐裂。

3、中文名越桔杜鹃组

拉丁名:Sect. Vireya (Bl.) Copeland

特征:蒴果果瓣柔软,蒴果开裂后通常扭曲;胎座成熟时从中轴线状分离,仅顶部合生;种子两端具长于种子本身的尾状附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