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简称“安大”),英文全称为“Anhui University”(缩写为“AHU”),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安徽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规模、科学研究、文化传统、行政管理、校区情况、学校荣誉、杰出校友等介绍
安徽大学(简称“安大”),英文全称为“Anhui University”(缩写为“AHU”),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安徽大学的:历史沿革、办学规模、科学研究、文化传统、行政管理、校区情况、学校荣誉、杰出校友等介绍
安徽大学
Anhui University
1928年
合肥市
磬苑校区: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
公办大学
安徽省人民政府
3200余亩(截至2021年11月)
4.1万人(截至2023年3月)
2359人(截至2023年3月)
党委书记--蔡敬民
9月16日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
10357
安徽大学于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1956年迁建合肥市,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2000年,安徽财政学校和安徽银行学校并入安徽大学。
安徽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截至2021年11月,学校占地总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截至2023年3月,学校有本科生28291人,博硕士研究生12765人;有教职工3350余人,其中实质双聘院士4名;全职引育“国家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领军人才34人次。下设32个学院,91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49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及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根据软科2023年1月发布的数据,安徽大学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位列第104名。
1897年5月,安徽巡抚邓华熙在新敬敷书院的基础上创立“求是学堂”。1901年11月,安徽巡抚王之春改求是学堂为安徽大学堂,安徽的高等教育从此开始。1902年,安徽巡抚聂缉椝改安徽大学堂为“安徽高等学堂”。
1921年9月,时任安徽省长许世英明确表态支持筹建安徽大学,推动了安徽大学的筹建工作。1928年4月10日,筹备近七年之久的安徽大学正式成立。1928年11月,安徽大学开始招收本科生。1929年2月,省政府会议正式定校名为“安徽省立大学”。
1938年5月,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学校开始西迁。在武汉设办事处,不久迁至重庆。1939年,学校在创建11年之后宣布停办。
1946年1月,教育部决定重建安徽大学,直属教育部,即“国立安徽大学”,组建国立安徽大学筹备委员会。1946年11月,国立安徽大学成立。
1949年10月,学校迁到芜湖,与安徽学院合并,组建新安徽大学。1950年9月,安徽大学正式成立。
1952年8月,省委确定在合肥建设安徽大学新校址。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学院等院校的大力支持。
1954年2月,政务院决定将安徽大学师范、农学两院分别独立建院,物理系等师生和学校部分管理干部搬迁到合肥,建设综合性大学。
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为学校题写校名“安徽大学”。学校把9月16日定为校庆日。
1964年4月,教育部核定安徽大学原有12个专业,经审核保留9个专业,停办2个专业,合并1个专业。发展规模近期2000人,远期2500人。
1978年,安徽大学被确定为“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81年11月,哲学系的西方哲学和数学系的基础数学两个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到1986年,学校陆续有法制史等7个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4年,省政府批准安徽大学列入全国重点大学批次招生。
1995年4月,安徽省政府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呈交了《关于申请安徽大学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报告》。1998年,安徽大学建设“安徽大学科技产业园”。它是科技部和教育部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成为“211工程”子项目“科研条件建设”的标志性成果。1999年,学校受批为“211工程”院校。
1999年12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获教育部批准,成为我国首批15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2000年8月,原安徽银行学校和安徽省财政学校并入安徽大学,成为学校的东校区和北校区。
2007年,安徽大学已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16个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
2017年9月,安徽大学被列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2022年2月,安徽大学被列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被列入双一流建设学科,同时也被列入”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
2023年3月,安徽大学完全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已经达到国际主流产品的水平,满足了量子计算的温度和冷量需求。该设备的研发成功,标志着中国已掌握量子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关键核心技术。
截至2023年3月,安徽大学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数据与统计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32个学院,87个在招本科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大数据与统计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统计学、经济统计学 |
集成电路学院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人工智能学院 | 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 |
纽约石溪学院 | 应用物理学、应用统计学、数字媒体技术 |
数学科学学院(大学数学教学中心) |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金融数学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大学物理公共教学中心) | 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科学、生态学、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科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制造工程 |
互联网学院 | 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互联网金融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新闻传播学院 | 新闻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 |
哲学学院 | 哲学、应用心理学 |
历史学院 | 历史学、考古学 |
艺术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 绘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音乐表演、戏剧影视导演 |
法学院 | 法学、知识产权 |
社会与政治学院 | 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 |
外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中心) | 英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 |
经济学院 | 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
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行政管理、图书馆学、档案学 |
商学院 | 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文典学院 | - |
体育军事教学部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江淮学院 | - |
来源参考: |
安徽大学学科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截至2023年3月,学校拥有1个“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前5‰)。学校有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类别 | 学科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态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专业博士)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哲学、考古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态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 |
“双一流”建设学科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国家级重点学科 | 汉语言文字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
ESI排名前1%学科 | 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 |
截至2023年3月,安徽大学设有87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共有4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课程方面:学校有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中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年度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
202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汉语国际教育 |
编辑出版学 | 生态学 | |
测绘工程 | 生物工程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市场营销 | |
人力资源管理 | 行政管理 | |
绘画 | ||
2020 | 哲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财政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
金融学 | 信息安全 | |
知识产权 | 物联网工程 | |
广播电视学 | 会计学 | |
历史学 | 电子商务 | |
统计学 | 旅游管理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环境设计 | |
2019 | 新闻学 | 汉语言文学 |
经济学 | 材料物理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通信工程 | |
生物科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工商管理 | 法学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应用物理学 | |
电子信息工程 | 社会学 | |
自动化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
化学 | 英语 | |
环境科学 | 物流管理 |
国家级一流课程: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批判性思维与英语写作、新闻采访、高等代数、文科物理——物理思想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材料物理性能、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数字图像处理(双语)、环境土壤学、统计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传播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生态与环境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
截至2023年3月,安徽大学共有教职工33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35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107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全职引育“国家杰青”“万人领军”等国家级领军人才34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365人次。
类别 | 姓名 |
实质双聘院士 | 杨振宁、刘文清、袁亮、张钹 |
国家杰出青年 | 陈诗一、王守国、李君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孙长银 |
数据不完全统计,详见官网 |
国际交流
安徽大学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截至2023年3月,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有9个“中国中心”。
安徽大学与海外友好学校联合设立有4所孔子学院,分别为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阿塞拜疆巴库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以及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普希金大学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先后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示范孔子学院”荣誉称号。
政企合作
截至2023年3月,安徽大学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三创学院,与10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10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其中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等5个英才班;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与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安徽大学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截至2023年3月,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7个高端创新平台以及38个省级科研平台。
类别 | 内容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高节能电机及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农业生态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电能质量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 |
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 |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安徽大学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共建) |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 | 安徽大学拉丁美洲研究所、安徽大学欧盟研究中心 |
安徽省级重点实验室 | 绿色高分子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工业节电与用电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化学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物联网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 现代生物制造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水基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工程实验室 |
安徽省重点智库 |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 |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光电感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微生物与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分析仪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微生物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有机颜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核苷类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参考来源截至 2018年9月 |
图书馆
安徽大学图书馆建于1958年。由磬苑校区文典阁、龙河校区逸夫馆组成。截至2022年9月,图书馆总面积达到7.4万平方米,拥有纸质图书391.28万册,电子期刊260.79万册,学位论文733.69万册,音视频18.7万小时。
安徽大学图书馆是中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有古籍文献约11.3万册(含《中华再造善本》全套),包括《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续编》《四库存目丛书》《丛书集成》《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中华大藏经》《新修大正大藏经》等大型古籍丛书,14种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安徽大学图书馆是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馆,安徽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秘书处所在馆,安徽省高校文献保障体系管理中心,安徽省教育厅高校数字图书馆项目人文社会科学资源中心。
学术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大学主办,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常设栏目有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重点栏目有徽学研究、古文字研究、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哲学研究、西方哲学研究、近代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等。 1999年-2010年曾有四届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学报””。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载理工类研究论文、研究简报等,涵盖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电子与通信科学、化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等学科。该刊被国内外很多重要检索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如: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美国《数学评论》(网络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曾获教育部科技司“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团队”奖等。
截至2023年3月,安徽大学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安徽大学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6项;2017年“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中国大学智库指数排名安徽大学名列前50位,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2013年-2023年连续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安徽大学2022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共37项,2017年-2023年立项总数位列全国第46位。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建立了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2003年9月,启用了由艺术系教师设计的新校徽图案。
安徽大学校徽形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龙河校区教学主楼的变形,并与磬苑校区的主体建筑群由东向西眺望之景观相似;“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分布,中文为毛泽东手书校名;色调为深钴蓝色、暖灰色和白色组合。
安徽大学校训为:“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此8字中有6字出自《礼记·中庸》。“至诚”是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博学”“笃行”则被注为“诚之目”,是达到“至诚”境界的行为指南。“至坚”2字提炼自学校乃至时代对人的品格要求,同是达到“至诚”境界不可或缺的意志力因素。“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邀请中国当代佛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
安徽大学校歌为《安徽大学校歌》。由1933年省立安徽大学校长程演生作词、音乐家萧友梅作曲。
安徽大学校歌歌词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安徽大学校旗为双面红色,缀黄色毛泽东手书校名,规格为240CM×160CM。
党委书记:蔡敬民 | 校长:匡光力 |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陈诗一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程雁雷 |
校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王忠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飞 |
副校长:钱家盛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清维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孙长银 |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守国 |
来源参考:截至2023年4月 |
历任校长 | 历任书记 |
刘文典(1928年4月-1929年1月) | 项 南(1951年-1953年2月) |
程天放(1929年1月-1929年6月) | 张行言(1958年6月-1966年10月任中共安徽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1977年9月-1983年10月复任安徽大学党委书记) |
王星拱(1929年6月-1930年6月) | 孙献忠(1983年10月-1985年任安徽大学党副书记,1985年-2003年6月任安徽大学党委书记) |
杨亮功(1930年6月-1931年6月) | 陆勤毅(2003年6月-2009年6月) |
何鲁(1931年6月-1932年4月) | 黄德宽(2009年7月-2014年7月) |
程演生(1932年4月-1934年1月) | 李仁群(2014年7月-2019年8月) |
傅铜(1934年1月-1934年7月) | |
李顺卿(1934年7月-1938年3月) | |
陶因(1946年9月-1948年7月) | |
杨亮功(1948年7月-1949年4月复任国立安徽大学校长) | |
许杰(1949年10月-1954年2月) | |
曾希圣(1958年9月-1962年3月以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兼任安徽大学校长) | |
张行言(1962年3月-1966年10月任安徽大学校长;1973年2月-1978年12月任安徽大学革委会主任) | |
杨枫(1978年12月-1979年1月) | |
孙陶林(1979年1月-1983年10月) | |
刘永生(1983年10月-1987年7月 任安徽大学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 | |
杜宜瑾(1987年8月-1997年4月) | |
黄德宽(1995年任安徽大学副校长;1997年任副校长、党委副书记,主持行政工作;2000年-2010年1月任安徽大学校长) | |
程桦(2010年1月-2017年3月) |
安徽大学共有四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另租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蜀山校区、安徽涉外经济职业学院金寨路校区。截至2021年11月,四区一园总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学校法定住所地: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
磬苑校区: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九龙路111号,占地面积214.3万平方米,设有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文学院、历史系 、哲学系 、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外语学院 、法学院 、管理学院、社会与政治学院、艺术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文典学院 、国际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学院。
龙河校区:位于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3号。龙河校区是安徽大学的老校区。龙河校区分有文学院、历史系、哲学系、商学院(MBA)、管理学院(MPA)、高等教育研究所、徽学研究中心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
史河路校区位于合肥市蜀山区史河路8号,泗州路校区位于合肥市瑶海区泗州路40号。
安徽大学独立学院江淮学院在史河路校区及泗州路校区办学。
2017年11月,安徽大学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文明校园称号。2020年1月,安徽大学入选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名单。
2021年5月,安徽大学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成员单位。9月,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教育)。12月,入选”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名单”。
2022年2月,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名单,被确立为“高校智慧思政实验基地”,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个教育类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同月,被列入“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10月,由安徽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的“交通物流领域高精度标识传感融合系统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及应用”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
2022年12月,荣获“2021年度巩固脱贫成果第三方评估先进集体”。
安徽大学部分杰出校友:按毕业年份-姓氏笔画-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
王文兴,1948年肄业于国立安徽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森第,196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务委员,专家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原机械工业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副部级)。
汪旭光,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锦源,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装备部部长、少将。
曹其真,196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曾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
陈瑞鼎,1964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曾任安徽省人大常委副主任。
季家宏,1964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曾任安徽省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政协副主席。
方福祥,196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珠海警备区政委、少将。
马元飞,196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曾任合肥市委书记、市长、安徽省咨询文员会副主任。
周本立,1969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曾任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杨多良,1973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曾任安徽省副书记、副省长、安徽省政协主席。
桂四海,197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现任香港远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文玉,197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教授。
周嘉瑜,197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曾任职于美国国家气象局科技司。
倪宏伟,1976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曾任总装工程兵某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少将。
徐根应,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物理系,曾任安徽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席、安徽省人大常委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穆穆,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动力专家,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新亚洲娱乐(英文名:ASIA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全称:新亚洲娱乐联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戏剧制作人及杂项戏剧服务为主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旗下分公司包括虎威艺能创作有限公司(TGS HK)、稻草人娱乐创作社(Scarecrow Entertainment)、虎威王朝音乐创作股份有限公司(TGS Music)、虎威活力娱乐传播有限公司(TGS Taiwan)、AK Entertainment(Korea)以及AEG Korea等。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又称孟买敏感指数)为印度最被广泛使用的指数,为投资印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由孟买证券交易所发行。由于各类媒体提到的“印度股市”,实际上都是孟买股票交易所,因此,该交易所的SENSEX-30指数几乎成了印度股市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