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共和国(马耳他语:Repubblikata'Malta,英语:RepublicofMalta),简称马耳他,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微型国家,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之称“。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首都瓦莱塔(Valletta)。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新教和东正教。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马耳他的:历史沿革、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行政区划、国家象征、人口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社会、外交、美食、旅游、移民、获得荣誉等介绍
马耳他共和国(马耳他语:Repubblikata'Malta,英语:RepublicofMalta),简称马耳他,位于南欧的共和制的一个微型国家,是一个位于地中海中心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欧洲的乡村”之称“。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首都瓦莱塔(Valletta)。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少数人信奉基督新教和东正教。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马耳他的:历史沿革、自然环境、自然资源、行政区划、国家象征、人口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交通、社会、外交、美食、旅游、移民、获得荣誉等介绍
马耳他
The Republic of Malta
马耳他
欧洲
9月21日
马耳他人
欧元
马耳他语、英语
《马尔他颂》
斯利马、维洛里奥萨、科斯皮夸、森格莱阿
天主教
议会制共和制
工党
316平方公里
0.001%
UTC+1(夏时制:UTC+2)
MLT
51.5万(2019年)
1379.8 人/平方公里(2020年)
约 29000 欧元(2019年)
132.1 亿欧元(2019年)
蓝洞、蓝窗
靠左驾驶
220/240伏特
ㄇㄚˇ ㄦˇ ㄊㄚ
在迦太基、罗马共和国时代,因地中海贸易而繁荣,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在此曾支配一时。今总部位于罗马的特殊政治实体马耳他骑士团因曾占据马耳他数世纪,故因此得名。在公元前10至前8世纪,腓尼基人到此地定居。1523年,耶路撒冷圣约翰骑士团从罗得岛移居此地,1798年被法国占领。181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64年9月宣布独立,现为英联邦成员国,1974年成立马耳他共和国。2004年加入欧盟。
马耳他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以服务业和金融业为主,旅游业是马耳他主要的外汇来源。马耳他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关系,欧盟是马耳他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另外,马耳他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退休保险制。
公元前5000年,马耳他地区已经开始有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马耳他巨石庙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拼接技术建成的建筑,也是欧洲最大的石器时代庙宇的遗迹之一,比埃及金字塔历史还悠久。
公元前10世纪起,腓尼基人定居于此;公元前8世纪,马耳他被希腊人占领,公元前4世纪,又被迦太基占领。
公元217年,罗马帝国将马耳他纳入版图,并为马耳他带来前所未有的文明与繁荣,当时所遗留下来的精致马赛克图案、浴池、大理石柱廊,是当时繁荣昌盛的见证。据传,传教士圣保罗曾在公元60年因海难而滞留马耳他3个月,这可能是该国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开端。
公元4、5世纪,蛮族入侵欧洲,马耳他一度落入汪达尔人和东哥特人手中,直到公元533年才重新由东罗马帝国取得统治权。
公元9世纪起,马耳他相继被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诺曼人统治。
公元11世纪时,一群来自诺曼第的佣兵进入南意大利,并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王国,马耳他的阿拉伯人因此同意向佣兵统领罗杰伯爵(RogerdeHauteville)上缴税贡,其子罗杰二世继承父志,于1127年将马耳他纳入版图,这是马耳他再次天主教化的开端。自从罗杰二世在岛上建立天主教自治区之后,马耳他的命运便与西西里岛结合在了一起。1192年,西西里海军将领马加里托因俘获神圣罗马帝国皇后康斯坦丝等战功而被国王坦克雷德封为首任马耳他伯爵。
1523年,“圣约翰骑士团”由罗德岛移居至此,并获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承认。“圣约翰骑士团”后更名“马耳他骑士团”。1565年的马耳他大围攻中,骑士团击败奥斯曼帝国军队,此战是马耳他史上最重大事件,因成功阻止奥斯曼帝国向西欧扩张。
1798年,拿破仑率远征埃及的土伦舰队在马耳他靠岸,破坏了马耳他信守中立的原则,并诱使大统领拒绝他登陆,遂以此为藉口驱逐骑士团,强占马耳他。
1800年,英国应马耳他人民的请求,继法国之后进驻该地。
1815年的《巴黎条约》,将马耳他划归英国所有,从此马耳他成为大英帝国通往印度的地中海要塞。
1947年,英国允许马耳他成立自治政府,而仍然保留其殖民地位,但随后在1958年撤销自治政府。
1964年9月21日,马耳他正式宣布独立,并保留英联邦成员国的地位。
1974年,正式成立马耳他共和国。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外举行安理会新非常任理事国轮换仪式,马耳他正式成为安理会成员,任期为两年,从2023年1月1日到2024年12月31日。
马耳他位于南欧,毗邻意大利,距意大利西西里岛南方90公里、突尼斯以东284公里、利比亚以北333公里,是欧非重要的中转站。在军事战略上,马耳他作为海军基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马耳他也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被誉为“欧洲后花园”。1942年,马耳他被英国王乔治六世授予乔治十字勋章,表彰马耳他整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勇,乔治十字勋章图案也因此被绘制在马耳他国旗上。

马耳他总体面积316平方公里。马耳他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
马耳他全国由马耳他岛、戈佐岛、科米诺、康米诺托和费尔夫拉岛五个小岛组成,海岸线长180公里。其中,马耳他岛最大,面积为245.73平方公里,多天然良港;第二大岛为戈佐岛,面积为67.08平方公里。
马耳他岛地势西高东低,丘陵起伏,间有小块盆地。
马耳他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冬季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夏季平均温度为25℃,冬季平均气温为15℃。全年平均气温21.3℃,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5℃。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
每年11月至次年的3月为马耳他冬雨季。
马耳他属于东1时区。夏令时期间(4月-10月时)与北京时间相差6小时,其余时间相差7小时时差。
除建筑用石灰岩外,无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完全依赖进口。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但开发不足,可替代能源使用率仅为0.36%。淡水资源匮乏,55%生活用水依靠海水淡化。
全国共有68个地方市政委员会,其中马耳他岛54个,戈佐岛14个。
马耳他分为六个统计区:南港面积26平方公里;北部面积74平方公里;北港面积24平方公里;东南面积50平方公里;西部面积73平方公里;戈佐-科米诺面积69平方公里。


瓦莱塔(Valletta)位于马耳他岛东北端马耳他湾一个狭长半岛上,是一座欧洲文化名城,以“圣约翰骑士团”第六任首领拉·瓦莱塔的名字命名,是马耳他全国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它有许多有趣的别名,诸如“圣约翰骑士团之城”、“巴洛克的伟大杰作”、“欧洲艺术之城”等。
马耳他最大的天然良港――大港位于首都瓦莱塔与比尔古、森格莱阿和科斯皮夸三座古城之间,港区海岸线长15.56公里,万吨货轮可进港装卸货物,年吞吐量为160万吨。港内有多处深水码头以及装卸、加油和储粮等设施。
斯利马(Sliema),位于马耳他岛东北部,面积1.3平方公里,市内有海边渡假村,面积1.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35米,该地区自史前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三姐妹城
维洛里奥萨与科斯皮夸(Cospicua)和森格莱阿(Senglea)组成中世纪马耳他著名的三镇。
维洛里奥萨,原名比尔古,马耳他东部的一个古城,位于瓦莱塔南面的小半岛上,濒临大港),是三姐妹城中最有名的一个,也是“圣约翰骑士团”在马耳他最早的栖息地。1565年因筑堡抵御土耳其人的围攻,得胜后改今名。城中有公元870年的武士古堡,还有许多十六世纪的古旅社。
科斯皮夸城是三座城市中最大的一座。早期名为Bormla,因在1565年的大围攻中当地人民的“英雄”行为而被圣约翰骑士团赐予现在这个名字,意指“勇敢”。如今城里的海岸线边上都是旧船厂,城中的地标是在二战中幸存的Margherita海防线和藏有丰富珍宝的教堂(ImmaculateConceptionParishChurch)。
森格莱阿位于一个狭窄的岬角,正对上瓦莱塔的大码头。其原名是L-Isla,在马耳他语中为半岛的意思。二战期间,这里的75%的建筑被毁。如今,这座城市最有名的地方是与瓦莱塔隔水相望的Gardjola花园。花园中设有一个碉堡形状的岗哨点,寓意这里正守卫着港口的安全。在这个突出来的哨点上,你可以找到著名的“荷鲁斯之眼”。
马耳他正式名称的马耳他语为Repubblikata'Malta,英语为RepublicofMalta,通称Malta。中文为马耳他共和国,通称马耳他。“马耳他”一词的起源无从考究。通常的词源学者认为其来自希腊语μέλι(音meli),意为“蜜”。希腊人称此岛为Μελίτη(音Melite),指“蜜”或“甘甜”,或因马耳他出产一种品味独特的蜂蜜,故得昵称“蜜地”。希腊在前700年即对马耳他岛有很大影响,使用希腊语的东罗马帝国在公元395年至公元870年间统治马耳他。另一说“马耳他”来自腓尼基语“Maleth”,意为“避风港”。
矢车菊是马耳他的国花,这种花卉原生于欧洲,本是一种野生花卉,经过人们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变大了色泽变多了,有紫、蓝、浅红、白色等品种,其中紫、蓝色最为名贵。
马耳他的国歌是《马耳他颂》。
马耳他的民族意识于19世纪中期觉醒,并于1930年逐步形成。之后存在诸多呼声要求马耳他颁布自己的国歌。《马耳他颂》首次演奏于1922年12月27日,其词作者DunKarmPsaila为当地著名的宗教及爱国主义诗人。
马耳他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两个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左侧为白色,右侧为红色;左上角有一镶着红边的银灰色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白色象征纯洁,红色象征勇士的鲜血。乔治十字勋章图案的来历:马耳他人民在二战期间英勇作战,配合盟军粉碎了德、意法西斯的进攻,于1942年被英王乔治六世授予十字勋章。后来,勋章图案被绘制在国旗上,1964年马耳他独立时,又在勋章图案四周加上红边。
马耳他国徽启用于1988年,为盾徽,图案与国旗相同。
上有五朵并带缓冲闸的璧形冠。左右分别饰以橄榄和棕榈枝条,下方的绶带书写着“马耳他共和国”。
马耳他全国总人口49.4万(2019年)。主要是马耳他人,占总人口的95%以上,其余为阿拉伯人、意大利人、英国人等。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天主教为国教,信奉人数占98%,其余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
马耳他实行共和国制,奉行中立政策。1998年9月,马耳他国民党上台执政后对马耳他内外政策作了较大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司法、教育和医疗等领域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对外重新恢复加入欧盟的申请,重开入盟谈判并取得重大进展,于2002年底与欧盟结束关于马耳他加入欧盟的谈判。2003年3月,举行全民公决,53%的民众支持加入欧盟。对外于4月16日与欧盟正式签署加入欧盟条约。2004年5月1日马加入欧盟。2003年4月国民党蝉联执政。进一步加强同地中海南北两岸国家的关系,继续在欧洲—地中海合作中发挥桥梁作用。

1964年9月21日颁布的独立宪法规定,马耳他为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女王为马耳他国家元首。1974年12月13日修改宪法,马耳他成为共和国,但仍保留在英联邦内。总统为国家元首,由总理提名经议会投票同意产生,任期5年。
一院制,称众议院,由普选产生,任期5年,为立法机构。本届议会于2017年6月选举产生,共67席,其中工党(执政党)占37席,国民党(反对党)占28席,民主选择党2席。议长安格鲁·法鲁贾(AngeloFarrugia,无党派,非议员),2013年4月就职,2017年6月连任。
2013年3月,工党赢得大选后组成新一届政府,约瑟夫·穆斯卡特(JosephMuscat)任总理。
2017年6月,约瑟夫·穆斯卡特(JosephMuscat)连任总理。内阁成员包括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克里斯·费尔尼(ChrisFearne)、经济、投资和小企业部长克里斯琴·卡东纳(ChristianCardona)、教育和就业部长伊伐瑞斯特·巴特洛(EvaristBartolo)、能源和水利部长乔·米兹(JoeMizzi)、欧洲与公平事务部长海琳娜·达利(HelenaDalli,女)、财政部长爱德华·锡库鲁纳(EdwardSciluna)、旅游部长康拉德·米兹(KonradMizzi)、内政事务和国家安全部长迈克尔·法鲁贾(MichaelFarrugia)、司法、文化和地方政府部长欧文·鲍尼奇(OwenBonnici)、环境、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部长乔西·赫雷拉(JoseHerrara)、外交与贸易促进部长卡梅洛·阿贝拉(CarmeloAbela)、交通、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部长伊恩·博奇(IanBorg)、戈佐部长贾斯汀·卡鲁安纳(JustyneCaruana,女)、家庭、儿童权利和社会团结部长迈克尔·法尔宗(MichaelFalzon)、金融服务、数字经济和创新国务秘书西尔维奥·斯肯布里(SilvioSchembri)、改革、公民资格和简化事务国务秘书朱丽亚·法鲁贾·波尔泰利(JuliaFarrugiaPortelli,女)、青年、体育和志愿者组织事务国务秘书克利夫顿·格里马(CliftonGrima)、欧盟资金和社会对话事务国务秘书阿伦·法鲁贾(AaronFarrugia)、地方政府和社区事务国务秘书西尔维奥·帕尔尼斯(SilvioParnis)、消费者保护和2018瓦莱塔欧洲文化之都事务国务秘书迪奥·迪拜蒂斯塔(DeoDebattista)、农业、渔业和动物权益国务秘书克林特·卡米莱里(ClintCarmilleri)、规划和房地产市场事务国务秘书克里斯·阿玖斯(ChrisAgius)、社会事务国务秘书罗德里克·高蒂斯(RoderickGaldes)、残疾人与老年人事务国务秘书托尼·阿玖斯·德赛利斯(AnthonyAgiusDecelis)等。
高等法院为最高司法机构,由1名首席大法官和16名大法官组成,由总统根据总理推荐任命,任职到65岁退休。现任首席大法官为西尔维奥·卡米莱里(Dr.SilvioCamilleri),2010年就任。检察长彼得·格莱克(Dr.PeterGrech),2010年就任。
(1)工党(PartitLaburista,PL):执政党。1921年成立,党员以工人居多。对内主张“公民第一”,权力一律平等,逐步削弱宗教势力,建立自主经济,工会参与企业管理,出售部分国有企业股份。对外主张中立和不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反对马加入欧盟,但在马入盟后表示尊重马人民的选择;重视同地中海国家关系。现任领袖约瑟夫·穆斯卡特(JosephMuscat),2008年6月就职。
(2)国民党(PartitNazzjonalista,PN):主要反对党。1880年成立,党员主要是工商业者、教职员、律师、农民。对内主张把马建成信奉天主教、具有欧洲传统和民族精神、自由正义的民主国家。对外主张加强同欧洲国家和地中海各国的联系和合作。现任领袖劳伦斯·冈奇(Dr.LaurenceGonzi),2004年3月就职,副领袖西蒙·布苏蒂尔(SimonBusuttil)。
(3)民主选择党(AlternattivaDemokratika,AD),又称“绿党”(TheGreenParty):成立于1989年,是欧洲绿党成员,在马议会无席位,注重环境及社会问题。在2013年大选中,该党支持率不足2%。2009年6月,在欧洲议会议员选举表现平平。现任主席迈克尔·布里古格里奥(MichaelBriguglio),2009年10月就职。
(4)国家行动党(AzzjoniNazzjonali)成立于2007年6月,主张国家利益最大化。
乔治·维拉:总统。1942年4月生,马耳他大学医学博士。1978年当选议员开始从政,系马政坛资深人物。历任马耳他工党副领袖、议会议事程序委员会和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96-1998年担任工党政府副总理兼外交和环境部长。1998年后作为反对派议员期间,长期担任影阁外交事务发言人。2013年工党赢得大选上台执政,再度出任外长。2017年议会提前大选后未连任。2019年4月就任马总统。已婚,有一子二女。

罗伯特·阿贝拉:总理,1977年生,为前总统乔治·阿贝拉之子,从2017年起任马耳他众议院议员,是一名律师。2020年1月当选工党领袖和马耳他总理。
根据国际基金货币组织,马耳他和其他32个国家都被列为经济发达国家。
自加入欧盟后,政府不断大力调整经济结构,推出系列改革措施,宏观经济不断改善。同时欧盟内部对马耳他的大量经济援助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支持,国家经济发展一度进入高速前进状态。
全球经济论坛《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马耳他在全球最有竞争力的144个国家中,排名47位。从2004年至2015年,马耳他总体经济发展平稳。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马耳他和其他32个国家被列为先进的经济国。马耳他已经采取了重要的并有实质性的措施来建立把本国打造成跨境基金管理行业中的全球参与者之一。
马耳他有稳健的高增值产品如电子产品和药品,制造业有250多间外商拥有的出口企业。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电影制作是另一个增长的行业。在1997年至2011年间的电影产业价值约3,500万欧元,马耳他电影委员会向外国电影公司提供各类服务,在马耳他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包括《帝国骄雄》、《特洛伊:木马屠城》、《慕尼黑》、《权力的游戏》、《绝世英豪》和《地球末日战》等。
2015年,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及穆迪,将马耳他国家评级评定为为A级,意味着该国经济稳定、安全系数高。
2015年第一季度,马耳他的失业率仅为4.7%,处于欧盟的较低标准。
从2008年加入欧元区后,马耳他使用的流通货币为欧元,之前马耳他使用的货币为马耳他里拉(LM),马耳他里拉曾经是全世界价值第二高的流通货币。
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近年来制造业产值不断下降,目前仅占GDP的8%左右,低于西方国家总体水平;从业人员占总劳力的比重不足20%。主要产品有电子、化工、机械设备、医药、食品饮料等。
马耳他政府与欧洲航天局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希望就ESA项目能得到更深入的合作。
马土地贫瘠,可耕地有限(11453公顷),加之严重缺水,制约了农业的发展。2017年,农业和渔业产值占GDP的0.2%,全职农业人口不足2000人,很多农业人口转向服务业造成兼职农业人口也不再将农业收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农业产业主要包括饲料、蔬菜、水果、花卉、土豆、牲畜、畜副产品等。大部分粮食、牛奶、植物油、水果等依赖进口。
近些年来,马公共财政状况总体良好,在GDP增长、降低结构性赤字和公共债务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从2008年起,马财政状况出现逆转。2009年政府财政赤字达2.85亿欧元,约占GDP的5.1%;政府债务超过39亿欧元,占GDP的67.6%。2017年国家财政盈余3150万欧元,处于35年来最好时期。政府债务降至54.93%,预计2018年将降至50%以下。
旅游业是马经济支柱和主要外汇来源,但也面临价格和质量等结构性问题。由于政府在2006年推出的一些激励措施吸引了一些廉价航空公司开始在马运营,旅游业在2007年取得较大增长。但受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影响,自2008年第四季度起,马旅游业出现大幅下滑,2009年访马游客人数减少8.4%。2010年出现回暖,访马游客人数约为133万,同比增长13%。2017年,赴马游客人数约为198万。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欧盟国家为赴马游客的主要来源国。

马对外贸易长期逆差。欧盟一直保持马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占马对外贸易近四分之三,其中英国、法国、意大利为马主要贸易对象国。主要进口日用消费品、机械、食品、原材料,主要出口电子、服装、医药、普通机械产品等。2017年马进出口总额为95.6亿欧元,其中进口60.3亿欧元,出口35.6亿欧元,贸易逆差24.7亿欧元。
实行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及退休保险制度。男性平均寿命79.8岁,女性为84.3岁(2016年)。2014年,互联网入户率达80.7%,成人普及率达73.2%。2015年,法定最低工资为每年8646欧元,在欧盟国家中处于中间水平。
马耳他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和马耳他语。
英语是马耳他的主要官方语言,所有的官方用语、文书、教学均使用英语。
马耳他语属阿非罗-亚细亚语系闪语族。使用人口逾30万(全世界马耳他人约有100万)。在澳大利亚和北美诸国的马耳他移民中也有数量不等的使用者。
意大利语在马耳他也非常流行,不少超市和零售店的员工都会说马耳他语、英语和意大利语这三种语言。走在大街也上经常会看到说着意大利语的游客与当地人交流。
天主教为马耳他的国教,信奉人数占98%,少数人信奉基督教新教和东正教。
马耳他人社交场合衣着整齐、得体;与客人相见时,要与被介绍过的客人一一握手,并报出自己的名字;亲朋好友之间相见,习惯施礼。
马耳他饮食以西餐为主。
马耳他年轻人婚前基本与父母共同生活,婚后分住,但亲属之间关系较为密切。
新年:1月1日
圣保罗船难节:2月10日
圣约瑟夫节:3月19日
自由日:3月31日(1979年)
1919年独立运动纪念日:6月7日
圣彼得和圣保罗节:6月29日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
维多利亚圣母节:9月8日
国庆日:9月21日(1964年)
圣灵怀胎节:12月8日
共和国日:12月13日
圣诞节:12月25日
不设国防部,武装部队由总理直接管辖。现有正规军约2,010人,其中军官100人。武装部队司令杰弗里·柯米(JeffreyCurmi)准将,2013年12月就职。根据1980年同意大利签订的双边防务协定,意负责为马提供安全保障。马警察力量约1,800人,由内政部管辖。现任警察总署署长劳伦斯·库塔加(LawrenceCutajar),2016年1月就职。
马耳他不设国防部,武装部队由总理直接管辖。
截至2014年9月,马耳他有正规军约1900人,其中军官228人,后勤人员400人。武装部队司令卡梅尔·瓦萨洛(CARMELVASSALLO)准将,2004年3月就职。1980年马耳他和意大利签订的双边防务,意大利负责为马耳他提供安全保障。马耳他的警察数量为1860人,由内政部管辖。
境内无铁路和内陆水路,与岛外的交通主要依赖航空和海运。唯一机场是卢卡(Luqa)国际机场,目前与欧、美、北非等主要大城市有多条直飞航线。马耳他航空公司有10架客机,9架空客A320,1架空客A319,与欧洲、北非、地中海东岸50多个城市有直飞航线,每周有200多个航班。此外,阿航、汉莎、法航、意航、英航、埃航和廉价航空RYANAIR、EASYJET等在马经营定期航班。
港口主要有2个,法资管理的自由港系地中海沿岸第三大港,年吞吐量逾300万只20尺标箱,与世界125个港口有货物往来,另与新加坡合资管理大港。与其邻国意大利、利比亚等有海运客运航线。在马注册船只约2,500艘,是世界第八大船舶登记国(2016年)。
马国土面积小,且多山地丘陵,国内交通主要依靠公路,全国公路约2200公里,无高速交通系统。全国共约有37万辆车辆(2017),其中私人车辆28万辆,平均2位居民拥有1辆以上汽车,私车拥有率居世界前列。公交系统不太发达,主要为学生和来马游客服务。


马耳他有超过40条航线,与欧美、北非等地区的86个航空港有直飞航线。机场是卢阿(LUQA)国际机场,每年平均客运量为250万人次,货运量为1.7万吨。
马耳他航空拥有12架客机,7架空客A320,5架空客A319,与欧洲、北非、地中海东岸50个国家有直飞航线,每周有200多个航班。其他航空公司也开通了直飞马耳他的航班,如汉莎航空、法国航空、阿拉伯航空等。
马耳他与中国无直达航班,可通过法兰克福、迪拜、巴黎、罗马、伦敦等城市转机,航班固定且准点率高。马耳他航空相关人员表示,为了迎接更多的人去马耳他旅行,将增开多班航班。
马耳他海上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天然港口,在马耳他注册船只有5830艘,居欧洲第1位,世界第7位。岛的南部建有现代化自由港,是地中海沿岸的第三大港口,在欧洲排第12位。马耳他与欧洲许多国家有货运往来。

岛上的第一批移民建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造的独立结构—Ġgantija(吉干提亚神庙)。公元前3800—2500年,石器时代的建筑师们赋予了马耳他岛和戈佐岛很多浮雕设计,现在都可在寺庙或者国家考古博物馆里看到。这些远古的建筑都用巨大的石块建成,散布在马耳他岛上的哈加琴姆、穆那德利亚、哈尔、萨夫列尼以及塔尔申等地区的村落中,虽大多已在悠久的岁月中坍塌,但基本结构仍较完好。这些巨石建筑气魄非常宏大,所用的石灰石有的雕凿粗糙,有的琢磨光滑。其建筑物本身有的墙上有粉饰,有的还看得出来当年的精细雕刻。在这些巨石建筑遗迹中,考古学家们发现里面有黝黑的凹室,看起来很像神龛,还有平滑的石块酷似祭坛,猜测它们是一些祭祀用的建筑,所以就把这些建筑物称做神庙。
坐落在马耳他岛屿上的哈加琴姆神庙也是用巨石建成,是当时建筑技术的极品,也是最复杂的巨石遗迹之一。考古人员发现,这里很多石头的位置都是精心安排的,似乎有着令人难以理解的宗教意义。其中一块长达660米用做铺路石的大石板,是马耳他群岛所有的神庙中最为巨大、也最令人瞩目的超巨型石块。在这座巨石神庙中,人们可以看到,在通往神殿门洞内的两侧,有一些用巨大的石块做成的“石桌”,这些“石桌”到底是祭台还是柱基,至今仍未定论。在这座神庙中,考古学家还发现了多尊母神的小石像,有人据此估计这座神庙与当时的母神崇拜有关。
穆那德利亚神庙俯瞰地中海,其扇形的基本构造因峭壁的掩遮,而减少了风化的侵蚀,保存得相当完整,非常清晰地呈现出马耳他巨石建筑的特征。这座庙宇大约建于4500年前,它又被称为“太阳神庙”。有人仔细测量了这座神庙后提出,这座庙宇实际上是一座远古时代的“太阳钟”。根据太阳光线投射在神庙内的祭坛和石柱上的位置,可以准确地显示夏至、冬至等一年中的主要节令。直到现在,这些神奇的功能依然存在。这又引发了人们新的猜测:4500年前,神庙的建造者们怎么能有那么高深的天文学和历法知识,能够周密地计算出太阳光线的位置呢?
马耳他建筑受到地中海文化和英式文化影响。
马耳他全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整修活动,目前几个大型建筑项目,如Smart-City、M-Towers和Pendergardens都在建设之中;瓦莱塔和Tigne等老城区也在翻新。
马耳他的教育沿袭了传统的英国教育体制,即:学生须完成小学6年制,中学5年制,如希望继续深造上大学,还需完成2年的学习加实习。总之,完成13年的教育后,才可以进入大学学习。大学期间,3年可取得本科学位,1年可取得硕士学位。全国共有学校340所。教育资源人均比例是7:1(世界领先)。与上海相比,静安区人口比马耳他略多,但学校只有32所,教育资源相当是马耳10%。马耳他的老师大都毕业于牛津,剑桥,哈佛等名校。
马耳他大学

在马耳他唯一的一所国立大学是马耳他大学,世界百所名校之一,每年向世界各地输送大批专业的人才。大学有十多个院系,提供十几个专业、近百个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马耳他大学有很高的国际声望,其教学水平可与西方名牌大学媲美,文凭得到所有西方国家的认可。大学与美国,英国及欧洲各国的名牌大学有密切的合作关系,该校毕业生被许多世界名校录取为研究生,诸如:哈佛、普林斯顿、爱丁堡、牛津、剑桥等大学。
密德萨斯大学
2015年6月4日,英国排行第六的国立大学密德萨斯大学已经正式进驻马耳他,其学校开设的经济管理等课程在全英甚至全欧洲都是相当有名,这所学校也已经成为了中东土豪们学习聚集地。
伦敦大学分校
伦敦大学在马耳他有一所分校“马耳他圣马丁信息技术学院”,隶属于伦敦大学的校外办学制度,完成学业后可拿到伦敦大学的毕业证书。
美国学校入驻
马耳他已经开始建设美国大学,邀约到美国著名大学运营,全英文的美式教育,会开设最有名的经管系等近60个学科,未来在该大学上学的学生,直通美国各大名校,预计有4000名学生受益。
语言学校
马耳他全国共有语言学校56所,比较有名的有:EC,EF英孚,ESE,这三所为全球连锁学校,知名度较高,费用相对也高;
NSTS语言学校,是马耳他第一所语言学校,前身为马耳他大学外语部,教育质量高,费用相对较低;还有美吉斯学校和Chamber,主要以中国和土耳其学生为生源。
欧洲最有名的英语培训机构-蓝脑集团也在马耳他开设分支机构。
马耳他提供公费医疗且历史悠久,具有覆盖面广、层层递进的特点。由政府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公立医疗系统,也有由私人投资设立的私立医疗保健系统。
马耳他拥有强大的全科家庭医生队伍为所有国民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而公立医院则主要对由家庭医生转介的病人提供二级和三级的医疗护理。除此之外马耳他还拥有众多的医疗卫生志愿组织,如阿尔法医学会(高级护理),紧急消防及救援单位(EFRU),圣约翰救伤队及红十字会等,为马耳他居民提供急救及护理服务。
马耳他医疗系统与英国类似,实行免费公立医疗制度。居民每年缴纳200欧元左右的医疗保险,可在各大公立医院免费享受绝大多数医疗服务。其医疗卫生系统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医疗标准排名中位列全球第5位,排名较美国(37),澳大利亚(32),英国(18)和加拿大(30)更高。
著名医院:
MaterDei医院,马耳他最大的公立医院,于2007年开业,为欧洲最大的医疗建筑之一;
保罗博法医院,位于弗洛里亚纳的著名肿瘤医院;
圣文森特德保罗医院,欧洲著名长者护理医院。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2年马耳他全国医疗总支出占GDP的8.7%,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2444美元。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生35人、护理和助产人员71人、牙医5人、药师12人;2006-2012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床位48张。
主要报刊:日报社有4家,包括2家英文日报、2家马耳他语日报。《地平线》,日发行约2万份;《祖国报》,日发行约2.5万份;《时报》(英文),日发行约2.5万份。
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马耳他有4家电视台,以马耳他语节目为主。当地有线电视播出的节目以国外电视台的节目为主。有10余家广播电台,大部分播放马耳他语节目,同时插播英文节目。
马耳他公共广播服务有限公司系按照《广播法》于1991年9月27日成立的政府机构。新闻局是总理府的一个司局级单位,统管政府新闻政策和各类新闻媒体。
马耳他国家足球队
足球是马耳他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国家体育场被称为“达哥利体育场”,马耳他足球联赛称为马耳他英超,由12支球队参与。水球在马耳他也很受欢迎。马耳他国家水球队曾取得过一些重要成果,并2次参加奥运会。
橄榄球在马耳他也相当流行,马耳他男子国家队世界排名第43位(2014年3月)。曾经击败过如瑞典队,克罗地亚队和拉脱维亚队等一流强队。
马耳他最热的莫过于攀岩,整个马耳他拥有超过1200条攀岩线路。岛上既可提供传统攀登又提供运动攀登,还有一些列登山活动和深水攀岩。
独立后一直奉行中立政策,始终保持与欧洲大陆和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友好关系,强调自己是“欧洲的一部分,也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坚持以欧盟和地中海为重点,全面参与欧盟决策进程,推动欧洲地中海合作,积极发展同地中海南北两岸国家关系。重视并积极发展同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域外大国和新兴经济体的关系。
中马1972年1月31日建交以来,一直保持友好合作关系。双方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发展顺利。两国签有《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2007年5月,商务部副部长与马外长弗南多在北京共同主持召开了中马政府经贸混委会第七次会议,双方就如何挖掘两国经贸合作潜力、提升合作水平进行了探讨。2007年双边贸易额为7.03亿美元,下降14.8%。其中中国进口3.76亿美元,增长7.2%;出口3.27亿美元,下降31.1%,主要原因是中国向马耳他出口的空气调节器和钢材数额较2006年有所下滑,导致双边贸易额整体有所下降。双方正朝着实现贸易平衡方向而积极努力。
中马在文化、教育、卫生、民政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多,签有多个合作文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在马耳他设立了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现每年为患者提供治疗近5000人次,并通过举办培训等活动,在马耳他的影响越来越大。2003年9月19日,中国在马耳他正式成立中国文化中心。2008年,该中心已成为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马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重要平台。2008年,《中国秦始皇兵马俑展》在马举行了为期近半年的展览,参观总人数占马全国人口的近1/5。中国赴马耳他的留学生逐年增多。此外,中国已将马耳他列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双方签署了关于互免持外交和公务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两国负责老龄事务的部门已进行了多年合作,效果良好。

2010年4月,阿贝拉总统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期间意外受伤,胡锦涛主席亲往探望并派专机送阿贝拉总统回国。2011年初利比亚国内局势发生动荡后,马耳他政府积极支持、配合中方撤离滞留利比亚的中国公民。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来华出席“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的马耳他总理穆斯卡特。会见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中马政府合作中期规划谅解备忘录(2014-2019)》的签署。
马耳他是典型的地中海饮食。其饮食结构与意大利的饮食结构相似,马耳他人家庭会经常制作意大利通心粉,他们叫Pasta。披萨也是生活中的重要饮食组成部分。马耳他菜是几个世纪以来岛上居民与来马耳他定居的外来者在烹调习惯上互相影响的结果,这种结合使马耳他菜混合了地中海周围各地的饮食口味。尽管许多菜式是岛上特有的,然而一部分很受欢迎的菜式的做法却是源自西西里岛、意大利南部以及中东地区。
Ftira为无酵饼,是不加入酵母的面包类食品,口感较干,有点像山东烙饼,是纪念以色列人脱离埃及奴役的食品。最早是犹太人逾越节时所吃的食物,后由基督耶稣传至基督教。
Pastizzi和Qassatat都是起酥面包,内馅有Ricotta(意大利乳清奶酪)、香肠、培根、糊状豌豆及菠菜等。
炖兔肉是马耳他的名餐之一,将大块兔肉先用盐和黑胡椒腌制,裹上面粉后再放进橄榄油里翻炒。表皮金黄后加入各种月桂叶、红酒、土豆等佐料一起焖炖,基本上本土餐厅都有售卖。
鱼和肉在马耳他人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马耳他本地餐厅每天都会提供多种海鲜,供客人选择,食材非常新鲜。人均10欧的餐标,绝对超值。
Wigi'sKitchen.
在stjulians的排名上第一位,每天都更换菜单,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使得餐厅不那么商业化,反而拥有家庭般舒适的感觉。这里的新鲜鱼类还有高质量的肉食值得一试。
FontanellaTeaGarden.
餐厅在马耳他旧都姆迪娜,在这里用餐可以居高临下一睹马耳他岛风貌,美景和美味的甜品双收,而且价格不贵,服务也是不错。


在马耳他,酒水以葡萄酒为主。干红酒的度数在8-14度不等。加入欧盟后,在这里最少只需1欧元就可以买到心仪的葡萄酒。
用鲜花做成的菜肴在世界各地很受人们青睐,更有许多人在酒和饮料中放入鲜花,使饮品独具芬芳。马耳他,烹饪的鲜花汤更是名扬四方。梨花、凤尾花与草莓合做的“三色汤”,还有将葫芦花切碎制作的“碎花汤”,不胜枚举,为这个风光旖旎的岛国增添了别种风情。


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紧临意大利,是地中海最大的群岛,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常青。马耳他作为地中海之心,每年吸引了近170万的欧洲旅客前往。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与菲利普亲王成婚最初的纪念时间中(1949-1951年),两人曾经在马耳他居住过,直至女王回国继承王位。在女王夫妇钻石纪念时,女王夫妇还特意挑中马耳他作为两人“二次蜜月”之地。
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在完成法国的婚礼仪式后,两人便携6位子女来到马耳他度蜜月。
贝克汉姆曾经六次去马耳他度假,不论每个赛季有多忙,他总想抽出时间去马耳他享受悠闲时光。他在自传中表示,他爱马耳他,爱马耳他的生活,马耳他是他年轻时美好的记忆。

2015《孤独星球》最佳旅游城市推荐中马耳他排名世界第五。
马耳他首都瓦莱塔是一个古风犹存的现代城市。城中保留着不少精雕细琢的维多利亚式建筑和方石铺地的古老街道。建于1623年的著名古迹——大院,曾是马耳他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堡垒。独立后,大院的一部分作总统官邸,其它部分辟为公园。瓦莱塔还是马耳他最大的海港和转口贸易中心。
蓝窗AzureWindow

位于戈佐岛,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这座由于千年前两大石灰岩的崩塌而形成的天然大拱门矗立在地中海之上,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攀岩者来挑战极限。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也曾在这里取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石灰岩从拱门内侧往下掉。
蓝洞BlueGrotto
位于主岛西南的Zurrieq,是天然形成的水上洞穴群。穴下海水碧蓝、晶莹清透,美不胜收,也是潜水爱好者的好去处。风平浪静时,早晨至下午一点是游览蓝洞的最佳时间。

圣约翰教堂St.John'sCo-Cathedral
马耳他语为Kon-Katidralta'SanGwann,它是天主教在马耳他的主教堂之一,也是瓦莱塔的地标。教堂于1573年至1578年由马耳他骑士团修建,19世纪初获得与姆迪娜总主教堂同等地位。从外部看,土黄色的墙面并不显眼,但其内部大量运用了华丽的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包括交错雕刻的石墙,描绘了圣约翰生活场景的拱顶和侧面祭坛,这些都出自骑士普拉蒂之手,这座教堂也被称为欧洲最漂亮的教堂之一。主教堂内共有8个小堂,供奉了骑士团8个部分的主保圣人。其中盎格鲁-巴伐利亚小堂保存了骑士团获得的圣物。教堂中最有名的艺术品是卡拉瓦乔的《圣若望被斩首》。建都大团长Valette和其他骑士团成员也埋葬在这座教堂里。

圣保罗主教堂St.Paul'sCathedral/MdinaCathedral
是罗马天主教的主教堂,据说是建在使徒圣保罗在船难后和当时的行政官Publius见面的地方。该教堂自建立以后几经翻修,更经历过17世纪的大地震。目前的教堂内装饰修建于1697年至1702年间,取代了诺曼式风格而采用巴洛克式,并有壁画描绘圣保罗船难的场景。需要注意的是,入内参观该教堂时,特别是夏天,女士不能光着手臂,必须有衣服覆盖。
马尔萨什洛克鱼市MarsaxlokkFishmarket
马尔萨什洛克自由港是马耳他的贸易港口。国家虽小,但该港口在欧洲最繁忙的集装箱码头中位列11。除了经济用途,该港口最有名的就是周日的鱼市。开放时间为早晨5、6点至中午12点。在一长串绵延的海岸边,除了新鲜打捞的八爪鱼、大虾及各种鱼类之外,鱼市更像内地的集市,日常生活的穿和用以及旅行纪念品都可以在这里买到。海岸上停靠的鲁佐船只色彩斑斓,海岸边的特色餐馆味美价廉。
哈尔·萨夫列尼地宫ALSaflieniHypogeum
马耳他语为ĦALSaflieniHypogeum,考古爱好者的好去处,位于Paola区,是马耳他又一世界文化遗产。它建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5000多年,共分三层。第一层部分为天然洞穴改成的墓穴;第二层为主宫,由多个房间组成,里面存有大量珍贵的壁龛、神坛和壁画;第三层为当时的储藏室。该景点非常热门,每天入宫有60人的人数限制,比较保险的方法是网上提前预购门票,然而也是一票难求。该地宫附近的Taxien神庙,也值得一同观赏。
黄金海湾GoldenBay

位于马耳他岛西北面,马耳他最有名也是最漂亮的沙滩之一。
马耳他景点,需要你去到马耳他当地才能完全了解。
《慕尼黑》,《角斗士》,《特洛伊》,《大力水手》,《达·芬奇密码》,《末日之战》以及电视剧《权利的游戏》等知名度较高的电影电视剧全部在“马耳他”取景!

马耳他政府也积极在推广电影拍摄,通过电影产业提升马耳他的知名度。
2013年,马耳他电影拍摄总产值为500万欧元,到2014年,电影产业海外投资增加到2900万欧元。
2015年底,旅游业将为马耳他经济注入8000万欧元。
2015年8月,马耳他政府公布了最新的马耳他永久居留和签证申请计划,申请者投资25万欧元于马耳他国债(该投资5年后返还),即可一步到位获得马耳他永久居留权。该项目受到了全球移民界的关注,且因为申请条件简单方便,特别受中国移民者的关注。
申请条件:
1.主申请人年满18周岁;
2.无刑事犯罪记录;
3.投资马耳他国债25万欧元,并保持投资5年。
项目概况:
1.申请人可获颁马耳他永久居留卡;
2.最多可包含祖孙四代人办理;
3.随行子女年龄上限为25岁。
享受权益:
1.持卡者可自由出入申根国;
2.可在马耳他享受医疗、教育、经商等便利。
2014年初,马耳他政府公布投资移民法案,允许欧盟以外的个人通过个人投资者计划获得马耳他居留权,从而申请马耳他公民权及护照。此项目已经推出,受到中东、俄罗斯等地富豪的青睐。
申请条件:
1.主申请人年满18周岁;
2.国家捐款投资:65万欧元或以上;
3.购买马耳他国债:15万欧元或以上,并享受5年复利收益;
4.租赁一处房产,每年16000欧元;或者投资35万欧元或以上购买一处住宅。
*以上租赁房产和国债投资需保持五年
享受权益:
1.拥有马耳他护照可以自由定居诸多欧洲大国,尽享在欧洲居住、生活、学习等便利;
2.持有马耳他护照可以免签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等。
3.持有马耳他护照可以享受马耳他的医疗、教育等等权利,并拥有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马耳他护照持有者可以享受马耳他当地税务政策,避免全球征税。
2020年9月2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发布了《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在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中,马耳他排名第27位。
新亚洲娱乐(英文名:ASIA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全称:新亚洲娱乐联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戏剧制作人及杂项戏剧服务为主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旗下分公司包括虎威艺能创作有限公司(TGS HK)、稻草人娱乐创作社(Scarecrow Entertainment)、虎威王朝音乐创作股份有限公司(TGS Music)、虎威活力娱乐传播有限公司(TGS Taiwan)、AK Entertainment(Korea)以及AEG Korea等。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又称孟买敏感指数)为印度最被广泛使用的指数,为投资印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由孟买证券交易所发行。由于各类媒体提到的“印度股市”,实际上都是孟买股票交易所,因此,该交易所的SENSEX-30指数几乎成了印度股市的代名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