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隶属于临汾市。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1°24'至111°37',北纬35°33'至35°51'之间,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曲沃县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和地热水资源丰富。 曲沃县历史悠久,曾是晋国建都之地,拥有丰富的地下文物。2019年3月6日,曲沃县被列入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21年,曲沃县人口为216595人,实现生产总值157.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9.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6.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分别为14.1:63.1:22.8。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曲沃县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经济、文化、交通、社会、旅游、代表人物、获得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曲沃县

面积

437平方千米(2020年)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

地理位置

山西省中南部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5镇、2乡

行政区划代码

141021

人口

21.2万(2021年)

方言

中原官话

著名景点

晋国博物馆、桥山风景区、磨盘岭、太子滩、浍河、景明和晋园等

电话区号

0357

火车站

曲沃站、高显站、南常站

车牌代码

晋L

地区生产总值

157.9亿人民币(2021年)

外文名

Quwo County

邮政区码

043400

地方特产

羊汤、饸饹面、油煿凉粉

著名人物

贾汉复、卫周祚、顾炎武、彭真

所属城市

山西省临汾市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1088元(2018年)

所属地区

山西省临汾市

历史沿革

名称由来

曲沃之名,始于西周初期。古晋国以绛山为宗,绛水(今沸泉)出绛山之南,沸涌而东,折向北经青玉峡,东流白石山,悬而为沃泉(今景明瀑布),九曲而北入于浍,萦回盘旋,西流入汾。取其曲,取其沃,得名曲沃。据《读修曲沃县志》,因古曲沃城为名,古曲沃得名于境有沃水并萦回盘旋,是为曲沃命名之由。

建制沿革

公元前1020年前后,叔虞故,其子燮父继位,将国号改为晋,自号晋君,于晋水入浍之处建新都,取名曰翼(今曲沃县与翼城县接壤地带)。

西周穆王年间(约前10世纪),晋成侯徙都曲沃(今县城西南1公里处)。此间,历成、厉、靖、釐、献五世。

前811年,晋穆侯将国都迁于绛,后世称“故绛”(今曲沃县中东部和翼城县西部一带)。

前746年,穆侯之孙昭侯迁都于翼,周平王二十六年(前745年),封其叔成师(桓叔)于曲沃,号“沃国”。历桓叔、庄伯、武公三世,曲沃渐成为晋国当时的军事、经济、文化中心。

前724年,曲沃庄伯入翼杀孝侯,晋立鄂侯于鄂(“鄂”指晋之别都,时间较短)。鄂侯六年死,哀侯复都翼。

前716年,曲沃武公姬称继位,史称晋武公。武公即位后,厉兵秣马,整经略武,实力大大增强,于前679年伐晋成功,定都曲沃。

前669年,晋献公“聚邑曰绛”(此“绛”在原有“绛”的基础上扩大了范围,今曲沃约三分之二的地域在其内),次年迁都于此。历献、惠、怀、文、襄、灵、成7公。

前636年,晋献公二公子重耳即位,史称晋文公,定都曲沃(包括今天曲沃全境、翼城西部、侯马东部),自此拉开了晋国称霸150余年的恢宏巨幕。

简王元年(前585年),晋景公迁都新田,亦称绛,后世称“新绛”(今曲沃西、侯马东)。历景、厉、悼、平、昭、顷、定、出、哀、幽、烈、孝、静13公。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曲沃属魏。

秦,置绛县,曲沃属之。

西汉,亦置绛县,属河东郡。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改绛县为绛邑县,仍属河东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绛邑县为曲沃县,属正平郡,县名自此历代无更改。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正平郡,曲沃县改属绛郡。十年后徙至今乐昌镇。

唐朝,属绛州。

宋朝,属绛州绛郡。

金初,属绛州,兴定初年属晋安府。

元,属绛州,大德九年(1305年)改属平阳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平阳府。

清末,属河东道。

中华民国时期,直属山西省。

1949年,属临汾专区。

1954年,属晋南专区。

1958年11月,撤县并入侯马市。

1963年5月,恢复曲沃县,县址驻侯马镇,仍属晋南专区。

1970年,属临汾地区。

1971年,侯马市析出,恢复曲沃县,县政府驻城关,自此曲沃无变更。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曲沃县界于东经111°24'—111°37'和北纬35°33'—35°51'之间,总面积437.9平方公里,南北长29.5千米,东西宽15.4千米。

地形地貌

曲沃县地处侯马断陷盆地东部,受地壳造山运动影响,北部塔儿山(崇山)、南部紫金山(绛山)隆起,形成两山夹一盆地的地形单元。盆地呈东西向展布,大部为冲积平原。地貌主要为平原和丘陵,类型包括:土石山区、山前倾斜平原区、黄土塬区、冲击平原区、现代河谷区。其中,平原区总面积达339.76平方公里,约占县域国土总面积的77.58%。

地质

曲沃县境内除南北两山出露基岩外,其余主要为黄土所覆盖。山区出露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等。盆地中隐伏断裂、褶曲、火成岩体发育,并伴随有新构造运动发生。由于地质构造运动的差异,各地隆起沉降不均匀,北、东、南部高,西部低。

气候

曲沃县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干燥寒冷,雨雪稀少。年平均气温12.6℃,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2.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2℃,冬夏温差28.8℃,全年大于10℃的积温达4395℃。降水主要集中于7-9月份,降水量按四季划分:夏季占44.5%,秋季占30.9%,春季占19.9%,冬季占4.7%,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210天,初霜一般出现于10月中旬末下旬初,最早在9月下旬,终霜期出现于4月上旬。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87.8小时。

曲沃县

土地构成和土壤

曲沃县内山、水、岭、川相间,其土地构成为:平原、丘陵、山地、水域四类。全县土壤总面积64.07万亩,分粗骨土、褐土、潮土、盐土、沼泽土、新积土6大土类(包括10个亚类、17个土属、46个土种)。

植被

曲沃县内自然植被主要有三大类型:林木—草灌植物群落,草灌植物群落,草甸植物群落。

水文

曲沃县境内河流有浍河、滏河及浍河支流黑河、天河,均由东向西汇入汾河,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曲沃县水资源丰富,是山西省少有的富水县之一。地表、地下水可利用量达1亿立方,主要河流有汾河、浍河、滏河、黑河、天河,泉水有沸泉、西海温泉、太子滩温泉。全县共有水库12座,总库容量17980万立方,地下水约8800万立方米,均为流动水。工业水资源约为4336万立方米。境内95%以上为中性水。其中,浍河水库库容量达1亿立方,为晋南地区最大的水库。

矿产资源

曲沃境内矿产资源极其丰实,主要有铜、铁、钴、金、银、锌、铝矾土等金属矿产和石灰石、石膏、花岗岩、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其中,铁矿石品位在45%以上,总储量5000万吨;石灰石储量1000万立方米;石膏储量1000万立方米;煤炭探明储量5.7亿吨。

生物资源

曲沃县植物包括松科、云杉科、桦木科等在内的40余科约400种,常见有:杨、梧桐、松、刺柏、柳、香椿、苹果、葡萄、樱桃、莲藕、枣、草莓、海棠、冬青、牡丹、菊、玫瑰、月季等。目前尚存动物有:狼、赤狐、狍子、獾、黄鼬、松鼠、岩松鼠、鼹鼠、穿山甲、蝙蝠、刺猬、杜鹃、喜鹊、麻雀、乌鸦、燕、雁、鹌鹑、鹤、鹳、青蛙等。

行政区划

截止2016年3月,曲沃县辖5镇、2乡(即:乐昌镇、高显镇、史村镇、曲村镇、里村镇、杨谈乡、北董乡)、158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1月,曲沃县下辖5镇、2乡,158个行政村。县政府驻乐昌镇。

辖区详情

乐昌镇

高显镇

史村镇

曲村镇

里村镇

杨谈乡

北董乡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底,曲沃县常住总人口为248020人,其中男性124654人,女性123366人,市镇常住人口106526人,乡村常住人口141494人。全县共有回、满、蒙、壮、傣、藏、黎、侗8个少数民族,共1480余人。其中,以回族为主,主要集中在县城东关、西南街和北关。

2021年,临汾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曲沃县人口为216595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曲沃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90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47亿元,下降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4.31亿元,增长8.3%。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3.7:52.6:33.7。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98亿元,增长2.5%;金融业增加值6.55亿元,增长13.1%。

2018年,曲沃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088元,按2018年平均汇率(1:6.6174)计算为6209美元。

2018年,曲沃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1.75亿元,下降21.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额3.47亿元,下降71.7%;工业投资额24.68亿元,增长40.4%;其他投资额3.60亿元,下降65.3%。全部投资中转型项目投资额为25.03亿元,下降24.8%,占比78.8%,比上年降低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中技改投资额为15.87亿元,增长58.2%,占比64.3%,比上年提升7.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0.66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68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41亿元,三次产业完成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78:20。

2018年,曲沃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0.07亿元,首次跃上十亿台阶,比上年增长67.2%。公共财政收入完成3.91亿元,增长51.4%。按征收渠道分:国税系统收入1.91亿元,增长120.1%;地税系统收入1.43亿元,增长43.1%;财政系统收入0.57亿元,下降20.7%。按征收种类分,增值税收入最高,共完成1.74亿元,增长138.9%;其次城维税完成0.41亿元,增长52.8%;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0.34亿元,增长56.6%;专项收入完成0.31亿元,增长42.4%。

2018年,曲沃县财政支出14.17亿元,下降3.1%,上亿元的支出项目主要有:社会保障就业2.64亿元,同比下降0.8%;教育支出2.46亿元,同比下降13.1%;医疗卫生2.13亿元,同比增长4.7%;农林水事务1.85亿元,同比增长8.8%;一般公共服务1.36亿元,同比增长4.7%。以上5项共计10.44亿元,占到全部财政支出的73.7%。

2021年,曲沃县实现生产总值157.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2.2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99.7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6.0亿元,增长5.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1:63.1:22.8。

第一产业

2018年,曲沃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45亿元,比上年增长0.48%,其中农业产值实现20.27亿元,增长1.9%;林业产值实现0.34亿元,下降1.85%;牧业产值实现4.28亿元,增长3.75%;渔业产值实现0.33亿元,下降10.5%;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0.23亿元,增长7.46%。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内部结构比为79.6:1.4:16.8:1.3:0.9。

2018年,曲沃县农作物种植面积57.03万亩,增长1.0%。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3.74万亩,增长10.4%;玉米种植面积23.81万亩,增长4.2%;豆类种植面积0.42万亩,增长68.5%;薯类种植面积0.53万亩,下降12.4%;葵花种植面积0.85万亩,下降30.6%;蔬菜及菌类种植面积7.31万亩,下降7.3%;药材种植面积1.13万亩,下降39.2%;西瓜种植面积0.21万亩,下降26.5%。

2018年,曲沃县粮食总产量19.13万吨,增长0.12%。其中小麦产量8.70万吨,下降0.04%;玉米产量10.20万吨,增长0.82%;豆类产量0.03万吨,增长50.23%;薯类产量0.97万吨,下降25.5%;葵花产量0.13万吨,下降42.5%;蔬菜及菌类产量34.3万吨,下降7.05%;药材产量1.39万吨,下降42.2%:西瓜产量0.58万吨,下降22.7%。

2018年,曲沃县果园面积3.93万亩,下降16.9%。其中苹果面积1.83万亩,下降1.4%;葡萄面积1.41万亩,增长4.0%;樱桃面积0.3万亩,下降29.6%。

2018年,曲沃县水果总产量5.69万吨,下降37.6%。其中苹果产量2.54万吨,下降42.5%;葡萄产量2.49万吨,下降31.0%;桃产量0.43万吨,下降19.9%;梨产量0.11万吨,下降7.7%。

2018年,曲沃县蔬菜种植面积7.31万亩,下降7.3%,产量34.4万吨,下降7.0%。其中大葱面积0.78万亩,下降22.1%,产量4.13万吨,下降15.7%;大蒜面积1.52万亩,下降0.4%,产量2.74万吨,下降0.4%;黄瓜种植面积2.42万亩,下降5.7%,产量18.51万吨,下降3.8%。

2018年,曲沃县肉类总产量1.51万吨,增长10.5%。其中,当年出栏肉猪11.69万头,增长11.6%,猪肉产量9341吨,增长11.5%;当年出栏肉用牛2597头,下降0.6%,牛肉产量355吨,下降6.3%;当年出栏肉用羊5.53万只,增长5.4%,羊肉产量765吨,增长5.1%;当年出栏家禽277万只,增长10.4%,禽肉产量4413吨,增长10.3%;当年出栏家兔14万只,增长23.6%,兔肉产量213吨,增长23.8%;渔业养殖面积3330亩,下降38.2%,渔业养殖产量1693吨,下降10.1%。全年牛奶产量4865吨,下降61.8%;蜂蜜产量80吨,下降9.2%,禽蛋产量1.15万吨,下降9.4%。

第二产业

2018年,曲沃县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3家。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9114人。

2018年,曲沃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68.48亿元,增长15.0%,完成工业增加值40.06亿元,下降0.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0.23亿元,下降56.6%;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9.8亿元,与同期基本持平。按主要行业分,炼焦业完成增加值2.52亿元,增长1.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33.55亿元,下降0.8%;水泥制造业完成0.85亿元,下降11.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1.51亿元,增长3.7%。

2018年,曲沃县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72.18亿元,增长20.4%,税金总额8.29亿元,增长54.7%,利润总额24.34亿元,下降11.4%,亏损企业亏损额639万元,下降7.9%。

2018年,曲沃县建筑业实现总产值8168万元,下降27.1%。

第三产业

国内外贸易

2018年,曲沃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92亿元,增长7.2%。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40亿元,增长5.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52亿元,增长11.5%。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20.85亿元,增长6.6%;餐饮收入额5.06亿元,增长9.8%。

2018年,曲沃县海关进出口总额完成2318.8万元,增长2.8%。

金融、邮电

截至2018年末,曲沃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7.70亿元,增长10.8%,新增各项存款8.66亿元。其中住户存款77.21亿元,增长10.5%,新增住户存款7.35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5.78亿元,增长27.4%,广义政府及机关团体存款5.71亿元,增长1.2%。

截至2018年末,曲沃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7.12亿元,增长29.5%,新增各项贷款8.46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6.91亿元,下降3.9%,其中消费性贷款6.50亿元,新增2.79亿元;经营性贷款10.41亿元,新减3.47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0.21亿元,增长82.5%。

截至2018年末,曲沃县本地电话1.08万户,移动电话21.80万户,互联网6.5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8部/百人。年末全县载货汽车保有量2191辆,城市公交汽车85辆,出租汽车137辆。

文化

特产

北董大蒜

北董大蒜,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北董大蒜种植区域地处紫金山冲积平原的黑河河道及沸泉干渠、天河水库周边;土壤以潮土、褐土为主,适宜水生蔬菜生长。曲沃县北董乡种植大蒜历史悠久。北董大蒜分为白皮、紫皮两种,头大瓣齐,皮薄如纸,清白似玉,粘辣清香,营养丰富。北董大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其性温味辛辣,所含大蒜辣素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于细菌性、真菌性与原虫性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与预防价值。

2017年4月20日,原农业部批准对“北董大蒜”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南林交莲藕

南林交莲藕,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林交莲藕种植区域地处紫金山冲积平原的黑河河道及沸泉干渠、天河水库周边;土壤以潮土、褐土为主,适宜莲藕生长。南林交莲藕营养丰富,酥脆无渣,味甘多液,折断可拉丝且有独特清香味,莲菜是莲藕肥大的地下根状茎,南林交莲藕为该地古老品种—白莲,果实基本为纺锤形,并伴有不规则棱角,大小均匀,皮白如玉。

2011年12月20日,原农业部批准对“南林交莲藕”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曲沃麦茬羊肉

曲沃麦茬羊肉,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曲沃县主要河流有汾河、浍河、滏河、黑河、天河,泉水有沸泉、西海温泉、太子滩温泉,各类地上、地下水质优良,适合发展畜牧养羊业。曲沃麦茬羊肉的胴体羊肉的品种有两种:绵羊肉和山羊肉,正常的羊肉颜色为红色,山羊肉色泽较绵羊的红,绵羊肉的规格标准把绵羊胴体分为四级,山羊桐体的分级按肌肉发育程度和肥度,山羊肉分为三级。曲沃麦茬羊肉肉质细嫩,味美多汁,膻味小,食用时味香而不腻口。

2017年4月20日,原农业部批准对“曲沃麦茬羊肉”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交通

曲沃县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枢纽区域,背靠京津唐、面向环渤海,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古时便是工商发达、商贸流通之地。今曲沃县城北距太原317公里、南距三门峡160公里、东距郑州270公里、西距西安315公里,距运城机场和临汾机场都只需1小时车程,距大西高铁侯马西站仅有半小时车程,距侯马方略物流保税中心仅10分钟车程。境内同蒲铁路、108国道贯穿南北,侯月铁路、大运高速、阳侯高速纵贯南北、横跨东西,是全国公路网密度最高的县份之一。除此之外,境内还设有高显、南常、曲沃火车站和曲沃煤焦集运站,年发运量达300万吨,是亚欧大陆桥上货物集散枢纽之一。

截至2018年,曲沃县公路里程达到627.514公里,按功能分:高速路18.206公里,一级路21.375公里,二级路149.328公里,三级路242.739公里,四级路193.806公里,等外路2.06公里。按性质分:国道21.375公里,省道43.051公里,县道95.794公里,乡道206.14公里,村道261.154公里。全县农村街巷全部硬化。

社会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曲沃县有幼儿园59所,比上年增加2所(新审批两所幼儿园),完全小学校40所,初级中学12所,高级中学2所,职业中学1所。

2018年,曲沃县在校学生数23366人,比上年增加227人,在校教职工数2142人,比上年增加50人。

2018年,曲沃县普通高中在校生3127人,比上年减少536人;毕业生1371人,,比上年减少167人;高考二本B类以上达线532人,比上年减少42人,二本B类达线率达38.2%,比去年下降0.5个百分点。

2018年,曲沃县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材费195.65万元,为贫困生发放生活补助131.53万元,共拨付学杂费、公用经费1560.21万元。

2018年,曲沃县幼儿入园率达100%;小学入学率、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为100%、巩固率为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7.8%,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更高水平。

文化事业

文艺创作

2018年,曲沃县组织创作情景剧《张坊知县(二)》、《智勇书记李顺天》,歌曲《奔跑吧曲沃》、《曲沃美》,大型编钟乐舞《又现晋国》等为全域旅游晋都行——“六区四园”文化旅游系列活动。

文化服务

2018年,曲沃县为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图书配送各类书籍8000余册,书架28组;免费送戏下乡118场,农村公益电影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公益电影分别放映1896场和63场;举办戏曲、舞蹈、书画、摄影等各类公益演出、展览近百场。

文化产业

2018年,曲沃县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达1.07亿元。全县122家文化企业产业单位,包括互联网服务、文艺培训机构、工艺美术、电影放映、文艺演出、文化辅导等年营业收入共计5500万元。教育、文化办公等消费市场收入达1140万元。全县文化旅游产业综合产值达1.954亿,增长10.02%。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末,曲沃县共有县级医院7所,乡级医院10所,村级卫生所160所;医院房屋建筑面积90182平方米;年末床位数972张;医疗卫生系统从业人员1414人,其中:执业医师442人,注册护士356人。

体育事业

2018年,曲沃县举办各类有规模的体育赛事20余次;承办第二届“立恒钢铁杯”环太子湖全国自行车公开赛(山西联赛)、山西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群体项目老年人组太极拳(剑)比赛、“建邦·通才杯”半程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

截至2018年末,曲沃县体育场地总面积达到400120平方米,人均1.6平方米。体育场地共有313处,其中社区公共运动场4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7处,学校体育场20处,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25处,已覆盖全县100%的社区和100%以上的行政村;全年体育彩票实现1494万元销售额,增长54.8%。

人民生活

截至2018年末,曲沃县常住人口248020人,其中男性124654人,女性123366人,性别比为1.0104:1。市镇常住人口106526人,占比重42.95%;乡村常住人口141494人,占比重57.05%。全年出生率为11.54‰,死亡率为7.10‰,自然增长率为4.44‰。

2018年,曲沃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176元,增长6.8%。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89元,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137元,增长7.1%。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4591元,增长6.6%;农民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6606元,增长10.5%。

社会保障

2018年,曲沃县城镇新增就业4030人,创业带动就业598人,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96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95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年末全县在岗职工11822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4025元,增长10.4%。

截至2018年末,曲沃县参加企业养老保险22569人;参加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007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02018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193282人;参加失业保险10302人,参加工伤保险30821人,参加生育保险16910人。

2018年初,曲沃县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519户1031人,年末347户648人,全年发放低保金445万元;年初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2380户2762人,年末1920户2360人,全年发放低保金1045万元;年初纳入特困供养对象322户335人,年末297户304人,全年发放供养金295.3万元;全年城乡医疗保险报销4.87万人次,报销7579万元;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31047人,发放养老金4222.7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7407人(含遗属480人),发放养老金20576万元;机关事业离退休人员3593人(含遗属359人),发放养老金15035万元。社会化发放率皆为100%。

旅游

晋国博物馆旅游区:位于曲村镇北赵村,核心景点晋国博物馆,是依托“20世纪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而兴建的山西省第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为一体,完整展示“晋文化”风貌的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一处“晋文化”研究开发基地。博物馆总占地面积12.4万平米,建筑面积1.3万平米,绿化面积2.7万平米,展厅总面积近9000平米。分为晋国历史文化展厅、曲村—天马遗址发掘史展厅和晋侯墓地遗址陈列厅等三大展厅。集中展示了西周时期晋国9代晋侯和夫人的墓葬以及出土的一万两千余件各类珍贵文物,其中陪葬车马坑是目前我国所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车马坑,比秦始皇陵兵马俑早606年。同时也是研究西周军事装备、制车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极具观赏价值。2014年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其中海内外专家、学者、外国友人、华侨华裔5000余人次。2016年晋国博物馆被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授予“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太子滩温泉度假区:位于乐昌镇,是以温泉为核心开发打造的集温泉养生、餐饮娱乐、文化展示、农业观光、商务交流等为一体的现代综合旅游景区,由万憬国际休闲广场(包括生态酒店、温泉洗浴、室内国标游泳馆、室内水上乐园)和太浒公园(包括御汤庭院、太浒游园)以及太子滩休闲度假庄园三大板块构成。万憬国际休闲广场内的温泉流量每小时303立方米,水温46.5摄氏度,泉水富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达到医疗热矿水标准,在全国屈指可数。太浒公园内的御汤庭院以家庭式度假酒店为特色,北方院落为主体,融入“晋文化”元素和江南园林风格。与此同时,这里还专门配置了休闲农场,使每个前来度假的游人在休闲放松的同时,还能享受耕种乐趣。太子滩休闲度假庄园,是春秋时期晋国太子申生泛舟救弟传说的故事发生地,坐落于庄园内莲花岛环岛的晋国历史文化展示馆—“申园”是其核心景点。走进太子滩温泉度假区,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与历史交织、都市与田园共融、人与水相近相亲的都市“桃花源”。在太子滩头听晋史,住御汤庭院泡温泉,已经成为广大游客假日休闲放松的不二去处。

景明诗经山水旅游区: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的北董乡景明村,地处曲沃、闻喜、绛县三县交汇的紫金山麓,山中有泉,史称“沃泉”,又名“绛水”、“白水”,泉水常年不断,清澈可饮,为曲沃古十景之一。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有相当的篇幅,即描写此处或与此处有关,《诗经·唐风·扬之水》有云:“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形容其“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这里还有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先生曾旅居于此的瀑布游园,以及沃源小镇、龙岩苑、牡丹园、水上乐园等特色景点,是集游诗经山水、品国色牡丹、寻沃国之源、享绿色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

诗经故里田园综合体景区:位于北董乡的景明、南林交村一带,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唐风》,共12篇,都是在这一带创作的。该景区以反映“诗经文化”为主题,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巧妙结合、融为一体,还原了《诗经·唐风》里的风土人情,再现了晋国围场御苑的山水景色。景区内不仅有千年古银杏、元代龙泉寺等历史遗存,同时还有诗经广场、诗经亭、诗经园、银杏广场、银杏大道、世外莲园、荷塘栈桥、林溪叠水、林下广场、观景楼、仿古村落、仿古商业街、元代古城门和城墙等人文景观。

窑院晋殿悬冰景区:位于北董乡窑院村。该景区以曲沃古十景之一的“晋殿悬冰”景观开发为核心,规划建设药用观赏经济林区、有机农业采摘区、晋文化园区、宗教文化区、现代阳光农业科技园、游乐园、文化影视古街、藏文化基地等“四区两园一街一地”,是涵盖晋文化、宗教文化、藏文化三大元素,集农业采摘、休闲娱乐、体验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浍河水岸风光旅游区:位于史村镇西吉必村浍河水库岸边,景区以彰显晋国历史文化、成语典故文化、晋南民俗文化、浍河精神文化等“四种文化”为特色,建有明清四合院群落、大型古装电视剧《重耳传》拍摄基地、晋水阁、浍河精神长廊浮雕塑、仿晋水街、晋国水城、拓展训练中心、水上娱乐、大型游乐场等景点。同时,景区内晋都民俗风情园作为晋南首个大型多功能综合性的旅游景点,目前已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体系,是集浍河精神弘扬、晋国文化展示、晋南民俗体验、生态农业观光、休闲文化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区。来到这里,既可欣赏浑然天成的自然风光,又能探访厚重深远的晋国文化,更可感受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

磨盘岭休闲农业观光区:因状若磨盘而得名,依托国家4A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园区、山西省首批美丽宜居示范村——西海村而开发兴建。该景区以磨盘岭为核心,充分挖掘当地特有的春秋晋国历史文化、晋南民俗文化、地理生态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介子推忠孝文化等人文资源,积极整合村周边七星海、八角海、龙王庙、玉泉院和童儿庙等旅游资源,以晋国民居民俗区为核心,重点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环节上做文章,复原了陈赓将军故居,建设有忠节文化园、竹林苑、月亮湾、星海宾馆、仿晋商业街等一批特色景点和服务设施,现已发展成为集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完美结合、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

曲村古镇旅游区:位于曲村镇。该镇元初建镇,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特色小镇。该景区目前有两条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一条是由大悲院、靳家祠堂、商贸古街、文公广场、义城黄帝庙、方城黄帝庙、生态休闲园、采摘园、元义坊醋坊组成的历史文化生态风情游线路;另一条是由白中村、上陈村、下陈村、上营村、下营村、上院村、下院村、北白集村、西白集村、问卦村、鬼谷子洞等历史遗迹组成的春秋战国军事体验探秘游线路。景区核心区域曲村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金建筑大悲院和供奉着汉高祖刘邦的开国重臣信武侯靳龢与汾阳侯靳强父子(司马迁《史记》、《汉书》均有记载)的靳家祠堂。进入小镇,街道绿树成荫,晋风韵味悠长,店铺井然有序。晋式青铜礼器、陶艺体验、葫芦工艺、民间剪纸、传统面塑、手工布艺、古法酿醋技艺、地方特色美食更让人流连忘返。

桥山黄帝文化风景区:位于杨谈乡。《史记》载,“黄帝崩,葬桥山”。据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教授研究证实,曲沃桥山最有可能是黄帝的埋骨所在。因桥山山势巍峨、翠柏环绕,雨霁初晴、青碧岚光,故称“桥岳晴岚”,乃曲沃古十景之一。景区以弘扬“根祖文化”为核心,以“追寻黄帝足迹、传承历史文明”为理念,凭借桥山特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在修复山顶黄帝庙、建设山顶广场的同时,于山下建设了集桥山驿休闲食宿区、游客接待服务区、黄帝文化展示区、乡村旅游体验区于一体的“黄帝部落”民俗村。该景区作为传说中黄帝的东陵,已成为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西陵遥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又一华夏儿女祭祀先祖的圣地。

石桥堡红色文化景区:位于该县革命老区杨谈乡石桥堡村。该景区依托中共曲沃县委旧址和革命纪念馆而兴建。景区占地100亩,分为“一核四区”。“一核”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包括老县委旧址、革命纪念馆、窑洞宾馆、会议厅、抗日情景剧等。“四区”包括休闲垂钓区、地道体验区、特种养殖区和拓展训练区。景区建设有人工湖、铁索桥、停车场、战备工事、演艺场、地道和窑洞宾馆等景点和服务设施。该景区是以红色旅游为主要支撑,兼具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度假、民俗体验等多种旅游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景区。

朝阳沟景区:位于里村镇朝阳村。景区内地势蜿蜒,水资源丰富,拥有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因有与旧石器时代遗迹丁村文化相近的西沟遗址而闻名遐迩。该景区主要规划建设“一园两区”。一园,即西沟遗址园,复原了原始人生活场景,布置了形态各异的仿真恐龙;两区,其一为明清古建区。以明清古县署、驿站、从教书院和汇聚国内地方名吃的特色古街为主要内容;其二为休闲娱乐区。主要以窑洞民宿、农业采摘、竹林迷宫、水上垂钓为特色,是一个集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文化旅游、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园。

荷塘月色景区:位于高显镇汾阴村,总规划面积1400余亩。景区一期包括休闲娱乐区、莲鱼共养区和特色种植区、产品加工区。休闲娱乐区有水上乐园(包括智勇闯关、勇敢攀岩、儿童游乐设施等)、书画展厅、农产品展厅、餐饮木屋、景观生态水面、八角亭、杨树林、射箭场等设施。莲鱼共养区以泥鳅和莲藕立体种养为特色。种植区主要发展特色果蔬和水稻。产品加工区主要加工泡椒藕带、荷叶茶、莲藕汁饮料等系列产品。景区二期以打造和挖掘“荷文化”为主线,建设内容包括玉姬广场、荷语演艺场和仿古一条街等景点。该景区是集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和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现代休闲旅游区。

晋园(公园):位于县城东城新区中心地带,总占地面积318亩,整体设计立意于曲沃特级文物—春秋中晚期的错黄铜宝壶。景观主要包括“一心一湖两带八大景观”。一心,即集城展馆、图书馆、文化馆、档案馆、老年活动馆、晋都剧场和晋都会堂等“五馆一场一会堂”为一体的晋都文化会展中心;一湖,即水面约50亩的如意湖;两带,即全长600米的沃水潆洄水景带和全长450米的林间小溪水景带;八大景观,分别为晋国风格的仿古牌坊、晋水桥、沃水潆洄、吉祥福苑、戏苑、宫舫双壁、如意湖、晋国街。此外,公园内还设置有生态停车场、星级公厕、万人广场、露天舞台等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以彰显“晋文化”为特色的开放型、生态型、文化型、综合性公园。

申园:位于太子滩温泉度假区内的太子湖湖心岛上,因晋国太子申生舍身救弟的传说而得名,外观采用仿古四合院形式布局,设有两进院落,内部主要由晋文化展厅、休息区和商务接待区三部分组成。其中,文化展厅以太子湖传说和晋国文化为题材;休息区和商务接待区包括会客、会议、餐饮、休息等场所,是一个集文化展示、休闲观光、商务接待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公园。

绛园:位于县城北部原曲沃烟厂旧址,因曲沃是晋国早期都城故绛所在地而命名,占地60亩,布局有滨水、古建、园林等三大景区。其中,滨水景区以浍水湖为中心,湖畔有桃花岛、紫竹园、六合亭等景点;古建景区主要有明堂和烟草馆;园林景区以假山为依托,建造有文公阁、践土台、晋文公人物群雕等,是一处以反映“晋文化”为核、完善城市功能为基的城市生态休闲公园。

顾园:位于县城东城新区中心地带,占地约40亩,园内建筑全部为仿明清式古建,具有江南风格、兼顾南北特色,分东、西和主题景观区三个单元。东景观区由桃园、李园和翠竹园组成,寓意顾炎武先生桃李满天下的成就和坚韧不屈的气节;西景观区由杏树林、柿子树以及银杏、红枫等灌木组成;主题景观区由一湖一山(摇篮湖、白石山)、一轩一榭(光明轩、四方榭)、一台一桥(读书台、石桥)组成,是为弘扬和传承明末清初,寓居曲沃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思想,而规划建设的爱国主义主题文化公园。

曲沃县

代表人物

曲沃历史悠久,是黄河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产丰富、历史积淀厚重,素有“地下博物馆”和“三晋文化源头”之称。

境内有里村西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属丁村文化范畴;浍河南岸的安鹄、望绛为仰韶文化遗址;滏河两岸的方城、下坞为龙山文化遗址,这些都说明中华文明始祖早在十多万年前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因两周时期曲沃乃晋国都城所在地,所以又有众多的古晋遗址。如,曲村—天马古晋遗址、羊舍墓地、东韩古晋国遗址、晋诸陵、晋世子墓、齐姜墓、荀息墓、里克墓等。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村—天马遗址规模宏大,目前已发掘了九代十九座西周时期晋国诸侯和夫人墓葬,其它墓葬一千余座,出土各类珍贵文物12000余件,并探明有十座陪葬车马坑,其中一号车马坑陪葬战马百余匹、战车24辆,是目前全国所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真车真马坑,比秦始皇兵马佣早606年(公元前812年)。它为人们了解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工业科技以及葬俗礼仪提供了实证,为“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列王编年提供了年代标尺。该遗址的发掘曾被列为1992年、1993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被《考古》杂志评为“二十世纪中国100个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此外,县境内还有宋代大悲院、元代龙泉寺、感应寺砖塔、周秦遗物千年银杏树、三清庙献殿、明代四牌楼、清代薛家大院以及桥山黄帝庙、义城黄帝庙等一大批文物古迹。全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2处,文物馆藏量达到45844件,百年以上古建筑260余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曲沃碗碗腔、曲沃琴书、任庄扇鼓傩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曲沃“花葫芦”、晋都文锣鼓、四牌楼传统古会、曲沃小米陈醋、晋国青铜铸造技艺等)。特色小吃主要有羊汤、饸烙面、油煿凉粉等。

曲沃在尧、夏到两周的这段时间里,特别是从叔虞封唐到韩赵魏三家分晋的600多年时间里,有近400年的时间都处于晋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此间集中出现了《周易》《左传》《国语》《史书》《诗经》等众多传世文化典籍。其中,《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按年纪事的编年体史书,仅记晋事的篇幅就占到了四分之一;《国语》作为我国第一部按国纪事的国别史,是《左传》的姊妹篇,全书二十一篇,其中晋语就占了九篇,几近全书的一半,故有人将“国语”称为“晋语”;《诗经》中也有大量的篇幅与曲沃相关。可以说,曲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之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

正是这种数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既而为中国成语文化的萌芽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养分。据统计,《汉语成语词典》现收录的5500多条词目中,出自曲沃的有300多条,与曲沃有关联的成语更是多达1500条以上,诸如饮水思源、从善如流、公而忘私、居安思危、秦晋之好、志在四方、取信于民、政平民阜、退避三舍、表里山河、汗马功劳、休戚相关、君无戏言、宾至如归、识多才广、除旧布新、唇亡齿寒、楚才晋用、犄角之势、痛心疾首、礼贤远佞、鞭长莫及、知难而退、退避三舍、甘拜下风、多难兴邦等。时至今日这些成语典故已是尽人皆知、人皆能详,由此而引申演变而来的成语更是达到了数千条之多。2016年2月,中国民协命名曲沃为“中国成语典故之乡暨中国成语典故传承基地”。目前,曲沃县把弘扬和传承成语文化作为“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建设“全国最大的成语产业开发基地、成语文化教育基地、成语文化研究交流基地、成语文化旅游胜地”的思路,通过大力度、全方位、高平台招商引资,着力打造中国成语文化城。

曲沃历代名人辈出,史不绝书,或以文治武功泽被后世,或以高风亮节垂范千古,或以科技和文化成果造福于民,影响较深的不乏其人,世人有口皆碑。

晋武公(公元前754年—公元前677年),姬姓,名称,晋穆侯曾孙,曲沃桓叔之孙、曲沃庄伯之子,晋国春秋称霸的重要奠基者。公元前716年继位,当时称曲沃武公。公元前678年,率兵击败晋侯缗,取而代之,被周僖王封为晋国国君,位列诸侯,结束了晋宗室长达67年之久的两翼并存局面,实现了政权统一,并为此后晋国逐鹿中原、争霸天下打下了坚实基础。

晋献公(?—公元前651年),姓姬,名诡诸,晋武公之子,晋国中兴的重要人物,在位26年。主政期间,政治清明、任人唯贤,平定“公子作乱”,废除公族大夫制度;注重军事,扩编绍武,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兼并邻国,开疆拓土,先后灭掉霍(今霍州市西南)、杨(今洪洞县南),南边的芮(今芮城县西部和陕西大荔、朝邑一带)、魏(今芮城县中部和东部)、郇(即荀,今临猗县南)、耿(今河津市东南)、冀(今河津市东北)、虞(今平陆县中部和东部)、虢(今平陆县沿河部分和河南三门峡市)、骊戎(今陕西华县)、赤狄(即东山皋落,今垣曲县境)等邦国和部族,黄河中游皆为晋国所有,与齐、楚、秦成为当时四强,为晋国称霸天下奠定了直接基础,史称其“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申生(?—公元前656年),晋献公太子,母齐姜,早逝。他笃行孝友,忠于君国,能文能武。晋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6年),申生助献公灭耿、霍、魏等国,功勋卓著。凯旋后,其父献公为其于曲沃城东北筑城以示嘉奖,名新城,又名太子城。献公二十一年,骊姬乱政猖獗,嫉申生威望日盛,遂与人合谋图之,申生被迫无奈自缢于新城。后世谥恭,县人立庙祀之。

荀息(?—公元前651年),名黯,字息,又称原黯。晋国执政大臣,主要活动于晋献公时期。公元前658年至655年间,献计于献公,与虞国修好、借道争伐虢国,虢国被灭后,随即回师灭掉虞国,史称“假虞灭虢”。骊姬乱政期间,荀息受命太傅,辅佐年幼的奚齐。公元前651年,献公病危,命其为托孤重臣,主持国政。今高显镇荀王村及荀息故里,其墓在村北一隅。

里克(?—公元前650年),嬴姓,里氏,名克,今曲沃县里村人(里村就是因是其故里而得名)。春秋前期为晋国卿大夫,晋献公的股肱之臣,太子申生的坚决拥护者,能征善战的统帅。他的政治功绩,主要表现在“假虞伐虢”和平定“骊姬之乱”。其卒于晋惠公主政时期,死后葬于今曲沃城南的南吉村,墓冢犹存。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名重耳,晋献公之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晋国历史上最为突出的国君之一,春秋五霸之首。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青年时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后复国,诛怀公而立。即位后,其对内拨擢贤能、整饬政治、通商宽农,国力日渐雄厚;对外,联秦合齐、保宋制郑、尊王攘楚,作三军六卿、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之久的辉煌霸业,为后世儒家、法家等学派称道。

韩厥(?—公元前566年),曲沃恒叔四世族孙,姬姓,韩氏,名厥,谥号献,史称韩献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始为赵氏家臣,后列八卿之一。晋灵公时任司马,晋历公末年任军将,执晋政7年之久,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历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历公、晋悼公五朝,优秀稳健的政治家、公忠体国的贤臣、英勇善战的骁将。

许国祯(公元1209年—公元1283年),字进之,元曲沃高显人。祖父许济为金代绛州节度使,父许日严为荣州节度判官,皆通医。忽必烈继帝位(1260年),任为荣禄大夫,提点太医院事。至元十二年(1275年)升礼部尚书、翰林院集贤大学士。至元廿年,他承世祖之命,召集全国医学名士,增修御药院所刊方书,“正其讹,补其缺,求其遗亡,而附益之”,编纂的《御药院方》20卷,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宫廷医药处方集,并流传至朝鲜、日本等国。国祯逝世后,谥号忠宪,追封蓟国公。

曹端(1376年—1434年),字正天,号月川,祖籍山西曲沃阎村,明朝初期著名学者、理学家。幼年便天资聪颖,5岁便能读古代哲学之源的《河图》、《洛书》,15岁便能研究周敦颐的《太极图说》,18岁中秀才,永乐六年(1408年)中举人,1409年参加京城会试,高中乙榜第一。任霍州、蒲州学正二十余载,学者称“月川先生”,生平著有《四书详说》、《性理文集》、《夜行烛》、《拙巢集》、《存疑录》。在为政方面,曹端倡导公廉,以身垂范,留下了“吏不畏吾严而畏其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后演化为“公生明,廉生威”)的千古官箴,以警后人、以正官身,影响颇为深远,为后世所称颂,直至今天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启示作用。

李建泰(?—1649年),字复余,号括苍,山西曲沃人,明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历官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清朝时任内院大学士。史称“风骨峭拔、性情慷慨”。

贾汉复(公元1605年—1677年),清初名臣、名将。字胶侯,号静庵,山西曲沃安吉人。明末为淮安副将,清顺治二年(1645年)归清,隶正蓝旗汉军,官至兵部尚书。任职河南巡抚期间纂修的《河南通志》,是清代最早修成的省志。

卫周祚(1611年—1675年),字文锡,号闻石,山西曲沃人,明崇祯十年进士。在明官至户部郎中。清朝初年任刑部侍郎,后历官工部、吏部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曾奉命校定《大清律》,康熙十四年卒。

卫台揆(生卒年不详),字枚吉,号南村,曲沃城内人,清大学士卫周祚之侄,以荫生授顺天治中。后任漳州知府,在漳州开仓减价粜粮,解救人民困苦,以廉洁为人称道。康熙四十年(1701年)调任台湾知府,期间革除“水丁”之制,免除百姓“水丁”苦役,整饬吏胥,严禁向民间征派杂费、役夫,“并取消节日三邑向知府馈礼规定,虽只鸡樽酒也不轻受”。康熙四十三年,创建台湾第一所书院——崇文书院,随后又成立书院多处,当地人民得以教化,知礼守法。在他的治理下,“民安袵席”。1706年升任两广盐法道。离台时,父老子弟恋恋不舍,为他立碑志念。身后留有《南村年谱》。

顾炎武(1613年—1682年),字宁人,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著名学者。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陷南京,他毅然参加家乡人民组织的抗清起义。失败后,奔走于大江南北,一方面接纳各地志士进行抗清活动;另一方面,致力于民俗、边防和地理考察。晚年卜居陕西华阴县,不久,又寓居曲沃东韩村宜园。在曲沃期间,他一边讲学授业,一边写下大量政治、经济、史地方面的学术讲稿,为曲沃培养了不少人才,完成了学术著作《日知录》32卷,1020条,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千古名言。

彭真(1902年—1997年),山西曲沃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后,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中共北平市委书记等职。全国解放后,历任北京市市长、北京市第一书记等职。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一至第三届、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二至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获得荣誉

2019年,曲沃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2月6日,曲沃县被列入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名单。

2020年7月,入选山西省2018、2019年度省级平安县(市、区)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决定命名曲沃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11月25日,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3年,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