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市,中国黑龙江省下辖县级市,由牡丹江市代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行政区域面积8712.3平方千米,辖8镇、112个村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3个森工局和2个国有农场。截至2022年底,常住人口约33.9万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海林市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重要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海林市

英文名

Hailin City

面积

8712.3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黑龙江省东南部

地理坐标

北纬44°02'~45°38',东经128°03'~129°57'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黑龙江省

所属市

牡丹江市(代管)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辖8镇

行政区划代码

231083

人口

338930人(2022年常住人口)

方言

海林话

GDP

1299395万元(2022年)

人均GDP

37491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34453元(2022年)

著名景点

雪乡、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车牌代码

黑C

邮政编码

157199

政府驻地

海林镇

电话区号

0453

火车站

海林设有4个站

简介

海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东麓。境内地形南北宽、东西狭,由东北向西南斜伸略呈弯曲,形如卧蚕。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旧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为清朝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1948年成立海林县,1992年撤县建市。

海林市旅游资源丰富,素有“林海雪原”“中国雪乡”“中国虎乡”美称,是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战斗和牺牲的地方。金元文化、渤海文化、宁古塔流人文化,在海林都留有印迹。境域内有7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打造了打造了“林海雪原”“中国雪乡”“莲花湖”“威虎山”“东北虎”五大品牌,横道滑雪场为SS级雪场。

海林市境内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周边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陆路可直达俄罗斯境内。东距牡丹江12千米,是牡丹江“西大门”,位于哈牡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区。生态旅游产业、机械装备产业、食品产业、医药产业是海林市的优势产业。海林被称为中国“猴头菇之乡”,年产猴头菇1.5亿袋,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海林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99395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491 元,三次产业比重为27.0:19.4:53.6。

名称

说法一:海林市原名海林县,系由新海、五林二县合并时,各取原县名称的后一个字而得名。

说法二:海林因海浪河而得名,海浪河是牡丹江最大的支流,发源于张广才岭的“海兰窝集”,“海兰窝集”是满语“榆树林”的意思。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自旧石器晚期起,就有人类生息繁衍。

商周时期就被纳入中原版图,向中原纳贡。

汉晋以来,虽多以土著民族自治,但多受中原册封,汉时设郡。

隋唐至元

隋朝,称“靺羯”。

唐朝,靺鞨人以今宁安县渤海镇为都城建立了渤海国,海林境内当时系渤海国辖区。

金朝,海浪河流域是上京会宁府辖区。会宁府辖的三个县为会宁、曲江、宜春。《吉林通志》认定曲江县“在宁古塔境”。

元朝,牡丹江流域的柴河镇、二道河子镇及三道河子乡隶属于水达达路斡朵怜军民万户府。

明清时期

明初,建州女真,称为东海窝集部宁古塔路。

清代满族入主中原,这里便设昂邦章京,宁古塔将军等衙门,成为东北长白山以北,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一带大片疆域的军政中心。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宁安府,宁古塔始称宁安。  

光绪三十年(1904年)建吉林省,裁撤宁古塔副都统,绥芬厅移驻宁安城。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隶宁安府。

民国二十年(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建立,大同元年五月,隶吉林省宁安县公署。

康德四年(1937年)7月1日,隶牡丹江省宁安县公署。

伪满康德十二年(1945年)8月17日,苏军解放海林,并接受日军第五军团的投降。

1946年,设置新海县,县政府驻海林。

1948年,松江省政府决定,将五林县与新海县合并为海林县,县政府驻牡丹江市内,由松江省直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6年,国务院决定,撤销海林县。

1962年,国务院决定,恢复海林县,将原海林县划给宁安县的海林、横道河子、长汀、海南、石河、新安、旧街7个乡镇和原海林县划给林口县的柴河、二道河子、三道河子3个乡镇划为海林县的行政区域。县人民委员会驻海林镇,隶属牡丹江专区管辖。

1992年7月2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海林县,设立海林市(县级)。由牡丹江市代管。

地理

位置境域

海林市地处长白山脉张广才岭东麓,地理坐标为北纬44°02'~45°38',东经128°03'~129°57'。东与牡丹江市、林口县接壤,南与宁安市毗邻,西靠尚志市、五常市,北连方正县,西南一隅与吉林省敦化市相连。行政区域面积8712.3平方千米。

气候

海林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无霜期短。春秋季短、气候多变,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漫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4.4℃,历年极端最低、最高气温分别为-38.8℃和37.6℃。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山地、林区的降水量极其丰富,而南部地区降水较少,年平均降雨量540毫米。年平均日照2356.6小时。年平均风速1.7米/秒,最多风向为西北风。横跨二、三、四积温带,平均活动积温2100–2500度,无霜期年均131天,年均降水540毫米。

地质

海林市处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张广才岭隆起中段,除有新华夏构造形迹外,还包容着华夏系构造体系南北向构造体系。境内地层出露不全,以古生界地层最发育,其次中生界、新生界及下元古界。地层分布明显受构造控制,前中生代地层尤为显著。依据东北地区区域地层区划,以牡丹江为界,东部属老爷岭分区,西部为张广才岭分区。下元古界地层主要出露于老爷岭分区。古生界主要分布于张广才岭分区。中、新生界地层则主要分布于海林县境内的中部、西部及西南部。

地形地貌

海林市境座落在张广才岭东侧的群山余脉之中,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山峦重叠,丘陵起伏,山川交错,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地势西高东低,最高西南部老秃顶子海拔1689.9米,最低东北部木兰集村海拔160米,平均海拔为400-500米。

海林境内山脉以牡丹江为界,东部为锅盔山,在海林境内南北长58千米。主峰形似大锅倒扣,故名大锅盔山,海拔1184.8米。张广才岭是长白山的支脉,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在海林境内为西南至东北走向,延伸260千米。平均海拔800米,最高老秃顶子海拔1686.9米。

水文水利

水文

海林市全境属牡丹江水系,境内大小河流144条。北部为牡丹江流域,面积4677平方千米,南部为海浪河流域,面积5225平方千米。海林市有常年流水的河流144条,主要河流有海浪河、头道河、二道河子、三道河子等,由西向东流入牡丹江。水能蕴藏量560万千瓦,河流总长度2930千米,占全省河流总长度的3.2%。

海浪河发源于张广才岭秃顶子、大秃顶山一带,古称海兰窝集。由18条小河汇成,流经长汀、旧街、新安、石河、新合、海林、海南七个乡镇,后流入牡丹江,全长210.5千米。平均河面宽80米,水深1.5米,流速0.9米/秒,结冰期11月至4 月。集雨面积5 225.1平方千米。

水利

海林市境内建成水电站8座,分别为莲花、威虎山、阳光、向阳、龙头山、双桥、板桥、前进,总装机56.72万千瓦,其中最大的水电站是莲花水电站,总装机55万千瓦,位于东北最大的人工水体莲花湖,由国家投资兴建,截流99.9千米的牡丹江而形成的狭长的水面景观,湖面13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0米。工程以发电为主,并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水库总库容41.8亿立方米,为不完全多年调节水库。水库正常蓄水位218.0 米,五十年一遇设计洪水位220.58米。此外,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的林海水库已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拟用地总面积约10.73平方千米,计划总投资265258万元。

土壤

海林市土壤类型共分8个土类,19个亚类,25个土属,46个土种。以暗棕壤为主,占陆地面积的88.8%,草甸土、黑土、白浆土分别占4.2%、1.6%、1.5%,其余为水稻土、沼泽土等。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海林市境内河流总长2930多千米。多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平均径流深200—500毫米,平均径流总量378250万立方米,其中海浪河流域185244万立方米,牡丹江流域193006万立方米。河流发源于深山水分涵养区,水量充沛,常年不断流。海林市的地水下主要有基岩山区地下水、河谷区地下水和丘陵区地下水三部分组成,水量丰富,属低矿化度水质良好的地下水。

风能资源

海林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年平均风速在7米/秒以上,风速风质良好,且均有林业运材公路通向风电场,交通条件基本具备,靠近电网送出便利,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据初步估算,总装机达1000兆瓦以上。目前已并网发电的有虎峰岭、小锅盔、海浪、红旗、万米沟等5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173.65兆瓦,年发电量约3.5亿度。

太阳能资源

海林市年太阳总辐射量约为5130兆焦每平方米,年日照2520小时,属于太阳能第三类地区。截至2022年,山东吉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的莲花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华电能源10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正在推进。

矿产资源

海林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现已发现的各类矿产36种,占全国已知矿产种类168种的21.4%,查明矿产总量10277万吨。其中,柴河镇阳光村东北部白云岩氧化镁含量最高为22.04%,品位属特级,非常适合冶炼镁。位于海林镇红胜村北部的沸石矿,主要是斜发沸石,局部地为丝光沸石及钙基性膨润土,其中沸石储量约5700万吨,膨润土储量3500万吨,具有极高的开采价值。

森林资源

海林市地处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东麓,林木资源丰富,有三个森工局,森林覆盖率达到79.1%,分别超全国、全省森林覆盖率56.1%、31.8%,是全省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县市。林地面积7200平方千米,占全省林地面积的2.77%;森林总蓄积量1.1亿立方米,占全省森林总蓄积量的4.46%,是全国重点林木生产加工基地之一。境外背靠俄罗斯远东地区木材主产区,木材蓄积量220亿立方米,每年通过绥芬河口岸进口木材近900万立方米。

生物资源

主要有红松、云杉、冷杉等木本植物20多种;榛柴、胡枝子、杜鹃等灌木100多种;草本植物有1000多种,如水稻、玉米、大豆等。中草药资源丰富,有人参、黄芪、刺五加、五味子、鹿茸、林蛙油等中药材200多种,年蕴藏量12.5万吨。林下资源丰富,盛产蕨菜、黑木耳、猴头、松籽等森林有机食品100多种,年采集量3万多吨,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海林市拥有世界最大的东北虎养殖基地——横道河子野生动物饲养场,占地25万平方米,野化训练区4万平方米,现有纯种活体东北虎400余只。

海林市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海林市有裸子植物2科3属5种;被子植物11科22属27种。其中,乔木有五角枫、元宝枫、山丁子、紫叶李、杜松、桧柏、落叶松、稠李、茶条槭、色木槭、黄檗、杨树、白桦、柞树、青扦、花楸、山里红、垂柳等共18种;灌木有连翘、丁香、红王子、金银木、珍珠梅、榆叶梅、毛樱桃、黄刺玫、玫瑰、红瑞木、兴安杜鹃、爬地柏、紫叶小檗、鸡树条荚迷等,共14种。在林缘和浅山丘陵地区,植被为次生的柞、榛、胡枝子灌丛和成片的小叶樟、坡碱草及各种草藤、山梨豆等。山沟、低洼谷地和缓坡草地,植被以小叶樟和草藤为主,组成小叶樟五花草塘。沼泽地块,主要生长莎草科植物,以各种三棱草为主形成塔头苔和细叶苔。

动物

林市动物资源富集,有虎、豹、貂、獭、狍、鹿、獐等珍贵的野生动物和鹭、雉、斑鸠等野生鸟类。全市现存野生动物130多种,主要有黄鼬、香鼠、麝鼠、狐狸、獾、熊、狼、兔、野猪等。

莲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内陆湿地自然保护区,控制面积1900平方千米。海林莲花湖保护区自然植被属长白山植物区系,是东亚温带红松阔叶林的主要分布地带。海拔220—500米,一般是以沟谷,洼地、河流为起点,向两侧方向呈规律性带状分布,生长着喜湿植物,乔灌木,有散生桦、杨、沼柳,草本植物有苔苹,百合、小叶樟、芦苇等;海拔200—350米,分布在山涧低地,河岸阶地和沟谷边缘地带,生长着草甸植被。乔灌有白桦、杨、沼柳、苹本植物有小叶樟、百合等;海拔220—1040米之间,乔木有红松、云杉、冷杉、杨、桦、椴、柞等;海拔850—1250米植被主要为云杉、冷杉、桦及针阔叶混交林。

自然灾害

海林市的自然灾害主要有生物、洪涝、风雹等自然灾害。2023年6月6日,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海林市长汀镇镇区及部分村屯持续遭受暴雨和冰雹袭击。冰雹和暴雨持续近30分钟,冰雹直径约有2-3厘米,降雨量最大为长汀镇双桥村西沟屯(镇区),达到35毫米。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海林市行政区域面积8711平方千米,辖8镇,112个村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有3个森工局和2个国有农场。

海林市行政区划表

海林市下辖镇

海林镇

横道河子镇

长汀镇

山市镇

柴河镇

二道河子镇

新安朝鲜族镇

三道河子镇

以上资料参考来源

政治

海林市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海林市委员会

书记

魏红梅

海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王欣

海林市人民政府

市长

张洪蓬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海林市委员会

主席

赵立群

备注:表格最后更新时间为2023年7月9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海林全市常住总人口338930人,其中:乡村人口135039人,城镇人口203891人,城镇化率60.16%。全市城乡居民总户数152308户,比上年减少2308户。全市出生人口769人,死亡人口2803人。全市迁入人口695人。全市迁出人口3870人。全市人口出生率2.27‰,死亡率8.27‰,人口自然增长率-6.0‰。

截至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11月),海林市有男性人口146276,女性人口146479,男女比例99.86;14岁以下(含14岁)有27619人、15岁至59岁有184951人、60岁以上有73658人。

民族

截至2022年底,海林市有有朝、满、回、蒙等27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人口29万,占总人口的85.56%,少数民族人口4.8万,占总人口的14.44%。少数民族人口中朝鲜族人口最多,约3万人。新安朝鲜族镇是海林市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有朝、满、蒙、侗等7个少数民族。新安朝鲜族镇所辖17个行政村中有朝鲜族村8个,朝鲜族人口近9000人;海林镇有5个朝鲜族村,居住有汉族、满族及朝鲜族等。

语言

海林市居民多是由河北、山东、辽宁迁入,虽语言方言复杂,但由于这些居民均为逐渐流人,因此仍以当地语言、语音为主。又由于流入居民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语言、语音。与普通话相比较,主要是平舌音、卷舌音及有些四声的差别。本地语言、语音比较标准接近普通话。

宗教信仰

海林市的民间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和萨满教。唐朝时期,佛教已传入渤海国(海林地方属渤海国),并成为渤海的国教。金代曾在渤海上京寺址建石佛寺。清康熙三年(1664年)北京大佛寺僧人静经(陈充明)因罪流放宁古塔,建寺传教,如今佛教的主要活动场所有报恩寺。萨满教是满族人信奉的一种古老宗教,起于金代,盛行于清代。祭祀时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祭祖先, 一是祭神灵。 满族每年春秋两季都要跳家神,届时族中人都要到场,由穆昆达(族长)向祖先祷告,后由“察玛”头戴尖帽,身穿长裙,腰系腰铃,手执单皮鼓。腰摇铃响,以鼓应和,口中念满语,旁边还有大皮鼓数面,随之敲和。各家祭祀内容不一,供神不一,形式也有所不同,有动鼓不动鼓等区别。

经济

综述

海林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区域,跻身"哈尔滨一小时"经济圈,自1993年海林荣登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九小龙”榜首之后,连续多年为黑龙江省综合实力“十强县”。海林市是一座产业雄厚的城市,有四大优势产业:一是生态旅游产业,“雪虎山水情”是海林市的特色旅游资源;二是机械装备产业,初步构建起了机械制造和食品医药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三是食品产业,有100多种森林有机食品;四是医药产业,海林有“北药之乡”美称,有人参、黄芪等200多种中草药材。2022年海林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99395万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27.0:19.4:53.6。

第一产业

海林市已形成“菌、菜、果、药”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海林市是中国猴头菇之乡,2017年,海林猴头菇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获得国家商标局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认证。海林市猴头菇产业从业农户突破10000户,全市有超千万袋生产规模的猴头菇专业村3个、猴头菇标准化示范园区6个,年产猴头菇1.5亿袋,约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第一,猴头菇年产值实现4.54亿元;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海林市按照“北菜南运蔬菜基地”和“对俄出口蔬菜基地”定位,在海浪河边建起300栋的标准化温室、大棚示范小区,年产各类无公害绿色蔬菜1.1亿斤,其中出口韩国、俄罗斯、外销深圳、上海、广州等地8,000多万斤,蔬菜产业收入突破亿元。新安镇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蔬菜村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在中药材产业方面,海林市野生中药材年总产量在12.5万吨,人工栽培中药材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截至2022年底,全市北药种植户近900户,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5.1万亩,主要种植刺五加、平贝、苍术、黄芩、五味子、赤芍、黄芪、防风等20多种中药材。

海林市

2022年,海林市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32046万元,同比增长2.8%。粮食总产量478320.53吨、蔬菜产量134905.92吨、果产量1327.88吨、肉类总产量16391.5吨。

第二产业

海林市有着扎实的工业基础,服装、纺织、烟草、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为海林市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新世纪以来,海林市立足于传统产业,通过大力加强产业集聚,整合产业环节,不断推动传统产业向两头延伸,同时积极布局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机械制造、新能源等高科技、新兴产业。至2022年末,海林市已初步构建起了机械制造和食品医药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在生物医药方面,现有注册企业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户。中农国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基纳瑞克斯生物制药项目填补了黑龙江省专业生产抗肿瘤药物基地的空白。在食品加工方面,现有注册企业101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户,主要以食用菌、山野菜为主的山产品系列食品加工及粮食加工、糖甙和饲料加工等产业为主;在机械制造方面,海林市全市共有机械制造类企业50余家,主要生产石油钻具、矿山机械、小型装载机等产品,其中天合石油生产的钻井设备已然是世界领先水平。

海林市

2022年,海林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已达41家,实现产值286302.1万元,同比增长21.3%,主营业务收入249311.3万元,同比增长20.3%。

第三产业

以“雪”“虎”“山”“水”“情”为特色的旅游业是海林市的主导性产业,“林海雪原”“中国雪乡”“莲花湖”“威虎山”“东北虎”五大品牌享誉国内外,2022年海林市旅游接待人次735万,收入达到41.3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此外,海林市还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海林市电商创业园成立于2016年,整体面积5000平方米,电子商务产业园孵化森宝源、远东商贸等销售企业及电商创业者173家,电商从业人员8000余人,网店211家,电子商务交易额9.0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4.0亿元。同时,构建起市、镇、村全覆盖的物流体系,加快推进“牡海宁”同城化,市级物流配送中心8000平方米,进中通、圆通、邮政等8家物流快递企业入驻,合理配置邮递线路13条,建设村级服务网点100个、快递超市45个,实现112个行政村全覆盖。

海林市

2022年,海林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1450万元,其中,批发业完成252018万元、零售业完成252107万元、住宿业完成7307万元、餐饮业完成70018万元。

经济功能区

海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的战略前沿,于2002年6月启动建设,2010年6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5平方千米,实现了12平方千米“九通一平”全配套。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益优康农林产业园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以基纳瑞克斯生物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以天合石油汇丰石油装备和牡丹江一锻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以海林市锦丰木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林木加工的四大主导产业格局。2020年税收6059万元,2021年实现税收10928.28万元;2018年起连续三年步入百亿级园区。

海林市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海林市有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121所。其中,高中6所、初中14所、小学21所、教学点29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园54所(公办幼儿园16所,民办幼儿园38所)。2022年9月全市共有学生26049人。其中:幼儿园3291人、小学9368人、初中5609人、高中4871人、职业高中2746人、特教164人。 全市共有教职工编制3119个,715名教师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有946名教师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了 100%,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7.5%。 全市学校占地面积1219473平方米,校舍建设面积337788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65077万元,仪器设备总值8361万元,图书总册数为491740册。

海林市

卫生事业

截至2022年末,海林市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83个,其中医院1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6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7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1836张,卫生技术人员2254人,其中:执业医师652人,执业助理医师142人,注册护士822人。海林市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康复、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医疗中心,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总投资1.44亿元、总占地面积约23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3000平方米。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海林市有市文化馆、朝鲜族文化馆、图书馆、文物保护中心、中东铁路历史博物馆各一座,乡镇(城乡社区管理局)文化站9所,村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23个。2022年,海林市以“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为主题,举办“宁古塔七子诗会”“横道音乐节”等文艺活动40余场次;海林市图书馆始建1974年,是国家“三级图书馆”,建筑面积3680平方米,内设阅览坐席228个,藏书86299册,电子图书103000册;海林市朝鲜族文化馆创建了26个朝鲜族村文化活动基地,创建了唯一的黑龙江省朝鲜族音乐创作基地。2018年—2020年累计创作原创歌曲150多首,文学作品100多部,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150多次,举办各种培训班200多期。

海林市

科技事业

2022年,海林市聚焦科技兴市,深化与哈工大、清华大学校地合作,支持亚泰三艺等2户企业申报数字化车间,推动雪鲨科技冰雪装备项目落地,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户、科技型企业15户、高新技术企业5户。

体育事业

海林市建有海林市体育馆(场地面积约2110平方米)、全国最早的高山滑雪场(解放军“八一”滑雪场)、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莲花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平方米,全市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7名以上。2022年,全市参加体育锻炼人口13.5万人次。海林市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赛事共获得5金、4银、1铜的好成绩。

海林市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海林市开展招聘活动61场,发布就业岗位9317个,新增就业、再就业6277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发放各项就业补贴、救助资金9100余万元,惠及职工3300人、困难群众1.2万人次。海林市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36957人,征缴保险基金2.24亿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

人居环境

海林是全国著名的生态城市,以冰雪、森林、河流、湖泊等原生态资源为主,森林覆盖率78%,高于全国50多个百分点,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41天;海浪河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大气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高出10倍,冬季空气湿润,夏季清凉酷爽。2022年,全市优良天数比例95.6%(有效天数361天),农村安全饮水达标率100%,污水集中处理率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地表水Ⅲ类水质断面达标率100%,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AQI(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的天数为345天。

交通

综述

海林是一座区位优越的城市,地处于“一带一路”大通道上,是东北亚区域中、俄、朝三角地带的重要环节,是东北亚经济圈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枢纽,也是牡丹江的“西大门”,位于哈牡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区。境内公路、铁路、航空四通八达,G10(绥满高速公路)、G11国道贯穿全境,周边有绥芬河、东宁、珲春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陆路可直达俄罗斯境内。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公路相连、铁路相通。借助俄罗斯东方港,可联结上海、宁波、厦门等国内港口和韩国釜山、日本新泻等国际港口。

公路

截至2020年,海林市村级以上公路1066.98千米,其中国道63.943千米、省道69.153千米、县道54.15千米、乡道403.982千米、村道372.61千米、专用公路103.052千米。森工、农场移交地方的公路总里程1133.82千米。其中国道15.541千米,省道176.485千米,县道177.378千米,乡道84.383千米,村道680.033千米。道路密度9.9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铁路

滨绥、图佳铁路贯穿全境,在海林市境内设立海林站和柴河站2个三等站;长汀站、敖头站2个四等站。可直达广州、北京、石家庄、大连等40余个地市。哈牡客运专线在海林设有海林北、横道东两个车站,到达哈尔滨市最短时间仅1小时30分。

哈牡高铁营业里程300千米,全线运行时速250千米,在海林市设有海林北站;牡绥高铁线路全长293千米,设计时速250千米,在海林设有横道河子东站和海林北站此外,已建设的哈牡客运专线在海林设有海林北、横道东两个车站。

航空

距牡丹江海浪机场仅20千米,开通了韩国首尔、济州岛,俄罗斯海参崴,以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青岛、大连等10多条国际国内航线。牡丹江市已将海林市大岭场址作为新机场场址,新机场为民航4C,一类开放口岸机场。牡丹江市新机场规划目标为,到2025年旅客吞吐量为180万人次,新机场占地5300亩,航站楼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其中国内2.14万平方米,国际0.64万平方米。

公共交通

2021年,全市完成交通投资2.19亿元,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59.6千米,实施危桥改造24座,先后实现全市112个行政村“村村通公路”。截至2022年,海林市有公交站台167座,包括快线在内的公交路线有11条。

人文

综述

海林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拥有7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还拥有16处商周以来的历史遗址,金元文化、渤海文化、宁古塔流人文化,在海林都留有印迹,同时亦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和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和著名京剧《智取威虎山》故事发生地,拥有剪纸、牙拍舞、满族八大碗、朝鲜族象帽舞等省市级非遗项目82项。2021年海林市提出要打造白色冰雪游、红色经典游、绿色生态游“三色海林”。

文物古迹

海林市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时代

类型

级别

批次

资料来源

中东铁路建筑群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国家级

第六批

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

古遗址

国家级

第七批

群力岩画

新石器时代 渤海国

石窟寺及石刻

省级

第三批

九千米城址

辽 金

古遗址

省级

第五批

中东铁路建筑群 

中东铁路建筑群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有保存完好的俄罗斯式建筑二百余栋。主要有全国唯一的木制约金斯克教堂,中东铁路机车库、大白楼、专家楼以及俄式木屋、铁路治安所址等。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中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1896-1903年,俄罗斯帝国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

海林市

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

宁古塔将军驻地旧城遗址位于海林市长汀镇境内,是中国清朝政府设置在盛京(沈阳)以北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的东北边疆著名重镇。据《盛京通志》载,宁古塔旧城内城为石城。高一丈余,周长一华里,东西各一门;外城周长五华里,四面各设一门。现存内城东、北部残墙 300余米。城垣用黄土间以木棍而筑,墙基用石块垒成。清初宁古塔为设置在盛京(今沈阳)以北,管辖吉林、黑龙江及以北、乌苏里江流域及外兴安岭、库页岛等广大地区的军政中心,抗御沙俄入侵的指挥部。天聪十年(1636年)吴巴海为宁古塔副都统。清顺治十年(1653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始称“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康熙五年(1666年)治所迁至东南五十里新城(今宁安镇)。1981年,旧城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海林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林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表

名称

级别

类别

批次

资料来源

森林号子(海林号子)

省级

传统音乐

第一批扩展

满族萨满神调

省级

传统音乐

第二批

革兀革拉制作技艺

省级

传统技艺

第二批

满族采参习俗

省级

民俗

第二批

满族八大碗

省级

民俗

第二批

满族传统婚俗

省级

民俗

第二批

朝鲜族牙拍舞

省级

传统舞蹈

第二批

吕氏鼓吹乐棚

省级

传统音乐

第三批

朝鲜族长鼓舞

省级

传统舞蹈

第三批

满族礼节

省级

民俗

第三批

宁古塔满族捕鱼习俗

省级

民俗

第四批

满族传统民居建造技艺

省级

传统技艺

第五批

满族传统服饰

省级

民俗

第五批

草柳编工艺(北方玉米叶编织、玉米皮编制技艺)

省级

传统技艺

第六批

朝鲜族象帽舞

省级

传统舞蹈

第六批

满族采参习俗

人参是“关东三宝”之首。满语称“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首。满族人把采参称做“放山”,“拉帮”就是组织“放山”的组织。几个想要采参的人,聚到一起,先要选出有经验的人当“把头”,“把头”根据不同人员的情况进行“排棍”。一般三至九人为伙,一伙人要单数。因放山的规矩是“放山不从双,”要单去双回,意为回来带人参(人身)。如单人放山叫“放单棍”,但遇到团伙可申请加入。把头根据人数就可以“排棍”了。有经验的人要当“边棍”,把经验不足的人夹在中间叫“腰棍”。“边棍”要带动“腰棍”和防止“腰棍人”跳出去而“麻达山(迷路)”。“端锅”人(后勤)不在“排棍”之列。

朝鲜族牙拍舞

海林市

牙拍舞由舞女各持牙拍一对,通过击打牙拍发出清脆的有节奏的响声,边击边舞的形式表演。表演时人可多可少,分情况和场地而定。多时可六、七十人一起表演,少时也可六至八人一起表演。有筝、萧、长鼓等乐器伴奏,并唱赞美四季的歌曲(目前只用长鼓、圆鼓击(古哥里长短)和安当长鼓伴奏),舞蹈基本上分慢板和快板两段。牙拍舞起源悠久,舞蹈以朝鲜族音乐为基调,以朝鲜族服饰和朝鲜族典型舞蹈动作为基础,表现了朝鲜族人民能歌善舞的个性。对于研究朝鲜历史文化和中国长白山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艺术方面代表了朝鲜民族的特有风格,对丰富和发展朝鲜族舞蹈艺术具有借鉴的价值。

满族传统服饰

满族的传统服饰,既体现着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又兼具汉族服饰的要领,使得满族的服饰更丰富多样,富于变化。传统的满族服饰色彩多以淡雅的白色、蓝紫色为主,红、粉、淡黄、黑色也是其服饰的常用色。在传统上,满族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洁、为贵,白色象征着吉祥如意。满族最具特色的服饰是旗袍。旗袍,满语称“衣介”。从古代一直到民国时期,旗袍一直都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装。分为单、夹、皮、棉四种。

海林市

特色文化

宁古塔文化

流放是封建王朝主要的刑罚方式,如屈原放逐汨罗、李白流放夜郎、苏轼贬谪琼州等。而流放宁古塔,则始于清朝。1644年,八旗大军入关,随即满洲政权迁至北京,入主中原,建立清朝。这时,宁古塔一带大批青壮年随八旗大军入关南下,一时出现东北边治空虚。于是,顺治初年,开始实边,向东北遣戍所谓的“人犯”来“效力赎罪”,史学界把这种遣戍称为“流放”。当时大东北流放地有多处,沈阳、辽阳、铁岭、抚顺、尚阳堡(今辽宁省开原清河水库一带)、席北(今呼伦贝尔一带)、卜魁(今黑龙江齐齐哈尔)和宁古塔(今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浪河两岸和后来的牡丹江畔宁安一带),而辽阳和宁古塔是最主要场所,尤其是宁古塔,聚集了一大批江南才俊和中原名士。这其中最主要的流人有涉嫌卖官的吏部官员陈嘉猷,他是流放宁古塔的第一人。此后流人继踵,纷至沓来,有东南海上抗清案郑成功之父郑之龙,《明史》文字狱案庄鋌鑨后裔,及吕留良文字狱案吕留良的后裔,顺治十四年(1657)江南围科场舞弊案七位举子和他们的家人,还有后来《无声戏》刊刻案涉案者张缙彦,张煌言海上抗清案的杨越等,形成了宁古塔流人庞大的方队。那时的宁古塔,可谓人才荟萃。

《林海雪原》与《智取威虎山》

《林海雪原》是曲波先生于1955年创作完成了长篇小说,讲述的是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故事。《林海雪原》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成为“洛阳为之纸贵”的畅销书。据粗略统计,仅至1964年1月,该书的印量便超过了156万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书已经出版313万多册,并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小说出版的第二年,上海京剧院将《林海雪原》中“智取威虎山”一段改编成京剧,后来《智取威虎山》又成为京剧样板戏之一。林海正是《林海雪原》和《智取威虎山》故事的发生地,亦是侦察英雄杨子荣战斗和牺牲的地方。

海林市

民俗

满族传统婚俗

宁古塔满族婚嫁习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早先盛行自由婚制,金代大多指腹为婚。婚俗由四部分组成:一是订婚,包括托媒人、相看、换帖、斟盅;二是婚前准备,包括问娶下聘、女方备嫁妆做“妆奁”及定送亲人员、男方备新房定喜宴及接亲计划;三是迎娶,包括梳妆打扮、辞行上轿、接亲返回、跨鞍、射煞打煞、跨火盆、拜天地拜公婆、入新房、坐福、开席、送娘家客、下炕、上拜、赴家宴、焐炕、闹洞房;四是婚后,包括回门、跳喜神(祭祖)。

海林市

宁古塔满族捕鱼习俗

海林地区的满族渔民采用的捕鱼方法大多是先人传下来的传统捕鱼方法,如压白杆子、漂白杆子、杈秋水、下虚笼、抬网、抄罗子等。由于宁古塔地域盛产鱼类,满族人又喜捕、善捕,他们在传统捕捞方法基础上,根据各类鱼种的不同生活习性和体型大小等,又发明创造了很多捕捞方法。活动现场,祭司祈愿平安,“渔把头”喊号,在海浪河畔交织成一幅体现传统渔猎文化的盛景再现。一网下去,新鲜肥美的鱼儿便被打捞上来。

海林市

海林市

朝鲜族民俗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男子上衣斜襟无扣,用布条打结外加坎肩,下衣裤裆肥大,裤脚系带。妇女短衣斜襟无钮扣,以彩带为结,长裙分缠裙、筒裙(只限婚前)。朝鲜族以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汤每餐必备,尤喜喝大酱汤。多居马尾式住宅,建于近水源方便之处。房屋以木搭架,用拉哈辫抹泥为墙,屋顶四面坡,用稻草覆盖。每房有四扇或五扇门(同时也是窗),室内通屋为炕,进屋脱鞋,盘腿而坐。朝鲜族婚姻同宗、表亲不得通婚。传统婚礼是新郎穿礼袍,骑马迎亲,在新娘家举行新郎婚礼。席间新郎连饮三杯,并将米饭里的鸡蛋吃掉一半,等新郎退席再由新娘吃新郎留下的鸡蛋。之后,娘穿结婚新衣坐轿到新郎家举行新娘婚礼。新娘在席前正襟危坐,席间有一支煮熟的公鸡叼着一大红辣椒以示吉祥。

饮食

海林的饮食习惯和风俗有其形成的独特历史,有满族及其先祖流传下来的杀猪菜、火锅、吃黏豆包、冻菜;有朝鲜民族大量进入东北后形成的辣白菜、泡菜,吃牛肉、狗肉,喝大酱汤;在清王朝入主中原,大量汉人外迁东北,东北民风中又多了大量的中原和江南饮食习惯;清王朝末期,沙俄在东北境内修筑了中东铁路,大量的俄罗斯人曾经生活在林海雪原,又带来一些异域色彩,尤其是俄罗斯风俗,如吃面包火腿,喝啤酒等。

关东炖菜

关东由于冬季漫长,适于冬储蔬菜,主要是白菜、土豆、罗卜和冻干菜。更因冬季寒冷,人们习惯于吃炖菜。

四大炖:酸菜炖猪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海带炖豆腐。

八大炖:在“四大炖”的基础上,外加鲶鱼炖茄子、土豆炖茄子、牛肉炖罗卜、土豆炖白菜。

血肠

血肠,顾名思义,就是把血灌进肠里,然后封口,不用晾,直接上锅蒸或者煮熟即可。食用时切成片直接夹食,也可以蘸以酱油、醋、蒜泥、姜汁、辣椒油等食用。多食不腻,佐酒下饭均可。血肠制作起来并没有所谓统一的严格标准,但嫩和香是血肠的基本要求。而且在东北还流传着“长辈才能灌血肠”的传统,这既是对老人手艺的信任,更是对长辈口味的尊重。

海林市

酸汤子

酸汤子,又称汤子、馇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的一种粗面条样的主食,也是满族人民传统风味食品。它的做法是把玉米在水里浸泡一星期左右,之后用磨磨成水面,然后把过滤后剩下的细面放在缸里进行发酵,到有点酸味的时候捞出来,就变成汤面了。制作酸汤子时,将汤子套(一薄铁片卷成一小铁筒,一寸半长,大头比手指略粗,小头比手指略细)放于拇指与食指之间,将面用力挤到锅里,挤一下,蹿出一条,面全挤完后再下些嫩白菜或菠菜之类蔬菜,加盐和调料煮熟。

海林市

满族“三套碗”席

三套碗席是最具代表性的满族传统名宴,举世闻名的“满汉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因其菜肴分别用怀碗、中碗、座碗盛装,故名。清中叶以后至民国年间流行于辽宁等地满族聚居城镇饭店中,富户遇婚丧事亦常举办。一般由冷菜、大菜、熘炒菜、汤烧菜、面点、干鲜果品共数十款组成。所选用的原料多为长白山的山珍野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的价值。如强身健体的鹿肉、滋补气血的蛤什蚂油、珍贵的飞龙、人参、猴头蘑等均在席中有重要的位置。

海林市

特产

猴头菇

海林猴头菇,鲜品呈纯白色,单体个体大,菇体形状椭圆或圆形,单体有褶皱,大小均匀,表面须状菌刺分布和长短、粗细均匀,菌针及毛色均匀,菌针长1-1.5厘米,肉质肥厚、无筋,口感鲜嫩适口;干品呈杏黄色或金黄色,菇体形状椭圆或圆形,单体有褶皱,大小均匀,表面须状菌刺分布,长短和粗细均匀,个体直径6厘米以上。

海林市

黑木耳

海林黑木耳干品肉厚色正,耳面黑褐色,有光亮感,背暗灰色,耳根小,形以单片和碗状为主,少数为半菊花状,酷似“元宝”,无腐烂耳、虫蛀耳和流失耳,无异味。泡开有弹性,有光泽,复水性好。食用时圆润、细腻,口感极佳。海林黑木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海林市

名镇名村

横道河子镇

横道河子镇,因早年有一条南北道路横穿河流,这条河贯穿小镇,蜿蜒流淌,是小镇的母亲河,故取名横道河子。横道河子镇,被称为“火车拉来的”美丽小镇,是牡丹江通往哈尔滨的必经通道。这里即不失北国风光,又具有俄罗斯风情,是一座百年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俄罗斯文化脉络。横道河子车站,是中国最美的十大火车站之一。近年来,横道河子镇深度挖掘中东铁路文化内涵,保护修缮了中东铁路机车库、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俄式木屋群等历史建筑,新建了中东铁路机车运输博物馆、横道河子油画村、王洛宾纪念馆、七里地党史馆等景观景点。

海林市

风景名胜

综述

海林市旅游资源丰富,打造了“林海雪原”“中国雪乡”“莲花湖”“威虎山”“东北虎”五大品牌,有八个景区被评为黑龙江省“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建成7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横道滑雪场为SS级雪场。2022年旅游接待人次735万,收入达到41.3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

海林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列表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雪乡旅游风景区

海林莲花湖莲花山庄旅游区

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威虎山城景区

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

杨子荣烈士陵园

横道河子俄罗斯风情小镇旅游区

威虎山主峰景区

海林亿龙水上风情园

北大荒海林北欧度假区

海浪河欢乐谷

威虎山莲花湖

柴河九寨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

雪乡

雪乡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南麓,牡丹江的支流海浪河中上游,黑龙江省牡丹江西南部。景区占地面积17916公顷,平均海拔1100米。因贝加尔湖冷空气与日本海暖湿气流在此频繁交汇,以及山高林密的影响,造就了“夏无三日晴,冬雪漫林间”的奇特小气候。每年十月开始降雪至次年四月,雪期长达7个月,平均厚度可达2米左右。“中国雪乡”旅游风景区现有住户137户,日可接纳游客3000余人。

海林市

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

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海林市柴河镇,距牡丹江市25千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威虎山九寨,因为森林、瀑布、泉水、溪流酷似九寨沟,因此被人们称为“北国小九寨”,是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区;奶头山瀑布群、二道河湖滨的河神庙及水上乐园等景区景点,其森林天然景观秀丽奇特、峡峰险谷景色迷人;具有东北大森林的神秘感和《林海雪原》当年剿匪故事的传奇色彩,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英雄杨子荣剿匪故事就发生在该公园内。

海林市

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

横道河子东北虎林园,坐落于黑龙江省东部海林市林海雪原威虎山下,占地面积38.7万平方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四周群山环绕,森林覆盖率高达98%。2007年,横道东北虎林园被国家授予“中国虎乡”之美称,2012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园内建有猛虎园、科普教育展览馆、珍稀动物观赏区、大型动物表演场、小动物区、熊池、鹿园、森林童话乐园、观虎长廊、游乐园、虎文化休闲美食区和高空玻璃栈道12个景点。

海林市

重要人物

海林市部分重要人物列表

姓名

简介

昭德皇后

(?—?)

姓乌林答氏。原居今海林县境内的海浪河流域,其祖为居住在海浪河流域的女真人乌林答部部长。乌林答氏在幼小的时候就与完颜雍(完颜乌禄)定了婚。与完颜雍结婚后,非常孝敬公婆,善于治理家务,待人和气,将完颜雍的王府管理得和睦团结,井井有条。堪称女中之贤杰。1190年,皇太孙完颜璟即位(金章宗),谥号为“明德太皇太后”

额亦都

(1562—1621)

姓钮祜禄氏,从19岁开始跟随清太祖努尔哈赤创业以来,屡建功劳,太祖赏赐他的衣裘、弓矢、人户、牲畜等无计其数,他都把这些赏赐分给了手下有功兵将,从不自私,颇有大将之风度。额亦都果敢、勇猛、善战,带兵打仗、督军作战40余年,从未打过败仗。他所统率的军队,是清太祖创业时的精锐部队。太祖授额亦都一等子爵,官职晋升到佐理五大臣之一

方拱乾

(1596—1667)

初名若策,字肃之,号坦庵(后改称甦庵)。安徽省桐城县人。明朝崇祯年间进士,明亡入清,升任清朝太常寺卿(九卿之一,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议)。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因参与弘文院大学士陈之遴(字彦升)同左邵都御史魏裔介、给事中王祯等人的角斗失势;又因陈之遴在顺治十五年;復坐贿结内监吴良辅欲谋东山再起一案牵累,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流放宁古塔。在流放宁古塔的年月里,方拱乾著有《绝域纪略》(又叫《宁古塔志》)一书。书中记述了宁古塔地区的“天时”、“土地”、“官室”、“树畜”、“风俗”、“饮食”、“流传”等项。这些记述,为后代史学家,研究东北历史,特别是宁古塔地区的历史,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

杨子荣

(1917—1947)

原名杨荣瑞,又名杨宗贵。汉族,祖居山东省胶东半岛牟平县于甲河子屯。依打鱼、种地谋生,家境贫寒,只读了两年书。1946年 3月23日有围剿残匪的杏树村战斗中,杨子荣战绩突出,功劳显著,被评为战斗模范。1947年 2月,杨子荣在追剿丁焕章、刘维章、郑三炮等残匪的战斗中,牺牲于梨树沟屯附近的闹枝沟

重要荣誉

2019年-2022年海林市获得的部分重要荣誉

联合国人居署可持续城市计划试点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国家卫生城

国家园林城

全国平安县

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

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黑龙江省"十强县"

资料来源

注释

[a]

“海林话”是统称,由于海林是一个众多移民形成的城市,故各个移民在保留了自己地方语言的同时,也融入了其它地方的语言,具体内容请浏览二级目录。

[b]

具体设站情况请看二级目录[铁路]

[c]

资料来源1989年版《海林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