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影片改编自鲍鲸鲸的同名人气网络小说,讲述了婚礼策划师黄小仙(白百何饰)因相恋多年的男友与闺蜜出轨陷入失恋困境后,在33天里走出阴霾,重拾信念的故事。
该片在2011年“双11”档期上映,制作成本不到900万,上映仅4天就突破亿元,最终总票房为3.5亿人民币。2012年,电影《失恋33天》荣获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文章、白百何分别获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称号。2013年12月26日,该片获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
影片剧情 身为一名高端婚礼策划师的黄小仙(白百何饰)抱着婚纱像平日一样坐地铁来到工作地点,却目睹了从初中起就交好的闺蜜冯佳期(焦俊艳饰)和自己相恋七年的男友陆然(郭京飞饰)的出轨现场,被迫陷入了失恋的境地。在与前男友陆然的交谈里,黄小仙发现原来自己的感情早已出现了危机。陆然在半年前就与冯佳期已出轨,坦白自己厌烦了与黄小仙的相处模式,无法忍耐黄小仙刻薄的性格,让她忘了自己。知道了实情的黄小仙,一面感到自尊心受挫,一面旧情难舍,痛苦万分,并与闺蜜在一次见面后最终决裂。
黄小仙、王小贱(文章饰)两人负责对接未婚夫妻魏依然(王耀庆饰)和李可(张子萱饰)的婚礼策划工作,在会谈中李可提出了许多刻薄的要求,并且言辞之中尽显炫耀,黄小仙为此感到可笑与气愤。在工作中状态不佳的黄小仙晕了过去,王小贱将其送回家。第二天黄小仙想要请假休息遭到到了上司大老王的拒绝,大老王将黄小仙约到高档餐厅里,在一番争执后大老王吐露心声,鼓励黄小仙振作起来,走出失恋阴影。
因为李可的刁难黄小仙工作屡遭不顺,来到了和前男友陆然的定情旧地,饮酒伤情。醉酒后黄小仙与前来接她的陆然产生了剧烈的冲突,陆然绝情离开,黄小仙抛下自尊心卑微地追车想要挽回,被王小贱拦下。在李可又一次为难中,王小贱替黄小仙出头,拒绝了李可的无理要求。黄小仙和陆然的老同学结婚,昔日恋人又要见面,黄小仙找王小贱假冒自己的现任男友,王小贱在婚礼上将陆然戏弄一番,替她出了一口恶气。黄小仙因为工作与客户魏依然有了一些私下的接触,魏依然提出与黄小仙进行一次试验约会,在进行了一天的约会后,黄小仙拒绝了魏依然越界的示好,没有做出背德的行为。
王小贱因为突发原因需要搬家,王、黄两人合租住在了一起。同时黄小仙负责一个金婚纪念策划案客户张玉兰阿姨向黄小仙讲述了自己年轻时处理丈夫出轨事件的经历,黄小仙感触颇多,可未等到金婚纪念日,张阿姨就病逝了,黄小仙感到伤心遗憾。王小贱为安慰黄小仙,为她点亮了公司对面的灯牌,并承诺会一直陪伴她,两人在窗前相视而笑,这是黄小仙失恋的第33天。
演员与角色 黄小仙白百何饰高端婚礼策划师,27岁未婚,性格直爽乐观,脾气火爆,自尊心强,时常言辞刻薄,有一交往七年男友陆然。男友因其性格原因与黄小仙闺蜜冯佳期出轨,黄小仙遭遇爱情、友情、事业的多重打击,萎靡不振 王小贱文章饰本名王一扬,黄小仙同事兼损友。总是戴着黑框眼镜不停的涂抹唇膏、护手霜,说话嗲声嗲气,外表打扮与行为举止缺乏阳刚气。王小贱与黄小仙的相处模式总是毒舌互损,但在黄小仙遇到困难,陷入尴尬时,王小贱又总是暖心及时的出手相助,默默陪伴在黄小仙左右 大老王张嘉益饰黄小仙上司,外表严肃,对黄小仙很严厉,实则很关心下属,在黄小仙事业探索上有引导与启发作用 李可张子萱饰黄小仙负责对接的女客户,外表甜美,性格造作拜金,无知单纯 魏依然王耀庆饰黄小仙负责对接男客户,李可未婚夫,某公司大老板,典型的成功人士 陆然郭京飞饰黄小仙前男友,因忍受不了黄小仙性格出轨,性格略显自私、大男子主义 冯佳期焦俊艳饰黄小仙闺蜜,虽为多年挚友却背叛了黄小仙,抢走黄小仙男朋友 张玉兰阿姨海清(青年)、曹翠芬(老年)饰黄小仙负责对接的金婚女客户,慈祥善良查看全部 (8) 幕后制作 剧本改编 影片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失恋33天》,这篇小说最早是由鲍鲸鲸连载发布在豆瓣网上,名叫“失恋日记”,该帖引起了豆瓣网友的广泛围观,此时就有朋友向导演滕华涛推荐过,但导演忙于另一部电视剧《蜗居》的拍摄,没有专门关注。2010年初,《失恋33天》的小说出版成册,滕华涛阅读后立即联系了鲍鲸鲸表明了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意向,两人就此决定合作,鲍鲸鲸担任这一改编电影的编剧。
从小说到剧本再到电影,需要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原作中的金婚夫妇情节只占一个小章节,但在电影中得到放大。原小说的结局灵感来自于2008年春运期间一则‘杜登勇冒雪徒步3天3夜寻女友’的新闻,鲍鲸鲸将其演绎为王小贱冒雨送伞的感人桥段,但导演认为,将文字跨媒介改编为电影,很难呈现出原著中的浪漫氛围,于是果断地舍弃这一经典段落,将结局改为两人在落地窗前相视而笑的温暖平淡场景。
选角与筹备 文章比白百何先接到剧本,确定为王小贱一角的演员。在拍摄过程中,文章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了一系列经典动作,比如不停涂抹唇膏、护手霜等行为,甚至在电影中人物头上所戴的夸张的向日葵道具,也是文章自己购买的,原本小说内容中并未出现。
2010年夏,滕华涛导演和文章先后都向白百何推荐了小说《失恋33天》,阅读完后白百何对女主人公形象产生强烈共鸣,感慨颇多,最终决定参演,成为女主人公黄小仙一角的演员。
拍摄取景 黄小仙在北京东方广场前与前男友约会的回忆以及后来与魏依然在同一地点的戏份都是在喷泉广场拍摄的。这里出现的喷泉位于东方广场二层,喷泉前有延伸的扇形长台阶,影片中黄小仙站在台阶上远眺北京夜景。这里是都市情侣约会的常去地,行人路过时也经常会拍照留念。电影拍摄结束后,这里也成了青年人的“网红”打卡地。
影片风格 主题 《失恋33天》是都市浪漫爱情类型电影,在人物设定、故事结构、场景选择和主题表达上都遵循着类型电影的创作法则又有一定的本土化发展。影片以黄小仙失恋为主线,串联起不同模式、年龄阶段、职业、生活状态人物的爱情,涵盖了两性关系中的各种现象。影片中不同人物在恋爱、失恋、相亲、结婚、出轨、离异、金婚一系列感情阶段中摸索,体现了当下社会中诸多的时代热点话题,“拜金女”“男闺蜜”“大龄剩女”“劈腿”等也是一直被热议的影片关键词。
在导演看来,《失恋33天》是对一种共同经验的分享,失恋是大部分人经历过的一种具有隐秘性的情感,但是又最能引起共鸣,唤起特定的记忆,导演瞄准当下都市年轻观众的共同心理,选择具有话题性的社会热点话题和都市情感题材,使观影群体从影片中求得负面情绪宣泄与美好期望共鸣。影片从一个女性的视角出发,探讨两性隔膜的形成原因,并通过从背叛、受伤到拯救最终治愈的过程,在时间的流逝中,完成对于都市女性的失恋治愈童话讲述。
叙事 影片采用了线性叙事结构,以女主人公从失恋到治愈最终重新找到新的感情的过程为主线,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呈现,形成了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主、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为辅的双重叙述线索。第一重叙事是从黄小仙失恋后所经历的一系列生活事件这一外部表现出发,引导观众体验黄小仙在失恋后的生活变化。第二重叙事则是以黄小仙同陆然的恋爱回忆在影片中却不断闪回的方式呈现,时间的推移也代表情感治愈的过程。
原著小说以日记体写成,影片叙事也运用第一人称叙事和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计时牌提示时间的顺序过程,新的日期标志着黄小仙的情感治愈过程的不同阶段,五次这样的时间标志,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但又具有内在连续性的叙事单元。女主人公失恋之后的心境变化都在影片的时间序列中得到了揭示。
视听语言 影片多次出现夸张的后期特效,增加视觉趣味性,一方面在真实场景中加入小特效,与演员的动作产生互动。另一方面保留人物真实状态将场景虚拟化,营造气氛、表达情绪。同时影片利用多媒体元素营造画面的超现实感,导演将真实形象与虚拟形象并置呈现,营造出符和人物情感状态的亦真亦幻场景,具有超现实的美感。
电影中时间的流逝是跳跃的,剪辑在五个时间节点里将一些关键性细节镜头组接起来,在跳跃的时间里展现情感修复的过程,使用不同空间场景的连接暗示延绵的时间。
影片为了迎合主题,在背景音乐的每段画面都配有不同情境的音乐。影片音乐、作曲由丁薇和林朝阳担任,片中使用到了大提琴、小提琴独奏以及弦乐四重奏,整部影片的配乐与影片题材类型相契合。除此之外,由陈奕迅演唱的电影插曲《好久不见》,缓慢内敛的旋律,平淡叙述的歌词与电影表达主题相呼应。
主要荣誉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提名主体
结果
2012年
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导演
滕华涛
提名
最佳影片
《失恋33天》
提名
最佳新人
张子萱
提名
最佳剧本
鲍鲸鲸
提名
最佳男配角
王耀庆
提名
最佳男演员
文章
获奖
最佳女主角
白百何
获奖
优秀故事片
《失恋33天》
获奖
第49届台湾金马奖
最佳摄影
曹盾
提名
最佳女主角
白百何
提名
最佳新人
张子萱
提名
最佳原创电影配乐
丁薇
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
鲍鲸鲸
获奖
第四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奖
最佳男演员
文章
提名
最佳女主角
白百何
提名
最佳导演
滕华涛
提名
最佳剧本
鲍鲸鲸
提名
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最佳男演员
文章
提名
最喜爱女演员
白百何
提名
最受喜爱电影
《失恋33天》
提名
中国青年电影论坛
最佳女主角
白百何
获奖
最佳编剧
鲍鲸鲸
获奖
第19届北京学生电影节
最佳男演员
文章
提名
最佳女演员
白百何
提名
最佳影片
《失恋33天》
提名
最喜欢的演员
文章
获奖
特别陪审团奖
《失恋33天》
获奖
第21届上海影评人奖
优秀影片
《失恋33天》
获奖
2013年
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
杰出女演员
白百何
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
鲍鲸鲸
提名
优秀影片
《失恋33天》
获奖
第3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两岸优秀华语电影
《失恋33天》
提名
参考资料:
制片与发行 制片与发行
制片公司
主要发行公司
完美世界(北京)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电影发行分公司
新媒体宣传
北京伟德福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上映信息
上映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时间
中国内地
2011年11月8日
中国香港
2012年3月1日
中国台湾
2012年11月17日(中国台北金马奖影展)
法国
2012年5月15日(法国中国电影节)
韩国
2018年12月27日(网络上映)
参考资料:
票房收入 电影《失恋33天》于2011年11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截至2011年12月11日,电影总票房为3.5亿元,位列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第八名。
反响与评价 《失恋33天》以小成本、高回报率的特点被称为2011年中国电影当之无愧的黑马,2014年7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拉丁美洲国家时,将包括《失恋33天》在内的几部影视剧DVD光盘作为国礼的一部分赠予阿根廷官员,2018年8月18日,《失恋33天》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
大多评价认为,题材选择贴合观众审美心理;宣传营销策略别出心裁;准确把握都市年轻人新的文化价值观等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关键。《中国文化报》影评人素淡提到,《失恋33天》相比之前的同类型创作更加的“接地气”,影片故事情节是从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中生发出来的,在改编之初就有着众多的读者基础,这种情感模式以及描述的故事细节抓住了目标观众的特定心理,是浪漫爱情类型本土化的有益尝试。在宣传营销上,以新媒体为主,传统媒体为辅,在微博、人人网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制造话题热度,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除此之外《中国艺术报》影评人张悦提到,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新的文明与价值观也在形成,不靠血缘而是靠契约精神维系的“陌生人文化”慢慢生成,《失恋33天》契合了这种新的生态环境与价值观念。
影评人陆十三认为,在改编方面,电影对原著小说结尾做了较大的改动,将原本的雨中场景改为现有结局,少了一些含蓄之美与浪漫效果。学者唐鸿还指出,《失恋33天》并非“最接地气”的国产类型之作,与实际的都市生活还有一定的差距。导演陈宇认为,该片娱乐性不足,在爱情主题也上缺少新鲜的思考与观察,女主人公在故事中未得到真正的成长,影片的成功只是在消费文化之下产生的一个消费样本,在叙事之下充满消费主义的意图。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人数
链接
豆瓣电影
7.2/10
582378
时光网
7.3/10
18000
IMDB
6.5/10
1700
统计日期 :2023年5月16日
衍生作品 2013年,电视剧版《失恋33天》播出,滕华涛监制,刘恺导演,张蕾编剧,姚笛、张默等主演。剧版《失恋33天》的筹备与制作计划源于2011年电影版的爆火,在剧版改编中,人物形象设计与故事情节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2016年11月11日,话剧版《失恋33天》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小剧场首演,由陈亮担任导演,吴际为制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