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昌,1943年4月1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祖籍山东。中国台湾音乐人、电影导演、编剧,被誉为中国台湾流行歌坛的泰斗级人物。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刘家昌的:人物经历、创作风格、主要作品、荣誉奖项、个人生活、社会活动、人物评价、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刘家昌

籍贯

山东

出生日期

1943年4月13日

出生地点

黑龙江省哈尔滨

出生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毕业院校

中国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系(肄业)

职业

音乐人、电影导演、编剧

重要奖项

1973年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和“最佳音乐(非歌剧”

代表作品

音乐作品:《往事只能回味》《月满西楼》《梅兰梅兰我爱你》等

婚姻状况

第一任前妻:江青

家族成员

大儿子:刘继鹏(与江青所生)

简介

1966年刘家昌开始为多部电影创作主题曲和担任电影配乐,他创作的电影《往事只能回味》的同名主题曲在当年曾创下四百万销量记录。之后连续发行多张个人音乐专辑,广受歌迷好评,专辑中收录的《月满西楼》《梅兰梅兰我爱你》《南海姑娘》等歌曲在当时广为传唱。此外他还为甄妮、黄莺莺、蔡琴、费玉清等众多在华语乐坛颇有影响力的歌手创作了他们的成名曲。

同时刘家昌还尝试向电影领域发展,担任电影导演和编剧。1973年执导并配乐的影片《爱的天地》获得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和“最佳音乐(非歌剧)”奖。1976年,凭借执导和配乐的电影《梅花》,再度夺得第1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两项大奖。

20世纪80年代刘家昌移居美国后便逐渐隐退并减少作品产出。1994年,刘家昌编导并担任作曲和配乐的电影《梅珍》在美国圣地亚哥影展中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和“最佳主题曲”等多个奖项。

2001年刘家昌回国复出,凭借对华语乐坛的影响,第十二届台湾金曲奖颁奖典礼给刘家昌颁发了”特别贡献奖”,此后他又在多个颁奖典礼中收获“终身成就奖”“殿堂音乐贡献大奖”等多项荣誉。

2006年,刘家昌在香港红馆举办了首次个人音乐会,之后音乐会又分别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开办。2009年1月,时隔二十多年后再度发行新专辑《新歌刘家昌》。2016年11月,刘家昌参与录制的节目《刘家昌开口》在爱奇艺上线。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3年刘家昌在中国黑龙江哈尔滨出生,幼时随父母移居韩国。热爱音乐且拥有天赋的他在初中时代就开始唱歌,他的第一张唱片《回到我身边》在韩国发行,当时一共卖了一万两千张,之后还曾去过关岛和日本等地进行巡回演唱。

1962年,刘家昌以侨生身份从韩国回到了中国台湾并考上政治大学政治系。但刘家昌只读了两年大学,就辍学并专职在夜总会唱西洋歌曲,1965年的时候,擅长演唱爵士乐的他在台北市的“中央酒店”就已经小有名气。

演艺经历

音乐领域

1966年,刘家昌开始从事音乐创作,他的第一个作品,便是为琼瑶编剧的电影《月满西楼》创作的同名主题曲。之后刘家昌又继续与琼瑶合作,为琼瑶的电影写电影插曲和配乐。《云河》《庭院深深》《一帘幽梦》等电影的主题曲都是由他作曲,这些歌曲随着影片的上映在当时迅速走红并广为传唱,刘家昌也逐渐被大众熟知。

积累了一定的作品和知名度之后,刘家昌在1970年连续发行了《情旅》《街灯下》和《三朵花》共3张音乐专辑,1971年,刘家昌为琼瑶电影创作的同名歌曲《往事只能回味》,在当时只有1600万人口的中国台湾创下了400万张销量的纪录,刘家昌由此奠定了自己在华语歌坛的大师级地位,开始了属于他的黄金年代。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刘家昌在华语乐坛最活跃的时期,在此期间他一共创作了2000多首音乐作品,其中200余首歌曲在海峡两岸传唱,由他创作和演唱的《梅兰梅兰我爱你》《南海姑娘》《梦驼铃》等等歌曲,曾经是一个时代的经典,有的歌曲甚至多年后仍耳熟能详。

刘家昌对中国台湾流行乐坛的发展做出过的贡献,不仅是他演唱的歌曲,更重要的是他曾经为其他歌手创作的作品,众多影响华语乐坛一个时代的歌手,均是演绎他创作的歌曲而成名。

《往事只能回味》这电影同名主题曲最开始便是刘家昌专门为他的首徒尤雅而写的,在当年红遍了大街小巷。他为甄妮谱写的《誓言》《晚秋》《我家在哪里》等歌曲,迅速奠定了甄妮在乐坛的基础。黄莺莺则是凭借刘家昌的名曲《云河》出道并一炮而红,之后他又为黄莺莺创作了《我心深处》《一声来一声去》等经典歌曲。

1977年,费玉清得到刘家昌的赏识,演唱了他创作的电影《日落北京城》和《深秋》的主题曲,从而正式走上歌坛,之后演唱的《晚安曲》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传唱作品。1979年,刘家昌创作的《庭院深深》这首歌由蔡琴演唱并收录在自己的专辑《出塞曲》中,歌曲一经发行便广受歌迷好评,给大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充分确立了她在流行乐坛上的重要地位。而曾经影响了海峡两岸几代人的歌手邓丽君演唱的《独上西楼》《快乐的恰恰姑娘》《万叶千声》等多首经典曲目,也是出自刘家昌之手。

影视领域

除了音乐事业,刘家昌在影视方面也有所成就。早在1969年,刘家昌就开始尝试当导演拍电影,还自己包剧院、发行、贴海报发传单进行宣传。1971年上映的《往事只能回味》和《有我就有你》等电影中,除了执导,刘家昌还担任了电影的编剧,并亲自出演片中的角色。

1973年,刘家昌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晚秋》上映后叫座又叫好,票房超过成本二十多倍,成功打下“刘派电影”一片江山的基础。同年,刘家昌执导的影片《爱的天地》获得了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而他为电影创作的同名主题曲也获得了“最佳音乐(非歌剧)”奖。1974年,由刘家昌导演和编剧的电影《云飘飘》在中国台湾上映,成功收获了400万票房,打破了当年电影票房的记录,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是演员林青霞演的第一部戏,同时也成为了她的成名代表作。1976年,凭借执导和作曲的电影《梅花》,刘家昌又再度夺得第1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这两项大奖。

此后的几年间,刘家昌连续执导了《云河》《少女的祈祷》《秋诗篇篇 》等多部电影,同时担任了电影的编剧,除此之外,他还在自己编导的《雷风雨》《有我就有你》《田园》等电影中亲自上阵,出演片中的角色。1978年和1979年,刘家昌凭借编导的电影《日落北京城》和《黄埔军魂》,分别在第15届和第1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中获得了“最佳剧情片编剧”和“最佳剧情片”的提名。

20世纪八十年代,刘家昌婚后不久便与家人一同移居美国,从此逐渐隐退并减少了自己的作品产量。1986年,刘家昌执导的爱国影片《我是中国人》上映并获邀参加了亚太影展。次年,执导和编剧并作曲配乐的电影《梅珍》在中国台湾上映,该片于1994年获邀参加美国圣地亚哥影展,一举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音乐”和“最佳主题曲”等多个奖项。

回国复出

2001年刘家昌举家回国并在上海置业,由此开始了大师的复出之路。凭借多年来对华语音乐的影响力和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刘家昌在同年举办的第十二届金曲奖颁奖典礼中,获得了”特别贡献奖”这一荣誉奖项。

2003年11月,刘家昌与好莱坞著名电影插曲作家丹尼尔·沃克和电影音乐大师乔治奥·莫罗德一起联手,为钢琴家孔祥东打造了一场“炫代音乐梦之旅”,该音乐会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上演。

2006年,刘家昌的个人精选集《华语歌星金曲经典辑》和《深情 (三合一套装)》专辑连续发行,《深情 (三合一套装)》内除了《华语歌星金曲经典辑》之外,还纳入了《邓丽君作品金曲经典辑》和《畅销电影金曲经典辑》等共3个系列的作品。同年6月,刘家昌在香港红馆举行了自己入行以来的首个个人音乐会——《往事只能回味》,演唱了多首经典怀旧歌曲。音乐会的门票还在预售阶段就已经全部售完,不得不连续共加开了七场。紧接着又在马来西亚开办了《刘家昌云顶音乐会》,邵逸夫、方逸华、林青霞、陈志云等名人都专程前往当地观看他的演出。

2007年,第7届光线传媒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行,组委会宣布刘家昌获得“终身成就奖”,颁奖礼还为他设置了特别的表演环节,由著名钢琴演奏家孔祥东独奏他的代表作《独上西楼》。同年8月,早已被大众和媒体公认为乐坛殿堂级创作人的刘家昌,又在《新城国语力颁奖礼》中获得了“殿堂音乐贡献大奖”。

刘家昌在2008年担任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的评委期间,与已故歌手姚贝娜结下了音乐之缘。比赛结束后刘家昌根据姚贝娜的声音特质为她量身定制了12首歌曲,覆盖了多种不同的曲风,作词作曲全都是由他一手包办。但是直到姚贝娜去世之后的2015年,这些单曲才被收录到姚贝娜的纪念专辑《永存》中发行。

时隔二十多年后,刘家昌在2009年1月又再度发行了全新创作专辑《新歌刘家昌》,共收录了十一首全新创作的歌曲,这些作品都是刘家昌在自家的录音室里创作并制作完成的。同年3月,刘家昌在香港红馆一连举行了三场音乐会,张敬轩、任贤齐、卫兰和尤雅等多位好友及学生都出席了音乐会并担任表演嘉宾。

2010年4月,刘家昌决定告别舞台,谢幕演唱会在中国台湾拉开了序幕。同年,刘家昌在《2010年度十大发烧唱片榜颁奖典礼》上获得了“音乐艺术成就奖”,并在“华语金曲奖30年经典评选”中荣获全民投票选举的“30年30人”的第一位。次年11月,中国香港四洲集团于九龙湾展贸中心举行《滋味知己四十年演唱会》,邀请了刘家昌带领其他歌手共同合唱他的多首经典名曲。

2016年11月,刘家昌推出的一档互联网节目《刘家昌开口》在爱奇艺上线,节目中他围绕自己的经历,在公众面前讲述自己的这一生以及众多音乐人的故事。2018年7月,刘家昌在新加坡连续开了两场音乐会,陈昇、江蕾和周蕙等歌手为他助阵担任表演嘉宾。

创作风格

刘家昌是台湾乐坛20世纪70-80年代的大师,以诗意浪漫简洁曲风开创流行乐的辉煌年代,作品至今仍具有不可磨灭影响力。他的创作风格奠定了早期台湾流行音乐的抒情隽永古典文艺的路线,并赋予了简单流畅朗朗上口的旋律特点,并凭借为琼瑶电影创作的脍炙人口的配乐深入人心,成为了琼瑶音乐时代的御用音乐人。

极其擅长曲调旋律的刘家昌,之后更是为无数影视作品完成了经典难忘的配乐插曲,他就如同一位“音乐诗人”,化有形为无形,以外物道心语。由他创作的很多电影的主题歌流传甚广,其作品中贯穿着的孤独感,漂泊感和对温暖、归属、家园、幸福的追索,不讲究音乐上的技巧和繁复花俏的机巧形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和映射。

刘家昌曾多次在媒体采访中表述自己的爱国情怀,其一生作品中飘临于词曲间的漂泊、孤独、恋家、爱国的情愫成为一代“异乡人”的情感寄托,也是刘家昌一生创作的重大主题。他以音乐传递心声,将自己过去的经历全部填充进了音乐,并用音乐抒写着他的爱国情怀,《梅花》《国家》《我是中国人》等爱国歌曲为国人所熟知。

主要作品

电影原声带

发行时间

影片

歌曲名称

参考资料

1970年

《你我他》

《你我他》《不得了》《爱呀呀呀》《望你早归》《痴情恨》《夜归人》

《为什么不把花儿采》《一寸相思未了情》《玛莉娜》《今夜又是雨》

1973年

《晚秋》

《我家在那里》《我对你有歉意》《相聚在一起》《跑》《雾》

《第一次见面》《我已全部给了你》

1973年

《一家人》

《我的家》《幸福的旅途》《莫负好光阴》《母爱》《今天过去是明天》

《音乐演奏》《一家人》《当我和你再一起》《珍贵的礼物》《痴心话》

1994年

《梅珍》

《梅珍之一》《大圆圈》《革命军歌》《睡吧!宝贝》《我是好娃娃》

《我家比图画更美》《梅珍之二》

音乐作品

个人专辑

发行时间

专辑名称

收录歌曲

参考资料

2010年

刘家昌

《最后一夜》《把悲伤留给自己》《情网》《今夜我想喝醉》《酒后的心声》

《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亲密爱人》《情关》《恋曲1990》《天佑中华》

2009年

刘家昌

《好好爱我吧》《如果能》《茫然》《念你》《报答》《春天不来了》《哈利路亚》

《一切来自爱》《做吧》《连心》

2006年

刘家昌

《梅兰梅兰我爱你》《海鸥》《敲敲门》《晚安曲》《扬帆》《不一样》《秋诗篇篇》《落叶的烦恼》《小丑》《小雨打在我身上》《万叶千声》《云深不知处》《独上西楼》《月满西楼》《初恋的地方》《胭脂泪》《云河》《诗意》《秋缠》《一帘幽梦》

《我家在哪里》《只要为你活一天》《烟雨斜阳》《温暖的秋天》《往事只能回味》

《纯纯的爱》《秋歌》《台北2006》

1977年

刘家昌

《心窗》《爱的路上千万里》《蓝天》《许个心愿》《秋诗篇篇》《爱的心儿多明亮》《鼓励》《我为你欢喜》《归来吧!爱人》《小别秋雨》

1977年

刘家昌

《爱的路上千万里》《柔情》《蓝天》《鼓励》《我为你欢喜》《岁岁年年长相伴》《》《我心生爱苗》《心窗》《爱的家园》

1972年

刘家昌

《野花上的眼泪》《奔向爱的花园里》《告诉我不要怕》《晚风寄相思》《人生像雨又像风》《想你有多少》《爱人从梦中回来》《又是秋季》《爱的季节》《庭院深深》

1972年

刘家昌

《野花的爱情》《采满快乐在心怀》《我又添了新愁》《鸟儿歌唱花儿香》《路边的小花》《我有了你》《生龙活虎》《我比他有诚意》《不同的心情》《五月的花》

1971年

刘家昌

《恨你恨你》《七滴眼泪》《不得了》《你我他》《爱呀呀呀》《梅兰梅兰我爱你》《春风只吹有情人》《星心相爱》《街灯下》《南海姑娘》

1970年

刘家昌

《情旅》《寂寞的旅途》《爱人回来吧》《泪的小花》《又像细雨又像风》

《晶晶》《朦胧的眼》《探戈小黑猫》《问你一句话》《月满西楼》

1970年

刘家昌

《街灯下》《小薇小薇》《嘿茱蒂》《情锁》《白牡丹》《你在追求我》

《亲爱的不要哭》《怎么能忘记你》《永远在一起》

1970年

刘家昌

《只要为你活一天》《X+Y=LOVE》《往日时光》《四个愿望》《情人梦》

《请你为我笑》《我恨你恨到底》《往事只能回味》《祇有我和你》《几时再回头》

/

刘家昌

《告诉我你在那里》《再喝也不会醉》《你真叫人着迷》《我找到了自己》《我不说完我爱你》《陌生的姑娘》《流水》《我俩在一起》《爱的人间》《不要说是我负你》

为他人创作

发行时间

演唱者

作品名称

参考资料

1970年~1974年

尤雅

《往事只能回味》《我找到自己》《街灯下》《深秋》

《梅兰梅兰我爱你》《我们恋爱去了》《良夜星辰又一春》

1971年~1984年

邓丽君

《快乐的恰恰姑娘》《胭脂泪》《万叶千声》《独上西楼》

《是你打来的电话》

1972年~1976年

甄妮

《梅花》《云河》《天真活泼又美丽》《我家在那里》

《秋歌》《彩云片片》《誓言》《晚秋》

1972年~1982年

凤飞飞

《秋缠》《敲敲门》《纯纯的爱》《五月的花》《十七十八》

《桃花又盛开》《明天二十岁》《串串风铃响》《温暖的秋天》

《温暖在秋天》《当我认识你》《城里比乡下好》《有真情有活力》《彩色的爱》《归乡路》《我是中国人》《松花江》《新转向》

1973年

翁倩玉

《海鸥》

1973年

江蕾

《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烟雨》《烟雨斜阳》《初恋的地方》

1974年

黄莺莺

《云河》《我心深处》《一声来一声去》《我们在爱里滋长》

1974年~1975年

萧孋珠

《一帘幽梦》《诗意》《爱的眼睛》《枫红层层》《小女儿的心愿》《秋雨》《小妹》《职业从不分高低》

1974年~1977年

刘文正

《诺言》《小雨打在我身上》《可爱的女孩》

《她像个孩子》《绿色大地》

1975年

欧阳菲菲

《向往》

1976年

杨美莲

《样样可爱》

1976年~1981年

高凌风

《你多可爱》《不一样》

1977年

陈兰丽

《爱有多少》

1977年

张琍敏

《枫林小雨》《看那枫林小雨》《跳跳狄斯可》《你说的》

《白木屋》《一夜一夜的梦》

1977年~1979年

费玉清

《黄埔男儿最豪壮》《黄埔军魂》《最敬礼》《遍地桃李》

《晚安曲》《白云长在天》《又见嘉年华》

1978年

陈盈洁

《盈盈祝福》

1978年

银霞

《秋诗篇篇》

1979年

蔡琴

《庭院深深》

1979年

陈淑桦

《微微的一笑》《恋》

1981~1983年

沈雁

《一串心》《蹦蹦一串心》《寒江秋水》《直到永远》

《不能迟到》《少女》

1981年~1983年

阳帆

《扬帆》《地久天长》

1983年

黄仲昆

《路边小溪》

1983年~1985年

杨林

《我是谁》《爱我吗》

1984年

千百惠

《丝雨长巷》

1985年

潘安邦

《幻梦》《曾经》

1993年

谢金燕

《你真酷》

1993年

胡慧中

《男的朋友女的朋友》

1995年

陈松伶

《爱到一千年》《忆往事》《暗恋》《我没有多余的泪为你流》

2001年

解晓东

《是天意》专辑

2002年

柯以敏

《Good-bye My Love》《一笔勾销》

2006年

郑嘉颖

《无可奈何》《现代人的情》

2011年

刘子千

《玫瑰》《念你》

2012年

王电

《晚秋》专辑

2015年

姚贝娜

《永存》专辑

个人音乐会

举办时间

地点

名称

参考资料

2006年6月

中国香港红馆

“往事只能回味”音乐会

2006年12月

马来西亚

《刘家昌云顶音乐会》

2010年4月

中国台湾台北小巨蛋

告别演唱会

2010年9月

中国台湾高雄巨蛋

告别演唱会

2011年11月

中国香港九龙湾展贸中心

《滋味知己四十年演唱会》

2013年12月

中国台湾高雄

有您真好.刘家昌音乐会

2014年9月

新加坡

“往事只能回味”音乐会

2018年7月

新加坡

“往事只能回味”音乐会

电影作品

上映时间

影片名

合作演员

备注

1968年

《春梦了无痕》

刘家昌 / 艾黎 / 唐威 / 古军 

演员

《亲情》

汪玲 / 秦沛 / 张琪 / 曹健 

编剧

《二十年代》

江青 / 康威 / 罗惠珠 / 楼辰

导演

1970年

《七滴眼泪》

陈海伦 / 陈莎莉 / 康威 / 冯海

导演

1971年

《问白云》

 俞凤至 / 夏台凤 / 杨群 / 唐威 

导演、编剧

《家花总比野花香》

 杨群 / 李湘 / 夏台凤 / 陈莎莉

导演、编剧

《往事只能回味》

 唐威 / 白嘉莉 / 尤雅 / 刘家昌

导演、编剧 、演员

《有我就有你》

 伍秀芳 / 唐威 / 刘家昌 / 王孙

导演、编剧 、演员

《老爷车》

 伍秀芳 / 唐威 / 崔福生 / 王冲

导演、编剧

1972年

《小雨》

 唐宝云 / 归亚蕾 / 张冲 / 岳阳

导演、编剧

1973年

《晚秋》

唐宝云 / 刘家昌 / 张冲 / 陈浩

导演、编剧 、演员

《四季发财》

 韩湘琴 / 唐威 / 蒋光超 / 葛小宝

导演、编剧

《初恋在台北 》

 唐宝云 / 李湘  / 金川

导演、编剧

《爱的天地》

 翁倩玉 / 魏苏 / 李久寿 / 周仲廉

导演

《只要为你活一天》

 刘家昌 / 归亚蕾

导演

《两个丑陋的男人》

岳阳 / 刘家昌 / 蓝毓莉 / 魏苏

编剧 、演员

《雷风雨》

唐宝云 /汤兰花 / 恬妮 / 归亚蕾 

导演、编剧 、演员

《串串风铃响》

 唐宝云 / 丁珮 / 李湘 / 金川

导演、编剧

《一家人》

 唐宝云 / 汤兰花 / 翁倩玉 / 归亚蕾

导演、编剧

1974年

《云河》

 林青霞 / 康家珍 / 谷名伦 / 卢碧云

导演、编剧

《雪花片片》

 秦祥林 / 汤兰花 / 胡锦 / 林冲

导演、编剧

《十七,十七,十八》

 恬妞 / 谷名伦 / 张艾嘉 / 金川 

导演

《云飘飘》

乾德门 /谷名伦 / 关山 / 林青霞

导演、编剧 、演员

《纯纯的爱》

林青霞 / 秦祥林 / 金川 / 王莱 

导演、编剧

1975年

《少女的祈祷》

岳阳 / 谷名伦 / 康家珍 / 胡锦

导演、编剧

《烟雨》

 林青霞 / 秦祥林 / 胡锦

导演、编剧

《小女儿的心愿》

 刘秦雨 / 徐康泰 / 高怡文 / 魏苏

导演

《枫红层层》

 刘秦雨 / 谷名伦 / 徐康泰 / 陈莎莉

导演

1976年

《田园》

 陈美龄 / 徐康泰 / 刘家昌 / 刘秦雨

导演、编剧 、演员

《梅花》

柯俊雄 / 张艾嘉 / 胡因梦 / 崔福生 

导演

《温暖在秋天》

 张艾嘉 / 胡因梦 / 刘文正 / 谷名伦

导演

《星语》

 卢燕 / 柯俊雄 / 蓝毓莉 / 胡因梦

导演

1977年

《秋诗篇篇 》

 甄珍 / 向华强 / 胡因梦 / 柯俊雄

导演、编剧

《台北六十六》

刘文正 / 谷名伦 / 柯俊雄 / 紫茵

导演

《台北77》

 柯俊雄 / 张艾嘉 / 谷名伦 / 紫茵

导演、编剧

《日落北京城》

甄珍 / 柯俊雄 / 恬妮 / 谷名伦

导演、编剧

1978年

《黄埔军魂》

 柯俊雄 / 甄珍 / 胡因梦 / 张美瑶

导演

《枫林小雨》

甄珍 / 谷名伦 / 秦风 / 张小燕

导演、编剧

《誓言》

 甄珍 / 翁倩玉 / 谷名伦 / 秦风

导演、编剧

《白云长在天》

甄珍 / 谷名伦 / 张璐 / 孙嘉林

导演、编剧

1983年

《风水二十年》

甄珍 / 归亚蕾 / 秦汉 / 关山

导演、编剧

1984年

《寒江秋水》

甄珍 / 银霞 / 卢燕 / 嘉凌 

导演、编剧

《圣战千秋》

 陈观泰 / 秦汉 / 朱海玲 / 柯俊雄

导演、编剧

《洪队长》

石隽 / 朱海玲 / 银霞 / 李烈

导演

1986年

《我是中国人》

 柯俊雄 / 甄珍 / 秦汉 / 朱海玲

导演、编剧

1987年

《梅珍》

 金素梅 / 狄龙 / 许效舜

导演、编剧

以上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年份

作品

主办方

奖项

参考资料

1973年

电影《爱的天地》

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优等剧情片、最佳音乐(非歌剧)

1976年

电影《梅花》

第1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

1978年

电影《日落北京城》

第1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编剧(提名)

1979年

电影《黄埔军魂》

第1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提名)

1994年

电影《梅珍》

美国圣地亚哥影展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

最佳音乐、最佳主题曲

2001年

/

第十二届台湾金曲奖

特别贡献奖

2007年

/

第7届音乐风云榜颁奖盛典

终身成就奖

2007年

/

新城国语力颁奖礼

殿堂音乐贡献大奖

2010年

/

2010年度十大发烧唱片榜颁奖典礼

音乐艺术成就奖

2010年

/

“华语金曲奖”30年经典评选

“30年30人”第一位

个人生活

1966年刘家昌与知名演员江青闪电结婚,之后生下儿子刘继鹏,但是这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太久,4年后两人便签下离婚协议。

1977年5月,刘家昌和女星甄珍在一次记者会上公开承认两人已有亲密关系,1978年二人赴美结婚,甄珍则逐渐淡出演艺事业。20世纪80年代,刘家昌也退隐艺坛,与夫人甄珍客居美国并于1986年生下儿子刘子千。2001年回国并于上海置业,2005年因夫人甄珍想回到自己的家乡,于是夫妻双双回到香港定居。 2015年,甄珍爆料称20多年前在美国跟刘家昌已办理离婚。

社会活动

时间

活动内容

具体行动

参考资料

2005年

设立“刘家昌(章家甄)助学金”

与前妻甄珍(章家甄)共同出资,资助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2006年

举办《往事只能回味》个人音乐会

将音乐会所得歌酬全部捐出来做慈善

2009年

新专辑《新歌刘家昌》创作公益歌曲

为香港TVB创作公益歌曲《心在香港》

为香港慈善机构保良会创作会歌《一切来自爱》

为李连杰壹基金创作了创会歌曲《做吧》

2010年

举办台北小巨蛋演唱会

将演唱会所得唱酬将捐给TVBS信望爱永续基金会,补助贫困儿童的营养午餐费用

2010年

举办高雄巨蛋告别演唱会

门票总收入将近2千万收益全部捐出回馈社会,用作添购高雄的复康巴士

2013年

参加高雄市政府与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合办的“有您真好.刘家昌音乐会”

为儿童募集营养午餐经费

2019年

新加坡善济医社《善济全民爱心夜》

出席活动助力筹款

人物评价

刘家昌的创作风格奠定了早期台湾流行音乐的抒情隽永古典文艺的路线,并赋予了简单流畅朗朗上口的旋律特点。(网易娱乐评)

刘家昌以诗意浪漫简洁曲风开创流行乐的辉煌年代,作品至今仍具有不可磨灭影响力,是台湾乐坛20世纪70-80年代的大师。(新浪娱乐评)

刘家昌的优秀作品太多,创作的奇迹、破过的纪录,皆是神话一般的存在。刘家昌的词曲,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无人可替代,可却永不过时。后来无论谁去翻唱,总可令人爱不释手。曲调一出,即刻哼来,这就是刘家昌。(凤凰网评)

我最欣赏的一个男生就是刘家昌,他声音好有味道,是男人中的男人。(蔡琴评)

我觉得他是个传奇的人。我小时候就听他的歌,他在音乐上是个有点固执的老头,他自己心里有评定标准,在音乐上完全要按他的标准来。(容祖儿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