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般若也有其类别之分,基本上有笑般若(わらいはんにゃ)、白般若(しろはんにゃ)和赤般若(あかはんにゃ)三大类。
由来
般若(Hannya mask)是日本传统的能剧艺术中的一种表演元素,象征着嫉妒凶恶的女性妖怪。般若面具的来源一般有三种说法:
1.由名匠般若坊制作,因此命名。传说般若坊是室町时代十五世纪晚期至十六世纪的能面师,是奈良般若寺的僧人,根据《假面谱》的记载,他是古假面制作师的八人之一,有认为他是最初制作般若面的人。
2.出自《源氏物语》。光源氏的妻子葵之上(葵姬)怀有了身孕,一日乘牛车出游参加加贺茂祭,与光源氏的情人六条御息所(六条妃子)发生争执,之后后者生灵出窍纠缠葵之上,为了退治怨灵,葵之上诵读般若经、行御修法,然而在葵之上产下一子后,被六条御息所生灵袭击暴毙,六条御息所之后与源氏分开,前往伊势。般若面因此得名于用般若经退治嫉妒怨灵之事。
3.制作这种面具,需要面具制造者有智慧,打开人们的眼睛,直面现实事物,这种智慧在佛教中被称为“般若”。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反映出了能剧中的“般若”与佛教文化有关。
读音
般若的读音有两种读法,来源于不同的起源。

1.源自著名面具工匠般若坊,传闻般若坊制作出了这个面具,所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命名此面具。在这样的条件下,人名般若坊按照中文直译读成拼音bān ruò。
2.由于日本的佛教是中国引入的,所以佛教中的智慧传到日本实际上用的是汉字般若。按照这个来源,应该读作bō rě。
至于哪个来源是对的,这样妖魔鬼怪传说的事情本身就不可考证,但是其背让人思考的人心的妒忌会成妖怪才是让人值得思考的。
释义
般若的日文读法是はんにゃ,是日本传说中的一种鬼怪,准确的说就是一种日本文化中的【鬼】,而这种鬼的来历是人(通常是女人)因为嫉妒心,而导致自己的灵魂在自己活着的情况下离开自己身体,并且灵魂能攻击甚至杀死自己嫉妒的人。此时如果灵魂能够回归体内,并且能够恢复理性,这样的状态叫做【生成】,当仇恨占据所有心智,无法恢复理性的时候,此人就会转化为鬼,即【般若】。
般若面鬼女起源于日本的蛇信仰,而所谓般若其实是蛇女变化的一个阶段,由生成变化而来,被称为中成,女子怨灵因嫉妒、恨意会逐渐变化,最终变成蛇、乃至真蛇。日本中关于蛇女传说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吾妻镜》,其中讲到在文应元年北条政村之女生病,这是由于比企能员之女讃岐局作祟,传说中北条政村之女逐渐变化为蛇形,头生一对角,这是日本最早关于真蛇、般若之类蛇女传说的记载。
日本神剧中,“般若”出现在《葵上》第二部分,《道成寺》《黒冢》《红叶狩》中。
衍生形象
不同的般若在日本民间有着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笑般若(わらいはんにゃ)
笑般若是江戸时代的《浮世绘》中描画的长野县传说中的妖怪。通常以描画了手持小孩子的头,长著弯角和獠牙的狂笑不已的女鬼形象。其将小孩子的头像石榴一样握在手中,给人一种凶恶厌恶的感觉。
但民间传说却是一位本分老实、在家操持家务、相夫教子的妇人,可惜她没有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常常在外拈花惹草,偷偷养着一个情人。
这无情的男人居然和情人密谋诡计逼得妇人离家,并霸占了她娘家留给她的家产。
情人尚不罢休,因为妇人留下来的孩子她怎么看也不顺眼,逼着男人把孩子送到深山,最后孩子在山中迷路冻饿而死。
后来,被逼离家的妇人得知消息,伤心欲绝,发狂般奔向深山,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她。
男人和情人过上快活的日子,而且生下了一个男孩。小男孩十分可爱,总是喜欢眯着眼睛咯咯咯地笑。
一天晚上,男人和情人在睡梦中听到隔壁房间传来孩子的笑声,而且越笑越开心,越笑声音越大,吓得两人就起身去看。待二人推开隔壁房门,直接被屋内的景象吓傻,只见一个披着长发,凸眼獠牙,额头还长着长角的女人嘴里不断发出咯咯咯的笑声,手里像抛皮球一样不断抛甩着正是孩子的头,血从孩子的腔子里直往外喷,染红了床和地。
情人吓得尖叫一声不省人事,男人也为这事散尽家财,穷困潦倒,最后以疯癫告终。这寻仇的“厉鬼”便是妇人死后意灵不灭幻化而成的笑般若。后来民间相传,笑般若经常抢小孩的东西,每天搞恶作剧弄哭小孩是她最爱做的事。
白般若(しろはんにゃ)
白般若在日本最为有名,出自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代表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成书在长保三年至宽弘五年(1001年至1008年)间。《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时代为背景。而白般若正是书中角色“六条御息所”的生灵所化,很多人会认为“般若”一词便是这个出处。

六条御息所是《源氏物语》的角色。御息所,是日本宫廷中专用来代称诞下皇子皇女的妃嫔,六条御息所十六岁时被选为东宫妃,但是二十岁时,丈夫东宫未即位就过世了,两人之间生有一女。六条御息所气质高贵,是个高雅风尚的美人,不但有教养,也很有知识,自从丧夫以来便一直不轻易与人交往,过著清淡顺和的寡居生活。直至二十四岁那年,却与小了她八岁的光源氏热恋。她对源氏的爱情是全心全意的,甚至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她。但她也只是源氏的情人之一,后渐渐被源氏疏远。
源氏情人众多,在精神折磨下,六条御息所的神魂在无意识中于夜中出窍,化成凸眼獠牙尖角的般若,杀死了源氏山上幽会的情人夕颜,后害死了源氏正妻葵之上。而六条御息所也渐渐从源氏的美梦中清醒。出家后得重病,死前她拜托源氏照顾自己的女儿,并请求源氏不要向她的女儿下手。
六条御息所的故事在她死后并没有完结。源氏晚年娶了已退位的朱雀院之女三宫做正室,使紫之上(源氏的另一个妃子)苦恼卧病不起。六条御息所的亡灵纠缠在紫之上,使紫之上一度断气;后来亡灵也曾经缠上女三宫,使她在病弱之余决心出家。民间相传,白般若是疯狂嫉妒心和怨恨所化,寄于心胸狭隘的怨妇身上,晚上出窍夺人性命。
赤般若(あかはんにゃ)
赤般若是三种般若中最凶残的,她杀人没有原因和理由,想杀就杀,杀完就吃,手段极其残忍。
传说过去有一家子,夫妻俩带有一娃,还有个脾气不好的恶婆婆。后来女人的丈夫和儿子都不幸去世,只剩下她和恶婆婆生活在一起。旧社会的封建迷信,恶婆婆怨恨是儿媳妇克死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总是想方设法虐待儿媳妇,所以这儿媳妇的生活过得苦不堪言。有一天,儿媳妇带着祭品去给丈夫和孙子扫墓,婆婆戴着般若面具突然从路旁窜出来,吓得儿媳妇当场晕过去。达到目的的恶婆婆感到很满足,正打算摘掉面具的时候发现怎么都摘不下去,并且脸上灼痛难忍。不一会儿,面具就完全融在了恶婆婆的脸上。无奈之下婆婆只好坦诚地向媳妇说明了一切,心地宽厚的媳妇也没有过多的计较,带着婆婆去了高僧那里。念诵佛祖的名号后,鬼面具就摘掉了。这个故事在日本信佛的人中广为流传,据说愿庆寺和西念寺也保存着故事里的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