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校前身系中国传媒大学与南京美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经教育部批准于2004年在江苏省南京市设立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20年3月30日由教育部正式函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正式转设为南京传媒学院。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江宁方山大学城主校区、江宁滨江校区,占地总面积2000余亩。南京传媒学院设有13个二级学院,招收本科专业48个,有教师1348人,其中专任教师801人,外聘教师547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规模近2万人。
历史沿革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中国传媒大学与南京美亚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在江苏省南京市设立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2017年10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与南京师范大学签署开展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合作协议。
2019年12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联合英皇娱乐创办英皇南广演艺学院。
南京传媒学院
2020年3月30日由教育部正式函复江苏省人民政府,将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正式转设为南京传媒学院。
2022年,南京传媒学院入选2022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3月,南京传媒学院设有13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大学外语部、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江苏直播电商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直属单位,招收本科专业48个。
院系 | 专业 |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配音) |
广播电视学院 | 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导、文艺编导、网络视听节目编导) |
新闻传播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数字出版 |
国际传播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双语主持与直播)、国际新闻与传播、时尚传播、跨境电子商务、汉语国际教育 |
摄影学院 | 影视摄影与制作(电视摄影、航空摄影、照明艺术)、摄影(图片摄影) |
戏剧影视学院 | 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录音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
美术与设计学院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美术学、绘画、表演(服装表演) |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 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漫画、新媒体艺术 |
文旅商学院(文化管理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电影学(影视制片、院线管理)、贸易经济 |
传媒技术学院 | 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电竞学院 | 播音与主持艺术(电子竞技解说与主播)、艺术与科技(电竞游戏策划与设计) |
舞蹈学院 | 舞蹈表演(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古典舞)、舞蹈编导、舞蹈教育 |
音乐学院 | 音乐表演(流行演唱、音乐剧、现代器乐)、音乐学(音乐编导、音乐商务) |
师资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学校有教师1348人,其中专任教师801人,外聘教师54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215人,其中正高级50人,具有博士学位61人,具有硕士学位658人。从海内外引聚了众多学界业界名家作为“驻校艺术家”和特聘教授,全职引进了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金像奖获得者、“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飞天奖获得者、金话筒奖获得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主持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教学名师、省级重点学科主持人等一大批二级学院院长、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等,获批江苏省产业教授5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周安华
江苏省教学名师:袁晓黎
江苏省产业教授:禹成明、刘晖、田文、陈小波、徐寿权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月,南京传媒学院拥有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1个。
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点:新闻传播学
教学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南京传媒学院已取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品牌专业建设点9个、省特色专业8个、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2个、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1个、江苏高校首批一流本科课程11门、推荐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学校在各级媒体建立了百余家教学实践基地和实训就业基地。
项目类别 | 专业(类)名称 |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 | 广播电视编导、动画、表演、网络与新媒体 |
省品牌专业建设点 | 广播电视编导、动画、表演、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工程 |
省特色专业 | 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艺术、摄影、戏剧影视文学、艺术与科技、汉语国际教育、环境设计、文化产业管理 |
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 | 动画、广播电视编导 |
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 | 广播电视编导 |
学校交流
截至2022年12月,南京传媒学院入选“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以及“苏韩高校合作联盟”“江苏中文国际教育合作联盟”等省级国际化合作平台。已与包括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英国威斯敏斯大学、英国卡迪夫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在内的“全球十大新闻学院”全部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开展了教师互派、学生互换、课程学分互认及“2+2/3+1”中外双学位联合培养、本升硕等多类型合作。累计引进了海外高层次专家来校讲学达300多人次,输送2200多名学子出国研修深造。
截至2022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传媒学院与英国提赛德大学合作举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成为江苏省首个该专业领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江苏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已与全球动漫与数字游戏名校、“全球十强大学AI科研基金”获奖校——英国提赛德大学达成合作,共建“中英数字创意学院”,将重点落地尖端动画、智能媒体制作、数字影像生产、元游戏开发等聚焦“元宇宙”关键技术与数字内容生产的前沿专业集群,全体系引进英方大学核心课程,实施“百名外籍专家教授引进计划”,开发“全球数创教育VR线上慕课平台”,引进欧洲知名的Animex数字游戏动漫节落户中国,打造“中欧数字创意节(展)”携手打造数创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与爱奇艺、华夏视听环球传媒等国内文化领军企业及苏宁易购集团、汇通达网络股份等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2年6月底,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到4.6万平方米,图书馆规划建设有图书借阅室4个、综合阅览室1个、自习研修室多个,图书资源150余万册、数据量近2万GB,电子期刊26117种、数据库近10个。
学术出版
《传媒与教育》2012年创刊,由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现南京传媒学院)主办,为知网收录期刊,中文季刊,16开,主要阐述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传媒教育特色。《传媒与教育》栏目设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等。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南京传媒学院设立了日本漫画泰斗千叶彻弥漫画创新研究中心、爱奇艺内容研创中心等教改及科研机构,于2022年建设了动画设计实验室、APPLE电子音乐制作实验室、前/后期综合创作实训室、融媒体综合实验室。
学术成果
2021-2022学年,南京传媒学院获省部级以上教研与教改课题立项3个。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立德、敬业、博学、竞先
校歌
《校园里有一排年轻的白杨》
作词:叶延滨
作曲:刘天礼
歌词:
校园里大路两旁
有一排年轻的白杨
早晨你披着彩霞
傍晚你吻着夕阳
啊……
年轻的白杨
汲取着大地的营养
汲取着大地的营养
啊……
年轻的白杨
树叶莎莎响
年轻的白杨
你好像对我讲
要珍惜春光,珍惜春光
珍惜春光
现任领导
董事长 | 蒲树霖 |
党委书记 | 陈华 |
执行校长兼党委常务副书记 | 曹国圣 |
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 | 陈思蒙 |
副董事长 | 严翔 |
常务副校长 | 郎劲松、陈希 |
副校长 | 王更新、袁晓黎、周安华、张鸿声、李元临、陈小波 |
纪委书记 | 盛飞 |
党委副书记 | 王宇甜、吕艳 |
以上名单截至2023年5月 |
校友情况
演员
成果、倪妮、邬靖靖、杨梓鑫
主持人
白客、余声、宋秋熠、屈萌、刘妙然、梁婧、张美琪、朱继国、王珊
导演
孙闽一、黄先飞、房琪、韦学奕、李子韬
模特
张龄月、白姗
配音演员
宝木中阳
以上校友名单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