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1988.9~1997.7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 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
1997.9~1999.9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系 博士后;
1997.8~2007.10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
2005.12~2006.12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 访问学者;
2007.11~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
(1) 安全工程;
(2) 矿山安全工程;
(3) 矿井通风。
主要贡献
代表性论文
(1) 钻孔瓦斯动态涌出特征及其与突出危险的关系,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27(3):257~260;
(2) 钻孔法测定煤体强度的研究,煤炭学报,1998,23(6):601~605;
(3) 煤与瓦斯突出起动过程的突变理论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8(6):10~15;
(4) 环绕射流脉冲通风治理上隅角瓦斯积聚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29(4):353~357;
(5) 脉冲通风条件下上隅角瓦斯运移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煤炭学报,2000,25(4):391~396;
(6) 钻孔瓦斯动态涌出的数值模拟研究,煤炭学报,2001,26(3):279~284;
(7) 综放采场J型通风系统治理高瓦斯涌出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33(4):365~369;
(8) 煤与瓦斯突出动态前兆的非线性特征研究,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24(1):22~26;
(9) J型通风综放采空区流场与瓦斯运移数值模拟,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3):277~282;
(10) 综采工作面水力超前卸压防突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煤炭学报,2007,32(8):832~837;
(11)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tensity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New Development on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Rinton Press, USA, October 2002. 227~230;
(12) Gas Drainage Practices and Challenges in Coal Mines of Chin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Coal Operators’ Conference,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NSW Australia, February 2008. 178~185。
科研项目
(1) 采动上覆煤层透气性演化与瓦斯流动规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2007;
(2) 瓦斯突出动态前兆的非线性特征及其预测应用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2006~2009;
(3) 煤矿瓦斯灾害演化及防治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6~2009;
(4) 煤与瓦斯突出的潜在强度及冲击力能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9~2011;
(5) 煤矿乏风瓦斯分离富集技术,863计划重点项目,2009~2011。
作品
主要著作与编写教材
(1) 煤与瓦斯突出的非线性特征及预测模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3;
(2) 采场脉动通风理论及其在采矿安全中的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2.11;
(3) 矿井通风与安全,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10;
(4) 安全科学与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2。
获奖记录
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1) 煤与瓦斯突出的非线性特征及预测模型,江苏第十届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6;
(2) 煤与瓦斯突出的非线性特征及预测模型,全国煤炭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
(3) 煤(岩)和瓦斯突出规律、机理及防治原理,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1;
(4) 煤与瓦斯突出的球壳失稳机理,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2003;
(5) 煤(岩)和瓦斯突出规律、机理及防治原理,中国高校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
(6) 综放开采J型通风系统治理高瓦斯涌出的关键技术,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4;
(7) 脉动通风治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2;
(8) J型通风治理综放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关键技术,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004;
(9) 综采工作面超前水力卸压防突关键技术,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