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故事,以张自忠将军的生平及抗日战争作为故事骨干,讲述军人忠勇爱国、慷慨赴难的精神。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奋勇小兵 金门装甲兵的故事,以古宁头大捷作为故事骨干,讲述军人在战争中的为难、艰险与袍泽之情,其完成使命的意义不仅关乎一役之胜败,甚且是左右国际局势的关键。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崭新思维 现代军官的故事,以陆军官校学生之养成及毕业后分发至部队的过程作为故事骨干,讲述现代军人保家爱民的情怀及现代化军事训练的种种样貌。
角色介绍 张自忠吴中天饰(1891- 1940)山东临清人,临清的民风强悍,张自小受薰陶,性格刚正不阿,嫉恶如仇,却是重情讲义,有副悲天悯人的心肠。虽然家境富裕,却对积弱不振的国家,有著满腔的热血和抱负。於1911年加入同盟会,後加入西北军,与军长宋哲元,两人袍泽情谊深厚。日本侵略中国形势恶劣,重新整编的29军,枪枝武器缺乏,自忠自找上闻名遐迩的杜家刀铺,与杜庆之成为莫逆,庆之为29军特制大刀,重击日本军,也打响了29军的名号。1940年5月,日军发动枣宜会战。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本可不必亲自率部队出击作战,但却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亲自率领2000多人渡河作战。浴血奋战後,壮烈成仁,享年49岁,中国爆发战争以来,如此高阶将领战死,此乃第一人。 杜庆之寇世勋饰(1871 -1938),六十岁一个饱经忧患历练,意志力坚强而睿智的长者。生长在动汤的时代,在烽烟战火中讨生活,对於内乱和外辱,深恶痛绝。东北战乱,他唯一的儿子和媳妇亡於战火。带著三个孙子和满腔悲愤回到关内,靠著他制刀的好手艺,在北平打下家底,行事低调,只求平安度日。因深谋远虑,思虑缜密,做生意讲诚信,而与张自忠成为忘年好友。东北形势险峻,张自忠为了杀敌,绞尽脑汁为部队设计武器。庆之深受感动,手艺倾囊而出,打造特制钢刀免费奉送,并亲授对付日军的必杀刀法。29军凭著一把大刀,在喜峰口战役打败日军。卢沟桥事变,自忠因接下北平市长,而被冠以汉奸之名之时,庆之始终亦父亦友陪伴在他身边。大战即将爆发,庆之被自忠的豪迈所感动:找一个战死的地方。庆之决定铤而走险,帮助自忠逃出北平。庆之遭不幸时,交代孙子们,一定要找到张自忠 李敏慧白歆惠饰张自忠的妻子,17岁嫁给自忠,育有三个子女。知书达理,娴淑聪慧,深爱自忠,对丈夫爱国家的热情,有份绝对的支持。母兼父职的为总是缺席的自忠,向孩子解释著。她有著每个女人的盼望,盼望自忠解甲归田的那一天,养花种地,含饴弄孙,安享晚年。自忠不幸殉难消息传来,敏慧留下已成年的三个孩子,绝食而死。 宋哲元傅雷饰跟张自忠同为山东人,比张自忠大6岁,出身贫寒,自幼从军,即跟著冯玉祥。是个城府较深,难以捉摸,喜怒不形於色的人。既有爱国意识,又放不下军阀割据的既得利益;对於权力和金钱难以抗拒,却又觉得必须要顾全大局而舍弃个人利益,是个性格矛盾、无法真正舍己的人。想和平解决跟日本关系,因而派张自忠赴日访问,缺乏作战准备,导致北平、天津很快的陷落。1938年春,任一战区副司令,不久染上肝病,于1940年3月辞职回到其夫人的故乡四川,不久即病逝。 庞炳勋 赵正平饰 1879年生於河北,年龄比张自忠和宋哲元都大,外号「庞瘸子」,个性投机狡猾,投身军旅,缺乏忠诚,每於重要关头为己身利益而倒戈。与张自忠同曾同为冯玉祥部下,北方军阀中人称「庞瘸子」。因私心重,欲并吞张自忠部队,甚至向张自忠部队开火,让张差点丧命,两人因此结下梁子,为人虽令张自忠不齿,但在最後关头仍出兵救援庞。 张自忠妈妈马之秦饰 六十多岁,张自忠的母亲,冯氏,慈祥和蔼,与人为善的长者。虽没有读过书,但为人通达,处事干练,治家教子都颇有章法,很受子女尊敬。每逢冬春之交,心地善良的她总是拿出粮食和棉布接济贫穷的乡亲,深得乡民爱戴。由於父亲早逝,张自忠的成长受到母亲影响很大。她人生哲学即以和为贵,不论家庭,邻里街坊,都以和善面对。当一向敬重她的街坊把她买的东西,扔在她脸上,并骂她为「汉奸」之母时,她经历人生最难堪和难熬的一段时间。但对自己的孩子,她有信心,相信自己孩子是清白的,媳妇敏慧从她身上学到很多为妻为母的智慧。 徐玉树 卓文萱饰 20岁,爱国女学生,秀外慧中,一腔热血为国除奸,十分景仰张自忠的为人。当张自忠担任北平市长,舆论一致指责其为卖国汉奸时,玉树对张自忠的误解极深,几度想趁机暗杀张自忠,却更进一步的得知事实的真相。玉树因此对张自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进而产生情愫。 赵登禹那维勋饰务农出身,没念过几天书,山东老粗,(1899-1937年)出生,但天生臂力超人,可举数百斤之大石,孔武有力。13岁时拜师习武。拳术,刀法,都精通。除武艺超群,更兼具武德,且事亲至孝,能行侠仗义,有打虎将军之称。後任29军132师师长,大刀队中,数他的刀法最厉害,刀法和枪打并用,浑身是胆,打鬼子以一当百,别人杀十个,他可以杀一百。喜峰口大捷,曾砍杀日军千馀名,是918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重大胜利。於四年後的平津保卫战壮烈牺牲。 佟泽光李至正饰张自忠担任师长之时为其旅长,追随张自忠。查看全部 (39) 音乐原声 曲别
歌名
演唱人
作词
作曲
片头曲
势在必行
陈势安、Bii
戴佩妮
戴佩妮
片尾曲
不习惯喊痛
陈势安
COZY
萧恒嘉
播出信息 基本信息
播出日期
平台
时间
2011年9月16日
台视
晚22:00
2011年9月18日
三立都会台
晚20:00
收视信息
播映日期
集数
平均收视
收视排名
2011-09-16
(光荣时刻)第一集
0.47
4
2011-09-23
(光荣时刻)第二集
0.46
4
2011-09-30
(光荣时刻)第三集
0.44
4
2011-10-07
(光荣时刻)第四集
0.38
4
2011-10-14
(光荣时刻)第五集
0.61
3
2011-10-21
(关键一役)第六集
0.25
3
2011-10-28
(关键一役)第七集
0.46
4
2011-11-04
(关键一役)第八集
0.46
4
2011-11-11
(关键一役)第九集
0.63
4
2011-11-18
(承先启后)第十集
0.37
4
2011-11-25
(承先启后)第十一集
0.55
3
2011-12-02
(承先启后)第十二集
0.48
4
2011-12-09
(承先启后)第十三集
0.55
3
2011-12-16
(承先启后)第十四集
0.24
4
2011-12-23
(承先启后)第十五集
0.43
4
整剧平均
0.43
作品评价 《勇士们》再度唤醒观众对历史的记忆,不少年轻族群也因此认识张自忠将军,其中将军夫人李敏慧不舍丈 夫出征,从後方一把抱住的画面引人热泪,网友反应那年代的感情好含蓄,吴中天在剧中到位诠释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
《勇士们》剧情故事一直很感人,但剧情的张力与结构差强人意,而且剧中长程战役在北方,场景却出现很多热带植物,制作单位取景、制作不够严谨。不够若从着重精神层面来看该剧还是带给观众感动的。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饰演角色
备注
吴中天
张自忠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寇世勋
杜庆之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白歆惠
李敏慧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黄少祺
吉星文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卓文萱
徐玉树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林昕阳
杜嵩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巫建和
杜俊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喻虹渊
杜媛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JUNIOR
张竟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李国毅
林志宏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任容萱
王小桃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陈德烈
杜俊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郑重生
郑重生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何以奇
庄美莲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林若亚
徐眉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陈怡嘉
阿满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李嘉文
王明辉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陈博正
林父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杨铭威
杜为义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寇家瑞
陆海生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周宜霈
王静雯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余函弥
郭雅文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张雁名
杜为忠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丁强
杜俊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初家晴
杜为爱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傅雷
宋哲元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李至正
佟泽光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赵正平
庞炳勋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那维勋
赵登禹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张卓楠
赵登舜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陈志强
冯治安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马之秦
自忠妈妈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余晋
张廉珍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徐少麟
张廉静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郑禹瑄
张廉云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加贺美智久
村上启作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石班瑜
史当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周凯文
赵青山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钟伦理
秦德纯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福地佑介;大谷主水;下村昌史
日本特务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郑平君
王文龙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张志龙
伟国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车冠德
长贵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林嘉俊
大牛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刘克勉
梁中甲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邹守宏
赵彬
第一单元(光荣时刻)
钱韦成
杨展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于浩威
曾绍林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于浩威
曾绍林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洪瑞霞
林母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陈琼美
辉母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葛西健二
谷崎春夫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黄健玮
周明琴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陈鼎超
唐在坤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庄清就
熊振球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大谷主水
中川昭一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伊集院将
佑一郎
第二单元(关键一役)
范金金
雷梅芳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孟庭丽
翁敏惠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何姵蓓
官凤仪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李安娜
李安娜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董舜豪
赖天恩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胡伯祥
熊霆威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林柏宏
钟思贤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陈信在
阮振芳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江韦良
陈力行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刘美玲
黄嘉绮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丁强
杜启东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王利
张婆婆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林忻佑
马邦兴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苏博晖
徐崇敬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林宜水
于濬豪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蒋珅益
王奕翔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曾圣贤
曾圣贤
第三单元(承先启后)
职员表 职位
姓名
发行
台湾三立电视台
原著
杨永华
副导演
杨文勤、孙澄荃
导演
王晓海
服装设计
游雯琪
制片人
俞惟中
灯光师
游胜昌
场记
陈婉玉
摄影
林文凯、丁保诚、江育明
制作人
俞惟中
监制
刘丽惠、陈一俊
道具
林健铭、林文棋、罗兆德
出品人
台湾三立电视台
编剧
刘凡祯、方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