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影片于2017年4月2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截止至2022年12月2日,最终累计获得2536万港币的香港总票房和4.01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内地票房。影片于2018年获得了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及最佳导演的提名,同时获得2017年度“无烟电影奖”。
影片剧情 章在山(刘德华 饰)是香港警队“爆炸品处理科”的一名高级警察,在七年前被安排潜伏进火爆的团伙中。而火爆(姜武 饰)是香港的头号通缉犯,其手下的犯罪团伙擅长使用炸弹。一次,章在山、火爆及其胞弟洪继标(王紫逸 饰)一行人夜间持枪抢劫银行金库,在抢劫过程中打死多名银行保安并抢走了大量现金。由于逃离时警察越逼越近,洪继标便引爆了预先设置在逃跑路上的炸弹,致使跟随在后面的警车被炸毁,造成警员较大伤亡。知晓计划有变的章在山为阻止他们,与警察配合协作,同搭一辆车的洪继标和另一名匪徒得以被抓获,章在山的卧底身份也随即暴露了。而在另一辆车中的火爆等人成功逃脱,自此火爆便对章在山的出卖怀恨在心。
章在山于此次行动后复职回到警司,由于其成功拆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遗留的TNT炸弹而被授予拆弹专家的勋章。在授勋庆功宴结束后,正准备驾车离开的同僚却因车辆爆炸而身亡,经警方初步判断,他们怀疑这是火爆的报复行为。接着,香港接二连三地发生炸弹恐怖袭击:一枚水银锅炸弹和C4炸弹被火爆安置在香港繁华大楼和法院旁边。章在山通过低温凝固的方式成功拆除第一颗水银炸弹后,第二颗炸弹也即将引爆,在紧急时刻他手持C4炸弹乘坐江警官(姜皓文 饰)驾驶的快车加速来到海边,将炸弹扔进了海里,两次危机最终均被章在山成功化解。
经过两次拆弹,警察们已确定挑事之人是火爆,但火爆的“游戏”还没有结束,警方又收到了大批爆炸品已偷运入港的线报。就在香港人心惶惶之际,汇聚大量车辆的红磡海底隧道的出口和入口被悍匪围堵拦截,他们没收了民众的手机,将他们的照片一一上传到网上,又打碎隧道内的摄像头,在逃生门上挂上塑胶炸弹。警察们收到消息后便立刻赶到红磡海底隧道。火爆在和警方谈判的过程中要求见章在山,于是章在山空手进入隧道,手无寸铁的他被火爆的雇佣军殴打。谈判过程中,火爆以枪杀人质和炸毁隧道作要挟向香港政府提出一系列要求,并要求章在山在规定时间将被关在监狱中的弟弟洪继标带给他。作为交换条件,章在山则要求将继标带来后,对方要释放100名女人和小孩,最终谈判达成。
之后,见到弟弟的火爆如约放了100个人质,但却意外发现其中被当作普通市民而放走的另一位警官。火爆便在这名警官身上放置了八个不同线路的炸弹,让他去警方一方。章在山在尝试拆弹无果之后,只好遗憾地向这位警官致歉,随后,该警员被炸身亡。随后,火爆以定时炸弹为要挟,要求警方放他们安全撤退,章在山只得给自己绑上炸药与火爆对峙,场面一度混乱,警方也与火爆等犯罪分子在隧道内激烈交火。在交战中,火爆趁机脱逃,想乘坐飞机离开,但是外围的撤退飞机被警方拦截,火爆最后成功被捕。
最后关头,火爆趁机点燃了安置在隧道内的1千公斤的烈性炸药,欲摧毁整个隧道,得知消息的章在山负伤赶去拆弹。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炸弹引爆的风险,章在山决定作出自我牺牲,最后章在山不幸被炸死,用生命守护了大家和隧道的安全。
演员与角色 章在山刘德华饰香港警队“爆炸品处理科”的一名高级警察,身为拆弹专家的他以“用生命保护生命”为荣,工作上胆大心细,严谨认真。感情中是一个照顾女友,懂得浪漫,厨艺了得的好情人。在面对危险时,他奋勇当先,将群众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是一个十分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好警察。最终,他在红磡海底隧道抓捕罪犯的行动中为保护群众安危引爆炸弹而牺牲。 洪继鹏/火爆姜武饰真名洪继鹏,香港头号通缉犯,擅长使用炸弹,将爆炸视作是一种享受。犯罪手段狠辣,杀人如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且睚眦必报。在章在山背叛自己之后,对以其为代表的警方展开了一系列报复手段,但最终被警方绳之以法。 李嘉雯宋佳饰职业教师,章在山的现任女友。性格独立坚强,因男友职业而常常为他的安全而担忧,但也会默默给予男友精神上的支持,这种支持给了章在山莫大的鼓舞和慰藉。她柔中带刚,在被火爆安装上炸弹之后,镇定配合男友拆除炸弹解除危险。 阿斌吴卓羲饰香港警队拆弹组成员,也是非常重要的拆弹组2号。为人细致认真,和同为拆弹警察的章在山彼此之间配合默契,是绝佳的工作拍档。在拆弹工作中为章在山排除一切除了拆弹外的后顾之忧。 江耀伟姜皓文饰香港警察队拆弹组成员,与章在山同为同事。在拆除C4炸弹的过程中第一时间抱起只剩三分钟爆炸的炸弹,与章在山一起一路快速驾车驶向海边,最终将炸弹抛入海里,成功解除危机。幕后制作 前期筹备 《拆弹专家》在2014年9月就宣布了拍摄计划,由邱礼涛担任导演,刘伟强担任制片人,还一同宣布了将有谢霆锋、张家辉、张智霖等大咖重磅出演的消息。影片原定为2014年11月开拍,拍摄预算约为9千万港币。但后续却一直被推迟,直到2016年的三月才重新在香港影展上更新拍摄消息:导演人选未变,但影片主演改为刘德华将担任,之前报道参演的演员在展上并未再度提及,预算也由9千万港币更改为2.3千万美元。影片杀青后,《拆弹专家》制作费超1.8亿港币。由刘德华担任监制和主演,并由其公司“梦造者”全程制作。且为了加强电影效果的真实性,制作方没有用CG特效技术复制红磡海底隧道,而是花费上千万元成本人工搭建了一个红磡海底隧道。
拍摄花絮 影片中有多次拆除炸弹的镜头,而不同的炸弹需要用到不同的拆除方法和工具。为了还原电影的真实性,刘德华特别邀请到了专业的拆弹专家在拍摄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因此电影中大部分炸弹在拆除时都添加了对其构成和危险的解读,且演员在拆弹过程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专业体现。
主演在表演中尽职尽责,由于拍摄时正值酷暑,刘德华便顶着30多度的高温天,穿着重达40公斤重且密不透风的拆弹服拍摄拆弹片段。在他看来,这是为了还原真实。他表示:拆弹警察本就是高危职业,在危险面前再厚重的拆弹服也并不完全安全,每次拆弹都是在鬼门关前徘徊。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影片真实性,刘德华所有动作戏均是亲力亲为,即使是不小心被车窗玻璃碎片割破双手也毫不在意,简单敷一点药水就立刻拍摄下一场镜。
片中章在山独自与火爆等人展开近身激战时的戏份在片场赶了几个通宵才拍好,两名主演休息时间都很少。戏中的章在山与火爆虽然势不两立,但在戏外刘德华和姜武二人的合作却十分愉快,均对对方赞赏有加。姜武称赞刘德华十分敬业:“戏里雇佣兵用脚睬他,他脸上都是泥土和伤痕,但他还是一遍一遍地试。”刘德华则称赞姜武的表演十分具有层次感:“他的表演告诉我,什么时候我都要准备死,去放弃生存的欲望,这就是最厉害的反派。”
主题与亮点 主题与人物 《拆弹专家》聚焦的是电影市场较少涉及到的爆炸品处理题材。片中枪战爆炸等刺激场面产生的视觉震颤,增强了整个影片的视觉效果,也增添了一丝悍匪危害香港的恐怖主义色彩,还表现了香港警察为港牺牲的悲情。整个电影剧情紧凑,节奏明快,有许多爆破、飙车等特效场景以及枪战、近身激战等动作场景。在体现港产警匪片本身特点的同时,也增添了许多其他文化内涵,即立足于大众共同价值追求上的对城市公共安全诉求。影片表达中用“生命保护生命”这一主旨的升华无疑是对香港警匪片和核心价值理念的回归,不仅升华了整部影片的主旨,也体现了《拆弹专家》这部香港警匪电影发展的文化价值立场。
人物形象上,影片既延续了香港警匪片惯用的港式英雄的人物形象塑造,又通过其“奋不顾身”情结的升华获得了观众们的情感认同。如章在山这个角色并非一般的港式英雄,他脱离了那样的英雄主义光环。他会对美艳动人的李嘉雯心生爱慕,也会为年轻警官的枉死而悲恸不已,还会为丧心病狂的火爆而情绪失控,除开拆弹专家的身份,他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拆弹时,他严谨认真,专业负责,体现了身上警察职业和个人英雄的交叠,而在生活上,他其实与有七情六欲的常人无异。
其他亮点 《拆弹专家》将观众带来了简单的视觉奇观和直接的感官刺激,片中三次重要的拆弹情节便是如此。第一次是拆除安装在广场中的C4炸弹,在观众的期待下,章在山在有惊无险的情况下以低温凝固的方式成功拆除水银炸弹。但当观众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时,另外一个C4炸弹又被送来,最后以令人血脉喷张的飞车漂移和刺激眼球的水中爆炸结束。第二次拆除炸弹是在红磡隧道。年轻警察身上被绑了八条不同线路的复杂炸弹,就在观众期待着章在山能二次解救危机时,却因为时间太短,章在山无法拆除如此复杂线路的炸弹,最后上演了一场人体爆炸的悲痛场景。第三次则是拆除红磡隧道的C4炸弹,这是影片结尾的戏剧高潮。导演选择用剪红线还是黄线的解决方案将炸弹拆除简化为一个五五分概率的“选择题”,增加了情节的偶然性和紧张感。总之,《拆弹专家》虽然以拆弹为主要题材,但是其侧重于表现炸弹爆炸瞬间的视听震颤。该影片也因此曾于2018年获得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视觉效果的提名。
制片与发行 制片公司
1
寰宇娱乐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2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3
广州市英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中国
4
梦造者娱乐有限公司 中国香港
5
广东昇格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
7
小米影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
发行
1
霍尔果斯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
寰宇纵横世纪发行(北京)有限公司
3
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4
北京中联华盟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
5
广东昇格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宣传与推广 在宣传推广方面,《拆弹专家》片方在上映前2个多月宣布了正式定档日期是4月28日,还曝光了首支电影预告片。3月8日,片方又发布了《拆弹专家》的主题电影海报。3月17日,片方发布了经典的配角海报,其中包括吴卓羲、姜皓文、黄日华等一众TVB黄金大咖的角色海报。3月21日、3月23日和4月21日,片方分别发布了电惊爆版预告、“英雄救美”的海报和片花、以及使命版预告片。惊爆版预告片中姜武面露狠辣眼神,宋佳则嘴角带血,眼露惊恐,被绑在后备车厢上,传递出危险紧张的气氛。片方于4月26日在北京举行了首映礼。宋佳、姜武和吴卓羲等均亲自到场,主演兼监制的刘德华虽然因伤未能到场,但是也友情录制了VCR给整个剧组和片方助场。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中国香港
2017年4月20日
新加坡
2017年4月20日
中国内地
2017年4月28日
澳大利亚
2017年5月4日
英国
2017年5月5日
俄罗斯
2022年9月29日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17年
第4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
5月最受关注电影
《拆弹专家》
提名
2018年
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电影
《拆弹专家》
提名
最佳导演
邱礼涛
提名
最佳男主角
刘德华
提名
最佳男配角
姜皓文
获奖
最佳剪辑
钟炜钊
提名
最佳音响效果
叶兆基
聂基荣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余国亮
徐德彪
林骏宇
何家全
提名
中国控烟协会烟草镜头检测发布会
2017年度“无烟电影奖”
《拆弹专家》
获奖
票房与热度 《拆弹专家》于2017年4月20日在香港上映,于同年获得了香港年度华语片亚军,累计获得2536万港币的香港总票房。影片于2017年4月2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获得了4.01亿元人民币的内地总票房。除此之外,影片还在欧洲、亚太平洋地区的多国上映,在澳大利亚获得了56,201美元的首周开画票房和94,514美元国内总票房;在在英国获得了2,495美元的首周开画票房和4,570美元的国内总票房;在俄罗斯获得了获得了8,826美元的国内总票房。截止至2022年12月2日,《拆弹专家》在全球获得的总票房为58,824,459美元。
影片评价 众影评人对《拆弹专家》的评价不一。有的影评人赞赏影片的悬疑设计,如出版过《亚洲电影库》的烂番茄网认证影评人帕洛斯·塔那西斯(Panos Kotzathanasis)评价称:“这种由展开一个陷阱再编织出另外一个更大的陷阱的‘环套设计’实际上是电影的独特之处,因为它为动作提供了非常有趣的背景,尽管这个概念有时有点牵强。”而有的作家则赞成导演的才华,如出版过《电影之眼》的烂番茄网认证影评人珍妮·克莫德(Jennie Kermode)评价称:“邱礼涛在香港人中脱颖而出,因为他愿意将两种截然不同的电影制作风格融合在一起,即中国史诗巨作和观众热捧的炸裂惊悚片。”也有影评人对此表示附和,如出版过《纽约电影》的烂番茄网认证影评人艾薇·奥佛(Avi Offer)认为《拆弹专家》是一部紧凑的犯罪惊悚片,它将动作、悬疑和悲情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这一点评价与对导演的评价互相对应。然而,也有影评人并不看好影片,如好莱坞记者伊丽莎白·克尔(Elizabeth Kerr)认为《拆弹专家》只是一个如法炮制,因循守旧的没有硝烟的娱乐型动作片。
网站评分 豆瓣网
6.2分/10分
好于69%犯罪片,好于72%动作片
173622人评分
猫眼网
9.0分/10分
28.2万人评分
时光网
6.9分/10分
2204人评分
1905电影网
8.2分/10分
578人评分
烂番茄网
新鲜度(TOMATOMETER):67%
9+人评分
爆米花指数(AUDIENCE SCORE):57%
100+人评分
IMDb
6.3分/10分
3,700人评分
IMDB爱影库
6.3分/10分
2,311人评分
评分截止至2022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