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汉语词语,解释为同一种类,出自《明水赋》。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同类的:引证解释等介绍

中文名

同类

释义

同一种类

拼音

tóng lèi

引证解释

1.指同姓。

《国语·鲁语下》:“彼无亦置其同类以服东夷,而大攘诸夏,将天下是王。”

韦昭·注:“同类,同姓也。”

2.同一种类。

唐·韩愈《明水赋》:“岂不以德协于坎,同类则感;形藏在空,气应则通。”

孙犁《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三国演义》能在同类小说中领先,是因为它得天独厚。”

3.指同一类人。如同僚、同辈、同行、同伙等。

《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循行何忍重惜一簪,轻伤同类乎?”

《隋书·沉光传》:“大业中,煬帝徵天下驍果之士以伐辽左,光预焉。同类数万人,皆出其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医家同类皆相忌,务改前医之方,以见所长。”

鲁迅《华盖集续编·空谈》:“能逆料的,大概只有段祺瑞,贾德耀,章士钊和他们的同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