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镇(Changshan Zhen)地处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总面积为50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100公顷,水域面积1000多公顷,林地面积35000公顷。总人口为19265人,辖14个行政村、63个自然屯、93个农业社、1个街道办事处。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常山镇的:基本情况、行政区划、区划沿革、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经济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事业等介绍

中文名

常山镇

面积

507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处吉林与桦甸两座城市之间

所属地区

吉林桦甸市

行政类别

人口

19265人(2003年)

下辖地区

14个行政村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特色产业

玉蜀黍、黄牛

外文名

Changshan Zhen

车牌代码

吉B

邮政区码

132419

政府驻地

常山街

气候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432

基本情况

常山镇地处吉林与桦甸两座城市之间,有吉桦公路南北贯通,东行由湖面船运直达蛟河市松江镇,西行有县级公路至永吉县五里河 常山镇地图

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镇区位于四条干道交汇处的中心地带,城镇开发建设配套、功能齐全,商贸、运输和服务业活跃,现有2000万以上的企业8家,已成为桦甸北方新兴商贸重镇。生产总值达到26.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6%;招商引资额达到3500万元,财政收入达到16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5.4%;农民收入达3846元,比上年增长16.7%;农业总产值实现17.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8%。

常山镇

行政区划

常山镇代码:220282106 邮编:132419

常山镇政府驻常山街。辖常山村、玉兴村、靠山村、大河森村、清水村、五兴村、新兴村、蔡家营村、同兴村、常兴村、桦树背村、桃山村等。

区划沿革

常山乡因驻地常山屯而得名。乾隆皇帝下关东时,根据庙山岗长,赐名长山,后来演变为常山。乾隆十三年(1748)年以后,逐渐出现聚落。

自然资源

常山镇

常山镇

全镇地形平面近似平行四边形,东西长,南北窄。常山镇林地资源35325公顷,占幅员的69.67%,山中有柞树、桦树、松树等乔木13种,有山里红、野杜鹃等灌木15种。有大量的药用、食用菌类资源。林中有狐狸、狍子等动物。野菜有蕨菜、薇菜、刺嫩芽等。农、林、牧、渔业资源丰富。常山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条件良好,适宜现代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已初步形成甜粘玉米、高产玉米、梅花鹿、黄牛、江鱼、林蛙、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域内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活立木蓄积量大、山野菜和中药材种类繁多。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目前已发现的金属矿藏资源有:铁、锌、钼、铜、锑等;非金属矿藏资源有石灰石、方解石、大理石、水晶石、花岗岩、玄武岩等;其中铁矿、石灰石、方解石、花岗岩和矿泉水等资源丰富,品质上乘,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前景可观。常山镇多山多水,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吉林地区最高的山峰——南楼山(海拔1405米)坐落在镇西天梯岭上,松花湖面最大的江湾水乡——蚂蚁河套子(面积800多公顷)纵贯镇东谷地,在临江口与主江三水一体,如条白带,碧波万里。沿江有鸡冠砬子、南天门、鹰嘴砬子、立石砬子等湖光山色和景观以其独特魅力吸引各地游客。

经济发展

农业

1988年,粮豆作物播种面积3320公顷,其中水稻320公顷、玉米1745公顷、大豆1105公顷。总产量16658吨。2003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078公顷,总产量15974吨。镇政府分别与吉林东高油脂公司、桦甸市善林公司、吉林市绿兴公司签订了1206公顷高油大豆、380公顷白瓜子、500公顷灰苏子、100公顷白菜的生产订单。全镇有大中小拖拉机218台,机耕地3300公顷,机插秧,机播种1930公顷。有果树7万珠,果树专业户20户,年产水果5339吨,销售收入54万元。

产业化建设

全镇种植青食甜粘玉米220公顷,山参培植300多公顷,五味子等药材225公顷。以三家 子科技鹿业公司、常清鹿业公司为基地,养鹿3500头,较大养殖户40多户,强化育肥牛牧业小区3个,养牛3900头,收入510万元。以江鱼、林蛙为主的水产业发展稳定。拦网库区养鱼农户8户,面积86公顷,年捕捞77吨,产值80万元。养殖林蛙封沟64条,养蛙81户,养殖量2.3亿只,年回捕230万只,产蛙油7000公斤,总收入2100万元。本年度林蛙下河既晚又回捕量少。

重点企业

有民营企业和私营股份企业8家,从业人员116人,年总收入1452万元,上缴国家税金247万元,利润645万元。其中矿业企业4个,有常山铁矿、建诚矿业、富利非金属公司、常山砖厂;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有桦甸福薪食品公司、常宏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水电企业2家,有常山电站、大河水库。

常山镇

招商引资

年内完成富利非金属公司、常山镇铁矿、建诚矿业的招商引资项目。桦甸市福薪食品公司正式投产,常宏农副产 品公司扩建,隆湖山庄开业等,累计实现招商引资额3500万元。

基础建设

投资20万元,完成镇区自来水改造2000延长米,排底沟屯自来水深井9月份完工;投资10万元,靠山屯安装路灯19盏;投资5万元维修社区沿街路灯工程。房屋开发总面积7500平方米,其中临街门市房4000平方米,综合市场2000平方米,新建中心校学生公寓1500平方米。

常山镇

交通

常山镇境内有省级公路1条23公里,乡路1条13公里,村路2条45公里,总长81公里。2003年,客运汽车19个班次,发往吉林方面8个班次,发往桦甸市11个班次。

农村建设

新农村工作以吉林市级试点村为重点,以吉桦公路沿线玉兴、同兴村为陪衬,重点修筑屯中水泥路5.5公里,其中 清水村清水屯1.1公里,平顶山1公里,常兴2.5公里,三家子鹿业2公里;修建围墙8000延长米,其中平顶山4500延长米,同兴村2000延长米,玉兴村1500延长米;修建沼气池40个,其中平顶山26个,大河北岗14个;建新兴、清水牧业小区2处,建体育文化场所2处,清水球场和靠山篮球场,平顶山设置室外花卉60盆,新建玉兴村部1座;整治村容村貌,清除垃圾2570立方米、污泥70立方米、路障6400延长米、柴草垛80个,总投入人工5300个、车工176个、投资277万元。村村通水泥路全部完成,全镇通水泥路87公里,通屯水泥路占自然屯总数的36%。年内完成清水屯、平顶山、同兴三队、同兴本屯新农村建设规划测量绘制任务。

常山镇

社会事业

认真落实群防群治和打防并举的方针,建成标准治安岗亭10个、治安执班室19个,组建巡逻队,被吉林市委、桦 甸市委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平安先进集体。重视绿化卫生工作。建大小花池43个,草坪130平方米,路旁绿化34公里,江河绿化2公里,义务种植杨树1万株,四旁绿化2.1万株,室内外花卉2.1万株。社区设卫生队1个,每车配清洁工2人,日清理镇区垃圾3吨。加强河道治理与水利灌溉。完成同兴屯上1.5公里编织袋护堤、植柳6万株整治工程;对大河水库倒虹吸进行维修加固,综合工程量247.53万立方米,投资2.6万元,保障大河、靠山等4个村136公顷稻田用水;完成清水桥下、甸子沟两河道护堤、绿化整治工作;完成靠山屯南、南河沿拦河闸及西林子拦河闸建设设计、施工及验收;完成兴隆村人畜饮水工程(自来水深水井建设)。

常山镇

社会保障

办理农村低保661户,发放资金27.6万元;城镇低保453户,生活资金每人每年60—120元。扶持贫困户118户,支付现金105000元,付出红砖420000块,为镇敬老院39位老人补贴生活费77000元,现役军人家属每户享受优待金5000元,并代表镇政府在桦甸市政府介绍救灾救济工作经验。

教育

1988年常山镇中心小学有教师178名,其中公办教师80名,民办98名。2001年,小学任职教师156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4名,大专学历的75名。2002年12所村小学有6所并入中心校。合并后,全镇小学7所,共有教学班53个,教师138名,2003年共有教师142名。1988年常山镇中学任课教师35名。2003年在52名任课教师中有大学本科学历的6名,大专40名,在校学生752名,在200名毕业生中考入重点的9人,考入普通高中86名。

卫生医疗

1988年常山镇卫生机构有镇中心卫生院和14个村卫生所,当年门诊量31000人次。2003年医务人员中有医师5人,医士8人,护师2人,检验士2人,药剂师2人,护士18人,村医16人,门诊量36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