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别名卷烟,是烟草制品的一种,外形通常为黄色烟嘴,白色烟身,粗细和长短类型多样,吸食时将白色烟身一端点燃,在黄色滤嘴一端用嘴吸食燃烧产生的烟雾。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香烟的:历史沿革、主要类型、主要成分、外形特征、包装设计、危害与影响、禁烟组织及标语、全球香烟制造商及品牌等介绍
香烟,别名卷烟,是烟草制品的一种,外形通常为黄色烟嘴,白色烟身,粗细和长短类型多样,吸食时将白色烟身一端点燃,在黄色滤嘴一端用嘴吸食燃烧产生的烟雾。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香烟的:历史沿革、主要类型、主要成分、外形特征、包装设计、危害与影响、禁烟组织及标语、全球香烟制造商及品牌等介绍
香烟
cigarette
烟、卷烟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公元前5000~3000年,美洲印第安人发现了烟草,开始主动对烟草进行种植和利用。印第安人以燃烧吮吸、干叶咀嚼、泡水饮喝等简易方式使用烟草,一直到15世纪,人们对烟草的认知和使用都处于原始时期。哥伦布时期,烟草传入欧洲,人们最初是以烟斗方式吸食,18世纪开始流行鼻烟,将烟草加工后放入容器中随身携带,以便吸闻;19世纪后期现代卷烟生产技术出现,人们用纸将烤好的烟草卷成圆筒形,点燃后进行吸食,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香烟,21世纪依旧流行。
香烟可以分为晾晒烟、烤烟、白肋烟、香料烟等品类,其原料皆为黄花烟草或红花烟草之一。烤烟是19世纪之后最为盛行的香烟品类,其制作方式是将烟叶烤制之后切丝加工,使得烟叶色淡体轻、烟碱含量低,烟气芳香柔和,然后以纸卷成长约100mm,直径约7.7mm的圆筒形条状,吸食时把其中一端点燃,在另一端用嘴吸吮而产生的烟雾能顺利下咽进入胸腔,通过肺部直接吸收尼古丁。
1964年美国联邦政府发布第一份“吸烟与健康”报告,权威确认了“吸烟有害健康”之后,世界各地反烟控烟呼声不断加大,2003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全球控烟运动不断加速向前推进,烟草产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日趋严峻。中国对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知名的香烟品牌有“中华”、“熊猫”、“大前门”等,国际香烟制造商以菲利普·莫里斯国际集团公司(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简称PMI)、日本烟草公司(Japan Tabacco Inc.,简称JTI)为代表,知名品牌有“万宝路”“骆驼”等。为谋求新发展,世界烟草行业推出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等新型烟草制品,香烟进入寻求变革的新时期。
考古学家认为,烟草起源于美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是烟草的发源地。在公元前5000~3000年,美洲印第安人发现并开始使用烟草,起初人们只是利用烟草的独特气味和效用来防治蛇虫的咬伤,后来也用于医治头疼脑热等疾患。随着部落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原始宗教和祭祀中也开始使用烟草,用燃烧烟草以形成“袅袅青烟”的方式来祭祀祖先或与神灵沟通。由于烟草既有药用价值又有宗教价值,印第安人开始主动大量种植烟草,并开发烟草更多的使用方式。由于受经济生产等因素的局限,印第安人使用烟草的方式仅限于燃烧吮吸、干叶咀嚼、泡水饮喝、烟气熏蒸、捣碎涂敷等原始方式,除治病除患、祭祀占卜之外,也可用来提神醒脑。烟草逐渐渗透进远古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成为各部落之间交换或赠送的一种贵重礼物。由于美洲大陆的文明发展进程晚于其他地区,一直到15世纪,印第安人对烟草总体上还处于原始认识、原始生产、原始使用时期。
1492年哥伦发现美洲大陆,欧洲各国实行了大规模的跨洲交流和贸易,烟草随之传入欧洲,走向世界,最终成为全球性重要经济作物和普遍消费品。最先发现烟草的是西班牙人,并从印第安人那里学会了吸烟。欧洲早期探险者和商贩们经过与土著印第安人的长期接触,渐渐形成了吸烟的习惯,烟草作为新大陆的植物,逐渐吸引了欧洲人的关注和兴趣。
起初烟草是作为药用植物传入欧洲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先种植和使用烟草,在16世纪50—60年代随着欧洲各国的外交传入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在当时的欧洲社会,烟草主要是用作治疗疾病,购买烟草需要持有医生的处方。法国驻葡萄牙大使将这种“药草”送给当时的法国王后治疗头痛,颇具成效。烟草中含有的成分“尼古丁”就是以这位大使的名字命名。烟草出色的疗效让它在欧洲皇室流行起来,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传播甚远。烟草在受到社会名流追捧的同时,也受到统治者、宗教和医学的质疑、反对,但最终烟草克服各种障碍,成为了欧洲社会日常生活的消遣品。
除欧洲大陆之外,烟草也随着各国经济、政治往来传入世界各地。1571年西班牙人征服菲律宾之后,将烟草带入了菲律宾,进入亚洲贸易范围,约在1600年由中国福建的商人从菲律宾带入中国。16世纪末17世纪初,葡萄牙人在开拓亚洲、非洲航海贸易时,先后将烟草带到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和日本,带到中东的土耳其、伊朗,带到非洲的南部海岸沿线。烟草在亚洲、非洲同样受到赞美和质疑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但由于这些地方更适宜烟叶的种植传播和流行速度更快,各地都大约只用了一代人时间,就形成了普遍吸烟习俗。到1700年前后,欧洲人将烟草带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时,烟草真正成为了全球性作物、全球性流行的消费品,也成为当时欧、美、非“三角”跨洲贸易的大宗商品,为这些欧洲国家财政收入和美洲殖民地经济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
欧洲人在传播烟草的同时,也将各种吸食方式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地理气候条件下,各地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烟草消费习俗。如东亚的旱烟、中东的水烟、北美的嚼烟、非洲的斗烟。一直到19世纪中后期,烟草加工方式依然普遍是手工作坊,种植的品种一直还是从美洲引进的古老品种,调制烟叶也一直是沿用晾、晒、明火熏烤这些古老方法。
1839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新型烤烟”的烟草(也称弗吉尼亚型烟草),其烘烤技术由过去的明火熏烤改进为火管烘烤,这样制作出来的烟叶色淡体轻、烟碱含量低,经过火管烘烤后,烟气芳香柔和,吸食时能顺利下咽进入胸腔,通过肺部直接吸收尼古丁,改变了以前只能通过口腔、鼻腔间接吸收尼古丁的方式,赋予了卷烟新的“生命”,为现代香烟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原料基础。到了1880年,美国发明家本萨克研制出了第一台现代卷烟机,其最高效率可以达到每分钟200~212支,相当于当时40~50个工人的工作量,为现代卷烟工业化生产提供了装备技术条件。由于具备了这两大重要条件,现代香烟从欧美迅速走向全球。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各国经济出现剧烈波动,德国从战败国到纳粹时期,经济通货膨胀严重,纸币失去了原有的经济作用,德国人利用香烟规格一致、便于携带、价值量足够小的特点,选择其作为流通货币,使香烟的产量大大增加,成为第一大类烟草制品。到20世纪20年代,欧美各国发起女权运动,出现了大量的女性吸烟者,使吸烟群体不断扩大,全美香烟的产销量每七八年翻一番,以欧美为主体的全球香烟产销量从1900年约100万箱迅速增长到1950年3300多万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期,香烟以其方便、经济迅速受到人们青睐,并成为新时代、新生活的前卫象征。在欧美香烟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拉美、日本、亚洲四小龙经济开始发展,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香烟生产和消费同样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到1970年,全球香烟产销量达到6200多万箱。
早期人们对烟草制品的质疑仅仅停留在道德、宗教方面,直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了对香烟与健康问题相关的科学研究。大量研究从不同侧面提出“吸烟危害健康”的证据,但是尚未形成一个综合性、科学性、全局性的观点,因此世界各国对此争议不断。1962年美国联邦卫生局组成10人专家委员会,聘请专家顾问,组织十几个工作小组,历时13个月,对过去的数千份科研成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审查,对“吸烟与健康”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科学论证,并于1964年1月发布了第一份“吸烟与健康”报告,第一次以政府名义给出了“吸烟危害健康”的权威结论。随着人们对烟草制品危害性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化,反烟控烟的呼声不断加大,欧美各国对香烟广告宣传、包装警示、制品成分、吸烟场所等方面限制与控制措施越来越严格,1989年之后,每年的5月31日被定为世界无烟日,呼吁人类降低对烟草的种植和利用,使下一代免受吸烟危害,反烟控烟的社会文化逐渐形成。欧美香烟产业因此发生方向性转变,开始大力研发降焦减害技术,通过不断降低香烟焦油量来适应消费者的健康诉求。欧美香烟平均焦油量从20世纪60年代40多毫克,下降到70年代的30多毫克、80年代的10多毫克,但依然没有阻止香烟市场的下降状态。“吸烟危害健康”的报告发表之后,每年都有约百万的烟民尝试戒烟,20世纪70年代开始成年吸烟率出现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成年吸烟率仅有20%左右。
与此同时,由于石油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的香烟产销量呈现出增长趋势。大型跨国烟草集团意识到欧美各国香烟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试图进入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为了迎合当地的民族主义诉求,跨国烟草公司也致力于推动“地区性”品牌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印尼、中国、东欧等地区的香烟产销都呈现开放性高增长,全球烟叶种植和香烟生产也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2003年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5年正式生效,世界各国对香烟产业的限制进一步增多,全球香烟产业进入了寻求变革、寻求突围的新时期。2003年中国药剂师韩力发明了第一代电子烟,以达到替代传统香烟的效果,但2020年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报告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2019年4月3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权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名为“IQOS”加热不燃烧的新型香烟产品上市销售,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这些新型香烟是否能够改变全球香烟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还要考虑产品研发、市场接受、政府监管三大因素的发展与变化。在强大的社会需求和现代科技支持下,香烟产业至今致力于研发出一种既低危害甚至没有危害,又基本具备甚至完全具备传统卷烟吸食功能与感受的新型香烟。
晾晒烟是中国最早引入的烟草品种,其种植历史悠久,生产区域几乎遍及全球。初期发现的烟草,比如黄花烟草,统叫晾晒烟,俗称土烟。晾晒烟的制作工艺正如其名,只需把已经成熟的烟叶扎成捆,挂在屋檐下晾晒,待烟叶干燥后再切丝,抽吸时直接用纸包起来点燃即可。由于没有经过更多加工处理,早期的晾晒烟一般辛辣味重,刺激性大,能接受其口味的消费者并不多,但经过不断研究试种之后,培植出了品质上乘的烟叶品种,改进了晾晒烟的质量,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晾晒烟。
烤烟原产于美国弗吉尼亚州,国际上称弗吉尼亚型烤烟,也叫“美烟”。其制作方法是在烤房内装上火管,把烟草加温烘烤。由于经过这样的加工之后,烟叶叶片呈金黄色、光泽鲜明,味香醇和,适合大部分卷烟吸食者的口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生产卷烟的主要原料,在全球烟草总量中占比40%以上。在中国,烤烟产量约占烟叶总产量的80%以上,云南、河南、贵州、山东等省都为烤烟生产大省。
白肋烟原产于美国,因叶片的茎、脉呈乳白色而得名。白肋烟制作方法是把生长成熟的烟叶挂在晾栅内调制晾干。但白肋烟与晾晒烟不同,晾晒烟在户外晾晒,白肋烟则在室内晾干。这种晾干后的烟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尼古丁含量较高,是生产混合型卷烟的主要原料。种植白肋烟的国家有美国、巴西、日本等。中国于1956到1966年先后在山东、河南、安徽等省试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先后在湖北、重庆等地种植白肋烟,烟叶品质有所提高。
香料烟叶主要产于土耳其、保加利亚、希腊、泰国等国家。它是一种叶片很小、烟叶含有芳香物质的特殊烟草品种,是生产混合型卷烟的配方烟叶。一些东欧国家主要生产此种类型的卷烟。但香料烟叶的产量较低,一般亩产约50千克,所以售价较高,只能少量使用。
混合型卷烟是以烤烟、晾晒烟、香料烟以及晾烟中的白肋烟作为主要原料,经过不同工艺处理而成的一种卷烟类型,国际知名的香烟品牌“骆驼”“万宝路”等都属于混合型香烟。20世纪80年代,美式混合型香烟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地域口味差异,在中国并没有长期流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烟草行业开始自主研制“中式混合型香烟”,以“中南海”为代表的淡味混合型卷烟就是其中之一。
红花烟草
红花烟草(Nicotiana sanderae )为茄科烟草属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花卉,是烟草系种间杂交的一个品种,因其花朵为粉红色至深红色而得名“红花烟草”。原种原产于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北部,在原产地为宿根植物,在我国作1年生草花栽培。红花烟草株高60厘米左右,分枝多,叶形大,开花多,花朵似五角星,花色紫红或深红,花期8~10月,花期较长。盆栽适合阳台、窗台或小庭园摆放,花朵傍晚或夜间开放,白天闭合,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目前,白天开花的新品种已经出现。
黄花烟草
黄花烟草(Nicotiana rustica L.)俗称阿兹特克烟草或烈性烟草,是茄科的一种热带雨林植物,原产南美洲。 黄花烟草所含的尼古丁含量是烟草属常见品种(如普通烟草)的九倍。黄花烟草株高40-60厘米,有时可达到120厘米。花萼呈杯状,花冠为黄绿色,花期在7-8月。黄花烟草耐寒能力较强,适宜种植于低温地区,在中国西南、西北部及山西、广东等省有栽培,大多加工制作成斗烟和水烟,全株也可作农药杀虫剂。
香烟内的干烟草在经过多道工序的过程中,会产生七千多种化学物质,几百种有害物质,明确的致癌物质有69种。
尼古丁
尼古丁(L-Nicotine)也称烟碱,化学式C10H14N2,有剧毒,属于中国国家管制品类中的危险化学品,是黄花烟草和红花烟草中的一种主要生物碱。当尼古丁进入体内后,经由血液传送,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吸入后平均只需要7秒即可刺激脑部。19世纪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Claude Bernard)明确提出了尼古丁所具有的强烈毒性:只需0.06克就能毒死一个人。
焦油
焦油(Coal Tar)也称煤焦油,化学式C14H18O4CLN5,是芳烃及多环芳烃和含氮、氧、硫的杂环芳香烃混合物,属于有毒物品,毒性可能致癌。
丙酮
丙酮(Acetone),化学式C3H6O,无色易挥发易燃液体,微有香气,属于中国国家管制品类中的易制毒化学品,长期接触容易引起皮肤干裂、困倦和眩晕,吸入、皮肤接触及吞食都有毒。
咖啡因
咖啡因(Caffeine CA)也称茶素或咖啡碱,是茶叶、咖啡豆等天然植物中常见的一种黄嘌呤类生物碱化合物,被添加到多种食品、饮料和药物中,在天然水中也有微量存在。咖啡因可驱除疲劳、兴奋神经,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活性药物,但因其成瘾性及神经损害性等而被列人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
香烟外形通常为黄色烟嘴,白色烟身,粗细和长短类型多样。中国生产的卷烟可以划分为细支、中支、短支等规格。
中国发布的《细支卷烟》(YQ/T 54—2015)标准给出了细支卷烟的定义为烟支圆周设计标准值为(17.0±1mm 的卷烟,强调与常规卷烟主观区别于圆周的差异,市场上流通的细支香烟在长度上也稍长于其他香烟类型。细支香烟燃烧速率高,焦油、烟碱和一氧化碳含量低,烟气柔顺,单支耗原料较少,对烟叶原料的选用要求严格。国际上的细支香烟生产历史较长,在其开发初期,细支香烟的受众首先是女性消费者,因此细支香烟早期也被称为“女士香烟”,以突显其特性。中国香烟市场引入细支烟之后,首先被江苏中烟投入生产,到21世纪时期,已形成江苏中烟领头,湖北中烟紧随其后,河南、云南、贵州、山东中烟并驾齐驱,其他地区中烟实力追赶的格局。
中支香烟是在细支香烟被明确界定之后,产生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式卷烟新类型。国际烟草行业中并没有明确中支香烟的规格,可通俗地把中支香烟理解为烟周长大于 19.0mm 且小于 23mm 的卷烟产品。中支卷烟常见的烟支长度有 96mm、94mm、89mm、88mm、86mm、84mm 六种。中国生产的中支新品香烟普遍以 20mm 圆周为主,代表性产品如“中华(金中支)”“中华(双中支)”,并快速成为中支卷烟的主流圆周规格。
短支香烟是指在圆周不变的情况下,长度比常规卷烟短10mm及以上的卷烟,与常规卷烟相比,短支卷烟烟丝段长度小,具有降本降耗、低焦减害的产品优势。由于烟支长度缩短,单支重量减小,烟丝段与滤嘴段的比例发生较大改变,使烟支吸阻变小、卷烟各项质量指标也随之发生变化,易出现烟支重量控制不稳定、端部落丝量波动大、吸阻不稳定等情况,因此市场对短支香烟烟丝的均匀性和卷烟质量稳定性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香烟的包装一般分为盒、条、箱三种基本形式。这种包装是在考虑到香烟在生产、流通、交易和使用等各个环节中的特点设计的,其具有数量控制、产品防护、品质保持、信息追溯和品牌文化展示等作用。而香烟由于属于烟草制品,具有一定的成瘾属性、健康属性和专营属性,因此在包装设计上也受商标法、环保法、知识产权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考虑烟草专卖法、绿色发展、控烟履约等法律、政策的约束。
烟草包装材料的选择和技术发展关系密切,20世纪50年代前后,卷烟包装以软包装为主,其商标纸材质多为土纸以及道林纸为主,内衬使用沥青防潮纸保持水分。1956年,国营上海烟草公司机械厂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台20支装软包包装卷烟机之后,国产香烟的包装开始应用真空镀铝内衬纸、玻璃纸和拉线,起到防潮、保香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烟草包装始终以软包装为主流,改革开放之后,国外烟草材料、烟草机械迅速引入国内,白卡纸成为香烟包装的主流,刺激了国产香烟由软包装转向硬包装的改革。20世纪90年代,白卡纸、铜版纸在烟草包装中被大面积应用。中式香烟品牌在21世纪开始崛起,在一些高端品牌的香烟中,兴起异形包装的热潮,这类包装多采铝塑复合卡纸、转移铝纸、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透明纸等新材料,使用磨砂、珠光、柔触等印刷工艺。
香烟包装的主体形式为纸质的盒、条、箱,特殊情况下有异形包装,则选择其他材料,如金属、木质和塑料等。香烟的常规包装有软硬的区别,主要有软盒软条、软盒硬条和硬盒硬条 3 种型制组合方式,少数产品包装有软条硬盒的形式。其中烟草的包装单元数量和排列形式,与卷烟包装的型制存在必然的、直接的关联。
单元数量
从19世纪中国进口英美制造的香烟产品来看,国际上香烟的包装形式有盒装和听装两种,以1889年在中国销售的“PINHEAD”卷烟(译为“品海”香烟)为例,包装上分别出现了10支、20支盒装和50支听装三种形式,后期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演变出16支、25支的盒装和200支的听装形式,但20支盒装由于其便携性一直是消费主流。受到产品流通和支付手段的影响,香烟条装的数量一般为10盒,而箱包装(俗称“件”)一般采用50 条,但是2000年后出现的一些高价位的香烟箱装往往采用 25 条装,证明箱装的数量不但考虑了流通便利(贮存、搬运等),而且也考虑了厂商交割便利、销售周期的长短。
排列形式
香烟的排列形式包括盒内烟支的排列、条内盒的排列、箱内条的排列三个方面,均与包装机的原始设计有关。以常规卷烟 20 支盒装为例,烟支排列多为 7-6-7 形式,少量硬盒包装采用 7-7-6 形式,而细支、中支卷烟的盒装通常为 10-10 形式,也有硬盒卷烟采用(5-5)-(5-5)双铝包形式。中支、常规卷烟采用 10-10、(5-5)-(5-5)排列时,因型制扁平而被称为“扁盒”。早期的软条包装由手工完成,10 盒竖放横排、两端封口。随着包装机的出现,条装改用 5×2 平排叠放,并延续至今。此外,扁盒卷烟则多用 2×5 平排叠放。采用 5×2 平排叠放的中支卷烟,其条装明显扁长,外观视觉不够协调。箱装内条装排列考虑了条装型制、尺寸和防护能力,由装箱机生产商进行针对性设计。早期软条烟用手工装箱,10×5 侧放堆叠,保护性一般。随着硬条装的普及,现多采用(5×5)-(5×5)竖放堆叠,防护效果有所增强。
1829年前后,德国化学家W. 波塞尔特Posselt)及L. 莱曼 (L.Reimann)成功地将这种活性物质从香烟中分离出来,将其称作“尼古丁”,是生物碱中的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强烈毒性。18世纪时期,意大利医学家比尔纳蒂诺·拉马齐尼(Bernardino Ramazzini)发现,在烟厂工作的工人大多患有严重的身体机能紊乱症,1821年的著作《医学大词典》中也提到:“烟厂工人们普遍面黄肌瘦,常患有哮喘、腹泻、便血、头晕头痛等症状。除此之外,肌肉颤抖、麻痹或急性心绞痛等病症在他们身上也十分常见。”后期随着大量女工进入工厂,怀孕女工小产也成为烟厂中的常见问题。
1869年出版的第一期《法国反烟协会简报》中提到,香烟除导致各种心理疾病、麻痹性痴呆、脑软化、截瘫和肌肉失调等多种病症之外,还会使嘴部、舌头以及其他消化器官发生癌变,烟瘾严重者还会出现弱视或黑矇的症状。19世纪末《医学及实用外科新词典》也指出,香烟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产生恶心呕吐、胃液分泌过剩的症状;它也会影响到血液循环系统,产生脉动加速的症状;它还会影响到呼吸系统,产生痉挛;并影响到肌肉及神经系统,引发麻痹性震颤。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开始追求彻底的放松和解脱,借以摆脱战争带来的阴影,香烟被当做追求自由的象征,女性吸烟的热潮也迅速蔓延,吸烟的女性形象作为大胆冲破束缚的象征出现在一战后的许多小说中。自1926年,利格特&迈尔斯公司推出第一个香烟广告出现后,不同类型的香烟广告在各国迅速兴起,通过海报、报刊、站台等多种形式推广宣传香烟,造就了一批风格各异的广告设计师,如莫里斯·吉沃(Maurice Giot)、沃尔夫 (Wolff)、乔·布里吉 (Joe Bridge)、朱尔一伊斯纳尔·德朗西(Jules-Isnard Dransy) 等。
除了香烟本身之外,香烟的周边产品宣传推广也随之兴起:例如火柴盒、打火机、烟灰缸,甚至围巾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烟嘴和可可·香奈儿或萨卡·圭特瑞(Sacha Guitry)一样,象征着时尚和潮流。这一时期的烟嘴种类繁多,如海泡石、玳瑁、镀金、镶银、镀烙、树脂等,映射了烟草行业的繁盛。
1853年,英国伦敦成立成立了“英国反烟协会”(BATS),倡导民众摒弃吸烟的习惯。1860年乔治·特拉斯克(George Trask)神甫在马萨诸塞州建立了禁烟同盟,并促成投票通过了一条禁止在波士顿街头吸烟的法令。基督教妇女戒酒联盟成员、小学教师露西·卡斯顿 (Lucy Caston)在伊利诺伊州创办了杂志《男孩》,是一项面向年轻人推广的禁烟运动,随后她又创立了“国家反香烟联盟”。1868年7月11日,法国反对滥用烟草联盟 (AFCAT) 正式成立并获得了官方认可,并得到了社会大众的欢迎和支持。在1871年的法国,香烟与酒精一同被当作是最危险的“祸害”,反对滥用烟草联盟也从1872年1月6日开始加入到反对“滥用酒精类饮品”的斗争中。法国反对滥用烟草联盟 (AFCAT) 瓦解之后,出任联盟主席的德克鲁瓦办了自己的反对烟草滥用协会 (SCAT)并出任会长直至1901年去世,这一时期反对烟草滥用协会 (SCAT)成为法国国内禁烟运动的唯一力量。
中国禁烟标语 | |||
1 | 爱心在控烟中传递,健康在控烟中延续 | 7 | 吸烟你试试,试试就逝世 |
2 | 生命只有一次,怎能断送在香烟上 | 8 | 吸烟,是打开地狱之门的一条钥匙 |
3 | 把清新的空气留给他人,把健康的身体留给自己 | 9 | 不一定烟雾缭绕的地方才是天堂 |
4 | 提神不妨清茶;消愁不如朋友;若吸烟,又何苦 | 10 | 白色烟雾害你我,损人祸己罪难当 |
5 | 烟在手中拿,害人害己苦受罚;若把烟扔去,身体健康净空气 | 11 | 拒绝吸烟,不要让你的肺“烟烟一吸” |
6 | 普及控烟知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12 | 控烟工作,人人有责 |
1981年,中国国务院决定对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1982年,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对全国范围的烟草行业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建立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因此中国制造的香烟品牌商皆由国家统一管理的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辖,主要有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湖北省烟草专卖局等。上海市烟草专卖局是工商一体,以京津沪三地卷烟工业生产和上海市卷烟商业销售为主的,多元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大型国有企业。其下辖上海、北京、天津卷烟厂和涉及仓储物流、包装印刷、烟用材料等领域的多家产业链企业,所生产品牌包括“中华”、“熊猫”、“牡丹”、“红双喜”、“大前门”、“中南海”、“恒大”等。云南省烟草专卖局成立于1983年11月,2021年,云南省局(公司)下辖昆明、玉溪、曲靖、红河、楚雄、大理、昭通、保山、文山、普洱、丽江、临沧、德宏、西双版纳、怒江、迪庆等16家地市级烟草专卖局(公司)、129家县级局(分公司),其所生产的品牌为“红塔山”、“玉溪”、“楚雄”、“丽江”、“金美人”等。中国烟草总公司湖北省公司组建于1983年8月,是中国烟草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属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烟草专卖品经营,进口卷烟、雪茄烟全国购进本省批发,资产经营和综合管理等方面,主要业务包括烟叶生产、卷烟销售、打叶复烤、多元化投资以及进出口业务,其生产品牌包括“芙蓉王”、“黄鹤楼”、“红金龙”、“黄金龙”、“利群”等。
其他国家的香烟品牌制造商以菲利普·莫里斯国际集团公司(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简称PMI)、日本烟草公司(Japan Tabacco Inc.,简称JTI)为代表。菲利普·莫里斯国际集团公司总部设在美国纽约,1847年菲利普·莫里斯先生在英国的Bond街开办了一个小商店,生意兴旺使得他的继承者于1902年在美国纽约开办了一个代理店。1919年这些投资者迁居美国弗吉尼亚时,正式成立了PM公司,其代表性品牌“万宝路”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2005 年 12 月,菲利普·莫里斯国际集团公司与中国烟草总公司 (CNTC) 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合作协议。于1985年4月1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0亿日元,现为世界第三大跨国烟草公司,在全球拥有26家卷烟厂,年销售卷烟860多万,旗下品牌包括“温斯顿”、“骆驼”、“梅维乌斯”和“LD”等,2011年,日本烟草公司通过收购Ploom首次进入加热烟草市场,使用最先进的无烟烟草加热方法。
新亚洲娱乐(英文名:ASIA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全称:新亚洲娱乐联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戏剧制作人及杂项戏剧服务为主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旗下分公司包括虎威艺能创作有限公司(TGS HK)、稻草人娱乐创作社(Scarecrow Entertainment)、虎威王朝音乐创作股份有限公司(TGS Music)、虎威活力娱乐传播有限公司(TGS Taiwan)、AK Entertainment(Korea)以及AEG Korea等。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又称孟买敏感指数)为印度最被广泛使用的指数,为投资印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由孟买证券交易所发行。由于各类媒体提到的“印度股市”,实际上都是孟买股票交易所,因此,该交易所的SENSEX-30指数几乎成了印度股市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