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女,辽宁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获得者,辽宁省人事厅“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of Natural Products》杂志编委。指导研究生情况: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10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杨红的:人物经历、主讲课程、主要贡献、获奖记录等介绍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2001-2003博士后,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已出站。

1998-2001博士研究生,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东北师范大学细胞与遗传学研究所。

1992-1995硕士研究生,获理学硕士学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生物化学专业。

1987-1992大学本科生,获理学学士学位,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生物化学专业。

工作经历

2004年8月-至今:辽宁师范大学教授,200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9年11月-2010年5月:德国慕尼黑大学(LMU)药理学与化学系,高级访问学者。

2002年4月-2003年5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UCSF)医学系,访问学者。

2001年12月-2004年7月: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副教授。

1995年7月-2001年12月:东北师范大学遗传与细胞研究所,助教、讲师。

主讲课程

本科:《酶工程学》、《基因工程原理》、《生物制药技术》。

研究生专业课:膜分子生物学,高通量筛选技术,《病理生理学》。

研究生基础课:高级生化(酶学部分)。

主要贡献

(一)主要研究领域:

1. CFTR氯离子通道相关疾病病理生理学研究。

2. CFTR氯离子通道化学遗传学研究。

3. 以膜通道为药靶的药物发现。

(二)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辽宁省重点实验室项目“CFTR激活剂在慢性胰腺炎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LS2010094),10万元,2010-2012。主持人。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FTR氯离子通道在慢性胰腺炎发病机理及治疗中的作用”(No. 30973577),32万元,2010-2012。主持人。

3.2009年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脑血管疾病发生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课题“新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在脑卒中研究与防治中的应用”(2009CB521908),课题骨干,主持其中60万元,2009-2013。主持人。

4.2008年大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基于高通量筛选技术的中药现代化研究平台建设及脑卒中防治药物发现”(2008E11SF162),10万元,2008-2010。主持人。

5.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cAMP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在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NCET-07-0406),50万元,2007-2009。主持人。

6.2006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氯离子通道蛋白CFTR在ADPKD中的作用”(2006R33),10万元,2007-2009。主持人。

7.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项目“CFT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2006J23JH018),5万元,2007-2009。主持人。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FTR氯离子通道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No. 30570864),26万元,2006-2008。主持人。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LC-7 氯离子通道小分子调节剂的高通量筛选及应用”(No.30470405),21万元,2005-2007。主持人。

10.国家自然基金委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CFTR氯离子通道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30681240605),0.4万元,2006。主持人。

11.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CFTR氯离子通道功能敲除猪模型的建立及表型研究“(20060492)。2万元,2007-2009。主持人。

12.教育部归国留学人员启动基金项目“氯离子通道小分子调节剂的高通量筛选及应用”,2万元人民币,2004-2006。主持人。

(三)发表的SCI学术论文(*为通讯作者)

1.李坤,刁云鹏,王明东,杨松松,张厚利,黄珊珊,杨红*. 锦灯笼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有机化学, 2010, 30:128-131.

2.刘军,于波,金伶伶,麻彤辉,杨红*。20(S)-原人参二醇促进CFTR氯离子通道开放。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731-735.

3.刘军, 石琳琳, 杨红, 麻彤辉. 细胞运动中的水通道蛋白——细胞迁移及相关生理和病理机制的新视点.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 32:583-586.

4.麻彤辉, 杨红.。膜通道研究再获诺贝尔奖. 特邀评论. 生物物理学报, 2003, 19: 343-346

(四)鉴定成果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cAMP激活的氯离子通道在遗传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NCET-07-0406),结题等级为优秀,主持人。

2.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项目“CFTR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2006J23JH018),2009年通过大连市科技局鉴定,主持人。

3.基因工程新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0年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鉴定,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国药证字(2002)S-38号),主要完成人。

4.“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02年通过教育部鉴定,第三完成人。

5.“纤溶酶原的结构与功能”,2004年通过吉林省科技厅鉴定,第二完成人。

6.“基因工程新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制”项目,获2002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

(五)发明专利

“嘧啶(硫)酮类化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发明人:麻彤辉,杨红。专利号ZL200510017135.X。授权时间:2009年2月15日。

(六)国际学术交流

1.2010年10月在吉林大学主办的“Channelopathy and Drug Discovery”国际研讨会上作题为“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from natural products”大会特邀报告。

2.2009年11月在德国慕尼黑大学(Ludwig Maximilians University of Munich, LMU)药学与化学系作题为“A HTS-based Strategy for Discovery of Natural Compound Drug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报告。

3.2007年10月在东北师大主办“Channelopathy and Drug Discovery”国际研讨会上作题为“A High Hit-Rate Strategy to Discover Therapeutic Natural Compound Drugs from Medicinal Chinese Herbs”大会特邀报告。

4.2006年11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中韩生物技术双边论坛上作题为“The Natural Anthranoids Activate CFTR Chloride Channel ——A New Molecular Mechanism Of Laxative Herbs”大会报告。

获奖记录

1.2007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获得者(入选者编号NCET-07-0406)。

2.2007年辽宁省人事厅“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人才编号2007B282)。

3.2006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获得者。

4.2006年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