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城》(葡萄牙语:Cidade de Deus)是由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执导、卡迪亚·兰德联合执导的犯罪片,由亚历桑德雷·罗德里格斯、莱安德鲁·菲尔米诺、菲利佩·哈根森、道格拉斯·席尔瓦、艾莉丝·布拉加主演。影片改编自巴西作家保罗·林斯的半自传式同名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贫民窟的真实犯罪故事:位于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上帝之城”中,一位梦想成为摄影师的小孩,目睹、亲历了当地暴力混乱的生活以及黑帮团伙争斗、权力更替,最终走出贫民窟。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上帝之城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影片特色、获奖记录、电影发行、上映信息、票房信息、反响与评价、网站评分等介绍

中文名

上帝之城

别名

Cidade de Deus(巴西)

原著

作家保罗·林斯(Paulo Lins)的同名小说

最高票房

3068万美元

语言

葡萄牙语(巴西)

影片片长

130分钟

获得奖项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提名)

导演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Fernando Meirelles)

主演

亚历桑德雷·罗德里格斯(Alexandre Rodrigues)

编剧

布罗里欧·曼托伐尼(Bráulio Mantovani)

制片人

唐纳德·蓝瓦德(Donald Ranvaud)

摄影

恺撒·查隆(César Charlone)

剪辑

丹尼尔·雷森德(Daniel Rezende)

配乐

安东尼奥·潘托(Antonio Pinto)

制片公司

O2影业(O2 Filmes 巴西)

制片国家/地区

巴西

发行公司

米拉麦克斯影业(Miramax Films)

上映时间

2002年5月18日(法国戛纳电影节)

简介

影片于2002年8月30日在巴西上映后获得广泛好评,成为当年巴西电影年度票房冠军,并在2003年获得美国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成为第一部进入美国市场并获得该奖项的巴西电影。2004年,在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影片获得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剪辑和最佳编剧4个提名。

影片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全球总票房达3068万美元。(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1月)

影片剧情

影片开幕,一群武装分子在上帝之城的街道中追逐一只逃跑的鸡,最终将其赶到了一个手持相机的年轻人布斯卡跟前。武装团伙头目让他抓住鸡,而布斯卡紧张于头目是否会杀了他。随后时间退回到60年代,布斯卡开始讲述上帝之城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巴西里约热内卢政府为了收容难民与贫民,为他们建造了一个偏远的城镇,称为上帝之城。在这里游荡着最出名的流氓三人组,阿毛(乔纳森·哈根森 饰)、阿夹和布斯卡的哥哥阿呆。他们打劫路过的车辆,然后将抢得的部分钱财分给城内的人,以获取他们的庇护,因此警方一直未能够抓三人。小骰子和班尼是三人的跟班,小骰子经常为他们的犯罪活动出谋划策。

在一次抢劫旅馆计划中,阿毛给了小骰子一把枪让他望风,因不满这个安排,他在三人作案时给出了错误的信号,待三人组逃走后,自己进旅馆杀人取乐。这场命案引起了警方的重视,最终使得信教的阿夹重回教堂去做教徒,阿毛在试图与女友逃亡时被警方击毙,而阿呆在逃跑时遇到了许久未见的小骰子和班尼,抢了他们的钱准备离开,却被小骰子在背后开枪射杀。

到了20世纪70年代,布斯卡在继续求学,同时也加入了一群喜欢吸食大麻的年轻人,爱好摄影的他经常为大家拍照,也会为了喜欢的女孩安吉莉卡(艾莉丝·布拉加 饰)去买毒品。另一边小骰子和好友班尼热衷于杀人、抢劫,成为上帝之城有名的暴力分子,18岁时他改名为利尔泽,开始抢劫吞并城内的贩毒团伙,最终成为了上帝之城最大贩毒团伙的头目,除了一个叫萝卜(马修斯·纳克加勒 饰)的毒贩,在城内别无其他竞争对手。

在利尔泽的管理下,上帝之城出现了相对的和平,然而一群小流氓的出现,又使警方开始关注起了这片区域。利尔泽为了不使他的贩毒生意受到影响,杀掉了小流氓中的一员以示警告。之后他又意欲吞并萝卜的生意,被好友班尼阻止。

班尼认识了安吉莉卡,两人很快发展成为了情侣,并且决定一起离开犯罪的生活。于是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告别舞会,却在舞会上被利尔泽的仇家误杀,这使利尔泽悲痛欲绝。

班尼死后,利尔泽再无人控制,他在准备去吞并萝卜团伙的路上,强奸了一个帅气的退伍军人马内·加林哈(塞乌·乔奇 饰)的女友,并杀死了他的叔叔和兄弟。马内·加林哈为了报仇,杀死一名利尔泽的手下并打伤了他,之后又加入了萝卜的团伙。从此,两个团伙的斗争开始上演,他们购买了越来越多的枪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整个上帝之城陷入了混乱。

此时的布斯卡在一家报社打工,利尔泽为了让自己出名,抓布斯卡去为其拍照,结果拍得的照片被误登到报刊上,布斯卡因此以为自己会被追杀。于是影片回到开头一幕,布斯卡手持相机,站在利尔泽和他的手下面前;但令布斯卡惊讶的是,利尔泽并没有杀死他,而是仅仅让他抓住跑到跟前的那只鸡。

这时,警方和萝卜帮派同时出现,警方等待他们互相火并,在双方伤亡惨重时,抓捕了萝卜和利尔泽。然而警方只将萝卜缉拿归案,收了利尔泽的钱财将其释放。利尔泽以为可以卷土重来,却被复仇的小流氓们乱枪杀死并取而代之。

这一切被布斯卡完整地拍摄了下来,由此他获得了报社实习工作,从此走出了上帝之城。

演员与角色

上帝之城布斯卡/火箭(Buscapé/Rocket)亚历桑德雷·罗德里格斯饰故事的叙述人,出生在一个贩鱼的家庭,哥哥是当地的大流氓,被小骰子所杀。自己热爱摄影,坚持读书,长大后因拍到了利尔泽和萝卜帮派火并的全过程,获得了在一家报社工作的机会,走出了贫民窟。上帝之城小骰子(Dadinho/Li'l Dice)道格拉斯·席尔瓦饰儿时的利尔泽,心狠手辣,喜欢跟随流氓三人组,为他们的犯罪活动出谋划策。在拿到阿毛给的枪后,与班尼到处去抢劫、杀人。后期杀了布斯卡的哥哥。上帝之城利尔泽(Zé Pequeno/Li'l Zé)莱安德鲁·菲尔米诺饰长大后的小骰子,改名为利尔泽。反社会人格、嗜杀,通过杀人、抢夺,成为了上帝之城最大的贩毒团伙头目,后因想要吞并萝卜的“生意”而组织火并,导致了上帝之城帮派厮杀的开始。最后被一伙小流氓射杀。上帝之城班尼(Bené Criança/Young Benny)米歇尔·戈麦斯饰儿时的班尼,小骰子的好友,与其一起抢劫、杀人。上帝之城班尼(Bené/Benny)菲利佩·哈根森饰长大后的班尼。利尔泽的好友,与其一同组织起上帝之城最大的贩毒团伙,因待人方式而被上帝之城的每个人所喜爱。结交女友安吉莉卡之后,想远离犯罪生活,在告别宴会上,被萝卜的手下误杀。上帝之城安吉莉卡(Angélica)艾莉丝·布拉加饰布斯卡的朋友,后来成为班尼的女朋友,促使他放弃犯罪生活。上帝之城卡贝尔雷拉/阿毛(Cabeleira/Shaggy)乔纳森·哈根森饰上帝之城最早期的流氓三人组之一,经常与同伙抢劫过往车辆等。最后在逃离上帝之城时被警察射杀。上帝之城萝卜(Sandro Cenoura/Carrot)马修斯·纳克加勒饰与利尔泽对抗的另一贩毒团伙头目,在与利尔泽最后一次火并后被警方抓获。上帝之城马内·加林哈(Mané Galinha/Knockout Ned)塞乌·乔奇饰一个帅气的退伍军人、现任售票员,因为利尔泽强奸了他的女友,并且杀害了他的叔叔和兄弟,想要复仇,于是加入了萝卜的团队,最后被一个前来为父亲报仇的小孩射杀。

影片制作

剧本

《上帝之城》改编自保罗·林斯在1997年出版的同名小说,被认为是最早以独特视角讲述贫民窟生活的当代小说之一。导演费尔南多·梅里尔斯最初收到朋友提议,将小说改编为电影时,他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因为他住在圣保罗,对贫民窟的情况知之甚少。然而在他看完小说之后,立马改变了主意,与作者保罗·林斯联系,争取到了小说的改编权。

如何将一部550页的小说改编为电影剧本是一个难题。费尔南多·梅里尔斯邀请从未写过电影剧本的布罗里欧·曼托伐尼来做改编,布罗里欧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初次改编。后期剧本又经过了多次修改,而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导演鼓励演员们即兴发挥,因此影片中有60%的对话并不是来自于剧本,而是演员们的即兴创作。

选角

此片参演的的演员数目众多,包含了60多名主演、150多名配角和2600多名群演,其中大多数是青少年和儿童。由于在1990年代选用数百名黑人演员几乎是不可能,而且对贫民窟了解甚少的演员无法演绎这个故事。因此,为了更加真实地展现贫民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影片在选角方面,大部分演员都是从里约热内卢山区、贫民窟、甚至上帝之城中找来的。

饰演安吉莉卡的演员艾莉丝·布拉加在接到角色邀请电话时,还是一个18岁的高中生,选角的工作人员和告诉她,为了不让贫民窟的孩子们感到害怕,他们需要一个不出名的人。艾莉丝·布拉加没有参加试镜,而是直接去里约热内卢见选角导演蒂玛·托莱多,蒂玛·托莱多直接从应聘的2000名年轻人中选出了200名进入“演员工作室”,进行培训后再分配。

音乐

影片的配乐由安东尼奥·潘托和埃德·科特斯指导制作,原声碟发行于2002年,其中有7首是为影片专门创作的曲目,另外7首为1960年代到1970年代的流行歌曲。

序号

曲目

制作

时长

1

Meu Nome é Zé

Antonio Pinto e Ed Cortes

2:30

2

Vida de Otário

Antonio Pinto e Ed Cortes

1:24

3

Funk da Virada

Antonio Pinto e Ed Cortes

1:36

4

História da Boca

Antonio Pinto e Ed Cortes

2:28

5

Na rua, na chuva, na fazenda (Casinha de Sapê)

Antonio Pinto e Ed Cortes

3:29

6

A Transa

Antonio Pinto e Ed Cortes

2:02

7

Metamorfose Ambulante

Raul Seixas

3:47

8

Nem Vem que não tem

Wilson Simonal

2:32

9

Preciso me Encontrar

Cartola

2:55

10

Alvorada

Cartola

2:34

11

Convite para Vida

Seu Jorge

2:59

12

No caminho do bem

Tim Maia

5:03

13

Morte de Zé Pequeno

Antonio Pinto e Ed Cortes

1:08

14

Batucada (remix)

DJ Camilo Rocha

7:25

影片特色

主题表达

《上帝之城》的主题表达着眼于揭露与反思国家存在的社会问题,对里约热内卢严重失衡、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以及遍布社会边缘却很少被世界所看到的贫民窟状况进行了纪实性的展现,将边缘地带人群的生存困境客观地搬上了银幕。此外,影片中也呈现了不少警匪勾结、警方贪腐、种族偏见的画面,表达出对政府当局、强权暴力的控诉与批判,以及呼吁爱与正义的人文关怀。

叙事结构

影片分为三个阶段发展,每个阶段都呈现给观众一个不同的故事,但故事之间又相互衔接,使观众感受到故事中的演变感。第一个阶段是1960年代,随着阿毛的去世,过渡到1960年代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以马内·加林哈加入萝卜的团伙准备复仇结束,影片进入发生在1970年代的第三阶段。三个阶段都由布斯卡讲述,构成了故事的层次结构,其他角色则为每一阶段故事的中心。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荻奖主体

结果

2002年

第3届美国电影学会奖

最佳国际故事片

《上帝之城》

获奖

第15届欧洲电影奖

银幕国际奖

《上帝之城》

提名

第15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最佳影片

《上帝之城》

提名

第27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视觉单元大奖-特别奖

《上帝之城》

获奖

2003年

第56届英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剪辑

丹尼尔·雷森德

获奖

最佳电影(非英语)

《上帝之城》

提名

第60届金球奖

最佳外语片

《上帝之城》

提名

第6届英国独立电影奖

最佳外国独立电影

《上帝之城》

获奖

马尼拉国际电影节

评委会大奖

《上帝之城》

获奖

卡塔赫纳电影节

最佳影片

《上帝之城》

获奖

最佳导演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

获奖

第12届东南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上帝之城》

获奖

第69届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上帝之城》

获奖

2004年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导演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

提名

最佳改编剧本

布罗里欧·曼托伐尼

提名

最佳摄影

恺撒·查隆

提名

最佳剪辑

丹尼尔·雷森德

提名

第30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上帝之城》

获奖

第9届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语片

《上帝之城》

获奖

第9届卫星奖

最佳外语片

《上帝之城》

获奖

第19届电影独立精神奖

最佳外语片

《上帝之城》

提名

电影发行

发行公司

1

Asmik Ace Entertainment(日本)

2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阿根廷)

3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英国)

4

Constantin Film(德国)

5

Frenetic Films(瑞士)

6

Kulturföreningen Kedjan(瑞典)

7

Mars Distribution(法国)

8

Mikado Film(意大利)

9

Miramax(澳大利亚/意大利/墨西哥/美国)

10

Paradiso Entertainment(荷兰)

11

Triangelfilm(瑞典)

12

DeAPlaneta(西班牙)

13

Gativideo(阿根廷)

14

Highlight Film(德国)

15

Paradiso Home Entertainment(荷兰)

16

Pan Vision(瑞典)

17

All Media Company(俄罗斯)

18

Panorama Distributions(香港)

19

StudioCanal(英国)

20

Transeuropa Video Entertainment(阿根廷)

21

Imprint Films(澳大利亚)

22

Playtime S.A.(希腊)

23

Imagem Filmes(巴西)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法国

2002年5月18日(戛纳电影节)

巴西

2002年8月30日

美国

2002年8月31日(特柳赖德电影节)

加拿大

2002年9月6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西班牙

2002年9月26日(圣塞瓦斯蒂安电影节)

加拿大

2002年10月5日(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美国

2002年10月6日(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日本

2002年10月30日(东京国际电影节)

英国

2002年11月8日(BFI伦敦电影节)

美国

2002年11月14日(美国电影学会电影节)

古巴

2022年12月(哈瓦那电影节)

英国

2003年1月3日

美国

2003年1月10日(棕榈泉国际电影节)

荷兰

2003年1月27日(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希腊

2003年1月31日

哥伦比亚

2003年2月(卡塔赫纳国际电影节)

墨西哥

2003年3月(瓜达拉哈拉国际电影节)

荷兰

2003年3月(大赦国际电影节)

澳大利亚

2003年3月1日(阿德莱德国际电影节)

阿根廷

2003年3月6日(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

瑞士

2003年3月12日

墨西哥

2003年3月14日(国际电影博物馆)

乌拉圭

2003年4月(乌拉圭国际电影节)

中国香港

2003年4月10日(香港国际电影节)

土耳其

2003年4月13日(伊斯坦布尔电影节)

德国

2003年5月8日

奥地利

2003年5月9日

意大利

2003年5月9日

波兰

2003年6月29日(拉丁美洲电影节)

挪威

2003年7月4日

捷克

2003年7月7日(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丹麦

2003年7月11日

新西兰

2003年7月19日(奥克兰国际电影节)

菲律宾

2003年8月(马尼拉国际电影节)

瑞典

2003年10月17日

荷兰

2003年10月28日(DVD首映)

俄罗斯

2004年2月5日

巴西

2004年2月6日(重新上映)

希腊

2006年11月17日(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

中国

2015年4月18日(北京国际电影节)

票房信息

影片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在巴西国内获得1030万美元票房,在美国、英国、德国也分别收获了756.4万、381.9万、294.1万美元的高票房。全球总票房达3068万余美元。(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1月)

反响与评价

反响

《上帝之城》于2002年5月在第55届戛纳电影节首映,同年8月30日在巴西90家电影院上映,上映第三周观影人数就突破了百万。在全球各地上映后,影片收获了许多好评,不少专业网站将其评选入各类电影排行榜:2010年时代杂志将影片更新至“史上最伟大的100部电影名单”;英国卫报评选的“史上最佳25部动作电影”名单中,影片排名第六;美国BBC在2016年将其列入“21世纪最伟大的100部电影”名单,位列第38名。《上帝之城》标志着巴西电影“恢复期”的结束和当代电影的兴起,影片影响了“贫民窟电影”的美学结构,在上映后的十年中,都被认为是巴西当代电影的经典之一,体现了该国新的电影风格。

正面评价

《芝加哥太阳时报》影评人罗杰·艾伯特(Roger Ebert)认为《上帝之城》充满了愤怒的能量,对贫民窟帮派故事的描写令人惊叹且害怕,叙事角度贴近平民,并不做夸张和修饰。此外,影片的镜头运用技巧也展示出鲜活的视觉呈现和丰富的创造力,这是很多影片难以做到的。

在《综艺》杂志的文章中,首席影评员大卫·鲁尼(David Rooney)将影片观感描述为一种令人痛心的恶性循环体验,而影片在视觉美学上的流畅一定程度上美化了贫民窟环境。在制作技巧和叙事手法方面,影片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英国卫报影评人皮特·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评价影片:“这幅激动人心的画面一部分是温柔的成长电影,一部分是来自巴西贫民窟的帮派战争史诗。”他指出影片的叙事结构富于变化,放大了配角的角色经历,令人眼花缭乱;同时叙事节奏紧张,对观众感官具有压倒性的冲击。

在《洛杉矶时报》上,肯尼斯·图兰(Kenneth Turan)将这部电影定义为“一部充满活力的现实主义作品”,以及“真实感和视觉体验难得完美的融合”。

负面评价

影片中对真实暴力的展现方式,也引来了部分负面的评价。《芝加哥读者》影评人J.R.琼斯(J.R. Jones)表示,在影片中,他只被电影的叙事风格所打动,但对影片所讲述的故事完全无感。《波士顿环球报》的评论家韦斯利·莫里斯(Wesley Morris)说:“这部电影用机械的方式为观众介绍了二十几个不幸且冷漠的孩子,但并没有使观众同情他们,这有些令人反感。”纽约杂志的彼得·雷纳(Peter Rainer)则认为,影片对暴力的描述和利用之间的区别呈现太过单薄。

网站评分

网站

评分

评价人数

豆瓣网

9.0分/10分

(好于99%犯罪片,好于98%剧情片)

288447人评分

时光网

8.3分/10分

8544人评分

烂番茄网

8.3分/10分

烂番茄指数:91%

*给予这部电影正面评价的认证评论家占比

164人评分

4.6分/5分

爆米花指数:97%

*对此评分为 3.5 星或更高的用户百分比

250000+人评分

IMDb网

8.6分/10分

75.5万人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