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是由马克·赫曼编剧并执导,阿萨·巴特菲尔德 、杰克·塞隆、大卫·休里斯、维拉·法米加 、卡拉·霍根 等主演的英国剧情战争电影。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的:影片剧情、角色与演员、影片制作、主题与亮点、发行与票房、奖项荣誉、影片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英文名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

别名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

原著

约翰·伯恩的小说《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最高票房

4042万美元

语言

英语、西班牙语

影片片长

94分钟

获得奖项

2009年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欧洲影片提名

导演

马克·赫曼(Mark Herman)

主演

阿萨·巴特菲尔德(Asa Butterfield)

编剧

马克·赫曼(Mark Herman)

制片人

大卫·海曼(David Heyman)

摄影

班诺特·德姆(Benoît Delhomme)

剪辑

迈克尔·埃利斯(Michael Ellis)

艺术指导

马丁·柴尔斯(Martin Childs)

制片公司

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美国

发行公司

沃尔特·迪斯尼工作室(英国)

上映国家/地区

英国、美国

上映时间

2008年9月12日(英国)

简介

影片改编自约翰·伯恩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德国纳粹集中营中八岁的德国男孩布鲁诺与一个同龄犹太男孩成为朋友,并经历了许多事情的故事。

影片于2008年9月12日在英国上映,随后又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截止2023年5月27日,该片在全球累计获得票房约4042万美元。2009年,该片获得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欧洲影片提名。

影片剧情

在二战时期的德国柏林,八岁的男孩布鲁诺(阿萨·巴特菲尔德 饰)和同学在外面玩耍,沉浸在快乐的时间当中。回到家后,他发现母亲(维拉·法米加 饰)正在举办隆重的宴会,原来身为纳粹军官的父亲(大卫·休里斯 饰)升职了,即将被调去偏远地区工作,全家都要跟着搬过去。不过布鲁诺对于新家毫无兴趣,因为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伙伴。

布鲁诺对于新的生活环境很快就觉得无聊起来。他的姐姐格雷特(安贝尔·比蒂 饰演)很喜欢和父亲的一名军官科勒玩,并且对于纳粹文化非常感兴趣。布鲁诺从自己房间的窗户往外看,发现一处很奇怪的农场,人都穿着条纹睡衣在干活儿,正当他想试着多去了解一些的时候,被母亲严厉警告不许接近那里。不过布鲁诺偶然发现,在后花园的一个小杂物间内,可以从窗户轻巧的爬出去。

终于有一次机会,布鲁诺摆脱了母亲监视,跑出屋外。他跑了一段路,发现了四面用铁丝围成的农场,还看到了一个穿着条纹睡衣的男孩儿。男孩儿面容苍白总是紧锁眉头,让人感到恐惧与绝望。但是看到跟自己一样的同龄人,布鲁诺还是非常高兴的。经过几句交谈,布鲁诺了解到这个男孩叫施穆尔(杰克·塞隆 饰),是和自己同龄的犹太人。对于这个唯一的玩伴,他既惊讶又开心。

布鲁诺的父亲并没有告诉他集中营是什么样的地方,他只是好奇为什么施穆尔要被铁丝围在里面。之后,父亲给孩子们请了一位家庭教师,教学内容就是讲述德国的伟大战争史,老师还告诉布鲁诺,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肮脏的民族,和魔鬼一样邪恶。他的姐姐开始在房间里挂满希特勒的照片,她对于犹太人也非常仇恨,俨然变成一个被洗脑的纳粹战士。但是天真单纯的布鲁诺并不理解什么叫战争。这也没妨碍到他和施穆尔之间的友谊,他们很快就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布鲁诺经常给施穆尔带三明治,还知道他的父亲也在这里生活,他对施穆尔睡衣上的号码很好奇,还非常羡慕他的田园生活。不久,施穆尔被派到布鲁诺家里擦洗杯子,布鲁诺好心给了对方一块蛋糕吃,却被军官科勒发现。面对军官的严厉询问,布鲁诺吓得谎称不认识对方,导致施穆尔受到科勒的严厉体罚,昔日的好朋友因此发生了争吵。布鲁诺很担心失去朋友,于是主动来到围墙边道歉,眼睛被打肿的施穆尔也原谅了他。一天,布鲁诺看到犹太人在集中营的录像资料,录像中把集中营描述成一个很快乐的地方,里面的人非常享受在那里生活。然而,那只是纳粹欺骗世人的手段,但布鲁诺却毫不犹豫的相信了这个谎言。

不久,母亲发现集中营就是屠杀工厂,坚决要求带着孩子搬离这个可怕的地方。布鲁诺父亲被逼无奈,准备将妻子和两个孩子送到海森堡。一想到无法再见到施穆尔,布鲁诺于是前去跟他告别。施穆尔告诉布鲁诺,自己的父亲已经失踪了三天,为了补偿自己之前的过错,布鲁诺答应离开前帮他寻找父亲。于是他穿上了施穆尔偷来的条纹睡衣,用铁铲在铁丝网下挖了一个洞,进入了集中营里。而直到他们要搬走前,母亲才发现布鲁诺不见了。

进入集中营后,布鲁诺发现这里的生活很可怕,根本没有录像中的阳光喜乐。布鲁诺有点儿害怕,想要离开,但还是勉强答应施穆尔,再去到远处的一间房屋找找看。但是,两个男孩儿进入的这个房间里,里面的人正被赶往毒气室,两个男孩儿一脸恐惧,被夹在人群中迷茫的往前走。

随着天空下起了暴雨,母亲也在铁丝网前发现了布鲁诺的衣服。而另一边,直到进入毒气室,布鲁诺还以为只是来这里洗澡,等到大雨停了就可以回家。望着毒气室内被注满黑色气体,两个男孩儿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当布鲁诺父亲找到那间空荡荡的房间时,悲痛的呼喊着儿子的名字,母亲跪倒在冰冷的铁丝网前,捧着布鲁诺的衣服失声痛哭。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角色与演员

角色名称

演员

角色介绍

布鲁诺(Bruno)

阿萨·巴特菲尔德(Asa Butterfield)

德国纳粹军官8岁的儿子,布鲁诺向往自由,热爱冒险,对家长也有叛逆心理。搬家后,为了寻找玩伴,偷跑出家和集中营里的犹太男孩成为了朋友

施穆尔(Shmuel)

杰克·塞隆(Jack Scanlon)

8岁的犹太男孩,被关在集中营内做苦力,身穿条纹囚衣,偶然跟铁丝网外的布鲁诺相识,成为了好朋友

布鲁诺的妈妈

维拉·法米加(Vera Farmiga)

布鲁诺的妈妈,持有反战的态度,但因为丈夫的存在,并没有真切表明自己的立场

布鲁诺的爸爸

大卫·休里斯(David Thewlis)

集中营里的德国纳粹司令官,严肃残暴,无情大量屠杀犹太人

格蕾特(Gretel)

安贝尔·比蒂(Amber Beattie)

布鲁诺的姐姐,原本喜欢洋娃娃,后来因为认同老师对犹太人的仇恨言论,开始崇拜希特勒,希望成为一名纳粹女兵

影片制作

剧本创作

本片改编自约翰·伯恩的同名小说,本片和原著小说最大的区别之一是,在小说的结尾,布鲁诺和施穆尔一起死在毒气室里,而他的父母却不知道他在哪里。父母以为他失踪了,一直非常悲伤,想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直到几个月后,他的父亲在集中营外发现了他的衣服,意识到布鲁诺可能进入了集中营,并在营地中寻找他。

选角表演

两位小演员是在几百位试镜的孩子中挑选出来的,他们年龄范围都在8岁到12岁。在试镜前,导演并没有向孩子们解释什么是大屠杀,只是问他们对此了解多少。孩子们对于这段历史只是有粗略的想法,这也是剧组所需要的,因为导演并不打算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在片中扮演布鲁诺的小男孩阿萨·巴特菲尔德是第二次参演电影。

鲁伯特·弗兰德最初拒绝了科勒中尉的角色,因为他觉得这个角色太暴力了。他不想与一个试图消灭整个种族的人联系在一起,并且他不是一个大喊大叫的人,也不暴力,这个角色让他感到害怕。后来,他意识到这些暴行就是用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才接受这个角色。 但是,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他依然很挣扎,甚至在拍摄了悲惨的场景后变得内向。

在拍摄本片的几年前,大卫·休里斯曾被邀请扮演希特勒,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他对扮演高调的纳粹角色毫不犹豫,因此答应出演布鲁诺的爸爸。在拍摄期间,他每天早上都会在拍摄前去健身房锻炼,以帮助他培养军人的心态。即使他早上 5 点开始拍摄,他也会在凌晨 4 点去健身房。

取景拍摄

该片的联合制片人罗西·艾莉森 (Rosie Alison)人认为这部电影必须在欧洲拍摄,要么在柏林,要么在布拉格,要么在布达佩斯。但是柏林太贵,布拉格太繁忙,而布达佩斯有着悠久的电影传统,城市内外许多美丽的地方,人们的面孔适合也那个时期,大屠杀也是那里非常重要的主题。同时,在布达佩斯拍摄的话,集中营的场景可以使用伊姆雷·科特兹(Imre Kertész)小说《无命》(Fateless)改编电影中的场景。于是,影片于2007年4月29日开机,同年至6月7日杀青,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取景拍摄,并在伦敦完成了后期制作。

幕后花絮

导演马克·赫曼坚持将最后的一场戏放在最后几天来拍摄,因为孩子们在拍摄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准备会比较充分,同时也为了不伤害两位年轻明星,他觉得这一幕相当令人痛苦。

影片从头至尾并未明确提及这个集中营的名称,但通过细节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因为据了解,仅有这个地方拥有四个焚尸炉。

在片中,布鲁诺的父母名叫拉尔夫和艾尔莎,但在电影的演员表中,他们被列为“父亲”和“母亲”,这是对小说的致敬。

维拉·法米加并不熟悉原著小说,但她坦言自己从来没有像第一次看剧本时哭得那么厉害。

主题与亮点

影片主题

本片表露了鲜明的反战立场与人文情怀,军官父亲作为执行灭犹政策的纳粹,最后痛失爱子,他的恶行遭到了报应。8岁的布鲁诺代表了德国的未来,他的死意味着德国为这场战争必然付出的代价。他们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全部承受了战争带来的伤害,值得人们痛思和反省。同时,通过布鲁诺的视角,观众看到了人们对于不同种族和背景的人的偏见和敌意,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两个小男孩依旧超越了种族和身份,成为好朋友。这种友情的彰显,是对人性进行彰显,更是对纳粹的否定。

叙事视角

本片与其它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同,它没有描绘视觉冲击力极强的残酷战争场景,也没有表现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或人性光辉,而是采用的独特的儿童视角。本片最主要的叙事视角是德国军官8岁的儿子布鲁诺,借助布鲁诺的眼光和口吻讲故事,儿童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和主要参与者,故事在呈现过程中也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特征。即回归到“儿童本位”的叙事视角,,用儿童的世界观反映社会的面貌。通过这样的叙述视角,用儿童的世界观反映社会的面貌,反衬出战争给无辜的人尤其是孩子带来的痛苦与绝望,这种绝望无关乎身份和种族,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加深人们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造型设计

本片中的人物造型设计具有一定的隐喻作用。首先,“条纹睡衣”指的是集中营里俘虏的囚服,但在布鲁诺眼里,这没有身份与阶级的差别,仅有穿着条纹睡衣的朋友。因此他才会换上“条纹睡衣”潜入集中营,去帮助自己的朋友找爸爸,悲剧也由此开始,这也暗示着战争带来的伤害无关乎身份和种族.另外,影片中布鲁诺的姐姐格雷特在父亲升职搬家前,喜欢穿可爱小洋裙,而搬家并接受了军国主义的教育后,格雷特开始换上干练的服装,并将头发模仿当时德国纳粹女兵的形象,这样明显的造型转变处理,反映了当时战争对青少年的影响。

色彩音乐

影片的色调是以蓝、灰为主的偏冷色调,暗示了悲惨的结局。影片唯一的暖色调的片段是施穆尔来到布鲁诺家里干活,虽然布鲁诺已被告知犹太人是敌人,但他依然把施穆尔当作朋友;同时,影片整体以比较低沉的钢琴独奏为主,极少运用到其他的乐器,只有每一次布鲁诺去找施穆尔时,才会融合大自然的声音以及轻松畅快的小曲。影片用这样的色彩和音乐,也表现了战争对人们的伤害和带来的悲剧结局,也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性和友情的难能可贵。

发行与票房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于2008年8月28日在英国卡内基电影节首映,随后于2008年9月12日在英国和爱尔兰上映,之后陆续在美国、以色列、匈牙利、加拿大等国上映。截止2023年5月27日,该片在全球累计获得票房约4042万美元。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票房(美元)

2008年9月12日

英国

716万

2008年9月26日

西班牙

1332万

2008年11月7日

美国和加拿大

905万

2008年11月28日

墨西哥

96万

2008年12月19日

意大利

380万

2009年4月23日

澳大利亚

293万

参考资料

奖项荣誉

时间

奖项来源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08年

英国独立电影奖

最佳女演员

维拉·法梅加

获奖

最佳导演

马克·赫曼

提名

最具潜力新人

阿沙·巴特菲尔德

提名

芝加哥国际电影奖

观众选择奖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获奖

伦敦影评人协会电影奖

年度英国青年演员

阿沙·巴特菲尔德

提名

国际电影音乐评论家奖

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

詹姆斯·霍纳

提名

2009年

爱尔兰电影和电视奖

最佳国际电影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提名

青年艺术家奖

国际故事片最佳表演 - 领先的年轻演员

阿沙·巴特菲尔德

杰克·塞隆

提名

西班牙戈雅奖

最佳欧洲电影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提名

2010年

德国配音奖

优秀新人表现

卢卡斯·舒斯特

获奖

CinEuphoria 奖

年度十佳 · 国际比赛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获奖

最佳影片 - 观众奖

获奖

年度十佳 - 观众奖

获奖

最佳女配角 - 观众奖

维拉·法梅加

获奖

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影评人基思·加林顿(Keith Garlington)评论,“《穿条纹睡衣的男孩》提出了几个关于战争、家庭和道德的有力问题。它还让我们瞥见了世界历史中仍然难以观察但应该被考虑的部分。”

影评人罗杰·埃尔伯特(Roger Elbert)认为,“《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不仅是关于战争期间的德国,尽管它讲述的故事不止一个方面令人心碎。它是关于一个像病毒一样生存的价值体系。“

《洛杉矶时报》的雪莉·林登(Sheri Linden)评价,“这部电影隐喻和细节这两个层次直到结尾序列的破坏才融合在一起,既沉迷于情节剧又超越了情节剧。”

影评人乔什·罗森布拉特(Josh Rosenblatt)评论,“《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始终安全的电影制作,暗示了足够令人难以理解的残酷,让人心痛,但又不愿意让观众真正盯着这种残酷的脸,以免同情让位于恐怖。真正的艺术家会冒着为真理牺牲观众的好感,为冰冷的历史现实牺牲感情,但赫曼不想要你的尊重;他只是想要你的眼泪。”

负面评价

《纽约时报》的马诺拉·达尔吉斯 (Manohla Dargis)评价,”在这部电影中,大屠杀被轻视、粉饰、媚俗化、商业利用和劫持,成为了一部关于纳粹家庭的悲剧影片”。

《休斯顿纪事报》的艾米·比安科利(Amy Biancolli)评价,“这部电影抛弃了所有精心绘制的谨慎叙事,直奔耸人听闻的话题,将注意力转移到布鲁诺心烦意乱的母亲和一个德国单身家庭的破裂上。”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参评人数

豆瓣

9.2/10

552855

猫眼

9.0/10

729

1905电影网

9.0/10

80

烂番茄

爆米花指数84%

100000+

IMDb

7.7/10

228000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3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