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该片在2000年10月27日于意大利首映,2001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映,并获得第51届金熊奖提名。此外,2001年本片还获得了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摄影奖提名、最佳配乐奖提名、第58届美国金球奖的最佳外语片提名和最佳原创配乐奖提名,以及第14届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导演奖提名和最佳女演员奖提名。
影片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公映,从2000年10月的首映截至2001年底,该片全球累计票房为1500万美元,其中以美国为中心的本地票房为344万余美元,国际票房为1104余万美元。
影片剧情 二战时期的西西里小镇正兵荒马乱,但在表面上小镇的人们依然各自忙碌、一片宁和。镇上存在一个“美丽传说”叫玛莲娜(莫妮卡·贝鲁奇饰)——一位年迈拉丁文老师的女儿。她姿色出众、美艳绝伦,每当她走在街上,几乎所有的男性都会回头,这其中包括内敛的十三岁少年雷纳多(朱塞佩·苏尔法罗饰)。
像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一样,雷纳多因为害怕自己被边缘化,希望加入一个少年群体,为此搞来高档的自行车来获得加入团体的资格。正在他获得了“入会批准”时,少年群体的大男孩们突然郑重地在路边石砖上坐成一排——原来是传说中的玛莲娜经过了。他们的目光追踪着玛莲娜,嘴里还臆造着和她的性事。雷纳多也痴迷于玛莲娜的美,从此跟踪和窥视玛莲娜成为了他的每日惯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雷纳多常常夜里则爬上树来到她窗边,偷窥她独自在家的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得知玛莲娜有一个服役去了前线的丈夫并对他忠心耿耿,同时还一个人照顾着独居在另一所住宅的老父亲。
然而故事远远不止于一个青春期少年的性意识探索和性幻想刻画。不久,玛莲娜的丈夫战死沙场的消息在小镇传开。一天晚上,雷纳多如常窥视玛莲娜的时候看到一个男人从玛莲娜家门口跟她暧昧告别,不巧这时另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前,于是两人扭打成一片,邻家妇女们因嫉妒玛莲娜受到的重视而纷纷表示不满。“寡妇门前是非多”的谣言弥散开来,连玛莲娜的父亲也不愿再待见女儿。
因为这场闹剧,玛莲娜被卷入法庭。迫于无奈,玛莲娜顶着经济压力向森托比律师求助,没想到这位律师在法庭上发表了一番煽情演讲,为玛莲娜打赢了这场官司。回家后玛莲娜和森托比律师跳舞庆祝,森托比律师却突然侵犯了玛莲娜。自此玛莲娜和律师维持了一段扭曲的关系,但这段关系没多久就因为“妈宝”律师的母亲施加的压力而告终。
事态进一步恶化,一场空袭砸死了玛莲娜的父亲。没有了两位男性在男权社会里为玛莲娜建构社会身份作为保护,镇上的男男女女终于开始放肆凌辱玛丽安娜:妇女们拒绝卖给她食物,男人们也不愿意给她一份工作。玛莲娜终于向现实妥协,她剪掉乌黑长发,顶着火红的短发以新的形象为了生存出卖肉体,最后沦落成一名军妓。
德国战败,在这个欢庆胜利的日子,西西里小镇的女人们将玛莲娜从房间里拖出,当众撕毁她的衣物,剪断她的秀发。衣不遮体、伤痕累累的玛莲娜无以反抗,佝偻着发出沙哑凄厉的哭吼。
就这样,雷纳多在窥视玛莲娜美色的同时也窥视着她的悲剧命运,窥视着小镇的人性之恶是如何将生命力与美一步步扼杀。
演员与角色 玛莲娜·斯科尔迪亚(Malèna Scordia)莫妮卡·贝鲁奇 Monica Bellucci饰西西里小镇上的“美丽传说”,因为惊艳的身段容颜和清冷的气质而备受瞩目。学校拉丁文老师的女儿,因丈夫在前线服役而独自照顾着老父亲。后来传言丈夫战死沙场,父亲也在一次空袭中被夺走了生命,自此饱受镇上男人的猥亵和女人的排斥。 雷纳多·阿莫鲁索(Renato Amoroso)朱塞佩·苏尔法罗 Giuseppe Sulfaro饰处于青春期的内敛十三岁少年,在加入一个少年群体时偶然见到了美丽的玛莲娜,从此在迷恋中不能自拔,日日夜夜念想她、跟踪她,紧密地窥视她的生活。在偷窥玛莲娜美貌的过程中,他也窥得了玛莲娜身边人的丑恶嘴脸,并默默对这些丑恶的侮辱进行着消极的抵抗。 雷纳多的父亲(Renato's Father)卢恰诺·弗德里克 Luciano Federico饰雷纳多的父亲,家里的权威人物,作为监督者和制裁者管束着雷纳多的成长,常常对家人大打出手。在雷纳多因过度意淫和玛莲娜的性事而晕倒时,将刚刚成年的雷纳多带到妓院宣泄性欲。 雷纳多的母亲(Renato's Mother)玛蒂尔德·皮亚纳 Matilde Piana饰雷纳多的母亲,传统的家庭妇女。在发现雷纳多脸上盖着女性内衣睡觉后大惊失色,在雷纳多纵欲过度萎靡不振后请巫师施法。 邦西诺尔老师(Professor Bonsignore)皮埃特罗·诺特里安尼 Pietro Notarianni饰雷纳多学校里耳背的拉丁文老师,玛莲娜的老父亲。因为年纪大行动不便,需要女儿玛莲娜专程去照顾他。在听闻玛莲娜奸夫无数的谣言后拒见女儿。后来在一次空袭中被砸死。 森托比律师 (Avvocato Centorbi)吉尔贝托·伊多内亚 Gilberto Idonea饰在法庭上为玛莲娜辩护的律师。以煽情但不乏犀利的一番演说为玛莲娜打赢了官司,却在二人夜里共舞庆祝时暴露本性强暴了玛莲娜。后来因为其母亲施加的压力而结束了和玛莲娜的交往。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拍摄前期,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回到西西里的老家闭关猛写剧本,最后剧本写成只用了33天。这期间他走遍了西西里的六十多个城镇,只为了寻访他幻想中的卡斯提库托镇(Castelcuto)。最后他找到了宁静、美丽、充满生命力的席拉库萨镇,摄影指导拉乔斯·科泰赞叹这里的独特景致“充满了温柔又可爱的夏日情调,就像是童年时的梦想”。
选角过程
饰演雷纳多的朱塞佩·苏尔法罗是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看过了近两千张童星照片后选出来的,原因是这位小演员身上既有青涩与羞怯,又有着十来岁少年的难得一见的成熟,这正贴合了导演心目中的雷纳多。此外,虽然雷纳多在影片中是12岁,但是他的饰演者朱塞佩·苏尔法罗当时实际上是15岁。
至于玛莲娜的的饰演者,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说,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剧本完成后却迟迟未能投入拍摄的原因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女演员去诠释这种神话般的美丽——直到他找到了莫妮卡·贝鲁奇。此前的莫妮卡·贝鲁奇是一个职业模特,后来她因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饰演玛莲娜的惊艳表现而声名鹊起,并提名了2001年欧洲电影奖最佳女主角。
拍摄花絮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会随身携带数百张40年代西西里的照片以供参考,这是为了在任何拍摄场地都能百分百还原出最真实的时代氛围。
导演费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令他心仪的席拉库萨镇作为拍摄地点。然而,在此镇拍摄了八周后,意大利即将进入多雨的冬天,于是整个剧组只好换到北非的摩洛哥继续拍摄。
雷纳多在妓院跟妓女卢佩塔同床的那场戏在拍摄时,饰演雷纳多的小演员没有替身,他当时也真的完全脱光了衣服,不过他们同床的这场戏在美国版本中被全部删去了。另外,这位小演员还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从未见过裸体女人,饰演玛莲娜的莫妮卡·贝鲁奇是他见过的第一个。
玛莲娜的饰演者莫妮卡·贝鲁奇虽然是意大利人,但是西西里的方言跟标准意大利语相去甚远,她在影片中的西西里口音是开拍前特别学习的。
影片亮点 主题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从多个维度探讨着由人性之恶酿成的社会议题。这个故事不止关于一位青少年的“性启蒙”,更关于对战争、群众心理和男权社会的讽刺与抨击。
影片的背景处于二战时期,但片中没有描述悲壮的战争情景,而是以一种诙谐的基调呈现了一个照常忙碌的小镇。在镇民的庸常忙碌中,我们看到成年人对后辈欺弱胜强的控制欲和统治欲,以及群众唯利是图、盲从权威的本质,这些酿成了玛莲娜的悲剧命运,也往往是战争爆发的根源。影片以小见大,揭示了战争往往并不是出于对正义或公平的号召,而是一种集体情绪累积后的宣泄,一种对集体行凶虚伪的正义化。
在电影开篇时,有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几个少年用放大镜的光束炙烤着拼命挣扎的蚂蚁。这只蚂蚁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摆脱被折磨至死的命运,而掌握着这只蚂蚁的命运的少年们却得意洋洋地笑着。最后蚂蚁身体蜷缩而死,少年们无比配合地露出庄重的神情,虚伪地为它做祷告,仿佛这是一种正义之举,将他们的罪行理所当然地赦免。这个游戏在电影中作为一种隐喻,暗示着小镇人民对弱者的态度,也暗示着全片中玛莲娜在群体之恶的轰击下走向毁灭的悲剧命运。男性群体出于性欲和控制欲对玛莲娜的围猎,以及女性群体在这种父权窥镜中无可避免的竞争与嫉妒心理所驱动的暴力行为,共同完成了对玛莲娜美丽生命的屠戮,影射了个体命运是如何轻易被群体之恶吞没,表现了对男权社会的抨击和对人性之恶的讽刺。
从女性主义视角去看,贯穿整个影片的男性凝视也是这个故事的重要主题。男权社会下的性文化默许了对女性物化性质的凝视,也默许了男性掌控审美的标准以及美丑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决定性意义。男权社会下的女性没有话语权,更禁忌她们表达主观的欲望——她们不过是男性欲望的投射和意指,泛滥性欲的背后是对维护权力的热衷和膨胀的统治欲。
摄影
朱塞佩·托纳多雷的电影在画面上非常讲究,无论是景别安排还是色彩运用都别具匠心,《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也不例外。
本片在镜头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对主观视角的运用。主观镜头通过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让观众更直观地共感剧中人的经历、情绪与行为,而该片以雷纳多对玛莲娜的偷窥为线索,用主观镜头正好能让观众身临其境跟随雷纳多一同窥视玛莲娜:影片中反反复复出现一组正反打镜头,先是雷纳多眼睛特写的客观镜头,接着用主观镜头效仿雷纳多的眼睛交代他看到了什么。除了让观众体验生活里难有的窥视快感,这样的镜头安排更是为了让我们跟随雷纳多看到玛莲娜忠贞、坚韧又富有悲剧性的一面,而不是小镇居民眼里的体态妖娆的“荡妇”,从而加深对玛莲娜处境的共情。
此外,色彩和光影也渲染着人物的情绪张力。当雷纳多坐在幽蓝的电影院里时,深蓝封闭的空间暗示着他内心的压抑;当父亲把他带到妓院,房间里高饱和的猩红营造了充满性诱惑的鬼魅氛围,同时这种晃眼的非自然色调也隐喻着雷纳多家庭性教育的扭曲。贯穿全片的黄色,则体现了一种怀旧的氛围,加深了年代感。
音乐
为《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作曲的是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他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提名,在2007年被授予第79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朱塞佩·托纳多雷的三大经典“回家三部曲”(其余两部为1988年的《天堂电影院》和1998年的《海上钢琴师》)都是同这位大师合作,每一部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动人心弦的经典乐章。
埃尼奥·莫里康内的配器构思奇特,配乐手法体裁多样。《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主要配乐共用着两个主题旋律,但通过不同的乐器与节奏编排,这两种旋律在影片中千变万化,精确地传递着每个情景的情绪张力。第一个主题旋律在人们兴致盎然地议论玛莲娜时响起,代表着镇民对这个“美丽传说”的态度。以Inchini Ipocriti E Disperazione和Passeggiata in Paese等为代表,初期的旋律有着整齐划一的节奏感。小号的凄厉音色带着滑音阶梯式地向下进行,紧接着有圆号和长笛声呼应;最后所有的乐器都加入进来,仿佛议论抵达顶峰。但随着玛莲娜命运的陨落,镇民旋律中的轻快在影片后半段被波涛起伏的弦乐替代,诉说着玛莲娜的孤苦无助。第二个主题则相对更代表雷纳多眼中的玛莲娜,也就是更接近真相的玛莲娜形象,旋律则直接以Malena命名。柔美的弦乐贴合着玛莲娜阴柔的美丽,持续的低音则像暗处埋藏的不可抵抗的悲剧命运。后来当她被逼堕入风尘、画着红唇顶着红发扫视众人时,她的主题旋律则加入了富有张扬和挑衅气息的萨克斯。
遗憾的是,2020年7月6日,埃尼奥·莫里康内这位音乐大师因并发症离世,享年91岁。
主要曲目
镇民主题
玛莲娜主题
"Altro Casino"
"Bisbigli Della Gente"
"Il Ritorno"
"Ipocrisie"
"Linciaggio"
"Malena"
"Malena[End Titles]"
风格
在风格上,本片选择直接还原呈现雷纳多幻想中的夸张场景作为“性”与“美”的视觉化表达。当小镇居民得知玛莲娜的丈夫战死沙场后,他们为她举办了盛大的游行活动。玛莲娜化身为圣女,头发里缠着木枝圈,身穿黑色长袍,被高高地架在被万人瞻仰的地方——但与其说是瞻仰,不如说她是被镇民供起来向父权社会致敬的祭品,作为一个人形的牌坊替人们象征贞洁与高尚。看电影时雷纳多脑海里角色代入的画面也被精致地展现出来:戏中戏的非常规手法,夸张甚至浮夸的黑白情景,毫不隐晦地展示着雷纳多旺盛的性幻想和浪漫主义英雄情结。
虽然那些幻想的场景以及其夸张的视觉风格超出了现实,但在主题风格上影片却始终忠于真实的生活常态。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被誉为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电影人代表。新写实主义取材于现实生活,促进了世界电影的生活化趋向。《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延续了这一风格,以小见大,聚焦于玛莲娜这一个体人物的命运,通过展现小镇的平实景象反映二战时代人民普遍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
服饰
玛莲娜服装的设计有着一定的寓意。玛莲娜在全片一共换过四套正装,服装的变化代表着她的命运历程:第一套白色一步裙和白色高跟鞋和第二套黑色碎花裙都显示着她背负凝视时的从容与淡定;剪成短发后的纯黑连衣裙和黑色高跟鞋彰显着她无奈而决绝的反抗和不甘;最后相对松垮的西装裙与其说是对这一遭荒谬的和解或妥协,不如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释怀。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获奖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00
法鲁岛电影节
观众奖-最佳影片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提名
金火车奖-最佳影片
朱塞佩·托纳多雷
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外国电影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提名
美国国家审查委员会
国家日光浴奖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获奖
2001
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摄影
拉乔斯·科泰
提名
最佳配乐
埃尼奥·莫里康内
第5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
哈维·韦恩斯坦
朱塞佩·托纳多雷
卡洛·伯纳斯科尼
提名
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金熊奖
朱塞佩·托纳多雷
提名
卡布尔浪漫电影节
金天鹅
朱塞佩·托纳多雷
获奖
第45届意大利大卫奖
最佳攝影
拉乔斯·科泰
获奖
最佳音乐(最佳音乐家)
埃尼奥·莫里康内
提名
最佳制作设计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最佳服装设计(最佳服装设计师)
毛里齐奥·米莱诺蒂
金恰克奖
最佳制作设计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
毛里齐奥·米莱诺蒂
意大利金球奖
最佳男新人
朱塞佩·托纳多雷
获奖
第58届美国金球奖
最佳外语片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提名
最佳原创配乐
埃尼奥·莫里康内
意大利国家电影记者联合会
银丝带-最佳配乐
埃尼奥·莫里康内
获奖
银丝带-最佳制作设计
弗朗西斯科·弗里格利
提名
银丝带-最佳服裝設計
毛里齐奥·米莱诺蒂
银丝带-最佳剪辑
马西莫·夸各里安
在线电影电视协会
OFTA电影奖-最佳外语片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提名
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PFCS奖-最佳外语片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提名
贝伦尼斯
最佳发型设计电影
茱茜·博维诺
获奖
三娘电影节
最佳男新人
朱塞佩·托纳多雷
获奖
卫星奖
最佳外语电影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
提名
最佳原创配乐
埃尼奥·莫里康内
第14届欧洲电影奖
最佳导演
朱塞佩·托纳多雷
提名
最佳女演员
莫妮卡·贝鲁奇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8月30日
制片与发行 制片公司
1
Pacific Pictures(意大利)
2
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美国)
3
Telepiù(意大利)
4
Medusa Film S.p.a.(意大利)
发行公司
1
Medusa Distribuzione(意大利)
2
米拉麦克斯影业公司(美国)
3
New Films International(爱沙尼亚)
4
RCV Film Distribution(荷兰)
5
United International Pictures (UIP)(挪威)
6
博伟国际(阿根廷)
7
Concorde Filmverleih GmbH(德国)
8
Laurenfilm S.A.(西班牙)
9
SBP(阿根廷)
10
Gativideo(阿根廷)
11
A-Film Distribution(荷兰)
12
Mars Films(法国)
13
RCV Home Entertainment(荷兰)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意大利
Italy
2000年10月27曰
美国
USA
2000年12月25日
2001年2月2日
以色列
Israel
2001年2月8日
德国
Germany
2001年2月9日
2001年3月1日
瑞士
Switzerland
2001年3月8日
韩国
South Korea
2001年3月10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1年3月12日
巴西
Brazil
2001年3月16日
英国
UK
2001年3月16日
爱尔兰
Ireland
2001年3月16日
匈牙利
Hungary
2001年3月22日
西班牙
Spain
2001年3月23日
菲律宾
Philippines
2001年3月28日
秘鲁
Peru
2001年3月29日
波兰
Poland
2001年3月30日
南非
South Africa
2001年3月30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1年4月5日
中国台湾
Taiwan
2001年4月7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1年4月12日
芬兰
Finland
2001年4月13日
希腊
Greece
2001年4月26日
中国香港
Hong Kong
2001年4月26日
冰岛
Iceland
2001年4月27日
墨西哥
Mexico
2001年4月27日
挪威
Norway
2001年5月4日
土耳其
Turkey
2001年5月4日
斯洛文尼亚
Slovenia
2001年5月10日
丹麦
Denmark
2001年5月10日
日本
Japan
2001年6月9日
比利时
Belgium
2001年6月13日
法国
France
2001年6月27日
瑞典
Sweden
2001年7月6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1年7月26日
爱沙尼亚
Estonia
2001年7月27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1年8月2日
马来西亚
Malaysia
2001年9月27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1年10月25日
保加利亚
Bulgaria
2009年7月26日
塞尔维亚共和国
Serbia
2017年2月26日
虽然影片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但由于片中有多处大尺度情色镜头,该片受到了审查制度的限制,比如导演为了达到个别地区R级片的要求将影片来回剪辑了3次,其中美国的版本被剪掉了17分钟。R级片类型的限制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票房成绩,从2000年10月27日在意大利的首映截至2001年底,该片的全球票房不到1500万美元,其中以美国为中心的本地票房为344万余美元,国际票房1104万余美元。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8月29日
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
时长
1小时48分钟(108分钟)
1小时32分钟(92分钟)(丹麦版本)
1小时32分钟(92分钟)(美国剪切版)
1小时24分钟(84分钟)(土耳其TV版)
声音
杜比
色彩
彩色、黑白
纵横比
2.35:1
摄影设备
Panavision Panaflex Cameras, Panavision Primo, Canon and Nikon Lenses
后期制作公司
Tokyo Laboratory Ltd.,Tokyo, Japan
底片长度
2,611m(Spain)
底片格式
35mm
摄影规格
Panavision (anamorphic)
成片格式
35mm
反响与评价 正面评价 由于其影片中怀旧气息浓厚的优美电影语言,以及其对形形色色的人物生活富有人文关怀的讲述,朱塞佩·托纳多雷被广泛认为是当代世界的电影大师,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也被列入他的三大经典“回家三部曲”之一,可见这部影片的地位在影史有着一定的重量: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是朱佩塞·托纳多雷的第二部惊艳之作,是他的第一个‘天堂电影院’”。——米克·拉萨尔,《旧金山纪事报》影评人
“文学是电影的基础和源泉,电影是文学的载体和表现方式。…从‘人学’的理论看,文学应该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表现人、探索人。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通过电影艺术手法更加全面、深刻地展示了玛莲娜——一个生活在二战时期男权话语下,如何坚强地面对人生中的一切境遇、战胜一切困境的经典女性人物形象。同时,将人性的复杂浓缩在电影的各种人物身上,也对观影者的内心发出了关于人性深刻的拷问。”——沙原,《电影文学》
“这个美丽传说,通过一些具体的、特别的意象、事物,把性,性爱、人性都刻画的恰到好处。这些意象都有着深刻的涵义。”——梅真,《电影评介》
“我们对电影的直觉——它是一门大众艺术,这个与之俱来的弱点似乎决定了电影艺术始终是一门肤浅的艺术,缺乏印刷文学的那种深度思考,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出现足以改变这一先入为主的偏见。在这部影片里,我们发现导演充分利用了电影艺术视听融合的特点,把人的原罪表现的昭然若揭。这也表明了一切艺术都可以相互借鉴,都有相通之处。惟有认识到这一点,艺术之花才能更加绚烂。”——黄斐、梁香伟,《电影文学》
批评争议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那些贯穿影片的体现男主人公雷纳多性幻想的诙谐画面也多少引发了一些争议。在烂番茄网上,《时代周刊》的影评人甚至给出了不及格的分数(5分制的2分)。
“如果专注于讲述玛莲娜个人以及她的多重困境,这部影片会有趣得多,也会更有独创性。然而多纳托雷落入了俗套。”——斯坦利·考夫曼,美国政治评论杂志《新共和》
“这个故事揭示了美貌是如何为女性招来种种毁灭性的祸患,但该片扭曲地将这样的主题揉进诙谐、怀旧的情景里,痛惜情绪因而苦乐参半。我们对这种风格化的处理并不买账,因为我们怀疑他这样做的目的并非出于一种真诚的关注,也许是因为停留在女主角俊俏臀部的镜头泄露了镜头背后的快感。”——罗杰·埃伯特,美国著名影评人、剧本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
网站评分 豆瓣网
豆瓣评分:8.9分
好于99%情色片,好于98%剧情片
910362人评论
猫眼网
猫眼口碑:8.2分
406人评分
1905电影网 ]
评分:6.5分
112人评分
烂番茄网
烂番茄指数(TOMATOMETER):54%
爆米花指数(AUDIENCE SCORE):84%
IMDb网
7.4分
10.2万人评分
*烂番茄网评分标准:百分比越大评价越好;烂番茄指数为影评人打分,爆米花指数为普通群众打分。
*以上数据截至2022年0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