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英语: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是2003年戈尔·维宾斯基执导的美国奇幻冒险片,由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和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主演。该片为《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的第一部,灵感来源于美国迪士尼乐园的同名游乐景点,讲述了18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间海盗杰克·斯派罗和铁匠威尔·特纳阴阳差错地不打不相识,为了各自的意图启程干涉海盗头目巴伯萨船长解除自身诅咒的传奇历险。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加勒比海盗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影片亮点、获奖记录、制片与发行、上映信息、反响与评价、系列续集等介绍

中文名

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

原文名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The Curse of the Black Pearl(美国)

别名

加勒比海盗1(中国)

语言

英语

影片片长

143分钟

导演

戈尔·维宾斯基 Gore Verbinski

主演

约翰尼·德普 Johnny Depp

编剧

泰德·艾略特 Ted Elliott

制片人

杰瑞·布鲁克海默 Jerry Bruckheimer

监制

布鲁斯·亨德里克斯 Bruce Hendricks

摄影

达瑞兹·沃斯基 Dariusz Wolski

剪辑

克雷格·伍德 Craig Wood

服装

佩妮·罗斯 Penny Rose

美术

布莱恩·莫里斯 Brian Morris

配乐

克劳斯·巴代特 Klaus Badelt

特效

约翰·诺尔 John Knoll

制片公司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美国)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发行公司

博伟电影公司(美国)、博伟国际、华特迪士尼公司(美国)等

上映时间

2003年6月28日(美国,迪士尼乐园首映)

简介

影片在2003年6月28日在迪士尼乐园首映,同年7月9日在美国和加拿大正式上映2004年,该片获得了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视觉效果奖等五项提名,在2003年至2004年间获奖38项、获得提名100余项,其中包括第13届MTV电影奖、第61届美国金球奖、第30届土星奖、和第5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的诸多奖项。截至2022年10月6日,该片仍维持在IMDB的全球电影Top250排行榜内。

影片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公映,票房成绩斐然,全球累计票房6.54亿美元,其中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本地票房为3.05亿美元,是2003年全球票房成绩的第4名。截至2022年10月6日,这个成绩依然能在美国电影票房总榜排至第92名,在世界电影票房总榜上排至第150名。2017年4月,该片在北京国际电影节重映。

影片剧情

18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加勒比海正是海盗猖獗的天地,一日,英国总督的小女儿伊丽莎白·斯旺(凯拉·奈特莉饰)随父亲航海出行时救下了一个飘在海面上的小男孩,男孩说出自己的名字叫威尔·特纳后再次昏迷,小伊丽莎白悄悄收走了他脖子上的象征海盗身份的金币。多年后,长大成人的伊丽莎白·斯旺依然暗自保管着那枚骷髅金币,而威尔·特纳(奥兰多·布鲁姆饰)成为了一位铁匠,时时为伊丽莎白的父亲上门服务。二人在这几年里互生情愫,奈何身份的悬殊使他们并未表露心意。

伊丽莎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父亲让她参加诺灵顿上校的升职典礼,诺灵顿上校果然打算在典礼上向他一直倾慕的伊丽莎白求婚,然而伊丽莎白因裙子勒得无法呼吸而从站台坠入海里。与此同时,臭名昭著的海盗杰克·斯派罗(约翰尼·德普饰)刚刚抵达港口不久,果断下水救人,之后被捕。

当晚,一群海盗乘“黑珍珠号”来袭击皇家港,伊丽莎白急中生智说出了海盗法典的内容,竟成功见到海盗之首巴伯萨(杰弗里·拉什饰),以骷髅金币为交易要求他们停止攻击皇家港,被问到名字还即兴谎称自己姓特纳——没想到巴伯萨一伙想找的正是这枚金币和特纳的后代,所以伊丽莎白也被带走了。原来巴伯萨一伙因为从前偷了这样的骷髅金币纵欲而受到了诅咒,只有将所有金币沾着盗币者的血交还才能恢复血肉之躯,但一个姓特纳的海盗把其中一枚金币偷走了。现在有了这枚金币和特纳的后代之血,他们就可以解除诅咒。

威尔·特纳找到监狱中的杰克,说如果他能帮自己救回伊丽莎白,就马上帮他出狱。杰克依然举棋不定,却在听到威尔·特纳的名字后答应了要求。巴伯萨一伙到达岛屿内,割破了伊丽莎白的手交还金币后却发现身体没有变化,这才发现是伊丽莎白骗了他们,所幸威尔·特纳这时及时赶到救下了伊丽莎白也带走了金币。巴伯萨为了拿回金币对威尔·特纳和伊丽莎白等人展开追击,威尔·特纳亮出自己的身份,说如果放伊丽莎白等人自由,他就跟巴伯萨一伙走。巴伯萨把伊丽莎白和杰克扔到一个荒岛上,伊丽莎白在荒岛上烧了酒仓制造烟火求救,果然招来了父亲和诺灵顿,她说服父亲和诺灵顿等人让杰克指路去营救威尔·特纳。

到达隐秘小岛后,杰克与巴伯萨久违地展开了一场生死对决。在威尔·特纳沾血归还金币的那一刻,杰克开枪打死了刚刚恢复肉身的巴伯萨,而巴伯萨的手下们也随之在与诺灵顿皇室军队的混战中纷纷倒下。不过,皇室军队最后还是逮捕了作为海盗的杰克,给他判了死刑。经过这一番历险,威尔·特纳觉得杰克身为海盗也不失为一个讲信义和情义的好人,于是他第二天救了刑台上的杰克。诺灵顿的军队将杰克和威尔·特纳包围,没想到伊丽莎白也走进剑阵和二人站到了一起,还表示自己想选择的爱人是威尔·特纳。众人在伊丽莎白父亲面前只好收起武器,任由伊丽莎白做出选择。杰克趁机逃跑,被吉布斯一伙乘“黑珍珠号”营救——他终于拿回了自己的爱船,伊丽莎白和威尔·特纳也终于幸福相吻。

演员与角色

加勒比海盗杰克·斯派罗; (Jack Sparrow)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饰臭名昭彰的海盗,皇家港的头号要犯。疯癫邋遢,身手不凡。原是“黑珍珠号”的船长,后来被巴伯萨背叛扔到了一座荒岛,“黑珍珠号”也从此落到巴伯萨手里。被困三天后侥幸出岛,却发现挚友威廉·特纳被巴伯萨一伙害死。为了夺回爱船并给挚友复仇,多年来一直留着手枪里的唯一一发子弹要喂给巴伯萨。听到铁匠威尔·特纳与已故好友同名后决心出手相助,并告诫这位年轻人身为海盗也可以同时是一个好人加勒比海盗威尔·特纳; (Will Turner)奥兰多·布鲁姆(Orlando Bloom)饰皇家港的一名铁匠,海盗威廉·特纳之子。因和伊丽莎白身份地位差距悬殊而一直隐藏爱意,但在伊丽莎白遇难时奋不顾身地前去营救。在铁匠铺一边铸剑一边练剑,长年累月地练就了不凡身手。受环境影响,和多数人一样对海盗持鄙夷态度,却在一次冒险后慢慢转变了想法加勒比海盗伊丽莎白·斯旺;(Elizabeth Swann)凯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饰英国总督的女儿。柔美的外表下不失勇敢、生猛与坚毅,从小对海盗感到兴奋而非恐惧或一味抵触,在研究海盗时读到的海盗法典后来派上用场救了自己一命。主动在威尔来访时向其示好,却因身份差距迟迟得不到回应。被困荒岛时冷静地想出逃生方法,在威尔遇险时也同样坚持营救加勒比海盗 巴伯萨 (Barbossa)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饰曾是杰克船长“黑珍珠号”的大副,后来发动了一次叛变将杰克丢在荒岛上,从此抢占了“黑珍珠号”并成为海盗头目。因为不信邪而带着船员偷了阿兹特克金币纵欲挥霍,最后全船的人都被下了诅咒,成为了在月光下显出原形的、没有感官体验的骷髅。执着于找回金币赎回肉身,手里常常拿着青苹果,奢望有一天能做人再尝到食物的味道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影片的灵感来源和美国迪士尼乐园的同名游乐景点有关。

该片的两位编剧泰德·艾略特(Ted Elliott)和特里·鲁西奥(Terry Rossio)在完成迪士尼动画电影《阿拉丁》(1992)后就一直想创作一部关于海盗的剧本,但这个想法当时没有电影公司感兴趣。之后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导演好不容易拿到剧本想要拍摄,但迪士尼没有同意。于是在接下来的整整10年里两个人都在酝酿这个构想,最后终于迎来了拍摄《加勒比海盗》的邀请。

制片方邀请了历史学家彼得·特维斯特(Peter Twist)作为顾问,特维斯特对16至20世纪的历史研究颇有造诣,他向各个部门讲授当时的风俗、服装细节、航海与军事状况等。虽然《加勒比海盗》没有指定特定的历史时期,但为了给故事一个大致时代轮廓,选择了海盗鼎盛时期的尾声,即1720年至1750年的区间。

布景也是一项耗时的长期工程。片中的交还阿兹特克金币的隐秘洞穴雇用了100名工匠、花了5个月的时间才搭建完毕,其中光是注水就耗费了三、四天,用掉了30万加仑的水。至于片中的两艘战舰“无畏号”和“黑珍珠号”,也分别耗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建成。

杰克船长的性格原型很大部分来自摇滚明星凯斯·理查德兹(Keith Richards):洒脱、狂野、疯癫、飘忽不定、矛盾混乱。连裹头巾、金属耳饰、烟熏妆和歪歪倒倒的走路姿势都源于理查德兹。

加勒比海盗

选角过程

在《美国往事》(1984)饰演男主角的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曾被邀请出演杰克船长,但由于海盗类电影一向票房成绩不高,他认为这部片子也不会例外,因而拒绝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而在2007年的奇幻电影《星尘》中他接受了莎士比亚船长的角色。另外,编剧斯图尔特·贝亚蒂耶(Stuart Beattie)创作剧本时对杰克船长的形象预设是《金刚狼》(2013)的主演休·杰克曼(Hugh Jackman)。然而由于迪士尼当时认为杰克曼的名气不够,所以最后还是邀请德普来演了,虽然德普当时也尚未像如今几乎名满天下。此外,在《星际穿越》(2014)中饰演男主角的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也是杰克船长的备选,因为他让人联想到20世纪的美国男演员伯特·兰卡斯特(Burt Lancaster),而他正是杰克船长这个角色被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

至于威尔·特纳的选角,最后主创人员需要在奥兰多·布鲁姆和主演《断背山》(2005)和《蝙蝠侠:黑暗骑士》(2008)中的小丑的希斯·莱杰(Heath Ledger)间做出选择。最后导演还是选择了奥兰多·布鲁姆,因为他当时也参演了正火热的《指环王》电影三部曲,应该能带来更好的票房成绩。

导演让杰弗里·拉什来饰演巴伯萨则是因为他会演得更豪放大胆,而不是一种内省性的呈现。

拍摄花絮

约翰尼·德普在拍摄期间戴着有墨镜作用的隐形眼镜,这是为了让他不要在大太阳底下总眯着眼睛睁不开。在山洞拍摄的时候,演员们的妆面都比以往加重了,以免在暗处拍不出效果。然而浓妆效果在约翰尼·德普脸上意外出彩,因此这个加浓妆在后续的拍摄中都保留采用了。

杰克·斯派罗在隐秘岛屿内跟巴伯萨说的那句经典台词“明白吗(Savvy)?”是约翰尼·德普即兴加上去的。

海上的实景拍摄麻烦重重。有一天从加勒比群岛拍完夜景坐船回来时,凯拉·奈特莉乘的船撞上了暗礁后沉船了,船上除了她只有她妈妈和小船长,好在三个人都安然无恙地脱身。这次事件以后,后面的在岛屿夜景都决定从实景拍摄改到影棚拍摄。由于杰克船长的帽子在拍摄时总被德普从船上掉进水里,所以在丢了10顶皮革帽子之后,杰克的帽子都改成了橡胶材料的,这样帽子掉下去了还能浮起来。其实在海上的实景拍摄只进行了6天,但这期间有很多工作人员都晕船了。

隐秘岛屿间堆满宝藏的洞穴在杀青前就被各位演职人员洗劫一空。德普称他和女儿顺走了不少宝藏,导演更是提到在拍摄结束的时候阿兹特克金币早就被大家拿得一枚不剩。

该片是迪士尼影业公司在美国第一部被评为PG-13级的电影。不过早在20世纪80年代,迪士尼影业公司就已经在试金石影业和好莱坞影业旗下上映了PG-13级和R级电影。

影片亮点

主题

该片是一部奇幻片,但加入奇幻元素不单纯是为了娱乐性的感官刺激,还借这些超现实的情境,从正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西方主流价值观,观众可以看到威尔·特纳每日苦练剑法,希望靠自己的能力超越铁匠的普通身份;杰克船长常常特立独行,坚持用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目的;连反派巴伯萨也为了能达成重获生命的目标而不肯罢休。这些情节都体现了自我完善、自力更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意义,带有个人主义色彩。影片也替观众抒发了对爱与自由的渴望,对信念的执着和对彰显自我的愿望。

影片也从反面放大了对人性之恶的反思,其中的奇幻元素也可看作是以魔幻化的方式将人类世界的善恶得到最大化的彰显。如影片中的巴伯萨一伙因为贪欲纵欲而受到邪恶的诅咒,正是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揭露了人间肆意纵横的贪欲,也不难联想到西方对欲望尤为苛刻的批判态度。再比如影片中巴伯萨对杰克的背叛,也是对人类社会中功利争斗之丑恶的反思。因此,魔幻世界也是对人类社会回归性的审视,奇幻历险中的各种冲突对立与认知逻辑,都在现实世界有迹可循。

影片以开阔的加勒比海域为空间背景,而海往往是自由的象征;海盗文化中冲破束缚的冒险精神和颠覆传统规则的洒脱作风在片中更是历历可见。

加勒比海盗

人物

杰克·斯派罗船长对英雄形象作出了全新定义,从外貌上看,杰克船长没有传统英雄外显的英俊、阳光气质,反而看上去极其颓废、阴郁、险恶甚至病态。在行为举止上,他也走路歪歪扭扭,说话阴阳怪气,有一种神经质和不清醒的意味。在性格上,杰克船长也毫不掩饰自己自私自利的一面,遇到困难不会选择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反而一心想着如何迅速自保出逃。他甚至不愿意担当领导者的角色,喜欢刻意避开位于风口浪尖的中心领导地位。不过,这些看似不讨喜的特点其实反而赋予了这个角色更真实、更洒脱的一面。再加之杰克船长总能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为心目中认定的朋友永远留有爱与忠诚,使他在观众的心目中也能树立起英雄形象,打破形象本身刻板的符号意义,成为受人爱护、尊重的另类英雄。

色彩

在画面上,该片的色彩运用有着较为明显的风格特征和出色设计,不仅借颜色奠定基调、凸显主题,还能在叙事中起到暗示作用。

首先,影片中弥漫的灰色、咖啡色和蓝黑色调奠定了影片神秘诡谲、略带哥特风格的气质。因为以加勒比海域为主要场景,灰蓝色往往作为影片的主题色彩,象征海洋与天空的颜色,提示着影片追求自由的重要主题。

另外,影片还运用强烈的色彩对比来强调物体与人物间的关系。渴望重获人类之躯和生命感官体验的巴伯萨手里常常拿着一个青色的苹果。在船舱里,巴伯萨在烛光中的脸泛着浓烈的橙黄色,但苹果的颜色仍然更为鲜艳。苹果的重要寓意在亮丽的色彩对比中被凸显,观众也就此感受到苹果同巴伯萨之间的重要关联。

加勒比海盗

最后,颜色也对影片的叙事起到一定的暗示作用。比如在巴伯萨一伙人袭击村庄时还是灰暗色调主宰画面,但到了第二天早晨杰克和威尔盗船的片段,颜色则明显明亮起来。杰克和威尔在船上起了冲突,但是在这种色彩亮丽的基调下,观众隐约能预示到二人不会在此场景中对彼此作出什么伤害,使观众在这种叙事走向的暗示里进入放松的状态。

音乐

该片的电影配乐获得了重大成功,《加勒比海盗》的主题曲堪称里程碑式的作品。精准的音乐、音效编排不仅能烘托影片的氛围,还能对人物的形象起到塑造的作用。

影片中最经典的要数杰克船长的主题曲《He's a Pirate》(后也名《Pirates of the Caribbean》)。该曲随着提琴组铿锵有力的重复音节奏进入交响乐主题乐段,表现了人物间的矛盾冲突和高潮跌宕的激烈场面。在传统写法中,打击乐器声部通常承担固定的节奏型,但该曲的打击乐却是以弱拍强音的节奏在其中穿插的,朴素简单,却个性十足。在影片中,几乎每次杰克船长出场都会响起这段激昂旋律,但每次都会根据情节设计贴切的变奏。

加勒比海盗

另外,该片配乐中极富叙事性的旋律和娴熟的和声复调也使得音乐能起到塑造人物的关键作用。如描述威尔和伊丽莎白的乐曲《Will and Elizabeth》虽然在高潮段落的曲调上沿用了杰克船长的主题曲,但它更注重突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交叉融合,使得乐章更能传达绵长的情意。而在描述巴伯萨的《Barbossa is Hungry》中,则运用了大量号声元素和变化音,和声又沿用杰克船长《He's a Pirate》的悲壮主旋律,使配乐给人诡异、不稳定又痛苦、悲愤的多重感受。

虽然影片末尾标注的音乐作者只有德国作曲家克劳斯·巴代特(Klaus Badelt),但影片主题曲的基础主旋律是由德国作曲家汉斯·季默(Hans Zimmer)先创作而成再由克劳斯·巴代特接手的。

风格

虽然影片色调灰暗、看似氛围沉重严肃,但该片其实贯穿着一种幽默的风格元素。幽默的风格形式大大削弱了本该暴力血腥的众多打斗画面,使影片呈现出别样的魅力。此外,这种幽默风格还能在叙事上助力推动情节,如影片中一位海盗在混战中被塞进炮弹的餐巾扎中了假眼的情节,以及另两位巴伯萨手下的海盗男扮女装的情节,都巧妙地导入了剧情的转折点。最后,幽默的话语模式还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巩固的作用,如贯穿全片的那句不断重复的“永远记住,你们差点抓住杰克船长的这一天”,体现出杰克肆意自由的精神。

造型

影片的历史定位于18世纪初发展迅速的欧洲,在服饰上将高贵奢华的巴洛克风格与桀骜不驯的海盗服结合,以一种反差形成了有力的视觉奇观盛宴。

皇家港的人多穿着巴洛克风格的服装,以大量的蕾丝花边和皮革为特色,男性多为披肩长发,女性多为梳发绊等——这些特色元素要么显示威严与英勇,要么代表儒雅与高贵,是当时遍布欧洲的风尚。杰克船长的海盗装束也在历史上有据可循,如他富有个性的脏辫,其实来源于非洲人为防止虫子在头上咬人而梳的特殊发型,而这种发型后来在水手间也流行起来,既能让头发维持整洁,还能节省淡水资源。此外,为了使杰克船长的衣服看起来有浓烈的岁月感,设计师们将服装的面料跟鹅卵石一起放进水泥搅拌机里,还用奶酪棒摩擦面料、用焊枪喷射面料,使服装有真实的破败质感。

加勒比海盗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03年

社群影评人协会奖(ACCA)

最佳男主角

约翰尼·德普

获奖

最佳原声带音乐

克劳斯.巴代特

‘”Runner Up”

提名

荣誉提名

《加勒比海盗》

布莱姆·斯托克奖

剧本奖

特里·鲁西奥,泰德·艾略特

提名

金施莫斯奖

年度最大惊喜奖

《加勒比海盗》

获奖

年度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年度最具突破性表演

凯拉·奈特莉

年度最酷角色

杰克·斯派罗船长

年度最佳台词

“But why is the rum gone(但为什么朗姆酒要扔了)?”

年度最受欢迎电影

《加勒比海盗》

提名

年度最过誉电影

《加勒比海盗》

年度最佳电影配乐

《加勒比海盗》

年度最佳DVD光盘/蓝光

《加勒比海盗》

最令人难忘的情景

《加勒比海盗》:杰克抵达港口

好莱坞电影奖

年度好莱坞电影

戈尔·维宾斯基

获奖

木星奖

最佳国际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获奖

第5届青少年选择奖

最佳夏日电影

《加勒比海盗》

获奖

《村声》年度十佳(VVFP)

最佳表演

约翰尼·德普

第二名

华盛顿影评人协会奖(WAFCA)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2004年

第76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

约翰尼·德普

提名

最佳混音

克里斯托弗·博耶斯,大卫·帕克,大卫·坎贝尔,李·奥洛夫

最佳音效剪辑

克里斯托弗·博伊斯,乔治·沃特斯二世

最佳视觉效果

约翰·诺尔,哈尔 T·希克尔,查尔斯·吉布森,特里·弗雷泽

最佳化妆

维·尼尔,马丁·萨缪尔

第5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最佳化妆/造型

维·尼尔,马丁·萨缪尔

获奖

最佳男主角

约翰尼·德普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佩妮·罗斯

最佳音效

克里斯托弗·博耶斯,乔治·沃特斯二世,大卫·帕克,大卫·坎贝尔,李·奥洛夫

最佳特效成就奖

约翰·诺尔,哈尔 T. 希克尔,特里 D. 弗雷泽,查尔斯·吉布森

美国演员工会奖

最佳男主角

约翰尼·德普

提名

第30届奇幻及恐怖电影学院土星奖

最佳服装

佩妮·罗斯

获奖

最佳配乐

克劳斯·巴代特

提名

最佳奇幻电影

《加勒比海盗》

最佳化妆

维·尼尔,马丁·萨缪尔

最佳特别版DVD

《加勒比海盗》

最佳男主角

约翰尼·德普

最佳男配角

杰弗里·拉什

最佳女配角

凯拉·奈特莉

最佳导演

戈尔·维宾斯基

最佳特效

约翰·诺尔,哈尔 T. 希克尔,特里 D. 弗雷泽,查尔斯·吉布森

电影未来面孔奖-女性面孔

凯拉·奈特莉

挪威电影阿曼达奖

最佳外语片

戈尔·维宾斯基

提名

美国编排奖

最佳编排成就-打斗

乔治·马歇尔·拉格

获奖

美国剪辑协会艾迪奖

喜剧/音乐剧类最佳剪辑

克雷格·伍德,史蒂芬 E·里夫金,阿瑟·施密特

获奖

美国电影艺术指导工会奖

年代类/奇幻类影片最佳艺术指导

布莱恩·莫里斯,德里克·希尔,唐纳德·伍德拉夫,詹姆斯·托奇,威廉·拉德·斯金纳,罗伯特·伍德拉夫

提名

美国作曲家、作者与出版者协会(ASCAP)电影和电视音乐奖

最高票房电影

克劳斯.巴代特

获奖

美国广播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家庭片-真人类

《加勒比海盗》

获奖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美国选角指导协会奖

最佳类型片选角-喜剧类

罗纳·克雷斯

提名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CFCA)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美国音响效果协会奖(C.A.S.)

电影类最佳混音效果

克里斯托弗·博耶斯,大卫·帕克,大卫·坎贝尔,李·奥洛夫

提名

美国服装设计工会奖(CDG)

历史类/奇幻类最佳设计

佩妮·罗斯

提名

达拉斯-沃斯堡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英国帝国电影奖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获奖

最佳影片

《加勒比海盗》

提名

最佳新人

麦肯锡·克鲁克

最佳英国女演员

凯拉·奈特莉

年度最佳片段

《加勒比海盗》:朗姆酒场景

金德比电影奖

最佳男主角

约翰尼·德普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佩妮·罗斯

最佳视觉特效

约翰·诺尔,哈尔 T. 希克尔,特里 D. 弗雷泽,查尔斯·吉布森

第61届美国金球奖

音乐/喜剧类最佳男主角

约翰尼·德普

提名

美国金预告片奖

最佳动作电影预告片

《加勒比海盗》

提名

好莱坞化妆师和发型师协会奖

最佳历史片化妆

维·尼尔,乔尔 哈洛,道格拉斯·诺,大卫·德莱昂,肯·迪亚兹,大卫·杜普伊斯,黛博拉·卢瑟福,珍妮·菲尔德

获奖

最佳角色发型设计

马丁·塞缪尔,露西亚·梅斯

最佳角色化妆

维·尼尔,乔尔·哈洛

提名

最佳历史片发型设计

马丁·塞缪尔,露西亚·梅斯,尼娜·帕斯科维茨

雨果奖

最佳戏剧性表现-长篇

戈尔·维宾斯基,特里·鲁西奥,泰德·艾略特,斯图尔特·贝亚蒂耶,杰·沃尔伯特

提名

国际摄影师工会公关奖(ICG)

最佳电影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获奖

国际在线电影奖(INOCA)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

《加勒比海盗》

最佳服装设计

佩妮·罗斯

最佳美术指导

布莱恩·莫里斯

最佳混音

克里斯托弗·博耶斯,大卫·帕克,大卫·坎贝尔,李·奥洛夫

最佳视觉特效

约翰·诺尔,哈尔 T. 希克尔,特里 D. 弗雷泽,查尔斯·吉布森

爱尔兰电影电视奖

最佳国际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获奖

最佳国际女演员

凯拉·奈特莉(因出演2004年《亚瑟王》获奖)

意大利在线电影奖(IOMA)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最佳化妆

《加勒比海盗》

最佳视觉设计

《加勒比海盗》

最佳声音设计

《加勒比海盗》

拉斯维加斯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美国音效剪辑工会奖

最佳对白音效剪辑

乔治·沃特斯二世等人

获奖

最佳拟音音效剪辑

乔治·沃特斯二世等人

提名

音乐片最佳音效剪辑

珍妮特·苏尔加,克里斯托弗·布鲁克斯,肯尼斯·卡曼

第13届MTV电影奖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获奖

最佳反派

杰弗里·拉什

提名

最具突破女演员

凯拉·奈特莉

最佳银幕搭档

约翰尼·德普,奥兰多·布鲁姆

最佳喜剧表演

约翰尼·德普

最佳影片

《加勒比海盗》

墨西哥MTV电影奖

最性感男主角

奥兰多·布鲁姆

获奖

最佳形象

约翰尼·德普

法国NRJ电影奖

最性感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在线电影电视协会奖(OFTA)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最佳服装设计

佩妮·罗斯

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

维·尼尔,马丁·萨缪尔,格雷格·坎诺姆等人

最佳视觉特效

约翰·诺尔,哈尔 T. 希克尔,特里 D. 弗雷泽,查尔斯·吉布森

美国在线影评人协会奖(OFCS)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最佳原创配乐

克劳斯·巴代特

最佳视觉特效

《加勒比海盗》

最佳服装设计

《加勒比海盗》

最佳声音设计

《加勒比海盗》

第30届人民选择奖

最受欢迎电影

《加勒比海盗》

获奖

凤凰城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影片

《加勒比海盗》

提名

最佳男主角

约翰尼·德普

最佳银幕突破性表演

凯拉·奈特莉

最佳导演

戈尔·维宾斯基

最佳制作设计

布莱恩·莫里斯

最佳服装设计

佩妮·罗斯

最佳化妆

维·尼尔,马丁·萨缪尔

最佳视觉特效

约翰·诺尔,哈尔 T. 希克尔,特里 D. 弗雷泽,查尔斯·吉布森

金卫星奖

最佳男演员-喜剧/音乐类电影

约翰尼·德普

提名

最佳男配角-喜剧/音乐类电影

杰弗里·拉什

最佳喜剧/音乐类电影

《加勒比海盗》

最佳视觉特效

约翰·诺尔

最佳服装设计

佩妮·罗斯

最佳DVD

《加勒比海盗》

英国科幻协会奖(SFX)

最佳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获奖

最佳女演员

凯拉·奈特莉

第6届青少年选择奖

最佳电影打斗/动作戏

奥兰多·布鲁姆,约翰尼·德普

获奖

最佳电影吻戏

凯拉·奈特莉,奥兰多·布鲁姆

最佳电影谎话精

约翰尼·德普

最佳电影火花

凯拉·奈特莉、奥兰多·布鲁姆

最佳突破电影女星

凯拉·奈特莉(因出演2004年《亚瑟王》获奖)

提名

美国视觉效果协会奖(VES)

电影类最佳特效增益视觉效果

杰夫·赫伦,罗比·克洛特,杰森·布拉克特,约翰·麦克劳德

获奖

电影类最佳绘景

雅尼克·杜索,苏苏姆·尤基罗,乔纳森·哈布

特效电影最佳视觉效果

约翰·诺尔,帕特里克·迈尔斯,哈尔 T. 希克尔,吉尔·布鲁克斯

提名

真人片最佳虚拟角色

苏·坎贝尔,詹姆斯·图利,杰夫·坎贝尔·,杜根·比奇

电影类最佳模型与微观模型

查尔斯·贝利,彼得·贝利,罗伯特·爱德华兹,唐·比斯

电影类最佳模型与微观模型

杰夫·坎贝尔,詹姆斯·图利,史蒂夫·沃尔顿,杜根·比奇

电影类最佳视效摄影

卡尔·米勒,迈克尔·孔蒂,塔米·卡特

特效电影最佳演员表演

凯拉·奈特莉

世界电影原声学会奖

年度最佳电影原声带

克劳斯·巴代特

提名

世界电影特技奖

最佳打斗戏

托尼·安杰洛蒂,马克·亚伦·瓦格纳(铁匠屋内斗剑)

获奖

青年艺术家奖

最佳家庭剧情片-喜剧/音乐类

《加勒比海盗》

提名

2005年

金卫星奖

最佳DVD

《加勒比海盗》

提名

2010年

金德比电影奖

年代最佳男主角

约翰尼·德普

提名

2013年

第40届人民选择奖

最受欢迎电影男演员

约翰尼·德普

提名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10月7日

制片与发行

制片公司

1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美国)

2

杰瑞·布鲁克海默电影公司(美国)

3

First Mate Productions Inc.(美国)

发行公司

1

博伟电影公司(美国)

2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ermany) GmbH (德国)

3

博伟国际(阿根廷,日本,荷兰等)

4

The Walt Disney Company(美国)

5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Norway)(挪威)

6

Gativideo(阿根廷)

7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巴西)

8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UK(英国)

9

Buena Vista Pictures Distribution(美国)

10

Falcon(捷克)

11

美国广播公司(美国)

12

SBS6(荷兰)

13

Italia 1(意大利)

14

BBC One(英国)

15

Hotstar(印度)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美国

2003年06月28日(迪士尼乐园首映)

美国

2003年07月09曰

加拿大

2003年07月09日

英国

2003年07月19日(剑桥电影节)

英国

2003年08月08日

中国台湾

2003年08月09日

法国

2003年08月13日

中国香港

2003年08月21日

德国

2003年09月02日

意大利

2003年09月05日

中国

2003年11月21日

中国

2017年04月16日(北京国际电影节)

*以上信息截至2022年10月6日

反响与评价

大众评分

豆瓣网

豆瓣评分:8.8分

好于98%奇幻片,好于98%冒险片

844490人评分

猫眼网

猫眼口碑:8.9分

4409人评分

1905电影网

评分:8.3分

375人评分

Mtime时光网

评分:8.2

2.6万人评分

烂番茄网

烂番茄指数:80%

220个专业评价

爆米花指数:86%

25000+评分

IMDb网

8.1分

120万人评分

*烂番茄网评分标准:百分比越大评价越好;烂番茄指数为影评人打分,爆米花指数为普通群众打分。

*以上数据截至2023年5月17日

精彩绝伦

“绝佳的爽片——振奋人心,饶有风趣,光彩夺目。”——内维尔·皮尔斯,BBC英国广播公司

“终于,银幕上出现了一部高预算的爆米花电影,它满足了电影爱好者的所有渴求:幽默感、动作戏、惊悚片段和迷人的人物形象。《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是我们盼望已久的那个夏日大片。”——克劳迪亚·普依格,《今日美国》

“导演戈尔·维宾斯基在那些惊心动魄的打斗戏和斗剑戏中呈现了一种成龙式的高能量和夸张动态场面,这场闹剧进行得如此迅捷、流畅,以至于你还没开始关注到片子有135分钟,历险就已经结束了。”——肖恩·艾克斯梅克,《西雅图邮讯报》

“影片借助其中的魔咒金币和不死骷髅等一系列魔幻元素,展现了人们对现实社会中美好事物的憧憬、对浪漫的追求、对命运的感悟、对信念的执著以及对生活无拘无束的渴望。通过魔幻的手段将现实社会中人们所一直追寻的呈现出来,给予了观影人一次心灵与灵魂的震撼。”——刘小蓉,《电影文学》

中规中矩

“海盗打斗的场面一开始挺有趣的,但最终那些碰撞的剑刃、杵杆的摆荡和振动的树木都变得重复乏味…然而有的地方还是让我不禁会心一笑,让我能沉浸到傻乎乎的剧情里去,欣赏德普和拉什如此大胆无畏地表演着,仿佛被灌了好多疯子药。”——罗杰·埃伯特,美国著名影评人、剧本作家、普利策奖获得者

“挺有意思的,但你不要期望太多。”——迈克尔.威尔明顿,《芝加哥论坛报》

单调重复

“海盗们在沉郁的一连串情节关键帧和繁忙的动作戏里行驶,而船长正是导演戈尔·维宾斯基,他朝着制片人的轰炸开去。”——丽莎·施瓦兹鲍姆,《美国娱乐周刊》

“月光下没完没了的船板之战和海盗亡魂,多么单调又重复的盛大场面。”——米克·拉萨尔,《旧金山纪事报》

“跟迪士尼乐园停车场爆满的日子一样没劲。”——肯尼斯·图兰,《洛杉矶时报》

系列续集

《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上映后大获成功,因此该片衍生成系列电影,截至2017年5月又陆续拍了四部续集,分别为《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2006)《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2007)《加勒比海盗4:惊涛怪浪》(2011)和《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2017)。

2013年,拍完该系列的第4部后,《加勒比海盗系列》获得了第39届人民选择奖的最受粉丝欢迎电影系列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