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电影院》(意大利语:Nuovo Cinema Paradiso)是一部于1988年上映的意大利彩色剧情片,由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菲利普·诺瓦雷、萨瓦特利·卡西欧、雅克·贝汉、马克·莱昂纳蒂主演。该片时代背景始于二战末期,讲述生活在意大利西西里小镇的8岁男孩托托和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员阿尔弗雷多,因电影而结成忘年交,长大后的托托在阿尔弗雷多的鼓励下远离家乡外出闯荡,后来成为知名导演的故事。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天堂电影院的:剧情概要、角色与演员、制作背景、幕后故事、电影配乐、叙事手法、主题特色、公映情况、衍生作品、影响评价、主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天堂电影院

英文名

Cinema Paradiso

原文名

Nuovo Cinema Paradiso(意大利)

别名

星光伴我心(中国香港)

最高票房

1580万美元(截至2021年7月全球累计票房)

语言

意大利语

影片片长

123分钟(国际公映版)

导演

朱塞佩·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

主演

菲利普·诺瓦雷(Philippe Noiret)

编剧

朱塞佩·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

制片人

Franco Cristaldi

摄影

布拉索科·朱拉托(Blasco Giurato)

剪辑

马里奥·莫拉(Mario Morra)

服装

比阿特丽斯·博尔多(Beatrice Bordone)

化妆

莫里齐奥·特兰尼(Maurizio Trani)

美术

安德烈·克里斯提(Andrea Crisanti)

制片公司

意大利克里斯托蒂电影公司

发行公司

Radiotelevisione Italiana(意大利)

上映时间

1988-11-17(意大利)

简介

《天堂电影院》是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第二部剧情长片,也是其“时空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另外两部作品分别是《海上钢琴师》和《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该片于1988年获得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1990年获得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天堂电影院》于1988年11月17日在意大利上映,于2021年6月1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概要

夜晚,生活在罗马的意大利知名电影导演萨瓦托(雅克·贝汉 饰)回到家中,女友转告他的母亲玛莉亚(普佩拉·玛奇奥 饰)打来长途电话,告知一个叫阿尔弗雷多的人去世的消息,希望萨瓦托赶回家乡参加葬礼,他听闻后难以入眠并回想起许多往事。

萨瓦托的家乡是位于西西里的一个叫吉安加的小村镇,那里在二战末期因远离战争而成为世外桃源。镇上有一家门庭若市的天堂电影院,是小镇居民们唯一的娱乐兼社交场所。

萨瓦托当时只有8岁,人们都叫他托托(萨瓦特利·卡西欧 饰)。托托也是天堂电影院的常客,他不仅爱看电影,还对电影放映技术非常着迷,常常溜进放映室里与放映员阿尔弗雷多(菲利普·诺瓦雷 饰)攀关系,一来二去他们结成了忘年交。

阿尔弗雷多对父亲参战牺牲的托托视如己出,然而却不肯传授电影放映技术,他认为当放映员不是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不愿托托像自己一样被困在狭小而又简陋的放映室里,但年幼的托托却无法理解他的苦心。

几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中年男人和小学生们一起参加五年级考试,其中包括阿尔弗雷多,他无法独立完成试卷,向坐在附近的托托求助。托托以手势向阿尔弗雷多表示要他传授自己电影放映技术,才肯告知正确答案,阿尔弗雷多欣然应允,而在考试结束后也没有食言。

一天,天堂电影院因一部热映的电影而观众爆满,好心的阿尔弗雷多利用放映机后面的玻璃板给没买到票的人们在广场上投射免费的露天电影,不料却因机器故障而引燃胶片并导致火灾。人们吓得四散奔逃,只有个子小小的托托奋不顾身冲进火场,他用尽全力把双眼被严重灼伤的阿尔弗雷多从楼上的放映室里拖拽出来。

不久后,因买足球彩票中大奖而暴富的奇奇欧(恩佐·卡拉瓦勒饰),在天堂电影院的废墟上重建了一家规模更大的电影院,托托代替失明的阿尔弗雷多成为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员。阿尔弗雷多告诫托托,当放映员只是暂时性的工作,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学业。

几年过去了,托托(马克·莱昂纳蒂 饰)长成了清秀少年,他与美丽的富家女艾莲娜(阿格妮丝·那诺 饰)相爱。艾莲娜随后与家人迁居巴勒摩并在那里上大学,入伍当兵的托托给她写了不少信但都因查无此人而被退回,二人从此失去联络。

又是几年过去了,退伍的托托回到家乡后重拾放映员的老本行,但因遭受失恋的打击,他迷茫而又颓废。阿尔弗雷多鼓励托托再次离家去外面闯荡并在临别前告诉他,如果闯不出名堂就不要回来见自己。

萨瓦托从回忆回归现实,重返阔别30年的家乡,在阿尔弗雷多的葬礼上,他重遇昔日的雇主奇奇欧,得知因为经济不景气以及在电视机、录像带行业的冲击下,天堂电影院早已在6年多以前停止营业。几天后,托托与小镇居民们共同见证了破败的天堂电影院再次化为废墟,政府买下了那块地修建停车场。

阿尔弗雷多的妻子安娜交给萨瓦托一个盒子,里面装有一部阿尔弗雷多精心剪辑的3分钟短片,由在保守的年代从若干部电影中删减的吻戏片段组成。阿尔弗雷多曾告诉萨瓦托(童年托托)这些胶片由自己代为保管,观赏着这份迟来的礼物,萨瓦托情不自禁热泪盈眶。

角色与演员

主要角色

演员

角色简介

阿尔弗雷多(Alfredo)

菲利普·诺瓦雷(Philippe Noiret)

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员

萨瓦托/托托(Salvatore 'Totò' Di Vita)

童年时期:萨瓦特利·卡西欧(Salvatore Cascio)

青年时期:马克·莱昂纳蒂(Marco Leonardi)

中年时期:雅克·贝汉(Jacques Perrin)

意大利知名电影导演

玛莉亚(Maria Di Vita)

青年时期:安东内拉·阿蒂利(Antonella Attili)

老年时期:普佩拉·玛奇奥(Pupella Maggio)

萨瓦托/托托的母亲

艾莲娜(Elena Mendola)

青年时期:阿格妮丝·那诺(Agnese Nano)

中年时期:布丽吉特·佛西 (Brigitte Fossey)

萨瓦托/托托的初恋情人

奇奇欧(Spaccafico)

恩佐·卡拉瓦勒(Enzo Cannavale)

新天堂电影院的老板

阿代尔菲奥神父(Father Adelfio)

莱奥波多·特里耶斯泰(Leopoldo Trieste)

萨瓦托/托托家乡的神父

制作背景

灵感来源

朱塞佩·托纳多雷创作《天堂电影院》的初衷,是想拍摄一部关于宣告传统的电影院和普通电影生产方式终结的电影。托纳多雷曾在家乡的电影院做过放映员,但家乡最古老的电影院在他21岁那年关闭,在帮助老板拆掉放映室里的设备的几天时间里,托纳多雷萌生了要用电影讲述这个故事的创作欲望。

剧本创作

《天堂电影院》是一部半自传性质的电影,托纳多雷年少时热衷戏剧创作和摄影,直到16岁时转而对电影产生兴趣,开始尝试参与纪录片的制作,之后他长时间从事与纪录片相关的工作并走上导演之路,而托托则是托纳多雷的化身,他对电影的热爱以及用摄像机捕捉生活细节的情节都是以导演本人的人生经历为创作蓝本。

剧本中的许多情节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妇人在影院里边看电影边哺乳孩子的情节,来自托纳多雷的观影经历。神父提前观影时看到接吻或“不得体”的画面用摇铃发出信号,提示放映员剪掉的情节,是做放映员的朋友告知托纳多雷的。阿尔弗雷多利用放映机后面玻璃板的投射给广场上的人们放映露天电影的情节,则是从托纳多雷本人的放映经验中得来的。

主创与选角

当年尚未成名的托纳多雷以《天堂电影院》的剧本,成功打动两位电影界的重量级人物加盟该片。一位是法国知名演员菲利普·诺瓦雷,他3年内的档期都已排满,但看完剧本后泪眼朦胧,立刻答应出演。另一位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他也是读完剧本后即刻推掉电影《烽火异乡情》的配乐工作,着手为《天堂电影院》进行创作。

托纳多雷从西西里当地的几个村子里挑选出40个孩子,最终确定由灵气十足的萨瓦特利·卡西欧来出演童年托托。

中年托托的人选在电影开拍后也没有确定下来,直到拍摄该部分戏份2天前才确定由雅克·贝汉出演。因时间紧迫,托纳多雷打电话通知贝汉自带衣服进组。

天堂电影院

三个托托的扮演者长相各不相同,制片人问托纳多雷,有什么共同点能让观众把他们联系起来。托纳多雷回复:“少年托托的眼神。”(指三人对电影本真、纯粹的热爱)

拍摄与取景

影片的取景地在托纳多雷的家乡西西里岛,他花了4个月时间,不停辗转于6个不同的小镇,拍摄出展示吉安加村背景的一系列镜头。

影片的中心场景,即天堂电影院所在的广场位于西西里的阿德里亚诺小镇,是托纳多雷勘查了无数的景点后确定下来的。托纳多雷曾设想在此之上重建一家老电影院,但因意大利制片方担心预算太多,最终未能如愿。

幕后故事

拍摄花絮

朱塞佩·托纳多雷问童年托托的扮演者萨瓦特利·卡西欧对电影有什么看法,他回答:“我从没去过电影院,我以为那是个大电视机。”正因为卡西欧自然流露出对电影的好奇心,托纳多雷也想尽办法让他相信,拍电影就是做游戏。

拍摄阿尔弗雷多失明后的戏份时,菲利普·诺瓦雷需要在大热天把眼睛蒙上,尽管他感觉到非常不舒服但还是坚持拍摄了多日。

片尾的接吻蒙太奇片段出现前,有一个放映员放电影的镜头,这个放映员由导演托纳多雷客串,他还亲自剪辑了这段戏。中年托托的扮演者雅克·贝汉在排练中第一次看到该片段时受到了触动,恰好被托纳多雷用摄像机记录下来,最后纳入成片之中。

片中天堂电影院重建后,重新安装的放映机是模仿维多利亚四世时代的风格,由意大利米兰的Cinemeccanica S.p.a手工制作完成。

离世主创

《天堂电影院》的主创中已有多人离世。2006年11月23日,阿尔弗雷多的扮演者菲利普·诺瓦雷在法国巴黎因病去世,享年76岁;2020年7月6日,该片配乐执导埃尼奥·莫里康内在意大利罗马的一家私人诊所内去世,享年92岁;2022年4月21日,出演中年托托的法国导演、演员及纪录片制作人雅克·贝汉去世,享年80岁。

电影配乐

埃尼奥·莫里康内与朱塞佩·托纳多雷合作了“时空三部曲”,《天堂电影院》是其一生参与的400多部电影配乐作品中的代表作。片中的故事主要发生在西西里岛,莫里康内的配乐以古典音乐为主,音乐风格偏向欧洲古典浪漫主义,令观众在欣赏音乐时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地中海地区,同时配乐还与电影融为一体,将观众成功带入到男主角丰富童稚而又充满心酸的回忆世界中。

《天堂电影院》的原声大碟共包含15首电影配乐,每一首都是独具匠心。如主题音乐《Cinema Paradiso》作为电影的首尾主旋律,起到承接男主角现实与回忆的作用,首段的钢琴和尾段的提琴分别引领弦乐群,逐步展开旋律,用于表现少年的青涩和壮年的磨砺。

天堂电影院

影片的第一主题是阿尔弗雷多和托托亦父亦友的关系,《ToTo and Alfredo》这段配乐将二人的关系具化到乐器的使用上,他们像大小提琴的合奏般交织在一起,令观众通过音乐感受到阿尔弗雷多就是托托心目中的父亲;托托和艾莲娜的感情则是影片的第二主题,在《love theme》这段配乐中,莫里康内则运用长笛、黑管和小提琴这三种乐器来表达爱情的刻骨铭心。

叙事手法

《天堂电影院》同时采用了蒙太奇和倒叙两种叙事手法,而影片的叙事线索也有两条,一是中年托托的回忆,二是托托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这两条线索在影片中交替出现。

一方面,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通过蒙太奇手法巧妙连接电影和现实两个世界,以一个个看似不连贯但实则本质类似的镜头展示有关天堂电影院的回忆,同时也讲述了影片的主题,即托托心中的电影梦以及电影对他一生的影响,并以托托的成长史贯穿起宏大庞杂的叙事意图。

另一方面,影片还运用倒叙的手法,以回忆为线索,辅之以小场景、小片段拼凑而成。如托托用试卷答案与阿尔弗雷多做交易而学会电影放映技术以及他冲进火场救出受伤的阿尔弗雷多等情节,这些在成年托托回忆中出现的片段进行叠加重合,从而完成对影片温馨氛围的打造。

主题特色

 《天堂电影院》以纪录片的手法讲述了一个苦孩子成长为知名导演的人生历程,同时这部电影也带有明显的“迷影”特征,影片通过描绘以托托为代表的迷影群体,以最质朴的视角展示了普通人对电影不输专业人士的热爱与迷恋,同时也展示了电影的发展史、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习俗的变化,重温并回忆了电影的黄金时代。

欧美电影简史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有意弱化了战争在影片中的分量,主要以电影艺术与电影科技的发展来表现时间线,《天堂电影院》被他打造成一部欧美电影简史。片中放映电影的情节,体现了意大利电影审查制度的变化以及时代的变迁。神父提前观看审核电影、摇铃示意放映员剪掉接吻等镜头发生在1940年代,而重建的天堂电影院开业后,放映的第一部影片是1951年的意大利电影《安娜》,这部电影中的接吻镜头得以保留。

片中还涉及胶片迭代的背景。电影胶片发明之初,采用的是硝化纤维胶片,这种类型的胶片高度易燃,而这正是导致阿尔弗雷多双目失明和天堂电影院失火的主要原因。1948年,柯达公司推出了醋酸酯安全片基胶片,让胶片从此脱离易燃物的行列。影片中对应的情节是青年托托拿着火柴向人们展示胶片不会再被点燃,一旁的阿尔弗雷多感叹“进步总是来得太迟”。

天堂电影院的两次倒塌则展示电影业的兴衰。在没有电视剧和录像带的年代,看电影几乎是人们唯一的文化娱乐项目,不但培养出一批电影至上的集体影迷,电影院更成为他们情感与精神的寄托,当天堂电影院第一次因火灾而化为废墟时,小镇居民们无比忧伤。而天堂电影院的第二次衰败则有所不同,随着电视机和录像带的普及,人们对看电影失去了兴趣,电影业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衰亡危机。

老片和彩蛋

随处可见的经典电影元素,让《天堂电影院》成为不折不扣的迷影作品。《天堂电影院》中出现了超过30部老电影的片段,既有喜剧大师查理·卓别林的电影《击倒》,意大利现实题材电影《大地在波动》《波河上的磨坊》等,还有碧姬·芭铎主演的《上帝创造女人》之类娱乐化的作品,体现了当时西西里观众的观影口味以及电影雅俗共赏的特性。

天堂电影院

此外,片中还埋有多处电影彩蛋。母亲牵着童年托托的手走过废墟时,墙上贴着《乱世佳人》的海报,呼应的是阿尔弗雷多曾形容托托的父亲长得像该片男主角克拉克·盖博的情节。中年托托时隔30年回家,看到母亲精心维持着自己房间的原貌,墙上挂着电影《白酋长》的剧照,该片主演莱奥波多·特里耶斯泰则在《天堂电影院》中出演神父一角。而片尾3分钟的吻戏蒙太奇短片,不但是阿尔弗雷多和托托友谊的见证,更是迷影情结的直接展现。

公映情况

三个版本

《天堂电影院》最初的导演剪辑版是173分钟,但因内部试映反响不佳,朱塞佩·托纳多雷在制片方的要求下删减将近20分钟的戏份,完成了一部155分钟的影院公映版,但该版本的公映效果不够理想,仅上映一周便被撤回,托纳多雷第三次进行剪辑,诞生了后来为他带来奖项与赞誉的123分钟的最终国际公映版(国际公映修复版时长124分钟)。

2000年,托纳多雷推出了173分钟的导演剪辑版,比123分钟的国际公映版多出的50多分钟戏份,主要讲述艾莲娜的母亲反对她与托托的恋情、当年阿尔弗雷多用谎言拆散了打算私奔的托托与艾莲娜,以及中年托托和昔日恋人重逢的情节。然而导演剪辑版不如院线公映版受欢迎,有些影迷认为中年托托和艾莲娜不应该再见面,而两人之间发生肉体关系的戏份更是令人难以接受。

关于《天堂电影院》的三个版本,哪个更完美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托纳多雷从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但他曾在访谈中提到,当时自己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为了顺应电影市场需求不得不做出妥协。

发行票房

《天堂电影院》于1988年11月17日在意大利首次上映,随后的30多年中,该片陆续在法国、加拿大、芬兰、匈牙利、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

距离首次上映33年后,《天堂电影院》引进中国内地。在影片正式公映前,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于2021年5月27日(他的生日当天),特意录制问候视频并亲手撰写了一封信向中国的观众表达谢意。该片于2021年6月1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此次上映的版本是124分钟的国际公映修复版,最终票房收入近2000万元。

衍生作品

2022年8月,媒体报道朱塞佩·托纳多雷在开发《天堂电影院》的剧集版本(共6集),由他继续担任编剧和导演。该剧讲述与影版相同的故事,但会对剧情进行扩展并增加不同的叙事线索。剧集有望在一家美国流媒体平台上线,预计于2023年播出。 

影响评价

影响

1988年,朱塞佩·托纳多雷带着123分钟版本的《天堂电影院》参赛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但因当时的电影节主席给予了影片糟糕的评价,该片从电影节撤回,引起了舆论热议。托纳多雷随后又带着《天堂电影院》转战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该片被安排在最后一天展映,他已经提前买好了回家的票,但意外的是这场展映非常顺利,观众的喝彩声持续不断。在两三天的时间里,电影版权就卖到了二三十个国家,该片还获得第4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包括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奖项在内,《天堂电影院》共获得25个奖项和32项提名,重要奖项还有于1990年获得的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以及于1991年获得的第4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包括最佳非英语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在内的5项电影类奖项。

2015年,英国《Time Out》杂志邀请包括朱丽叶·比诺什、希里安·墨菲在内的73位演员评选他们认为最好的电影,随后总结出一份“演员心目中最佳电影top100”榜单,《天堂电影院》排名第4位。

2018年,英国广播公司BBC邀请来自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的209位影评人(其中45%是女性),评选出“影史最伟大的100部外语电影”,《天堂电影院》排名第26位。

评价

《天堂电影院》自公映后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截至2022年11月9日,该片在美国电影网站IMDb的“电影Top250”排行榜中,排名第52位;在中国豆瓣网的“豆瓣电影Top250”排行榜中,排名第51位。

《天堂电影院》在中国内地上映后,获得了影迷和媒体的好评。有资深影迷表示,有生之年能在大银幕看到这部电影是“人生幸事,每个热爱电影的人都在其中感到慰藉与治愈。”

1905电影网评价:电影《天堂电影院》是大师级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时空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导演将对胶片和电影的真挚情感寄托于“天堂电影院”中,书写了一封献给电影的隽永“情书”。时隔33年,它经过画质修复,再现大银幕,引得众多热爱电影的观众们激动万分。影片没有过多的华丽渲染,真实地讲述着男主托托的一生,将托托童年、初恋、梦想到对故乡的怀念,娓娓道来,正是这一点点流露的情感最打动人。

天堂电影院

时光网评价:《天堂电影院》并不是一部适合在生活一帆风顺时看的电影,因为时长太长而且节奏太慢,也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它更适合在失意的时候,独自一人去感受里面一个接一个轻轻敲击在心上的细节和温情瞬间,一直汇聚到影片结尾那段经典的接吻蒙太奇出现,然后让你哭到不能自已,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哭什么。

大众点评(截至2022年11月9日)

网站

评分

人数

链接

豆瓣网

9.2/10

650176

时光网

8.8/10

18000

烂番茄

97/100

50000+

IMDb

8.5/10

260639

主要荣誉

年份

奖项

提名人

获奖情况

1989

第42届戛纳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

朱塞佩·托纳多雷

提名

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大奖

获奖

1990

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外语片

获奖

1991

第1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最佳外语片

提名

第44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

最佳非英语片

获奖

最佳男主角

菲利普·诺瓦雷

最佳男配角

萨瓦特利·卡西欧

最佳原创剧本

朱塞佩·托纳多雷

理查德·埃帕卡

瓦娜·波利

最佳原创电影配乐

埃尼奥·莫里康内

最佳导演

朱塞佩·托纳多雷

提名

最佳摄影

布拉索科·朱拉托

最佳剪辑

马里奥·莫拉

最佳艺术指导

安德烈·克里斯提

最佳服装设计

比阿特丽斯·博尔多

最佳化妆师

莫里齐奥·特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