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湾》(The Cove)是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里克·奥巴瑞担任旁白的美国动物保护纪录片,讲述了一群动物保护人士冒险进入日本太地町海湾,记录下日本人大量屠杀海豚的血腥场面,并将之公之于众的故事。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海豚湾的:影片剧情、人物介绍、纪录片制作、音乐原声、主题和亮点、上映与票房、获奖情况、影片影响、作品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海豚湾

英文名

The Cove

别名

海湾、海湾屠场、海湾峡谷、The Rising

导演

路易·西霍尤斯 Louie Psihoyos

主演

路易·西霍尤斯 (Louie Psihoyos)

编剧

马克·蒙雷 (Mark Monroe)

制片人

宝拉·迪普雷·佩斯门 (Paula DuPré Pesmen)

上映时间

2009年8月7日(美国)

上映地区

美国、英国、日本等

首播时间

2009年10月22日

语言

英语、日语

画面色彩

彩色

纪录片类别

动物保护

出品公司

海洋保护协会(Oceanic Preservation Society)

发行公司

Netflix、狮门娱乐

单集长度

92分钟

简介

影片于2009年4月25日在美国首映,同年8月7日正式上映。截至2023年4月13日,该片全球票房收入为118.74万美元。2010年,《海豚湾》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奖。该片呼吁采取行动,停止大规模捕杀和捕获海豚,改变日本的捕捞方式,并向公众宣传和教育圈养海豚以及食用海豚肉导致汞中毒的危险。

影片剧情

里克·奥巴瑞曾是一名成功的海豚驯养师,他以此收获了金钱和名声。但他驯养的一只海豚在他怀里自杀让他幡然悔悟,他决定拯救海豚。里克的行踪出现在全球各地的海洋馆和水族馆,设法营救海豚。他的举动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导致多次被捕。

世界上很多海洋馆和水族馆的海豚都来自于日本的太地町,每年9月开始,日本渔民拦在海豚迁徙的路上,用噪声制造一道声墙,将海豚驱赶到岸边,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海豚驯养师挑选,余下的海豚被驱赶到隐蔽的U型海湾内杀掉,以鲸鱼肉的名目出现在餐桌上。官方的鲸类保护组织形同虚设,多家世界知名媒体前往日本拍摄海豚的悲惨境遇,遭到了日本方面的拒绝,纷纷铩羽而归。围猎海豚的区域设有路口、流动巡逻,像军事禁地一样严密防守。

在一次动物保护会议上,里克·奥巴瑞结识了电影导演路易·西霍尤斯。两人计划拍下海豚被屠杀的场面,曝光日本人屠杀海豚的恶行。西霍尤斯找来好莱坞道具师,把摄像机伪装成岩石,找来潜水员以及当过兵的摄影师。准备好一切之后,西霍尤斯一行来到太地町。他们的到来,受到了日本方面的严密监视,有警察询问他们的行踪和目的,也有渔民跟踪。他们只能夜里行动,兵分两路,西霍尤斯吸引跟踪者,其余人潜入被严控死守的海湾,偷偷把录音摄像设备放在合适位置。

早上,日本渔民来到海湾。无数的海豚被驱赶到海湾之内,渔民乘船围猎海豚。他们用长矛刺杀海豚,屠戮每一条挣扎的生命,没有一个幸存者。海豚的悲鸣响彻峡谷,碧绿的海水被染成红色。屠杀行为从9月持续到次年3月,每年大约有23000条海豚被杀死。捕捉、售卖、驯养、展览、杀戮海豚已经形成了一个拥有着巨大利润的行业,每年收入可达几十亿美元。日本的海豚博物馆等商业组织作为运营商,与政府和渔民一道建造了这个行业的源头,瓜分着利益。

在国际反捕鲸协会上,日本官员振振有词地向记者讲述他们捕猎技术的进步。里克·奥巴瑞胸前挂一个一直循环播放《海豚湾》纪录片的电视机,踏进会场,走到各国代表面前做着无声的抗议。他要揭露日本人的虚伪,曝光他们对海豚的恶行,以唤起人们的悲悯之心,保护海豚。

人物介绍

人物

人物介绍

海豚湾

里克·奥巴瑞(Rick O'Barry)

《海豚湾》的发起人和故事的讲述者,海洋保护协会联合创始人,原是世界知名的海豚训练师,他喂养的一只海豚在他怀里自杀让他幡然醒悟,决定投身到拯救海豚的行动中

海豚湾

路易·西霍尤斯(Louie Psihoyos)

《海豚湾》的导演,原是《国家地理》的摄影师。他对于环境保护以及野生动物问题也非常关心,与里克·奥巴瑞结识后,两人组织了“秘密 OPS”团队,联手打造了这部纪录片

海豚湾

西蒙·哈金斯(Simon Hutchins)

“秘密 OPS”团队成员,加拿大空军技师,为摄制组制作特殊的摄像装备

海豚湾

曼迪-雷·克鲁克谢克(Mandy-Rae Cruikshank)

“秘密 OPS”团队成员加拿大自由潜水女冠军,可下潜进入70米深水域,能在不借助水中呼吸器的情况下,屏息6分半钟,负责将录音设备放置到太地町屠杀海豚的水域海底

海豚湾

克科·克拉克(Kirk Krack)

“秘密 OPS”团队成员,自由潜水教练,曼迪-雷·克鲁克谢克的丈夫,与妻子一起将录音设备放置到海底

海豚湾

哈迪·琼斯(Hardy Jones)

海洋保护组织 BlueVoice.org 的创始人,致力于保护鲸鱼、海豚等海洋生物

纪录片制作

创作背景

里克·奥巴瑞原是世界顶级的海豚驯养师。19世纪60年代,他驯养了5只海豚表演,拍摄以海豚为主角的电视剧均获得了成功。但奥巴瑞渐渐发现,海豚是种有自我意识的动物,他最喜欢的海豚“凯茜”日渐沮丧,并在某天选择了在他怀里自杀。这让奥巴瑞意识到圈养海豚是个错误,他决定拯救海豚,毁灭人类以海豚谋利的行业,并多次在世界各地有海豚围捕场的地方,因剪断铁丝网释放海豚而被捕。他在日本太地町见到了屠杀海豚场面,秘密拍摄了下来寄给西方媒体,让更多人能知道真相,但他的潜伏行为也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奥巴瑞成立“拯救日本海豚”的组织,他的两名同事因为参与保护海豚运动而惨遭毒手。

前期调查

2005年,在一次世界海洋哺乳动物专家的座谈会上,奥巴瑞认识了路易·西霍尤斯。西霍尤斯曾担任《国家地理》等杂志的纪实摄影师,也是“海洋保护组织”(OPS)的执行理事,他得知了日本屠杀海豚的事情后,就想把这个秘密拍出来公之于众。两人到日本拍摄,经历了警察盯梢、盘问,渔民威胁,西霍尤斯曾与当地政府谈判,希望官方能允许他们拍摄,但政府却给他们在地图上标明了禁区,但这却更加坚定了他们拍摄真相的决心。因此,在OPS的幕后资助人吉姆·克拉克(Jim Clark)的资助下,西霍尤斯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

团队组建

西霍尤斯的朋友曼迪-雷·克鲁克谢克是加拿大自由潜水女冠军,她的丈夫克科·克拉克也是自由潜水高手,他们负责潜入水下安装摄像机和收音器。西霍尤斯过去的一个摄影助理是好莱坞特效公司的人员,帮助他制作了伪装成岩石的摄像机。前加拿大空军技师西蒙·哈金斯为摄像机提供高效率的动力系,以及装有高清摄像机的遥控飞机。还有许多各领域的专家朋友提供了专业装备器材方面的帮助,包括高级军用热像仪和不同的夜视摄像机、迷彩服等。另外有一个队员专门负责通过用各种方式,包括坐火车、坐汽车、坐公交去找DHO或者UPS(联邦快递)将录像带送到美国。

拍摄过程

从2005年开始,该片拍摄历时三年多,摄制组7次去到日本太地町。他们到达太地町的第一天,就被警方严密监控,所有行动都只能在夜色的掩护下秘密展开。摄制组采用偷拍手法,在深夜穿着迷彩服、脸上涂抹迷彩纹潜入太地町的捕鱼现场,他们一边躲避警察以及巡逻员,一边在山坡上和海底安装摄影、录音器材,甚至有几次差点被发现。每次拍摄到了宝贵的画面,就必须尽快安排录像带离开日本。他们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真实地记录了日本方面不愿意让外界了解的捕杀海豚的秘密。

后期剪辑

摄制组的拍摄记录大约有40个小时,西霍尤斯花了一年半时间把其中血腥的场面剪到17分钟。由于其中一些镜头太血腥,担心吓坏观众,最后真正引用到纪录片里涉及屠杀的场景只有不到3分钟,而且是“最不血腥”的。片中还插入了一些影像资料,例如1956年在日本的九州岛水俣地区,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汞中毒,然而这背后是智索公司和日本政府暗中达成协议,往水俣的海里倾倒工业废料长达12年。同时,片中还有一些很美好的画面,例如潜水员曼迪-雷·克鲁克谢克在海中和海豚偶遇共舞的一幕,让观众感到生命的美好以及内心的平和。

幕后花絮

里克·奥巴瑞每次进入太地町都要伪装好,一次甚至穿着裙子、涂了口红、戴上假发。

这是路易·西霍尤斯第一次执导电影。

路易·西霍尤斯曾与日本渔业部门的一名副部长谈及有毒海豚肉在市场上流通时,对方辩解说自己只负责食品防御安全,不管辖食品安全。

在2010年奥斯卡的颁奖礼上,导演路易·西霍尤斯举着一块抵制屠杀海豚的牌子说:“直到这些海豚不再被屠杀,我才真正获得了奥斯卡奖。

音乐原声

曲目

作曲

曲目

作曲

The Cove

J. Ralph

We Tried to Do the Story Legally

J. Ralph

The Little Town With a Really Big Secret

OPS

Anywhere In the World My Phone Will Ring

Dolphins & People

A Classic Drive

Taiji

A Conscious Breath

The Nail That Sticks Up Must Be Pounded Down

Joji

IWC

Private Space

Mercury

Activists or Inactivists

A Sunday Spent Watching Rocks

Dolphins & Mandy

Encounter With the Fishermen

A Portable DNA Lab / Chiso Minimata

Dante Magic

Planting the Hydrophones

Wakayama Prefecture

The Least Perspicacious Onlookers

Full Orchestra

Killed In the Face

Dolphins & People (Reprise)

Dolphins & Ric

音乐原声信息来源

主题和亮点

环保主题

影片开始,画面中是一个貌似热爱海豚的小镇,到处是与海豚有关的物件,如海豚壁画、海豚花纹等,而随着影片的推进,画面中则是人们看海豚表演,以及屠杀海豚和吃海豚肉等肆意妄为的活动。影片通过这样的画面对比,对捕杀海豚的残酷行为进行了强烈的斥责。《海豚湾》真实记录了日本捕杀海豚的过程,狭小的海湾里,海水被鲜血染红,海豚在哀鸣,这些画面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影片用这样的方式对日本太地町地区屠宰海豚事件进行抗议,以此唤起人们对海洋保护事业的关注,激发人们参与到保护海洋环境的运动中来。

拍摄手法

《海豚湾》使用真实记录的拍摄手法,将海豚湾地区发生的悲惨事件全面、真实地呈现出来。除传统纪录片的跟拍外,采用了大量非正常拍摄,譬如影片两次以偷拍的方式拍摄了日本警察对路易·西霍尤斯进行询问的片段。这种运用于新闻摄影的手法给予了纪录片更多的真实感。画面语言上,延时镜头多次出现,如:海豚加工厂的熙熙攘攘、日月的升降,都体现出来时间变化的快速。从拍摄手法来看,《海豚湾》通过一些长镜头的使用,对渔民捕杀海豚的全过程进行了完整记录,使得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更加清晰。加之,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镜头,不仅表达事实更加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最为明显的是其中的海岸上的探照灯为深入拍摄以及剧情的推动埋下了深刻的伏笔。

解说方式

影片以里克·奥巴瑞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解说,将其自己和队员的切身体验作为解说对象串联了整部影片。 第一人称的解说方式不仅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而且通过主人公的亲身讲述也增强了本片的真实感、可信性和感染力。 “海豚的每次呼吸都是有意识的,所以,当生命变得无法忍受时 ,它们会选择不再呼吸来结束生命 。我眼睁睁地看着凯西游到他的臂膀里 ,直视着他的眼睛 ,深深呼出一口气就不再呼吸了。”通过里克·奥巴瑞的这段解说 ,传达出了其对过去行为的无比忏悔。正是他的醒悟 ,构成了故事发展的原动力。

悬念设置

影片没有采用传统纪录片平铺直叙的创作方式,而是通过营造一系列的悬念,调动观众的兴趣,增强了可看性。导演西霍尤斯将这个揭露真相的过程,转化成一个充满悬疑气氛的叙事文本,通过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向观众展现了这场血腥的屠杀。影片开始时,导演介绍太地町是个拥有秘密的小镇,勾起人们窥视的欲望,使得观众的情感和精神很快兴奋起来。影片开场采用间谍片式手法,秘密地潜入被禁止进入的私人领地 ,采用暗拍、偷拍和红外线设备拍摄等方式,音乐紧凑 、画面晃动,无形中暗示了此次活动的危险性,给影片构成了极大的悬念,将观众的兴趣迅速地调动了起来。随着叙事的展开,类似的悬念不断积累、制造,一个悬念解开,另一 个悬念跟上——摄制组与警察的对峙、渔民的威胁 、不同看法的争论等等,影片高潮迭起,紧紧抓住观众的心,从而引起镜头内外的共鸣。

上映与票房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上映时间

美国

2009年4月25日

(纽波特海滩国际电影节 首映)

美国

2009年7月31日(限时)

2009年8月20日(正式上映)

加拿大、英国

2009年7月31日

澳大利亚

2009年8月20日

新西兰、新加坡

2009年8月27日

法国

2009年9月30日

芬兰

2009年10月9日

韩国

2009年10月29日

日本

2009年10月21日(东京国际电影节)

日本

2010年7月3日

参考资料

该片原定在2010年6月下旬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上映,但由于遭到右翼团体骚扰及太地町渔民的强烈抗议,被迫停止放映。之后,日本律师联合会以及包括记者、电影导演在内的55人联名发表反对停映的声明,指出“言论自由应该受到保护”,该声明被递交给了发行公司及各大影院。发行公司宣布《海豚湾》将从7月3日起在日本22家影院陆续上映。但在7月2日,日本右翼团体组织成员在发行公司社长的住所前叫骂,并举横幅使用高音喇叭抗议。上映后,横滨、京都等几家影院相继受到骚扰和威胁。

票房信息

截至2023年4月13日,该片全球票房收入为118.74万美元。

获奖情况

年份

奖项来源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10年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纪录长片

《海豚湾》

获奖

美国电影剪辑师工会奖

最佳剪辑纪录片

广播电影评论协会奖

最佳纪录长片

美国导演协会奖

纪录类最佳导演

路易·西霍尤斯

2009年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观众选择奖

《海豚湾》

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纪录片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纪录片

佛罗里达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纪录片

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

最佳纪录片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最佳纪录片

卫星奖

最佳纪录片

《海豚湾》

提名

获奖情况信息来源

影片影响

各方回应

2010年,影片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后,太地町所在的和歌山县水产合作社社长水谷表示,影片获奖是令人遗憾的,当地的海豚捕捞活动是在政府许可下合法、正当进行的。饮食习惯多种多样,应该对地区传统进行了解,并且要有相互尊重的精神。

针对片中一个从太地町发出的箭头指向有海豚馆的国家的场景,有人觉得有误导性。海洋哺乳动物公园和水族馆联盟的执行董事玛丽莉·梅纳德( Marilee Menard )表示,纪录片歪曲了世界各地大多数有海豚的动物园和水族馆都在饲养这些动物,海豚可以活到30岁或40岁,一些圈养的海豚确实曾经是野生的,但超过65%都是在那里出生的,大多是人工饲养的。

社会影响

当《海豚湾》进入到传播环节后,它在全球范围内所带来的反响远远超过创作者的预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尤其是在日本,因影片引起的政治、文化、军事、教育等各领域的关注和改变都将《海豚湾》变成了一个全球性话题,并由此带来了对“民族主义”“舆论自由”“意识形态”“文化冲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探讨。

《海豚湾》上映后,太地町政府在社会压力下,被迫放生数以万计的海豚,仅保留少数的表演豚。反捕鲸团体的活动频发,在当地活动的反捕鲸活动家人数从2009年的2位数左右,激增为2010年的150人,之后也一直呈现出增加趋势,迫使太地町暂停捕杀海豚的活动长达九年。

作品评价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评分人数

时光网

8.7/10

8235

豆瓣

9.3/10

352638

猫眼

8.9/10

370

IMDB

8.4/10

50256

烂番茄

爆米花指数:94%

25000+

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13日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海豚湾》是年度最佳纪录片之一,它以令人信服的方式论证了日本大规模捕杀海豚是残忍和不必要的行为,呼吁人们采取行动阻止日本人屠杀海豚。——影评人 罗伯特·罗滕(Robert Roten)《Laramie Movie Scope》

《海豚湾》披露的事情让人沮丧,它让观众知悉了残酷的真相,让人们想要帮助这一事业,它值得尽可能多的观众观看。——影评人 大卫努赛尔(David Nusair)《Reel Film Reviews》

《海豚湾》是一部大胆、迷人、引人入胜且剪辑精良的纪录片。它以大量屠杀海豚的血腥镜头在结尾处达到顶峰,生动且让人生畏,它揭露了一个严酷的现实,需要在没有任何掩饰的情况下暴露给世界各地的每个人。—— 影评人 阿维·奥弗(Avi Offer)《NYC Movie Guru》

负面评价

导演具有讲故事的技巧并且擅长幕后制作,但就纪录片而言,《海豚湾》还可以表现得更加残酷和深刻。—— 影评人琥珀·威尔金森(Amber Wilkinson)《Eye For Film》

《海豚湾》是一部高科技惊悚片的准纪录片,具有宣传风格,但技巧过多,缺乏事实。—— 乔·摩根斯坦(Joe Morgenstern)《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