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82年2月4日,杨国夫同志病逝于北京。
人物生平
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
1928年1月,他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任大别山区地下党组织秘密交通员,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初,任红军游击队分队长、特务队队长。
1930年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五团一营连长。
1932年3月起,先后任红四军十师三十团三营副营长、营长。
1934年3月,任红30军90师270团副团长,同年11月中旬,杨国夫在历时十个月的反六路围攻中被提升为红30军90师270团团长。
1935年3月28至4月21日,杨国夫指挥270团全团参加了嘉陵江战役,开始了长征。
1935年6月,改任第10团副团长。同年8月,任第10团第2连连长。11月任红一军团第四师第10团2连连长。11月的直罗镇战役,杨国夫任连长的红十团第二连,亲受毛泽东临敌指挥。
1936年入红军大学学习。1936年12月,杨国夫任红一军团第四师十二团团长,当时第12团政委是黄克功。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
抗日战争爆发时,杨国夫任陕北红四师12团团长。
1937年9月,入“抗大”第三期学习。
1938年6月,他奉命到达山东清河区组织发展地方武装,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在抗日战争期间,杨国夫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副支队长、支队长,山东纵队第三旅副旅长,清河地委军事部长,清河军区、渤海军区司令员等职,是清河区、渤海区抗日根据地主要创建者之一。
1945年10月初,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率渤海军区七师挺进东北。
解放战争期间,历任东北民主联军七师师长,六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副军长等职,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后又参加四平攻坚战和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6月,调任江西军区副司令员(副兵团)。
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第一文化速成中学副校长、校长。
1954年10月,为中南军区高干班文化速成中学学员。
1957年8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
1970年经国务院任命,兼任黄海渤海区渔业生产指挥部指挥。
1973年,兼任山东省海上安全指挥部指挥。
1975年8月,任济南军区顾问。
担任职务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
个人荣誉
1955年9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将军衔。
1955年9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6月,授予二级八一勋章。
人物逝世
1982年2月4日,杨国夫同志病逝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