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蜡梅(学名:CalycanthusfloridusL.)是蜡梅科夏蜡梅属植物,高1-4米;幼枝、叶两面和叶柄均密被短柔毛;木材有香气。叶椭圆形、宽楔圆形、长圆形或卵圆形,长5-15厘米,宽2-6厘米。花红褐色,直径4-7厘米,有香气。果托长圆状圆筒形至梨形,椭圆状或圆球状,内有瘦果5-35个。花期5-7月。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美国蜡梅的:形态特征、主要变种、产地生境、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病虫防治、主要价值等介绍

中文名

美国蜡梅

别名

美国夏蜡梅

拉丁学名

Calycanthus floridus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毛莨目

蜡梅科

夏蜡梅属

美国蜡梅

变种

光叶红

分布区域

浙江,江西

外文名

Calycanthus floridus Linn. Syst. Nat.

命名者及年代

L.,1759

简介

美国蜡梅除可用于花园或庭院绿化外,还可以盆栽观赏,开花期红花绿叶,馥郁芬芳,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净化了空气。

形态特征

叶面粗糙,叶背苍绿色;中脉和侧脉在叶面扁平,在叶背凸起;叶柄长3-10毫米。

美国蜡梅

花红褐色,直径4-7厘米,有香气;花被片线形至长圆状线形、线状倒卵形至椭圆形,长2-4厘米,宽3-8毫米,两面被短柔毛,内面的花被片通常较短小;雄蕊10-15,有时达20,通常为12或13,花药长圆形至线状长圆形;退化雄蕊15-25,线状披针形;心皮长圆形,被短柔毛,花柱丝状伸出。果托长圆状圆筒形至梨形,椭圆状或圆球状,长2-6厘米,直径1-3厘米,被短柔毛,老渐无毛,顶口收缩,内有瘦果5-35个。花期5-7月。

主要变种

光叶红(Calycanthusfloridusvar.glaucus(Willd.)Torr.etA.Gray):与原变种的不同在于本变种的叶、叶柄及枝条均无毛或几无毛。花期6月。原产于北美。栽培于中国江西庐山植物园。观赏植物。

产地生境

抗寒力强,尤其适合在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相对较低的肥沃沙壤土中生长。生长期可充分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才能发芽迅速、出苗整齐。但连阴雨天容易造成低洼地积水,要特别注重排水除涝,以免造成根系因为积水缺氧而影响生长。

繁殖方法

播种

美国蜡梅播种时间在3月上中旬。事先要准备好苗床准备,床宽1米,长度依需要设置。基质:黄土加1/3泥炭,留少许细的混合土以备盖种,其余整平,浇透水。播种前,种子提前浸泡48小时(热水烫种更佳),将种子放入水桶或盆中,水深正好覆盖种子,水温80℃,用木棍搅拌10分钟使水温降至60℃,这样既可对种子进行杀菌,又可以使种皮变软出苗整齐。种子去水沥干以后,要均匀撒播于苗床上,盖土至看不见种子即可。支小弓,覆膜保湿增温,晴天要注意温度,要适当遮阳防止温度达到35℃以上。在苗木发芽率达到80%以上后去膜,正常养护至2对真叶时出圃进行移栽。苗木移植后,将育苗袋内基质四周压实浇1次透水,使基质与容器苗的根系充分接触,保证苗木土坨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足以使苗木在遭遇严重水分胁迫之前萌发一些新根。关于种子的发芽率,有研究发现,干藏越冬的种子发芽率明显降低,而湿沙储藏越冬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降低。这说明,失水对种子活力有很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蜡梅科植物种子含油量高,干藏可能会导致种子发生变质,特别是成熟较早的种子,经过炎热的夏天,种子内储藏物质变质而使种子活力降低甚至丧失。因此,对于需要春播的美国蜡梅种子,可以用湿沙储藏越冬以保持种子的活力。

嫁接

美国蜡梅嫁接方法有切接、靠接、劈接等。蜡梅砧木较小,生产上常用切接的嫁接方式嫁接。切接属于枝接的范畴,就是将砧木一侧切开直接嵌入接穗的一种嫁接方法。每年的3-4月,等新芽萌动膨大到0.5厘米时就可进行。砧木选择1年生狗牙蜡梅的健壮枝条。注意在切接前的1个月左右,要将作为接穗的蜡梅顶梢去除,这样做的目的是促进枝条中部的芽能够充分吸取营养而发育充实。切接时取其中段作为接穗,并将接穗剪成4-6厘米长的枝段,上留1-2对饱满的潜伏芽。砧木桩在离地面2-4厘米处剪去上端,从砧木直径的1/3处垂直向下切开2-3厘米,然后将接穗快速插入切口。要注意切削时不能有劈裂、毛刺,必须保证切口的平滑完整。接穗削好后,对准形成层插入砧木(插入时皮层要对齐),同时要保证接穗斜面大的一面朝里,小的一面朝外。之后,用疏松湿润的细土或泥浆将接穗和砧木封住,直至把接穗顶部全部盖住,然后用麻绳或塑料薄膜将其包紧,此后保持土壤湿润,直到有新芽从封土中长出。接穗恢复生长后,解除上面的捆绑物,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栽培技术

气候

根据美国蜡梅的生长适温和生长所需水分、空气湿度、光照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栽培和生长繁殖区域,并注意营造小环境气候,以保证美国蜡梅的正常生长。美国蜡梅的生长高峰期在8月,年生长量最大时可以达到50厘米以上。蜡梅作为灌木型植株,在第一年就形成了较多分枝,表现出一定的丛生性状。此外,作为观赏型树种,要特别注意防止形成花瓣枯焦而影响观赏价值。因此,尽量不要在风口处种植,防止遭受干热风的影响,造成植株体内水分急剧蒸发而严重失调,使光合作用受阻,严重时会造成植株死亡。为此,要及时向植株及周围地面浇水或洒水,以增加土壤、空气的湿度来延长开花期,从而使其观赏价值得到提升。

水肥

美国蜡梅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中性及微酸性沙质土壤中会生长更好。应根据当地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土壤进行栽培。冬季要对土壤进行一次深翻,以改善土壤结构。生长期要充分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但要注意在雨季降水量大时及时排水,防止积水烂根影响植株生长。每年春季蜡梅在萌芽前要进行施肥,肥料以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为主,施肥后浇1次透水,以保证植株对养分的充分吸收,继而为后续发芽展叶、开花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后每隔一个月可施1次磷、钾肥料,促进植株蓬勃生长。进入9月以后,植株生长进入迟缓期,此阶段要停止施肥并控制浇水。因为如果在冬季来临前枝条不能停止生长,就会造成植物保护组织不发达、养分积累少、越冬锻炼不足而抗冻性低,容易产生冻害而不能正常越冬。此外,在冬天来临之前再浇1次封冻水,以保证冬季植株根系有较好的生长发育环境,使之安全越冬。

修剪

美国蜡梅修剪时间最好在冬末春初进行。这个时间段,植株还没有萌发,尚处在休眠期。但是,对于分枝弱的植株而言不宜修剪过多、过重,只需疏割部分病枝、枯死枝和细枝即可,以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和病虫害的为害。剪下的病虫枝要及时集中处理,以免病虫害传播蔓延。花期过后可适当修剪过密的枝条,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促使花芽萌发。除此以外,在生长期还可对影响美观的枝条加以修剪,以保证树冠内膛通风透光,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

病虫防治

病害

褐斑病和叶斑病多是由夏季高温所引起的,可用多菌灵500倍液进行喷洒。多菌灵为广谱内吸性杀菌剂,药剂经种子、根、叶吸收,可在植物体内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残效期长。

虫害

美国蜡梅有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但是如果管理不到位,也会发生一些病虫害。常见的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刺蛾、卷叶蛾等,常见的病害有褐斑病和叶斑病等。

1.蚜虫繁殖力强,一年可繁殖数代至数十代,主要吸取花卉新芽和叶片上的汁液,常造成植株叶片变形、皱缩、卷曲。蚜虫还能传播病毒。

2.介壳虫对美国蜡梅的为害也很严重,轻则叶片发黄、落叶、落果,重则部分枝条或全枝枯萎死亡。这种虫子不太容易被发现,因为它们生活比较隐蔽。因为有介壳的保护,喷洒一般的杀虫剂防治效果也不是很好。

3.刺蛾的初卵幼虫集中于叶背啃食叶肉,使叶片仅留透明的上表皮。随着虫龄的增大,会将叶片啃食成空洞或缺刻,严重时会食光叶片。对于刺蛾的防治,可以在其幼虫发生期喷洒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0倍液,也可以在卵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或45%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

主要价值

观赏:美国蜡梅红褐色花朵素朴大方,味道香甜馥郁,盛开于绿叶之间,非常美丽,是优良的花灌木。适于种植于庭院、假山旁、园林中大树下、林带旁等处;此外,美国蜡梅还可盆栽观赏,布置阳台、庭院等处,效果都很好。

生态:开花期红花绿叶,馥郁芬芳,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净化了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