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21年的“归德圣保罗医院护士学校”,历经“河南省第五护士学校”“商丘地区卫生学校”等阶段,是河南省开办医学类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千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亿元;开设19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图书馆藏书94.5万册,中外期刊近千种;校本部有专兼职教师9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326人,有全国及河南省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及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创新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中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36人,特聘教授12人;有全日制在校生14744人。
历史沿革
1921年,学校前身归德圣保罗医院护士学校创建。
1931年,学校更名为“商丘圣保罗医院附属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1941年,学校更名为“同仁会归德医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1960年,学校更名为“河南商丘护士学校”。
1964年,学校更名为“商丘专区半工半读护士学校”。
1997年,学校更名为“商丘市卫生学校”。
2004年,学校更名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5年,学校与新乡医学院正式达成并签署了联合培养口腔医学专业普通本科生的相关协议。
2019年12月,学校验收通过河南省省级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2020年8月,学校获批为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
2022年1月,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设置国家控制专业点。
2022年6月,获评2022年河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单位,立项项目为《口腔医学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院(部),开设22个高职专业。
2023年,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同意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增加中医学专业。
二级学院(部) | 专业 |
临床医学院 | 临床医学、针灸推拿、预防医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营养、中医康复技术、视觉训练与康复、康复治疗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护理学院 | 护理、助产、护理(ICU护理方向)、护理(老年护理方向)、护理(口腔护理方向)、护理(手术室护理方向)、护理(康复护理方向) |
口腔医学院 | 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口腔护理方向) |
医学技术学院 | 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
药学院 | 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 |
基础医学教学部 | - |
健康管理学院 |
公共学科教学部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
中医康复学院 |
体育教学部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5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群1个,河南省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两门。
项目 | 内容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外科学 |
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 护理专业实训基地 |
河南省生产性实训基地 | 老年及康复护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
河南省精品课程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急救护理技术、药理学、全口义齿工艺技术 |
河南省职业院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 超声诊断学 |
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超声诊断学、急救护理技术 |
参考资料
专业类别 | 专业名称 |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 | 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 |
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 | 药学 |
教育部1+X等级证书试点 | 护理、临床(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护理、临床医学 |
省级特色专业 | 护理、助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 |
省级骨干专业 | 护理、药学助产、临床医学、康复治疗技术 |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护理 |
河南省高等职业学校高水平专业群 | 护理专业群 |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学校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拥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截至2023年6月,学校校本部拥有专兼职教师93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4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326人,有全国及河南省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及河南省创新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36人,特聘教授12人。学校还聘请了第4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宋静主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红卫教授、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崔留欣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
合作交流
学校与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郑州大学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师资培养、专业发展、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校际合作,既为基层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又学习、借鉴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锻炼了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管理和服务水平。
2015年,学校与新乡医学院正式达成并签署了联合培养普通本科生的相关协议,自2016年起连续招收培养了三届本科生在学校学习;2018年学校与美国布卢姆菲尔德学院联办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21年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联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获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同时学校还与中国国内130多所医疗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组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同年,学校与郑州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资培养、专业发展、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支持和帮助。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
省级科技创新团队:河南省抗病毒感染分子免疫学创新团队。
科研资源
截至2023年6月,图书馆藏书94.5万册,中外期刊近千种,学校图书馆有电子图书556861册,电子期刊5767册,学位论文168649册,音视频527小时。学校建有千兆校园网、远程教育网站、多媒体教学评估系统、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电子阅览室、课件制作室等设施。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清华大学科技期刊网相连接,远程教育系统与华中科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相连接。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是河南省教育厅主管、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主办的医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开设有专稿、论著、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教育教学五个栏目。
科研成果
学校教师发表论文1507篇,被SCI、EI、ISTP收录论文61篇,参编教育部,卫生部规划教材593部,其中主编117部。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34项,其中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预防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国家专利25项。
学校荣誉
截至2023年6月,学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园林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五爱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省青年文明号”“全省“教师培训年”活动先进集体”“全国高招咨询大型公益活动优秀组织奖”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校徽所用标识为商丘医专的缩写“商医”的首字母“SY”的变形,形似一团火,代表着商丘是人类初始文明——“火”的发源地,整体形似一只翱翔的飞鸟,象征着商丘医专人积极向上、勇攀高峰的精神,而所用颜色为象征生命的绿色。
校训
明德、至爱、励学、善思

校歌
学校校歌为《为生命护航》,由集体作词、夏春季作曲。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党委委员 | 胡世甫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王明永 |
党委副书记 | 张松峰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朱新义 |
副校长 | 杨彦林、贾梅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田华 |
党委委员、工会主席 | 黄绍重 |
党委委员 | 刘向光、高超、秦振华、秦功礼 |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千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地址:河南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迎宾路666号。






注释
[a]以上数据来源于红星新闻,数据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
[b]以上数据来源于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22质量年度报告,数据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
[c]以上数据来源于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领导班子,数据截止时间为202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