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5年的昆钢职工大学,2002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改制为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占地面积1474.82亩。有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14743人。开设58个专科专业,下设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工学、管理学学科为主要学科。
历史沿革
1964年,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工学校成立。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恢复招生。1979年,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昆钢分校成立。1982年,昆钢职工培训处成立。1985年,昆钢职工大学成立。
2002年,昆钢职工大学、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昆钢分校、昆钢职工培训处、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工学校合并组建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校被云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云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9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组建成立了以学校为龙头的“云南工业职业教育集团”。2010年,学校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云南省省级示范高职院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2022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国家控制专业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学校下设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59个专科专业。
2022年,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增教育类早期教育专业。
院系 | 专业 | 学制 |
建筑工程学院 | 工程测量技术 | 三年 |
工程监理 | 三年 |
工程造价 | 三年 |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 三年 |
建筑工程管理 | 三年 |
建筑工程技术 | 三年 |
建筑装饰技术 | 三年 |
冶金化工学院 | 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 三年 |
工业分析与检验 | 三年 |
工业环保与安全技术 | 三年 |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 三年 |
金属矿开采技术 | 三年 |
矿物加工技术 | 三年 |
煤炭加工与利用 | 三年 |
冶金技术 | 三年 |
应用化工技术 | 三年 |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 | 三年 |
管理学院 |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 三年 |
工业设计 | 三年 |
应用老挝语 | 三年 |
物业管理 | 三年 |
物流管理 | 三年 |
市场营销 | 三年 |
计算机信息管理 | 三年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三年 |
会计与统计核算 | 三年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三年 |
电气学院 | 电机与电气 | 三年 |
电力系统自动化就技术 | 三年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三年 |
供用电技术 | 三年 |
计算机控制技术 | 三年 |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 | 三年 |
应用电子技术 | 三年 |
自动化生产设备与应用 | 三年 |
机械学院 |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 三年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 三年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三年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 三年 |
矿山机电 | 三年 |
数控技术 | 三年 |
液压与气动技艺 | 三年 |
印刷设备及工艺 | 三年 |
运输工程学院 | 管道运输管理 | 三年 |
航空服务 | 三年 |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 三年 |
起重运输机械应用与维修 | 三年 |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 三年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三年 |
铁道机车车辆 | 三年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2个,云南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3个,云南省级重点专业5个,云南省级特色专业2个;云南省级精品课程10门,7个云南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教学基地,1个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实习实训教学基地,6个云南省级教改项目,4项云南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1个云南省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 | 内容 |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 |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 |
云南省高等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 | 物流管理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技术 |
云南省级重点专业 | 冶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云南省级特色专业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冶金技术 |
云南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冶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云南省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建设项目 | 钢铁冶金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
云南省级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 钢铁冶金技术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焊接及钢结构实习实训基地、天车工操检实习实训基地等 |
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 昆钢公共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云南省级精品课程 |
炼钢生产技术 | 冶金机械设备 | 电力电子技术 |
液压传动技术 | 炼铁生产技术 | PLC控制技术 |
连铸生产技术 | 单片机控制技术 | |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学校有在岗教职工779人,专任教师644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2.7%。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兼职教师共46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务共194人,占专任教师的30.07%。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者共234人,占专任教师的36.36%。“双师”型教师共507人,占专任教师的78.87%。有3名云南省级教学名师,4个云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云南省级名师工作室。
云南省级教学团队
名称 | 立项时间 |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 2014年 |
冶金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2012年 |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2013年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2011年 |
参考资料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和昆钢及周边企业共同建设了4个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粉末冶金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管道运输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材料3D打印成型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业机打印成型应用技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
参考资料
科研资源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纸本文献总量达98.94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5.48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7万余册,中文电子期刊196万余册,中文数据库2个,自建馆藏资源数据库1个。昆钢公司职工捐赠图书特色馆藏是我们颇具特色的馆藏,云岭先锋党建书屋是我们颇具特色的阅读分享区。
科研成果
2014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56篇,其中5篇论文获省级一等奖;校级科研立项建设项目23项,省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9项;申请昆钢集团公司科研创新项目立项17项。
2015年,学校教师公开发表论文7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篇,CSCD来源期刊论文1篇,EI论文4篇。共有7篇论文获省级及以上奖励;省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项4项;校级科研立项建设20项。科研结题7项,有6项省级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结题。
2016年,学校教师省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87篇,其中EI论文2篇,核心B类期刊类期刊2篇,其他核心期刊8篇;学校共有78项省厅级及以上科研目,68项校级科研项目。
学校荣誉
2018年,学校《“三区四化六融合”国企办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通过了国家级现代学徒制第一批试点项目验收。2019年,学校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被评为“安宁市2018年度职教产业行业领军企业”。2020年,学校牵头主办云南职业教育集团入选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顺利通过“省级平安校园”复评评定,遴选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获评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2021年,学校党委获评云南省国资委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校被评为“安宁市花园式单位”,团委牵头负责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项目获得全国铜奖。2022年,学校成功入围首批冶金行业职业能力评价机构;成为教育部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名单》;机械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支部获评云南省高校“一流党建”示范党支部,学校工会获评“云南省模范职工之家”。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为圆形,圆周为蓝底白字,学校中英文名称上下环绕,圆心为白底,镶嵌一朵绽放的花蕊,为红色变形G(昆钢徽标),枝干为蓝色变形Y,似翻开的书页,Y托住G,既是“工业”缩写(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也寓意校企一体,企业发展需要科技知识的支撑。

校训
学以致用,德优技高

校园环境
学校地面积1474.82亩,位于云南滇中产业新区核心区域安宁市市内,距离昆明市市中心仅25公里,交通便利,生活环境优美。





展开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注释
[a]以上信息更新截止于2023年6月
[b]以上信息来自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