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西安航空学院原名为西安航空工业学校,1960年升格为专科学校,1985年升格为西安航空工业技术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西安航空学院。
截至2023年3月,西安航空学院拥有莲湖(沣惠)、阎良两个校区,有专任教师694名、全日制在校生13600余名,设有18个教学单位,开设36个本科专业,19个专业大类,涉及6个学科门类。西安航空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共13600余名、教职工1000余名,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9个,拥有省级试点项目、创新实验区、教学中心共8个,拥有省级实验教学项目4个,拥有国家级及省级优质课程共31门。
历史沿革
历史前身
1955年,成立西安航空工业学校,隶属原航空工业部,定址于西安市西郊。
1957年,合并兰州航空工业学校。
1960年,升格为专科学校,并更名为“西安航空工业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航空中专”)。同年12月,国务院调整机构,学校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
1980年,教育部确定航空中专为全国239所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
1985年,航空中专试办五年制技术专科,原国家教委批准升格为“西安航空工业技术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航空技术专科”),成为国内高职教育的探索者之一。
1993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发文,航空技术专科更名为“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航空技术高等专科”)。
1999年,原航空工业总公司转发国务院文件,明确航空技术高等专科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

西安航空学院时期
2012年,教育部发文,将航空技术高等专科设置为“西安航空学院”。
2015年,西安航空学院以60周年校庆为契机,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学术报告会。
2016年,西安航空学院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2023年,西安航空学院举行民航学院成立揭牌仪式,民航学院正式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截至2023年3月,西安航空学院设有教学单位18个,开设本科专业36个,共涉及6个学科门类,覆盖19个专业大类。
西安航空学院院系专业介绍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或情况介绍 |
飞行器学院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 |
民航学院 | 交通运输、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飞行技术 |
|
|
机械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器人工程 |
|
电子工程学院 | 人工智能、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
|
材料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
能源与建筑学院 | 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 |
|
车辆工程学院 | 新能源汽车工程、车辆工程(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
经济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 |
外国语学院 | 商务英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文学院 | 秘书学 |
理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 |
士官学院(专科) | 电气自动化技术(火箭军、战支)、液压与气动技术(火箭军)、民航通信技术(战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战支) |
液压技术研究院 | 学校直属科研部门,设置陕西省液压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机电液系统先进材料设计研究室、液压关键元件设计研究室、机电液系统感知与智能控制研究室等3个专业研究室 |
创新创业学院 | 负责各级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创新创业通识必修课程、创新创业通识选修课程、创新创业专业选修课程、创新创业实践必修课程 |
继续教育学院 | 负责管理学院全日制统招计划外的各类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负责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
体育部 | 负责全校体育课程教学、体育科研、校运动队训练与竞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群众体育活动、运动场及体育设施管理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师资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西安航空学院有专任教师694人、外聘教师145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296人,占比42.65%;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08人,占比44.38%;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教师616人,占比88.76%。西安航空学院聘用客座教授39名,其中院士3名,著名专家学者30余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省级教书育人楷模1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优秀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4名,省级师德标兵和师德先进个人7名,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4名,8人担任陕西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西安航空学院教学名师及优秀教师
类别 | 名单 |
院士 | 杨华勇、陈一坚、管晓宏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 宋敏 |
国家教学名师 | 刘雨棣 |
陕西省教学名师 | 宋文学、宋敏、金文、张化丽、王彩霞、杨勇、谢辉、杨亚萍、韩慧蓉 |
陕西省优秀教师 | 贺健琪、杨亚萍、李懿荣 |
陕西省优秀青年教师 | 宋文学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学科建设
西安航空学院学科与专业门类对照表
学科门类 | 专业大类 |
工学 | 航空航天类、仪器类、交通运输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土木类、机械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电子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理学 | 数学类 |
文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经济学 | 电子商务类 |
艺术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以上信息统计来源于,截至2023年3月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3月,西安航空学院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9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31门。
西安航空学院优质专业一览表
类别 | 专业(部分) |
国家级一流专业 | 机械电子工程 |
省级一流专业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 |
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西安航空学院优质教学中心一览表
类别 | 教学中心(部分) |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产学研一体工程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航空制造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测控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航空发动机测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飞行器飞行姿态控制系统开放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基于虚拟现实的智能铸造过程实验项目等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西安航空学院优质课程一览表
类别 | 课程(部分)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 制冷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子商务概论、数据库应用 |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 汽车保险与理赔、传热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航空航天概论、PLC原理及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及控制、汽车构造、电力电子技术、机器人原理及应用、理论力学B、飞机装配工艺学、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等数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测控电路及装置、《统万城》导读、航空航天概论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飞机装配工艺、通风空调、工程材料及成型技术基础、机械原理等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西安航空学院省级教学成果
年份 | 成果名称 | 奖项等级 | 授予单位 |
2013年 | 航空特色“三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2015年 | 新建本科院校“三位一体”英语教学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2017年 | 根植“航空城”,“两融合、三协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2019年 | 一公里、两互通、三融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 陕西省人民政府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4月
学校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3年3月,西安航空学院与数百家国有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参与的企业包括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商飞等,并与解放军第5720厂开展航空维修师“3+1”定制班培养。
对外交流
截至2023年3月,西安航空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双学位本科教育项目,为陕西省首个对外合办双学位本科教育项目,并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西安航空学院对外交流项目一览表(部分)
时间 | 外部机构 | 交流内容 |
2020/1/13 | 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 两校交流、本科及研究生交换培养 |
2019/8/8 | 英国巴斯大学、西英格兰大学 | 学生培养、教学方法、科研情况、未来合作 |
2019/10/28 | 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基辅理工大学 | 学校飞行器学院、材料学院的发展现状、特色学科和专业以及国际合作交流 |
2018/10/12 | 韩国鲜文大学 | 交换生等项目的合作模式和授课语言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西安航空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5年,现有两个校区图书馆分别为沣惠校区馆、阎良校区馆及在建的图文信息中心,阅览座位2886个,建有10个二级学院资料室。
西安航空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列表
馆藏资源 | 数量 |
中外文纸质图书 | 119.7万册 |
中外文电子图书 | 173.66万种 |
纸质期刊 | 648种 |
中外文电子期刊 | 12.16万册 |
数据库(含购买及免费) | 59个 |
*以上信息统计来源于,截至2023年3月
学术刊物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创刊于1982年,是西安航空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与航空相关的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论文及综述。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2年度总文献量103,基金资助文献量40,期刊近十年文献的学科分布中排名头三位的分别为:航空航天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外国语言文字,共占比56%。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3月,西安航空学院拥有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并设有8个校级科研机构。
西安航空学院科研平台一览表
级别 | 平台(部分) | 主要研究方向 |
国家级 | 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 特种泵参数化编程及优化设计、特种泵反求设计、特种泵材料优化研究、航空机轮及刹车系统研究 |
省部级 | 陕西省泵类工程装备研究中心 | 流场瞬态分布机理、非稳态流场对流体机械动力创成机制、新型高性能泵的全寿命及公理设计方法、液压动力系统知识流动规律与全息诊断的研究 |
市厅级 | 机械制造系统工程研究所 | 液压泵及系统与轴承-转子系统分析、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部件动态建模与质量工程和正反问题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预测方法的研究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学术成果
截至2023年3月,西安航空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项,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12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获批陕西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获得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项、授权专利922项,发表学术论文4602篇,其中收录于SCI、EI等检索的698篇、收录于核心期刊的1234篇。
2022年度,西安航空学院在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获奖2项,分别为“传感云环境下多源数据感知与融合处理架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传感云环境下多源数据感知与融合处理架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荣获二等奖,及“定向多孔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荣获三等奖。
西安航空学院科研机构平台也屡获奖项,例如:西安市泵类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成立至2017年12月,获批省级以上项目5项,申请专利合计14项。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自成立至2017年5月,承担多科研项目多项,申请专利12项:获得证书4项、实审状态专利8项;获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证书2个、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1个、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西安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特种泵系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型项目一览表
级别 | 类型 | 数量 |
国家级 |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 1项 |
国家创新基金项目 | 1项 |
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 2项 |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 1项 |
省级 | 陕西省重大专项项目 | 1项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 2项 |
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 | 1项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 2项 |
市级 | 西安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 | 1项 |
西安市成果转化项目 | 2项 |
区级 | 莲湖区科技计划项目 | 2项 |
*以上信息统计来源于,截至2017年5月
校园文化
校训
西安航空学院校训是德能日新、刚健有为,寓意坚持不懈,每天都有新进步,每天都有新面貌。

校徽
西安航空学院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其中,学校徽志为学校的中英文名称环绕的飞行器和寓意城墙或齿轮的折线,上方有学校建校时间“1955”;学校徽章形状为长方形,上题有校名,供教职工和学生佩戴。

校旗
西安航空学院校旗为红色或蓝色旗面,旗面正中是中英文校名,其中红色旗面的中英文校名为黄色,蓝色旗面的中英文校名为白色。

校歌
西安航空学院校歌为《与你同飞》,表达同学们不忘母校殷切希望,立志航空报国,像雄鹰一样在祖国天空高高飞翔的青春热望。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刘振涛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祁玉龙 |
党委副书记 | 韩明军、张昭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曹渊 |
副校长 | 李季、宋文学、宁永录、金文 |
*以上统计信息来源于,统计截至2023年3月
历任领导
类型 | 任期 | 职务 | 姓名 |
历任校党委书记 | 1956.04-1959.01、1959.01-1963.11 | 校党支部书记,校党委书记 | 李光 |
1963.11-1968.09、1973.11-1978.08 | 校党委书记 | 戴光 |
1971.05-1973.11 | 厂党委书记 | 王永俊 |
1978.08-1980.07 | 校党委书记 | 王连乔 |
1980.07-1984.06 | 校党委书记 | 康殿文 |
1984.06-1985.05 | 校党委书记 | 张乐善 |
1985.05-1987.11 | 校党委书记 | 刘亨金 |
1987.11-1992.10 | 校党委书记 | 袁博义 |
1992.10-1997.03 | 校党委书记 | 许仕章 |
1997.03-2008.04 | 校党委书记 | 李迈强 |
2008.04-2015.01 | 校党委书记 | 苗润才 |
2015.01-2016.01 | 校党委书记 | 邓志辉 |
2016.01-2021.08 | 校党委书记 | 陈平社 |
2021.08-2022.04 | 校党委书记 | 王建斌 |
历任校长 | 1956.03-1957.06 | 副校长(主持工作) | 樊同康 |
1957.06-1961.10 | 校长 | 李光 |
1961.10-1968.09 | 校长 | 褚焕民 |
1970.05-1973.08 | 厂革委主任 | 王永俊 |
1975.02-1978.08 | 校革委主任 | 王刚 |
1978.08-1982.03 | 校长 | 宋建业 |
1982.03-1984.06 | 校长 | 张乐善 |
1984.06-1987.11 | 校长 | 费盘官 |
1987.11-1991.12 | 校长 | 王少然 |
1991.12-1997.07 | 校长 | 张景正 |
1997.07-2008.04 | 校长 | 李迈强 |
2008.04-2010.12 | 校长 | 苗润才 |
2010.12-2016.10 | 校长 | 陈万强 |
2016.10-2022.04 | 校长 | 曹庆年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校区情况

莲湖(沣惠)校区
西安航空学院莲湖(沣惠)校区位于西安市西二环259号。学校设有计算机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2017年能源与建筑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从阎良校区搬迁至莲湖(沣惠)校区。

阎良校区
西安航空学院阎良校区位于西安市阎良区蓝天二路9号(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坐落在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2022年车辆工程学院学生从莲湖(沣惠)校区搬迁至阎良校区。西安航空学院阎良校区享有丰富国家航空资源,与西飞公司、一飞院、试飞院、飞机强度所等航空科研制造机构建立紧密联系与合作。

校友情况
校友姓名 | 毕业时间 | 专业 | 事迹 |
黄仲志 | 2008年 | 应用电子技术 | 曾获海航技术中南维修基地“年度优秀个人”“海航技术春运保障优秀个人”“海航技术董事长基金奖”“海技工匠”,黄仲志优秀事迹于海南网络广播电视台《奋斗在海南 不负青春》栏目第70期中播出 |
韩建昌 | 1990年 | 计算机应用 | 曾获中航工业集团“优秀党务工作者”“担当作为领导干部”。韩建昌优秀事迹于2022年8月23日中国航空报以“航空事业的追光者”为题报道 |
李海龙 | 1983年 | 液压传动与装置专业液压 | 曾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中国航空工业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008年国家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科技与信息化厅一等奖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所获荣誉
年份 | 荣誉(部分) | 颁发单位 |
2019年 | 西安航空学院荣获2019年度全省教育事业统计工作先进单位 | 陕西省教育厅 |
2020年 | 西安航空学院荣获2020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 | 共青团中央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 |
2020年 | 西安航空学院荣获陕西省2020年度“双百工程”先进单位 |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 |
2020年 | 西安航空学院荣获“2020年陕西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 共青团陕西省委、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
2021年 | 西安航空学院荣获2021年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 |
2022年 | 西安航空学院荣获“陕西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 |
*以上信息统计截至2023年3月
学校排名
2022年,西安航空学院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前身是“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于第459位(共811所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