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故事之心》是一部由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创作的短篇小说,首次发表于1941年9月的《时尚先生》杂志。这部小说是塞林格首次获得商业成功的作品,引起了年轻读者的注意。故事以讽刺商业杂志推销为主题,戏仿了当时的浪漫小说和警匪片。这是塞林格唯一一部以自己为叙述者的作品。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破碎故事之心的:内容简介、主要人物、创作背景、点评鉴赏、作者简介等介绍

中文名

破碎故事之心

作者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出版时间

1941年5月

外文名

The heart of a Broken Story

类别

短篇小说

出处

《绅士》杂志

创作年代

1941年五月

内容简介

小说一开始写一个典型的男孩遇见女孩的故事。里面的主要人物贾斯汀·豪根斯拉格(Justin Horgenshlag)和雪莉·莱斯特(Shirley Lester)一同乘坐第三大道的公交车上班。豪根斯拉格对雪莉一见钟情,迫不及待地要请她出去。这时,塞林格打断了叙述,向读者解释说,他没法按原计划继续写作(他指出,故事原来要投给《克利尔》)。对他构思的情节来说,这两个人物太普通了,他好像没法以合适的方式让他们“走到一起”。塞林格先是引着读者领略一系列幽默的插曲,这些插曲最终把不幸的豪根斯拉格送进了监狱,之后作者决定打消构建浪漫故事的念头。现实是黑暗的:雪莉和豪根斯拉格之后相互再也没说一句话,他们在第三大道下车,各奔东西,继续他们没有爱的和世俗的生活,故事到此结束。

主要人物

贾斯汀·霍根施拉格,周薪3美元的印刷小工。

雪莉·莱斯特,二十岁的速记员。

创作背景

1941年9月,《破碎故事之心》发表,但并未如塞林格所愿,发表在《克利尔》上,而是发表在了《绅士》杂志上。这是一份锋芒更加锐利的出版物,读者大多为男性。因为故事里充满了幽默感,所以那仍持怀疑论的结尾说明,塞林格还不想与严肃文学分道扬镳。然而,与此同时,他发现首先得自食其力,所以,他作出一个兼顾两者的选择,将他的小说一分为二,一面是反思性的、有深度的小说,另一面是那些更适合推销、马上为他赚来钞票的小说。

点评鉴赏

在《破碎故事之心》里,塞林格开始拒绝塑造不真实的人物,不再强迫人物卿卿我我或充当英雄好汉。这个小说既不想满足商业要求,也不想满足严肃文学的要求。其实故事是在挑战读者,让他们自己作出决定。读者是要继续接受流行杂志推销的幸福时光,还是开始要求不太幸福但更真实的选择?塞林格的选择是明确的。若是《破碎故事之心》的读者希望有个大团圆结局的话,他们必将大失所望。贾斯汀·霍根施拉格的可能结局就是踏入目的性很强而感情成分不多的世俗婚姻,和多数城市人一样平淡无奇的生活,至于内心的真正渴望和爱恋,从不去想实现,甚至懒得去尝试。他在世俗社会中被同化个性,也心安理得的接受这种同化。

作者简介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2010年)美国作家,1919年1月1日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进口商。他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2010年1月27日,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