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院创办于1956年,原名是辽宁省蚕业学校;1980年,更名为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2003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独立晋升为铁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学院与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成功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成为一所文理结合、农工互补的综合性高职学院;2006年10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正式更名为辽宁职业学院,为争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显示,学院占地3678亩,建筑面积16.44万平方米。有在校生8336人,教职工532人,其中,专任教师303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5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61人。开设专业43个。与4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了辽西北职业教育联盟,构建了中、高职教育衔接、教学科研生产零距离对接、人才培养和职业要求、社会需求统一的职业教育体系。
历史沿革
辽宁职业学院创办于1956年,原名是辽宁省蚕业学校。
1980年从凤城搬迁到铁岭,更名为辽宁省铁岭农业学校。
1994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99年,学校在全国重点中专办学水平评估复评检查中从全省的第16名跃升至第1名。
2003年1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独立晋升为铁岭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学院与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成功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成为一所文理结合、农工互补的综合性高职学院。
2006年2月,学院与韩国酷伦开发株式会社联合办学,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首家开设高职高尔夫专业,向打造国际化高职教育名校的办学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6年10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正式更名为辽宁职业学院,为争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数据显示,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农艺学院、园艺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商贸学院、信息科技学院、高尔夫学院、财经学院12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43个。
专业设置 |
学院 | 专业 | 学制 |
机械工程学院 | 数控技术 | 3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3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3 |
汽车工程学院 | 汽车营销与服务 | 3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3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 3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3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3 |
商贸学院 | 会计 | 3 |
物流管理 | 3 |
旅游管理 | 3 |
市场营销 | 3 |
电子商务 | 3 |
商务英语 | 3 |
信息科技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3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3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3 |
环境艺术设计 | 3 |
动物科技学院 | 牧兽医 | 3 |
动物医学 | 3 |
宠物养护与训导 | 3 |
园艺学院 | 园艺技术 | 3 |
园林技术 | 3 |
农业生物技术 | 3 |
农艺学院 | 作物生产技术 | 3 |
农业经济管理 | 3 |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 | 3 |
食品加工技术 | 3 |
运动休闲与健康学院 | 高尔夫俱乐部商务管理 | 3 |
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 | 3 |
高尔夫运营与管理 | 3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园艺技术专业群为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省级“兴辽卓越”高职专业群5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10个、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示范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5个。近五年,获得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1项、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培育项目1项;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300项。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园艺技术专业、畜牧兽医、高尔夫俱乐部商务管理、物流管理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 |
辽宁省重点专业 | 数控技术、作物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 |
辽宁省特色专业 | 畜牧兽医、作物生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旅游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园艺技术 |
辽宁省示范专业 | 作物生产技术、数控技术 |
辽宁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 畜牧兽医 |
辽宁省高职品牌专业 | 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商务英语、高尔夫商务管理 |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数据显示,学校现有教职工532人,其中,专任教师303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5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16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82%。现有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名师6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院校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6人、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优秀教师2人、专业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2人、最美教师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
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 | 黄文峰、娄汉平 |
辽宁省职业院校省级教学名师 | 杨桂梅 |
辽宁省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 | 黄文峰 |
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陈修佳、王丽娟、周淑敏 |
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 | 佟斌 |
入选2021年度辽宁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备注 |
动物微生物检测 | 王丽娟 | 推荐国家级 |
动物解剖生理 | 杨惠超 | 推荐国家级 |
土壤肥料 | 焦颖 | |
作物病虫害防治 | 黄艳青 | |
园林规划设计 | 郭玲 |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李静 | |
参考资料 |
合作交流
截至2015年底,学校签订297个合作协议,共建4个“厂中校”,建成双师工作室5个,企业教师工作站16个。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对接辽宁省专用车制造企业,与沈阳铭辰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专利,与沈阳铭辰汽车有限公司、沈阳阳升厦工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结对子活动。高尔夫学院与北京雷力海洋生物新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与中体昆仑(北京)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研发球具协议书》。
学校与境外11个国家和地区9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签署了合作协议和合作意向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师资培训、夏令营、语言研修等长短期交流与合作。有畜牧兽医及园艺技术 BTEC三级证书2个合作办学项目,邀请6位中国国(境)外专家来校进行交流,16位教师赴中国国(境)外进行短期培训活动,互访及交流人数11人次。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数据显示,辽宁职业学院图书馆图书纸质藏书量29.5万余册。
《辽宁职业学院学报》是由辽宁职业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发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及其他社会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论文。
科研成果
2008年-2016年,学院有省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立项69项,其中重点资助项目18项,已结题26项,获得辽宁省职教学会职业教育优秀科研成果6项,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学术成果6项,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高等教育研究优秀学术成果8项等。
截至2023年2月,学校近五年获批专利333个,服务企业横向课题20项,育成作物品种20项。
部分科研获奖 |
时间 | 课题 | 获奖类别 |
2009 | 茧丝绸风险基金项目-柞蚕绒茧锋病控制技术研究 |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1 | 柞蚕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成果 | 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2014 | 大花生新品种试验报告 | 铁岭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4 | 7个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 铁岭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4 | 铁麦3号选育技术报告 | 铁岭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4 | 锰拌种对大豆保护系统的影响 | 铁岭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4 | “应用化肥减轻作物病虫害实践研究”总结报告 | 铁岭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4 | 施肥方式对甜高粱生长发育及糖分含量的影响 | 铁岭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厚德博学、尚志克勤
厚德:心胸宽广不以个人得失为主,重公轻私,谓之厚德。
博学:学识渊博,知道得多,了解得广,知识丰富,见多识广。
尚志:士人的修养就在于使自己的志行高尚。而高尚的标准就是“居仁由义”。这一段其实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还是孔、孟所一贯呼吁的“仁义”二字,还是强调士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的修身精神。
克勤:谓能勤劳。语出《书·蔡仲之命》:“克勤无怠,以垂宪乃后。”
校园环境
校区
辽宁职业学院只有一个校区,地址是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岭东街一委,坐落在辽北文化名城铁岭市。
标志建筑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党委书记 | 张立华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刘奕彤 |
党委副书记 | 左广成 |
副院长 | 李卉敏 |
副院长 | 陈修佳 |
纪委书记 | 徐维东 |
参考资料
注释
[a]以上为不完全信息内容,详情请参考学校官网。
[b]仅展示部分信息,详情见参考资料。
[c]以上为不完全信息内容,详情请参考学校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