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物联网工程的:专业发展、培养标准、课程体系、发展方向、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开设院校等介绍

中文名

物联网工程

英文名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专业层次

本科

学科门类

工学

专业类别

计算机类

修业年限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代码

080905

开设院校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

主要课程

微处理器系统设计、Java程序设计等

就业方向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物理网系统管理等

简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电子、通信和自动化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物联网体系结构、物联网感知与标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和物联网安全技术等专业知识,掌握物联网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备在物联网系统及其应用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开发和集成的能力;本专业毕业后可从事物联网及互联网的协议标准与系统、通信架构、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综合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工作,或可继续深造,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专业发展

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一份通知,公布了2010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在《2010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名单》中,出现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并被分配专业代码080640S。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原本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代码080640S)和传感网技术专业(代码080641S)合并为一个新的专业,即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业代码变更为080905,此专业被归类到计算机类专业中。

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其中物联网工程专业被归为工学门类,专业代码为080905,属于计算机类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类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知识要求

物联网工程专业需要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其次需要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或研究探索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课程体系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部分。其中通识类知识一般包括高等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结构等,学科基础知识一般包括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等,专业知识电路与电子技术、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等。教学内容应满足教育部相关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计算机类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调整提高相关教学要求。

课程设置

课程类型

授课内容

通识类知识

高等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结构、力学、电磁学、光学、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

学科基础知识

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包括核心概念等

专业知识

电路与电子技术、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物联网工程需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4年总的实验当量不少于2万行代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到各类工程单位实习或工作,取得工程经验,基本了解本行业状况。其中实验课程包括软、硬件及系统实验。课程设计包括至少完成2个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毕业写作

物联网工程要制定与毕业写作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内容不应重复;教师与学生每周进行交流,对毕业写作全过程进行控制;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与论文答辩应有相应的文档。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物联网工程毕业后可以继续深造,研究生专业有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学生就业方面在企业方向上,学生可选择软件手机软件开发工程师、IT技术支持/维护工程师、手机软件开发工程师等或在国家公务员单位从事进出境货物、运输工具查验监管,以及扫描图像智能分析和技术应用管理工作等。

师资队伍

物联网工程专业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需要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各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2人,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4:1。教师须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学生培养工作。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2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4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中青年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

教学条件

物联网工程的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学生平均教学行政用房不小于16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良好,方便教师、学生使用。要保证学生以学习为目的的上机、上网、实验需求。要求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具有项目开发或管理经验。并且信息资源要求注重制度建设,管理规范,保证图书资料购置经费的投入,配备数量充足的纸质和电子介质的专业图书资料,图书不少于80册,师生能够方便使用,阅读环境良好,包括能方便地通过网络获取。

开设院校

地区

开设院校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

山西

太原科技大学

中北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赤峰学院

辽宁

沈阳工业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长春师范大学

黑龙江

黑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黑龙江科技大学

上海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商学院

上海建桥学院

江苏

苏州大学

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浙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安徽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福建

华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江西

南昌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南昌航空大学

山东

山东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青岛科技大学

河南

郑州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郑州轻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湖北

华中科技大学

长江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武汉纺织大学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广东

暨南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韶关学院

韩山师范学院

广西

广西科技大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海南

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海口经济学院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重庆

重庆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三峡学院

四川

四川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贵州

贵州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遵义师范学院

云南

云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昭通学院

曲靖师范学院

陕西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甘肃

兰州理工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陇东学院

青海

青海师范大学

宁夏

宁夏理工学院

银川能源学院

新疆

塔里木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伊犁师范大学

新疆工程学院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课程内容来源于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上.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b]

公务员招生专业为不完全举例,详情请参考国家公务员局招考公告。

[c]

以上仅展示部分开设院校,不分先后顺序,数据来源:阳光高考、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