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于1998年2月开工,1999年底竣工,2000年1月1日初步投入开放,2000年10月1日正式运营,全长646.70米,内径6.76m,总建筑面积近17500平方米,总投资约5.2亿元人民币,两边的地下建筑均为地下3层、局部4层结构。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共配置了12台自动扶梯及4台垂直电梯,12辆四壁透明的观光车,采用法国制造的SK-6000型无人驾驶车厢输送游客,过江时间在2.5-5分钟,每小时最大输送量为5000人次。工程建设连创七个中国第一,还创下了三个上海“第一”。
历史沿革
1998年,上海市政府决策立项建设上海外滩观光隧道,并作为新上海跨世纪重点工程项目纳入上海市重大工程系列。
2000年底,上海外滩观光隧道竣工。建成后隧道的两岸出入口由自动扶梯输送旅客,残疾人采用液压电梯输送,隧道内采用九十年代国际先进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牵引式封闭车厢输送游客。
2000年1月1日,上海外滩观光隧道初步投入开放。据统计,上海外滩观光隧道第一天游客超过25000人次。
2000年10月1日,上海外滩观光隧道正式运营。
建设与规划
地理位置
外滩观光隧道选址在浦东、浦西两大旅游景区之间。浦西出入口位于外滩陈毅广场北侧,濒临黄浦江,并与南京东路和北京东路的人行过街地道相连接;浦东出入口位于东方明珠电视塔西侧,面对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相关单位
上海外难观光隧道工程1998年经市政府决策立项,由上海市黄浦江行人隧道联合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上海隧道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上海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施工总承包,总投资约5.2亿元人民币。
设计参数
整体布局
上海外难观光隧道由浦东站位井、浦西站位井及圆隧道三大部分组成。
组成结构
过江隧道(圆隧道)
上海外难观光隧道工程东起陆家嘴地区东方明珠电视塔西侧的浦东出入口竖井,西至南京路外滩(陈毅塑像北侧)绿化带内的浦东出入竖井,施工采用当时国际上先进的盾构机械设备7.76m铰接式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机。盾构掘进施工先后穿越浦东防汛墙、亲水平台、黄浦江江底、地铁2号线上下线隧道上部、浦西防汛墙及地下管线等。在浦西防汛墙19m×39m箱体内,与地铁2号线上下行线区间隧道成斜交,并从其上部穿越,形成了盾构施工“三龙过江”的工况。盾构穿越地铁2号线的上、下行线,轴线要求控制在±50mm以内。
隧道部分参数类型 | 参数 |
全长 | 646.70m |
隧道外径 | 7.76m |
内径 | 6.76m |
江底浅覆土 | 5.67m |
上行线距离 | 1.57m |
下行线距离 | 2.18m |
参考资料 |
浦东出入口竖井(浦东站位井)
浦东出入口竖井位于国际会议中心南侧,,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明挖法施工。结构顶上考虑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绿地广场绿化种植要求,覆土1.83m。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包括集散厅、旅游开发用房、设备管理用房和出入口通道。地下二层为旅游开发用房和部分环控机房。地下三层为站台层,包括站台、SK检修及配套用房和设备管理用房。地下四层为SK设备用房和废水泵房。半地下室为结合南北两个下沉式出入口广场和风口设计的观光隧道管理用房,南端半地下室建筑面积390平方米,层高3.20m,北端半地下室建筑面积70平方米,层高3.0m。
浦东出入口竖井部分参数类型 | 参数 |
长度 | 100m |
宽度 | 22.8~27m |
地下结构 | 19.48~22m |
总建筑面积 | 8417平方米 |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 2660平方米 |
地下一层层高 | 5m |
地下二层建筑面积 | 2284平方米 |
地下二层层高 | 5m |
地下三层建筑面积 | 2284平方米 |
地下三层层高 | 5.07m |
地下四层建筑面积 | 585平方米 |
地下四层层高 | 3.6m |
参考资料 |
浦西出入口竖井(浦西站位井)
浦西出入口竖井位于外滩观光平台,紧靠外滩黄浦公园和陈毅广场,出入口风井与外滩观光堤结合,在中国首次采用地下冷却塔,保持浦西外滩和浦东滨江大道的环境协调。基坑平面呈组合矩形,地下三层半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包括集散厅、设备管理用房和出入口通道。地下二层为设备管理用房。地下三层为站台层,包括站台,环控机房和隧道维修养护用房,站台旁边为车厢掉头的空间。局部地下四层为运转设备用房。
浦西出入口竖井工程是上海市区最深的基坑工程,且施工场地狭小,环境保护要求高。基坑地下连续墙围护深度分别为36m和42m,墙厚1m,成槽施工采用MHI一80120液压抓斗,护槽泥浆采用加重晶石提高密度和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5~7m 的技术措施。
浦西出入口竖井部分参数类型 | 参数 |
长度 | 86m |
宽度 | 16m |
深度 | 20.4~24.3m |
总建筑面积 | 5317平方米 |
地下一层建筑面积 | 1971平方米 |
地下一层层高 | 5.5m |
地下二层建筑面积 | 1340平方米 |
地下二层层高 | 5.5m |
地下三层建筑面积 | 1340平方米 |
地下三层层高 | 5.57m |
地下四层建筑面积 | 577平方米 |
地下四层层高 | 3.73m |
参考资料 |
运行情况
沿途信息
外滩观光隧道将浦西外滩和浦东小陆家嘴连为一体,游客可登上SK浏览车进行观光活动,隧道内部设有隧道内景观分为时光、旋涡、穿梭、摩擦、梦境等五个区域,还有魔幻趣味馆、太空秘境馆、时空穿越馆等,整个过江时间在2.5-5分钟。

运行与服务
管理情况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由上海东湖物业管理公司外滩观光隧道管理处管理,办公室地址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2789号,于2000年12月06日在上海浦东工商局注册成立,主要经营外滩观光隧道内的物业管理,有团队120人。
交通流量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每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90%以上为外国、外地观光游客,且90%以上为散客。
2001年,外滩观光隧道客流量为240多万人次。
2005年中秋,外滩观光隧道累计客流量为1000万。
2006年,外滩观光隧道年均客流量在200万人次左右,日均客流大约5000余人次。
2010年世博会期间,观光隧道仅9个月就接待游客超过了240多万人次。
截至2020年,外滩观光隧道开业11年以来累计接待了2270万中外游客。
收费标准
截至2020年5月,观光隧道门票单程50元,双程70元。隧道内单独设有《魔幻趣味馆》《极地体验馆》《信不信由你》三个展览,三个展览均为收费项目,门票价格依次为30元、20元、40元,以上展览可与外滩观光隧道组成优惠联票。
通行办法
于以下开放时间内进入:
夏时(5月1日~10月31日):周一~周四 8:00~22:30、周五~周日(节假日)8:00~23:00
冬时(11月1日~4月31日):周一~周四 8:00~22:00、周五~周日(节假日)8:00~22:30
交通接驳
公交线路
公交乘坐都市观光旅游1线在【外滩外白渡桥】站下车。乘坐37路、147路、307路在【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站下车。具体线路情况如下表所示:
公交线路线路名称 | 首尾站点 | 始末时间 | 沿途站点 |
观光旅游1线 |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 09:00-20:30 | 1.上海博物馆、 2.城市规划展示馆、 3.南京路步行街西侧、 4.杜莎夫人蜡像馆、 5.南京路步行街、 6.南京路世纪广场、 7.南京路步行街东侧、 8.外滩·外白渡桥、 9.外滩·海关大楼、 10.金陵东路码头、 11.外滩-浦江游船码头、 12.城隍庙·豫园、 13.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14.中共一大会址·新天地、 15.淮海中路商业街、 16.上海博物馆 |
37路 | 静安寺枢纽(愚园路胶州路)—扬州路齐齐哈尔路 | 05:30 - 23:00 | 南京西路美丽园、南京西路静安寺、南京西路陕西北路、南京西路石门一路、南京西路上海电视台、南京西路黄河路、九江路西藏中路、九江路浙江中路、九江路福建中路、南京东路江西中路、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大名路白渡桥、东大名路旅顺路、东大名路高阳路、天津路福建中路、天津路江西中路、天津路中山东一路、长治路白渡桥、东长治路高阳路、杨树浦路提篮桥、平凉路临潼路、平凉路通北路、平凉路怀德路、平凉路齐齐哈尔路 |
147路 | 临江码头 - 临江码头 | 05:30 - 22:30 | 临江码头、军工路、闸殷路、国伟路、包头路、殷行路、军工路、民星路、包头路、包头南路、国顺东路、四平路、大连西路、密云路、赤峰路、四平路、国权路、黄兴路、国顺东路、包头南路、包头路、民星路、军工路至军工路临江码头 |
307路 | 三门路新江湾城 - 中山东二路新开河路 | 定时发车00:15 00:55 01:45 02:30 03:20 23:20 | 中山东二路新开河路站、中山东一路广东路站、中山东一路南京东路站、吴淞路闵行路站、吴淞路海宁路站、四平路溧阳路站、四平路临平北路站、四平路新港路站、四平路大连路站、四平路赤峰路站、同济大学站、四平路国权路站、四平路国定路站、五角场(淞沪路)站、三门路新江湾城站 |
地铁线路
地铁乘坐地铁2号线在【陆家嘴】站下车、地铁2、10号线【南京东路】站。具体线路情况如下表所示:
地铁线路线路名称 | 首尾站点 | 始末时间 | 沿途站点 |
2号线 | 徐泾东-浦东国际机场 | 05:28-21:30 | 1.徐泾东、 2.虹桥火车站、 3.虹桥2号航站楼、 4.松虹路、 5.北新泾、 6.威宁路、 7.娄山关路、 8.中山公园、 9.江苏路、 10.静安寺、 11.南京西路、 12.人民广场、 13.南京东路、 14.陆家嘴、 15.东昌路、 16.世纪大道、 17.上海科技馆、 18.世纪公园、 19.龙阳路、 20.张江高科、 21.金科路、 22.广兰路、 23.唐镇、 24.创新中路、 25.华夏东路、 26.J川少、 27.凌空路、 28.远东大道、 29.海天三路、 30.浦东国际机场 |
10号线 | 虹桥火车站-基隆路 | 05:25-22:30 | 1.虹桥火车站、 2.虹桥2号航站楼、 3.虹桥1号航站楼、 4.上海动物园、 5.龙溪路、 6.水城路、 7.伊犁路、 8.宋园路、 9.虹桥路、 10.交通大学、 11.上海图书馆、 12.陕西南路、 13.中共一大会址·新天地、 14.老西门、 15.豫园、 16.南京东路、 17.天潼路、 18.四川北路、 19.海伦路、 20.邮电新村、 21.四平路、 22.同济大学、 23.国权路、 24.五角场、 25.江湾体育场、 26.三门路、 27.殷高东路、 28.新江湾城、 29.国帆路、 30.双江路、 31.高桥西、 32.高桥、 33.港城路、 34.基隆路 |
特色与价值
工程特色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采用了法国最新设计的连续式轨道缆车系统,这是首次将大型声光电、多媒体、光导材料和激光等先进技术引入隧道,创造出动态景观效果。隧道中采用了先进的“铰接式上压平衡盾构掘进机”和“结构砼梁代支撑”技术的地下冷冻塔,确保了施工的安全和效率。为了满足外滩观光隧道的出入口环境景观高品质的要求,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首次安装了高度达到11.07米的自动扶梯,而垂直电梯则采用了无机房曳引式动力系统。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出入口环境景观考虑到外滩两岸对环境品质的超高要求,设计和建造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浦西部分出入口风井与外滩观光堤结合,在中国首次采用地下冷却塔,保持浦西外滩和浦东滨江大道的环境协调。既布局紧凑,把自身融入外滩的环境之中。
关键技术
通道防水设计
工程选用了TMS作为主体结构混凝土的外掺剂,施工缝采用外防水止水带及中置遇水膨胀赋子止水条二道防线,并附以顶板迎水面及楼板嵌缝处理。在围护结构防水方面采取堵漏止水后,在地下墙墙幅间缝左右各处,及其与顶板、底板相连接的地下墙钢筋联接器四周范围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作为加强防水层。
盾构进入接收井技术
盾构段全长1098m,隧道衬砌结构外径13.95m,内径12.75m,厚0.6m。盾构从天潼路工作井始发,一路由北向南推进直至福州路接收井,沿途需要穿越浦江饭店、上海大厦、外白渡桥、北京东路/南京东路地下通道、地铁2号线、外滩历史保护建筑群等。盾构接收井位于福州路和中山东一路交口,外包尺寸为:22m×22.5m(长×宽),深26m。设计洞门直径为14.80m,设计洞门中心标高为-13.010m。接收处盾构顶部覆土5.9m,轴线平面为R650的左转曲线,竖向为R1500的凹曲线。另外,在洞口安装一套止水环板和止水条,旨在减少水的流失和浆液从洞口流出的情况。同时,采用盾构的连续推进和管片拼装技术,缩短了盾构机进入接收井的时间,并成功实现了洞门土体的稳定,防止其发生坍塌。
盾构隧道掘进专家系统
“盾构法隧道施工专家系统”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是地面沉降的预测和控制,第二是隧道轴线的控制。基础是施工数据,既有以前的工程数据,也有当时正在施工隧道的实时数据。以前工程数据主要用于新隧道推进之初提供经验上的参考,而当前不断输入的数据则是为了在隧道推进过程中不断提高系统预测的准确性。
价值意义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作为连接浦江两岸的一条休闲通道,外滩观光隧道占尽地理优势:出入口分别设在繁华的南京路外滩与新崛起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连接起上海浦江的历史与现实,展现了两岸的风情与雄姿。它是中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将浦西外滩观光区和浦东小陆家嘴新兴旅游区连为一体,形成了上海旅游景观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作为一项性景观工程,利用空间、现代高科技手段,在隧道内演示反映人物、历史、文化、科技、风景等各种图案、景象及背景音乐,使游客过江过程带有趣味性、娱乐性和刺激性。它的建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改善了过江交通,并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增添了一个新的人文景观,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隧道相关
景区特色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两边的地下建筑构成海洋世界风景,光影异术搭配,隧道内壁由高科技手段营造的各种奇异的色彩,隧道内设置 “时光隧道区”“漩涡区”“穿梭区”“岩浆喷射区”,使游客过江过程带有趣味性。隧道犹如一道彩虹,将浦西浦东相衔接,挑起浦江两岸的美景,成为上海旅游景观中一道风景线。
社会评价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是具有超现实主义、迷幻色彩而且有趣的公交形式。该隧道连接上海外滩和紧邻东方明珠电视塔的浦东。上海外滩观光隧道穿越黄浦江,乘地铁沿647米长的色彩变换不断的隧道旅行,会让你感觉如梦如幻。全球9条最迷人地铁中,上海观光隧道上榜。(评价来源:中国网)
外滩观光隧道已形成中国国内第一条“过江观光走廊”,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潜在价值白白浪费是非常可惜的。如果它的功能能够被准确定位和整合,是可以带动周边商业、旅游兴旺发达的。外滩观光隧道应当成为将浦江两岸的一颗颗明珠申联起来的“线”,使这些明珠之间产生联系。一江两岸通过观光隧道形成一个价值链,把周边所有的功能和项目串联起来,让不同的经营者得到自己的利益,进而形成不可限量的附加值空间。(评价来源: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陈宪)
社会事件
2021年5月29日,在上海已有十年历史的“中国坐标•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正式开赛,上海外滩观光隧道是这次重大赛事中的一个重要点标,这是上海外滩观光隧道的一个公益举措,是上海外滩观光隧道“公益心”的积极体现。这次赛事多达5000名选手,测完体温,做完核酸检测,戴上口罩,将整座城市化为运动赛场,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抗疫工作的积极肯定。
周边景点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和黄浦区南京东路外滩之间,浦东出入口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毗邻东方明珠;浦西出入口位于外滩陈毅广场北侧,滨临黄浦江。周边景点有东方明珠、金茂大厦、海洋水族馆、黄浦公园,外白渡桥等,具体地址见下表:
景点名称 | 地址 |
东方明珠 | 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号 |
金茂大厦 | 浦东新区世纪大道88号 |
海洋水族馆 | 浦东新区陆家嘴环路1388号 |
黄浦公园 | 上海市中山东一路500号 |
外白渡桥 | 北苏州路近外滩隧道 |
所获荣誉
2004年,上海外滩观光隧道被浦东新区评为“十佳”旅游景点。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是中国第一条越江行人观光隧道,是中国第一条集交通和旅游观光双重功能于一体的行人越江隧道。
上海外滩观光隧道曾入选纪录片《极限交通工程大搜索》,多次被列入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十大隧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