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台县(英文名:Huantai County),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淄博市下辖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淄博盆地北部边缘。全县总面积508.96平方千米。北依博兴、高青两县,东连临淄区,南邻张店区、周村区,西靠邹平市。截至2022年,桓台县常住人口48.91万人,全县辖2个街道、7个镇。人民政府驻地是桓台县中心大街766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桓台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文化、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桓台县

英文名

Huantai County

面积

508.96平方千米(2022年)

气候类型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山东省中部偏北,淄博盆地北部边缘

地理坐标

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6°51′50″—37°06′00″,东经117°50′00″—118°10′40″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山东省

所属市

淄博市

行政类别

市辖县

下辖地区

2个街道、7个镇(截至2022年)

行政区划代码

370321

人口

48.91万人(2022年常住人口)

方言

北方方言华北官话区

民族

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等30个民族(截至2000年)

GDP

701.96亿元(2022年)

人均GDP

143403.2元(2022年)

著名景点

王渔洋故里景区、桓台县马踏湖旅游区、红莲湖等

邮政编码

256400

政府驻地

桓台县中心大街766号

电话区号

0533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huantai.gov.cn/index.html

简介

桓台县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的结合地带。位于鲁北平原南部,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缓倾。境内无大山,大小河流11条。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晴燥,一年四季温差明显,以南西南风为主导风向。桓台县历史悠久,早在4000年前就有先民居住。公元前206年设县,1228年置新城县,1914年因境内有齐桓公戏马台,更名为“桓台县”。1958年桓台并入博兴县,1961年复置桓台县恢复,1983年桓台县划归淄博市。

桓台县相继建成了江北第一个“吨粮县”、小麦千斤县等,建筑业连年稳居山东省十强县之首。制造业、建筑业、能源产业等是其支柱产业。2022年,淄博东岳经济开发区、桓台经济开发区、马桥产业园三大园区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超过80%,涉及石油化工、能源材料等多个产业。2022年桓台县生产总值701.9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9.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5.7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3:57.0:40.7。2023年上半年,桓台县生产总值为368.6亿元,同比增长6.7%。

桓台文化积淀深厚,出生于桓台新城的清初诗坛领袖王渔洋,被誉为“一代廉吏”,王渔洋故里景区为国家AAAA级景区。县境北部方圆100平方千米的马踏湖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名称由来

1214年,邑人山东东路兵马副元帅张贵,率领众人绕齐桓公戏马台筑城自卫,曾将此城命名为新城。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设为新城县。中华民国成立后,全国称作“新城”的县有多个。于是在1914年1月,山东行政公署把新城县改为耏水县,以县境内有古称为耏水的乌河而得名。后因县境内齐桓公戏马台的存在,同时为了表明该县处于齐文化的核心区内,同年4月,耏水县改名桓台县。

历史沿革

先秦

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氏族社会,就有先民在桓台地域居住。黄帝、少吴、尧、舜历史时期,桓台县地域系爽鸠氏国地。商朝时期为逢伯陵国地,殷末系薄姑国地。西周时期为齐国地。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渠丘邑、葵丘邑、狄邑地。春秋时期,地域为齐鲁“乾时之战”的疆场。战国时期,地域为齐秦交战的重要地点。

秦汉至南北朝

秦朝时期为齐郡临淄县地。西汉初置西安县(治今索镇),属青州齐郡。同时在格孙城置高苑县、会城置平安县,今穆寨东北置延乡县,均属青州千乘郡。公元9年,王莽篡位建立新朝,西安县改名为东宁县,属青州济南郡。东汉时期,公元25年刘秀建东汉,东宁县复名西安县,属青州齐国。西境并存高苑县,属乐安国。

三国时期置西安县,属魏地,高苑县蓝入武强县。晋及十六国时期,西安县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五国。南北朝时期,移西安县于今临朐县境,原西安县城侨置索卢县,属青州齐郡。

隋唐至宋元

隋朝时期县境分属长山、高苑、临淄县地。所属区域一直延续到北宋时期。金朝时期为山东东路淄州长山、高苑县地,益都府临淄县地。兴定二年(1219年),红袄忠义军在此发动起义。金朝末年,连续多年争战,时局混乱。1214年,邑人山东东路兵马副元帅张贵,率领众人绕齐桓公戏马台筑城自卫,曾将此城命名为新城。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设为新城县。元朝时期,新城县属中书省般阳路。

明清

明洪武九年(1376年),新城县属淄州,次年改属济南府。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巾帼英雄唐赛儿发起农民起义。崇祯四年(1631年),明将李九成降清后曾两克新城,邑人伤亡400余人,无一降者。1861—1867年,捻军曾转战桓台,打击官府和土豪劣绅。

清代,沿袭明制。光绪十三年(1887年),大王、大寨、旬召等村的3000多名农民直闯官府,抗捐抗税,迫使知县撤销了“合勺成升”增税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新城义和团举起抗清反教义旗,焚烧“洋”教堂,攻打邢家“若瑟教堂”达8天之久。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新城县民众赶跑清知县,宣布桓台地区独立。1913年废府州制,新城县隶属济南道。次年易名耏水县。1914年4月,因齐桓公戏马台改称此地为桓台县。1927年5月,中共铁山特别支部建立,随之成立了中共桓台县委。1928年废道制,直属山东省。1938年,设置县政府。

1940年4月28日,建立桓台县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8月,桓台县大队配合渤海军区部队全歼守城之敌,桓台县获得解放,迎来了抗日战争在桓台县的胜利。抗日战争中,桓台军民先后参加了讨张(裕安)战、龙王庄自卫战、牛旺庄自卫战、绍兴庄突围战、杨楼伏击战、解放县城等战事。桓台县大队和民兵配合主力部队参加战斗600多次。1947年8月,国民党军队再度占领桓台。直到次年3月,桓台县获得最后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8年11月,桓台并入博兴县,隶属淄博专署。1961年9月,桓台县恢复,改属惠民专署。1983年10月,桓台县划归淄博市。2003年桓台县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生产先进县。在2003年度全市工业百强企业排名中,桓台县有17家企业列入其中,综合排名位居全市各区县第一名。2005年,桓台县连续5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位居第71位。2006年,桓台县被省建设厅、建筑工程管理局评为山东省建筑业十强县第一名。截至2022年12月底,桓台县辖2个街道、7个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桓台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淄博盆地北部边缘,是中国山东省淄博市下辖县。经纬度范围是北纬36°51′50″—37°06′00″,东经117°50′00″—118°10′40″,北依博兴、高青两县,东连临淄区,南邻张店区、周村区,西靠邹平市。南北距离26.5千米,东西相距31.5千米。截至2022年,全县总面积508.96平方千米。

桓台县

气候

桓台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晴燥,一年四季温差明显,以南西南风为主导风向。

1988年始,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春季(4月—5月),夏季(6月—8月),秋季(9月—11月),冬季(12月—次年3月)。1981—2018年,多年平均气温13.6℃,期间年最高气温为41.4℃,年最低气温为—21.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7.3毫米,降雨集中在6月至8月。历年平均日照时数2516.6小时。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3—5月份风速最大,最大风速19.2米/秒。

地质

地质构造

桓台县地处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以齐河—广饶断裂为界,北部居华北坳陷区、济阳坳陷的东南部;中部、南部处于鲁西隆起区、泰山—沂山隆起的茌平—淄博凹陷北端。境内地质构造由西东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组成主要构造骨架,其它大小构造形迹的形成和展布均与其有成生联系。主要地质构造有齐河—广饶断裂、姚家峪断层、张店逆断层、炒米店断裂。

  • 齐河—广饶断裂

齐河—广饶断裂由县境北部经过,西起齐河县,横穿境内北部的北营、马桥、北岭、里仁等地约24千米,东至广饶县南部。断层走向西北65°至东80°,倾向西北,倾角50°—60°,属北降南升正断层,落差1000---2000米。中生代—新生代活动剧烈。

  • 姚家峪断层

姚家峪断层南起莱芜市的苗山东南,向北过樵岭前、姚家峪、周村,纵贯境内宫家、黄郭、北岭12千米,与齐河—广饶深大断裂衔接。断层走向南北、东北,倾向东至南东,倾角55°—78°,局部88°,属西升东降正断层:落差370—1500米。主要活动时期为晚白垩纪,水平错距15—22千米。

地层特征

境内地质发展史经历过远古代前震旦纪的“地槽阶段”,古生代的“地台阶段”,中生代的“活化阶段”和新生代的“新构造运动阶段”。由于地壳运动强烈,褶皱断裂频繁,形成多次相对的隆起和坳陷,故境内缺失整个远古界和古生界的上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早石碳系及中生界的三叠系地层。桓台县的地层主要包括古生界的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的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的第三系、第四系。

奥陶系境内仅见中奥陶系地层,厚度208米左右,浅部距地表仅20余米,分布于东南部的侯庄、老官庄、龙南村一带。石炭系分布于侯庄、龙南、龙北村以北地区,厚度约140米。二叠系分布在境内南部的山(海关)深(圳)公路两侧,姚家峪断层以东,炒米店断层以南及侯庄以北地区,其中万山亚组厚度400米左右。侏罗系分布于县境北部的齐河—广饶深大断裂以北地区,厚度180米。白垩系分布于齐河—广饶深大断裂以南,炒米店断层以北,张店逆断层以西地区,厚度大于1000米。第三系分布于县境北部齐河—广饶深大断裂两侧,马桥乡西部断层厚度为850余米,马桥乡东北部断层厚度为920余米。

岩石特征

桓台县境内岩浆活动,以中生代燕山期活动最为强烈。侯庄—三龙村一带的闪长岩类和境内大面积的火山岩类皆为本期之产物,属济南—金岭杂岩体的一部分。境内燕山期岩浆岩主要为闪长岩类,分布于境内东南部,称金岭岩体。岩体的同位素年龄为1.28—1.1亿年。此类岩体与铁、铜、钴等矿床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中生代燕山期火山岩类境内覆盖面积较大,主要为一巨厚的中基性火山熔岩,属早白垩世第一次喷发产物。

地形地貌

桓台县地势南高北低,自西南向东北缓倾。境内无大山。大寨沟以南地势偏高,呈东西向条带分布,以三龙村南最高,海拔29.5米,地面坡降在1/800左右。大寨沟以北至南干渠以南,地势平坦,海拔18—10米,地面坡降1/1500左右。北部至小清河南岸,地势低洼,以马踏湖底最低,海拔为5.7—6.8米,地面坡降在1/2500—1/3500米之间。

南部为缓岗,中部为平原,北部是湖洼。缓岗面积为42067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5%,分布于微斜平地之间。微斜平地面积为37731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9.4%,其分布西起冯马、康杨、西史、关家等地,东至李家、永安桥村以南地区。洼地面积为34490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5.1%,主要分布于县境北部海拔10米以下地区,部分相间于微斜平地。根据地貌形态又分为槽状洼地、背河槽状洼地、碟形洼地、洼坡地、洼底地5个地貌单元。

水文水利

水文

  • 河流

桓台县有大小河流11条,大多是南北流向。东有乌河,中有东西猪龙河,西有孝妇河;东西向河流南有涝淄河,北有小清河、预备河。桓台县范围内,乌河长24.3千米,流域面积183平方千米;东猪龙河长23.7千米,流域面积95平方千米;西猪龙河长7.05千米,流域面积128平方千米,最大流量为80立方米/秒;孝妇河长25.7千米,流域面积185平方千米;涝淄河长7.9千米,流域面积21平方千米;小清河长18.68千米,流域面积520.38平方千米;预备河长10.53千米,流域面积27平方千米。

桓台县

  • 湖泊

桓台县境内有马踏湖,锦秋湖和青沙湖。马踏湖位于桓台县东北部,距索镇12千米。东西长12.5千米,南北宽4千米,面积约50平方千米,2/3的面积在桓台。锦秋湖位于马踏湖以南,两湖相邻,彼此有多条沟渠衔接。东西长10千米,南北宽3.5千米,面积5.57万亩。青沙湖位于小清河与杏花河之间,东西长7千米,南北宽2千米。河东属桓台县。境内部分东西长4.37千米,面积0.96万亩。

桓台县

  •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类型系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层孔隙水。依据岩石性质和含水特征,含水层由新至老,分为浅层孔隙水、中层承压水、深层承压水3层。浅层孔隙水埋深小于50米;中层承压水埋深在50—100米之间;深层承压水埋深大于100米。

水利

桓台县重点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清河干流及分洪道、孝妇河下游分洪河道、杏花河、预备河、马踏湖蓄滞洪区、淄东铁路以东应急排水工程等6项建设内容。治理河道总长度约90千米,估算投资16亿元。

  • 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

桓台县

小清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桓台段概算投资32272万元,主要治理内容为干流治理工程,分洪道治理工程,小清河建筑物工程。东猪龙河闸位于东猪龙河入小清河处,作为东猪龙河入小清河的控制性工程,闸口按20年一遇标准设计流量为每秒172立方米,河面拓宽至35米。东猪龙河道施工首次采用波浪桩来进行护坡护岸。

  • 桓台县孝妇河下游分洪河道治理工程

桓台县

桓台县孝妇河下游分洪河道治理工程概算投资81323万元,主要治理内容为孝妇河下游分洪河道胜利河、东猪龙河、人字河等8条河道。治理河道总长度33.741千米,配套防汛道路、桥闸建筑物等。治理后,河底拓宽至80米。其中,胜利河治理长度为3.952千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级。经过治理后,胜利河排水流量提高到1000多立方米。人字河治理长度为6.04千米。设计流量为每秒50立方米,堤防级别为4级,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穿堤涵闸建筑物级别为4级,堤顶路参照四级公路。人字河之上的金诚公路桥位于桓台县马桥镇金诚石化工业园区内,2020年7月开工建设,工程总投资658.8万元。

  • 马踏湖蓄滞洪区治理工程

马踏湖蓄滞洪区治理工程概算投资2758万元,围堤加高段2.32千米,新筑围堤段1.13千米,修建堤顶防汛道路1.13千米,新建建筑物5座。2023年7月,桓台县马踏湖列入山东省首批15处省级水利遗产名单。

桓台县

土壤

桓台县境内土壤有褐土、砂姜黑土、潮土3个土类,褐土、潮褐土、潮土、盐化潮土、湿潮土、砂姜黑土6个亚类,11个土属,33个土种。其中:褐土面积30.1万亩,占总面积的39.4%,是境内主要的土壤类型,分布在中部、南部缓岗和微斜平地,成土母质为山前洪冲击物。 砂姜黑土面积16.6万亩,占总面积的21.7%,主要分布在索镇街道办、唐山镇、新城镇、果里镇等浅平洼地区,成土母质为浅湖沼相静水沉积物,表层多有冲击层覆盖。潮土面积13.8万亩,占总面积的18.1%,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小清河两岸和锦秋湖、马踏湖、青沙湖内的浅平洼地及背河槽状洼地上,成土母质为山前洪冲积、黄泛冲积与湖相静水沉积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桓台县境内土地总面积508.96平方千米,人均土地资源为0.102公顷。根据第三次国土资源调查结果,桓台县耕地26853.38公顷,园地605.9公顷,林地3990.5公顷,草地147.89公顷,湿地813.97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189.4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23.81公顷,含农村道路,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026.7公顷。

矿产资源

桓台县境内境内矿产资源有铁、铜、钴、煤、硫、石油、天然气、矿泉水和地热等。境内铁矿属内生矿床,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磁铁矿,铜、钴、硫为伴生矿。铁矿总储量为1650万吨,以侯庄南部规模最大,储量为1605万吨。矿石含量中:铁含量38%—50%,最高58.5%,品位大于50%者占99.28%;铜含量为0.135%—1.71%;钴含量为0.141%;硫含量为0.14%—0.57%。石油主要分布于马桥、荆家、田庄。金家油田面积22平方千米,地下油位在5000至1300米左右,原油储量约2000万吨。20世纪70年代末,已试采油井8眼。县境南部,还有煤矿、粘土矿,属全隐蔽式煤田。地热资源分布于县城北部,以马踏湖地区地热资源为代表。

水资源

桓台县多年平均降水量567.8毫米,当地地表水水资源总量3033万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总量12474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0495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03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十分之一。自2020年起,桓台县引进黄河净水作为备用水源,每年约300万立方米左右,且逐年增加引黄引江客水使用量。截至2022年,桓台县14家规模以上企业年使用引黄引江客水量约9000万立方米左右。

林草资源

2020年,桓台县林地面积4850.3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24%。其中:乔木林地面积2964.30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61.12%;未成林造林地面积815.68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16.82%;苗圃地面积408.54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8.42%;疏林地面积378.10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7.80%;无立木林地面积238.79公顷;采伐迹地面积43.15公顷;其他灌木林地面积1.20公顷;宜林地面积0.55公顷。

桓台县

桓台县森林植被主要由杨树、其他软阔类、经济树种、阔叶混等组成。其中:杨树面积1917.5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9.53%;其他软阔类面积1036.78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21.38%;经济树种面积540.8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11.15%;阔叶混面积167.6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46%。

桓台县草地总面积约为1141.42公顷,主要分布于桓台县起凤镇马踏湖区域,其余地区有少量零星草地分布。马踏湖区域范围内草地面积约为1000公顷,草地类型为芦苇型。

生物资源

根据经济价值和用途,桓台县的植物资源包括淀粉糖类植物、油脂类植物、纤维类植物、芳香油类植物、鞣质植物、植物性药材、水生维管束植物7大类,近300种。其中,淀粉糖类植物包括菖蒲、山药、地环、槐树等,可作酿造、制糖、制胶、制药及其他工业原料等。油脂类植物包括有臭椿、刺槐、枫杨、菟丝子等。纤维类植物如罗布麻,可作纺织及高级纸原料。芳香油类植物桓台县境内分布广,产量大,含挥发油多,可作食品及化妆品工业原料。鞣质植物主要有线菊、君迁子、酸枣、皂角树等,为栲胶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鞣草、染鱼网、软化蒸气机及工业锅炉水中的金属盐。植物性药材有261种,主要品种有防风、苍术、金银花、菖蒲、灯心草等为地道药材。水生维管束植物湖区有47种,分隶于2门、20科、30属,主要优势种类有芦苇、莲藕、槐叶萍、紫背浮萍等。此外,部分动物可制成动物性药材有土元、鸡舍皮、狗鞭、蚕衣、蝉蜕等。

桓台县

桓台县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桓台县境内主要有兽类、鸟类、昆虫类、爬行类动物。其中兽类主要有野兔、山狸、黄鼠狼、地猴等;鸟类主要有13目、32科、148种,其中旅鸟73种,夏鸟39种、冬鸟18种,留鸟18种;软体动物有螺类(田螺、湖螺、耳状罗卜螺、乌螺等)、蚌类(杜氏蚌、长蚌、园蚌、淡水壳菜等)两大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震旦雅雀、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貉、池鹭、凤头鸊鷉等。

桓台县

植物

桓台县自然植物种类属高等植物的有40余种,其中以禾本科、菊科、豆科、藜科为多。由于人为的影响,自然禾本科植物除柽柳外,其它均已少见。在草本植物中,以多年生根茎禾本科草为主,如芦苇、茅草、马绊草等;其它如黄须菜、灰菜、碱蓬、猪耳朵等生长较多。截至2023年,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有73科363种。其中植物以芦苇、香蒲为主,常年积水的低洼地带有水生植物慈姑、凤眼莲等。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水曲柳、金荞麦、野大豆等。

桓台县

自然保护区

  • 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

山东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淄博市桓台县东北部的起凤镇,北至预备河,南以华沟、鱼龙村落北部为界,西到东猪龙河,东至十字架河,总面积10.21平方千米。是淄博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鲁中地区最大的湿地。园区属典型的第四系湿地地质,有保存较好的湖泊、沼泽、湖沟等地质景观。

桓台县

马踏湖属第四系沉积湖,最大水深2.3米,平均水深1.2米。历史上曾是广阔的大湖泊,随着沉积作用的不断进展,湖水越来越浅,水体沼泽化,形成了现在的湿地地貌景观。园内共有植物资源363种,以芦苇、香蒲为主,常年积水的低洼地带有水生植物慈姑、凤眼莲等。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水曲柳、金荞麦。地质公园内有动物资源174种,尤其以鸟类资源最为丰富,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秋沙鸭、丹顶鹤、大鸨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等。“三有”动物有青头潜鸭、赤麻鸭、苍鹭、震旦鸦雀、斑头大翠鸟、雉鸡等。

桓台县

桓台县

桓台县还在新城镇设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并于2022年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活动,切实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

自然灾害

桓台县的主要灾害有冰雹、暴雨、雷暴、地质灾害等。1996—1998年,境内连续4年出现冰雹天气。小清河南岸沿湖区1—2年1遇,南部、中部2—3年1遇。1988年始,境内降雹次数逐年增加,平均1—2年1遇。境内涝灾主要由较强的暴雨形成。1999年8月12日出现一日暴雨量达143.1毫米。截至2020年,桓台县地质灾害易发区总面积89.1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17.5%。

桓台县积极应对自然灾害。2019年桓台县气象局与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三部门签署防灾联动合作协议。2022年,桓台县建立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急响应体系。2023年5月26日,桓台县气象局参加淄博市气象局组织的2023年重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多年来桓台县采取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和制度建设,科普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完成地质灾害勘查、监测及地面沉降治理工作,实行地质灾害防治机构和防治工作责任制等措施以应对各类地质灾害。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2月底,桓台县辖2个街道、7个镇。人民政府驻地是桓台县中心大街766号。

分类

数量

名称

街道

2

索镇街道、少海街道

7

起凤镇、田庄镇、荆家镇、马桥镇、新城镇、唐山镇、果里镇

统计时间:2023年9月3日参考资料:

政治

桓台县现任主要领导班子

部门/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桓台县委员会

书记

林恒

桓台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李向东

桓台县人民政府

县长

范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桓台县委员会

主席

徐宁

统计时间:2023年9月17日

参考资料: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年末,桓台县常住人口为48.91万人。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桓台县常住人口为489479人。男性人口为245623人,女性人口为243856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72。0—14岁人口为70226人,占14.35%;15—59岁人口为293965人,占60.06%;60岁及以上人口为125288人,占25.6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93544人,占19.1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47331人,占70.9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42148人,占29.04%。

民族

桓台县居民以汉族为主。2000年,经全县第五次人口普查,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苗族等30个民族。其中,汉族474351人,占全县总人口99.88%;少数民族29个,557人,占总人口0.12%。少数民族分布在11个镇。

语言

桓台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华北官话区,与周尉区县的方言相近。桓台话低元音韵母发音时舌位比较靠后,有些复合元音韵母动程短,近似于单元音,“安、恩”等韵母为口鼻音。

宗教信仰

桓台县民众的宗教信仰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教。20世纪40年代,因社会动乱,道观失修,道士、道童还俗,道场终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佛教仅存华严寺1处建筑公用,农村有部分老年人在家拜佛祈祷。2002年基督教人数达到6260人,天主教人数达到1179人。

经济

综述

桓台县的主要产业包括建筑业、工业、农业、服务业。桓台县是中国江北地区第一个“吨粮县”,同时是“建筑之乡”,建筑业多年山东省十强县之首。其支柱产业是工业。2022年,淄博东岳经济开发区、桓台经济开发区、马桥产业园三大园区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超过80%,15种产品形成中国同行业最大产能。桓台县被授予“中国膜谷”称号。

2022年,该地区全年生产总值701.9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99.8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5.7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3:57.0:40.7。人均GDP为143403.2元。桓台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25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0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08元。2023年上半年,桓台县生产总值为368.6亿元,同比增长6.7%。

第一产业

桓台县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2022年,桓台县入选山东省农业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小麦单产连续12年位居山东省首位。小麦产量达513.63公斤/亩;玉米达501.82公斤/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34.75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1.18万吨;禽蛋产量3.13万吨;奶类产量0.52万吨。同时,全县创建5个市级森林村居,渔业养殖面积42.6公顷,渔业生产经营单位5家。

桓台县

2022年,桓台县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79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2.03亿元;林业增加值0.80亿元;牧业增加值3.55亿元;渔业增加值0.02亿元;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1.39亿元。

第二产业

桓台县第二产业主要以工业、建筑业为主。金诚、汇丰2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金诚、汇丰、博汇、东岳4家企业入围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晨钟机械入围中国轻工业装备制造行业50强,新增华夏神舟、海奥斯生物等6家省瞪羚企业,东岳未来氢能荣获淄博市首家省级独角兽企业。2022年,桓台县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绿色环保制冷剂、亚洲最大的氟硅新材料生产基地,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等4种产品形成全国最大产能。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2.6%;“十强”产业增加值289.2亿元,占GDP比重41.2%;“四新”产业增加值230.2亿元。

桓台县

桓台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95家,建筑业总产值523.67亿元。山东省建筑业10强县、淄博市建筑业强区县第一位。获得省建筑业综合实力10强县第二名,天齐集团获得山东省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30强第20名。1项工程获得国家建设工程“鲁班奖”;12项工程获得省工程建设“泰山杯”奖;15家企业入选2022年淄博市建筑业骨干企业名录库;4家企业入选2022年度建筑业专精特新企业名录库。

第三产业

桓台县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外贸、物流、金融等。2022年,16个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7亿元,齐鲁智慧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项目、山东高速鲁中产融物流园项目等5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物流项目。

桓台县

2022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2亿元,同比增长6.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9亿元;进出口总额292.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0.64亿美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94.38亿元。

经济开发区

截至2020年,桓台县有桓台经济开发区、淄博东岳经济开发区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桓台经济开发区

桓台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辖区面积61.4平方公里。2019 年,开发区实现固定资产投资71.7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051亿元,入库税收 60.44亿元,进出口额38.72亿美元。其主要产业包括石油炼化及化工新材料、造纸、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物流。截至2020年,开发区有企业87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高新技术企业16家。开发区由南区,北区两部分组成。南区位于桓台县果里镇南部与国家级淄博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紧联,是开发区的主体,主要企业有汇丰石化、张店钢铁总厂、博丰复合肥、太极搪瓷、美国科勒公司淄博生产基地等。北区位于县城北部(现归索镇街道管辖),区内现有格尔地板,森美公司,大桓九制革,嘉吉黄河龙生物公司等。

桓台县

淄博东岳经济开发区

淄博东岳经济开发区位于桓台县唐山镇,是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3平方千米。开发区始建于2006年8月,2017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更为现名。开发区以新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为核心产业。2018年上半年,开发区招商引资额19.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4亿元,税收9.8亿元。开发区内有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化工企业11家。截至2022年,开发区是亚洲规模最大的氟硅材料生产基地。园区围绕氟化工、硅化工和膜树脂配套等,建成了从氟矿石到氟化工基础材料,从甲烷氯化物到环保制冷剂,从氟硅烷到有机硅,再到含氟高分子及其深加工材料,以至到尖端技术离子膜等组成的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桓台县

重点企业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桓台县地区的东岳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独角兽企业。公司成立于2017年12月19日,注册金4.3亿。设南北两个厂区,南区为150万平方米燃料电池质子膜生产厂区;北区为燃料电池质子膜配套工程。公司主营产品包括氢燃料电池质子膜、水电解制氢膜、液流电池膜、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等。截至2023年,公司有员工500余人,国内外专利授权超过150项,全球能够满足车用氢能燃料电池商用技术要求、实现量产的企业仅有2家,东岳公司是其中之一。

桓台县

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森荣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东岳经济开发区内,创建于2006年。2011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2016年公司股份制改制,2019年开启国内首家纤维智能制造,并成立科协和党支部,拥有28项专利和2项发明。公司拥有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超微过滤纤维技术中心。公司主要有聚四氟乙烯功能膜、聚四氟乙烯纤维、聚四氟乙烯工程塑料三大产业板块,产品销往国内几大滤料龙头企业和亚洲、欧洲、南北美洲、澳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

桓台县

社会事业

教育

2020年,桓台县民众有75708人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78278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每10万人中有15467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15992人拥有高中文化程度,34637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2344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

2022年末,桓台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3处,在校学生49951人,教职工4284名。其中,小学17处,在校生22350人;初中21处(含14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15671人;普通高中3处,在校生9600人;职业学校1处,在校生2262人;特教中心1处,在校生68人;民办学校2处,在校生86人。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61处,在园幼儿14311人。主要学校有桓台县实验小学、桓台县第二小学、桓台县实验中学、桓台县世纪中学、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桓台县渔洋中学等。

  •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位于淄博市桓台县柳泉北路2850号。创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现有高中任课教师419人,教学班86个,在校学生4297人。学校曾获得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实验学校、全国MM教学法实验基地、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学校等称号。

桓台县

  •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桓台县渔洋街5166号。创建于1958年,学校占地360亩,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总投资2.15亿元。现有7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余名,353名教职工。学校曾获得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文化名校、全国深化实施素质教育典型学校等称号。

桓台县

医疗卫生

2022年,桓台县共有卫生事业单位24个,病床4051张。卫生事业总人数54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461人。注册村卫生室280个,乡村医生606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84元。全县的主要医院有桓台县人民医院、桓台县妇幼保健院、桓台县中医院、桓台起凤整骨医院等。

  • 桓台县人民医院

桓台县人民医院位于桓台大道2198号,于1948年3月建院,为三级乙等医院。设临床科室36个,门诊、医技科室26个。泌尿外科是淄博市唯一省级临床重点泌尿专科。截至2022年,该院有职工1287人,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1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60人,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131人。

桓台县

  • 桓台县妇幼保健院

桓台县妇幼保健院位于桓台县渔洋街5066号,为三级乙等医院。始建于1953年,建筑面积4.45万平方米,开放床位500张。截至2022年,医院有职工61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12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62,高级职称49人,中级职称175人。

桓台县

  • 桓台起凤整骨医院

桓台起凤整骨医院位于桓台县起凤镇,为二级甲等医院。始建于1997年,医院占地面积21.8亩。2019年医院的特色疗法“起凤整骨术”和“龙凤接骨膏”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22年7月底,医院有员工16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8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60余人,开放床位100张。

桓台县

媒体

2019年是桓台县融媒体中心挂牌成立,加挂县广播电视台牌子。整合了原广播电视局(台)、政务网管理中心,以及原信息中心《桓台大众》编辑出版等职责,拥有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信公众号、“i桓台”客户端等多种媒体,是山东省首批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截至2020年,桓台县融媒体中心拥有一万份报纸发行量、23万+微信粉丝、10万+“i桓台”手机客户端用户的受众规模。

2021年,桓台县完成高清数字化播出系统提升改造。实现了从采集到编辑制作再到播出的全流程高清数字化。桓台广播电视台两个电视频道高标清同步播出,同时提供高质量、高清晰的本地电视节目信号。

科技

2020年,桓台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6家。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科技项目5项,获批科技项目资金6500余万元。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建“山东省先进有机硅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天津大学、中恒新材料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共同筹建“天津大学—淄博(中恒)膜产业研究中心”;与山东理工大学共建中国膜谷膜产业研究院。2022年,桓台县科技馆和东岳氟硅膜氢科技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桓台县

2022年,桓台县有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淄博市共8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5项,市级项目6项。自主创新成果获得省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山东省共2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为本年度淄博市唯一一家;获批省级人才工作站1家,1家院士工作站获省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2家;81家企业获批2022年山东省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

文化事业

2022年,桓台县打造8处“5+N”升级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打造“阅享空间”城市书房、博观熙岸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文化惠民活动4500余场次。其中,完成333场送戏下乡演出,3840场公益电影放映。开展公益文化学堂、文艺小分队进基层服务活动200余场次。主要文化场馆有桓台博物馆、桓台县图书馆、桓台县文化馆等。

  • 桓台博物馆

桓台博物馆位于桓台县政府西邻,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该馆是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个区县级综合性博物馆,于199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设有《东夷文明之光》《齐国瓦当艺术》《古泉汇展》等9个专题陈列,一个《彩蝶世界》和两个展览厅,展出面积4000余平方米。馆藏珍贵文物5000余件,包括陶器、瓦当、青铜器、钱币等15个门类。

桓台县

  • 桓台县图书馆

桓台县图书馆位于桓台县桓台大道2998号A座,成立于1978年,为国家一级公共图书馆。总面积6000平方米,设计总藏书量30万册,现有藏书27万册。设有期刊阅览室、社科借阅室、少儿借阅室等10余个功能室。截至2020年,图书馆有电子阅览室电脑30台,全部阅览坐席574个。

桓台县

  • 桓台县文化馆

桓台县文化馆成立于1951年,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常年对外免费开放。设有多功能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非遗传习室等群众文化活动教室。文化馆提供实体馆服务、流动服务、数字服务等文化服务,年服务总人次约计129.76万人次。

体育

2022年,桓台县组织14所学校的3916名学生开展了游泳进课堂活动。在淄博市第十八届运动会中,全县共组织155名教练员,1306名运动员参加了34个项目的比赛,获得金牌152.5枚,总分3166分,获青少年组(实打成绩)金牌第三,总分第四,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和承办比赛最佳赛区。截至2023年,桓台县向社会开放32所学校体育场。

桓台县

桓台县

除了校园体育场所,桓台县还设置大型体育场馆。桓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体育馆(原桓台县文化体育中心体育馆)由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和桓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联合管理,桓台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负责体育馆的管理维护和运营,为正科级全额事业单位,管理模式为事业单位管理,体育馆上级主管部门是桓台县教育和体育局。体育馆于2008年建成使用,投资9800万,用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950平方米,室内场地面积1800平方米,室外场地面积127000平方米。

社会保障

2022年,桓台县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8.40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分别为12.32万人、10.04万人、16.37万人。实地检查企业592家,受理各级投诉举报转办件3302起,为3210人追发工资待遇等2821.47万元。“劳动关系系统”新增签定劳动合同16100人、用工单位924家,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99.06%。2023年,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924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801元。桓台县退伍军人享有退役军人创业扶持和困难帮扶政策,涉及创业贷款补贴、创业带动就业奖励、大病专项救助、生活困难一次性帮扶、突发意外一次性应急援助等。

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2745个、城镇新增就业6431人,发放各类就业创业人才补贴6655.76万元,带动就业8880人。率先在淄博市建成覆盖全县的长者食堂304家,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乡镇实现全覆盖。建成为老服务综合站样板26处,完成274户家庭的适老化和信息化改造

人居环境

2022年,桓台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46天,优良率67.4%,六项主要污染物中PM10、SO2、PM2.5、CO和NOx浓度分别为72微克/立方米、15微克/立方米、43微克/立方米、1.6毫克/立方米、33微克/立方米;国控小清河西闸断面COD15.3毫克/升,氨氮0.405毫克/升,水质类别为Ⅲ类;省控乌河入预备河断面COD23.9毫克/升,氨氮0.606毫克/升,水质类别为Ⅳ类;省控猪龙河入小清河断面COD19.8毫克/升,氨氮0.418毫克/升,水质类别为Ⅲ类,均优于或达到省市下达的水环境质量标准。

桓台县

交通

综述

桓台县紧邻淄博北站,东距青岛国际机场和青岛港250千米,西距济南国际机场100千米。小清河复航,主要用于货运。张东铁路桓台客运线路开通项目已在进行中。截至2018年,全县城乡公交212辆,其中新能源纯电动环保公交车110台。截至2023年,桓台县通车里程达1309.8千米。

公路

截至2023年,桓台县已形成“两环九纵九横”公路网,包括53千米大外环、320千米“九纵九横”主干路。“两环”即在城区外环基础上,建设53千米大外环,东南西北依次为东外环—黄河大道—西外环(西十三路北延)—北外环(S29连接线)—东外环。“九纵”自东向西依次为:东外环、宫红路、少海路、唐华路、东猪龙河绿道、周荆路、西外环(西十三路北延)、滨莱高速、高淄路;“九横”自北向南依次为:小清河南路、起马路、北外环(S29连接线)、诸顺路、耿焦路、桓台大道、寿济路、果里大道、黄河大道。桓台县各镇能够15分钟到县城、15分钟上高速,县城15分钟到达中心城区。

桓台县

铁路

根据桓台县“十三五”规划,桓台县计划新建寿平铁路桓台段,正线全长26.4千米,新建博汇支线4.65千米;共占地2480.28亩,投资约14亿元。在田庄镇三吕埠村东北、东猪龙河与刘家船道之间设桓台北站,占地约460亩;在马桥镇小庄村西南设桓台西站,占地约370亩。2023年,该项目仍处于计划建设中。张东铁路桓台客运线路开通项目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航运

桓台县过去曾通航,从1137年开始通过小清河运输海盐。由于人口和用水量增加,小清河水源不足,于1997年停航。2017年小清河复航工程被列为交通运输部“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建设Ⅲ级航道169.2千米,其中淄博河段有42.8千米,从高青县黑里寨镇入境,从桓台县荆家镇崔家村出境,共设有花沟、高城、马桥、荆家4个港区(码头)。2020年小清河复航工程在桓台县开工。2023年小清河复航,主要用于货运。

桓台县

公共交通

截至2018年,全县有客运站点330个,线路20条,其中县内线路10条,区间线路10条。城乡公交212辆,其中新能源纯电动环保公交车110台,占公交车辆总数的51%。

文化

概述

桓台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包括陶器、瓦当、青铜器、钱币、铜镜、书法、绘画等15个门类。截至2021年,桓台县有王渔洋故居、四世宫保坊、史家遗址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截至2022年,桓台县拥有省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16个,县级非遗项目116个。

饮食

桓台人习惯一日三餐。早餐7点左右,午餐12点前后,晚餐下午6点至7点。主副食为馒头、荤、素菜、小米粥(汤)。并根据自己的食欲对主食进行调剂,花卷、蒸包、火烧、单饼、菜饼等。荤、素菜有炒、煎、烹、炸、炖各种菜肴。其菜有水萝卜、土豆、白菜、西红柿、辣椒、豆腐、鱼、肉、禽蛋等。桓台县特色美食有起凤麻花、“9+1”手工水饺、砸鱼汤等。

起凤麻花

“起凤麻花”起源于清宣宗道光元年(1821年),那时候的起凤镇张家庄的祖先学成的一门手艺,后来传承百年。和面的瓷盆也是祖辈传下来的,已有百年历史。起凤麻花所用的酵母是代代传承下来的纯天然“接面”,搭配祖传秘方的制作工艺制成。

桓台县

“9+1”手工水饺

“9+1”手工水饺位于桓台二小对面,于2009年开业。后来经省工商业联合会酒店业商会的调查员发现,被评为“山东地方特色名吃”。“9+1”牛肉水饺、素三鲜水饺、虾仁水饺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国名小吃”。后被中国饭店协会评为“中华老味道”。“9+1”手工水饺食材包括蔬菜、肉等挑选严格,牛肉是纯瘦肉,海米是大小均匀、个头饱满的“黄海米”,搭配馅料制成。2015年春节,“9+1”系列水饺走出了国门,数百斤水饺冷冻打包被带往韩国。

桓台县

砸鱼汤

砸鱼汤也可作“咂”鱼汤,是桓台县起凤镇特色美食。“砸”指动作,不是用东西敲打,是将鱼肉剔除,鱼骨用高汤或清汤熬煮。“咂”指心理活动,好好"咂摸咂摸"味道。砸鱼汤, 一般至少要"砸"三遍,第一遍"清砸"鱼骨。将从马踏湖捞出来的鱼煮熟的,加水,水开,多撒胡椒粉,多加醋,是这道汤的特色。"砸"第二遍时,将一只鸡蛋搅均匀,入汤成蛋花。第三遍将切成小块的豆腐加进去。

桓台县

习俗

五贤祠庙会

相传五贤祠庙会是马踏湖区百姓纪念颜斶的一个民俗节日。颜斶是战国时期齐国高士。齐宣王曾多次派人请他辅佐朝政,他都婉言谢绝,来到马踏湖畔过隐居生活。据说,颜斶是古历三月十八日过世。每到这天,湖区人民群集到青冢之上祭扫颜斶墓以纪念他,后来形成庙会,俗谓之青冢子会。现在,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来自马踏湖畔数万百姓带着贡品和祝福从晚上12点开始,陆续来到马踏湖五贤祠,祈求“五贤”保佑赐福,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民俗活动。当天游客可达5000余名,在领略马踏湖的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还有秧歌、苇编、唱曲、锣鼓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

桓台县

水上婚俗

水上婚俗是马踏湖区人民长年来生活习俗与婚庆文化、戏曲文化结合的产物。世世代代居住在马踏湖畔的湖区人长期保持以船代步的生活习俗,有水上驾船迎亲娶亲的传统习俗。当天,娶亲船被彩绸装扮成花轿的式样,在新郎上船后,笛、笙、唢呐齐鸣,锣鼓队的船吹吹打打在前引路,向着新娘的方向前行,形成了如今马踏湖区特有的水上婚俗形式。

桓台县

荷花灯会

马踏湖荷花灯会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举办。湖区人民在节日期间举行水上婚礼,文艺汇演、戏曲表演、乘舟放荷灯,表演水鹰捕鱼,纺纱织布,祈祷着来年的好收成,也倾诉了湖区人民的生活变迁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他们用特殊的方式还原祖先留下的各种生活形态,将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完整的保存了下来。

桓台县

艺术

曲艺

桓台的民间艺术有相声、快板、数来宝、山东琴书、西河大鼓、毛竹板、木板大鼓、落子、渔鼓等。传统民间音乐以唢呐吹奏最为流行。唢呐吹奏多用于婚、丧、寿、典仪式。扭秧歌、傻子扑蝶等成为桓台人民间扮玩中的表演形式。每到元宵佳节还有高跷、芯子、旱船、竹马、舞狮、龙灯、花轿、花鼓、花杆等各种形式的杂耍表演。

桓台县

工艺

  • 鲁班枕

鲁班枕又称“瞎掰”,是桓台县果里镇的民间手工艺术。传说是鲁班琢磨制作出的一种由一块独板制成,能支、能合、能枕、能坐的物件。制作工艺比较繁琐,要在板材上画好槽、梁,之后锯、刨、磨、钻、雕、凿、抠、上漆、打蜡。制作原理基本上是“以缺补缺”,一锯下去,两个面应是相互吻合,既是卯又成榫的效果。

桓台县

  • 苇编

苇编技艺是桓台县马踏湖区的民间手工艺术。清同治年间,苇编技艺由南方商贾传入马踏湖区。苇编取材于湖上蒲草、芦苇等植物,可编制成席、筛、篮、笼、屏风、炊具、渔具和手提包等,结实耐用;还可以刮编成宫灯、四扇屏、大屏风等,美观大方。上世纪50至60年代,苇编工艺流行于湖区家家户户。如今苇编制品成为马踏湖特色产品。马踏湖各类苇编、蒲编、草编及柳编等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泰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桓台县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桓台县有史家遗址、王渔洋故居、四世宫保坊3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

桓台县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公布时间

文物保护单位

级别

批次

类别

所在地址

2013年

四世宫保坊

国家级

第七批

古建筑

桓台县新城镇城南村

2013年

史家遗址

国家级

第七批

古遗址

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

2019年

王渔洋故居

国家级

第八批

古建筑

桓台县新城镇城南村

1977年

小庞遗址

省级

/

古遗址

桓台县田庄镇田庄镇

1992年

前埠遗址

省级

/

古遗址

桓台县庞家村果里镇前埠村

1992年

王氏祠堂(忠勤祠)

省级

/

古建筑

桓台县新城镇新立村

2006年

王渔洋墓

省级

/

古墓葬

桓台县新城镇新立村

2006年

唐山遗址

省级

/

古遗址

桓台县唐山镇唐一村

2006年

李寨遗址

省级

/

古遗址

桓台县田庄镇李寨村

2015年

耿家大院

省级

/

古建筑

桓台县新城镇城东村

注:以上资料统计时间为2021年12月16日

资料来源:

  • 史家遗址

史家遗址位于桓台县田庄镇史家村西南的高埠上,南部被史家、高楼村民房占压,北部被砖厂破坏,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中心范围约为5—6万平方米。1996年,在发掘岳石文化木构架祭祀器物坑时共出土岳石时期的各类文物356件,其中坑底部出土的两片卜骨都带有人工契刻的文字,经专家论证,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2013年史家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桓台县

  • 王渔洋故居

王渔洋故居位于桓台县新城镇城南村,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是王渔洋在其曾祖王之垣所建长春园故址上修缮而成,又名西城别墅。故居现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遗留明、清、民国建筑108间。整个故居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从明清至民国时期延续发展的建筑结构形制和院落布局,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技术发展和建筑艺术特色。2009年,桓台县启动对王渔洋故居的保护修复和陈列布展工程,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和建筑风貌。王渔洋故居先后获得“国家文物保护最佳工程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山东省历史优秀建筑”等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桓台县

  • 四世宫保坊

桓台县

四世宫保坊落成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表彰当年新城人兵部尚书王象乾晋爵太子太保而建,因王象乾有功而上至追封三代太子太保,故称“四世宫保”。碑坊面宽9.2米,进深3.32米,高15米,占地30平方米。砖坊自1619年建成后,先后于1867年、1940年和1982年三次重修。1985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国务院核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桓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于2007年成立。自2016年起,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续举办六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购物节,每届均有桓台县及部分其他区县几十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2022年在马踏湖景区举办全县首届山东手造桓台优品展示暨第六届非遗展,参展达到57项。同时与各类企业和单位合作,举办国庆节非遗展销会、马踏湖非遗展销会、太奇文旅非遗展销会等大型展销会十余次。

桓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于2018年成立,理事单位有三十余家,是淄博市第一个县级非遗协会。桓台县手造体验馆位于在红莲湖景区原后埠村委旧址。2022年7月正式运行,面积1000平方米。馆内展示了桓台县一百多个非遗、手造门类、项目,设立了桓台历史文化、非遗文化、手造文化等展区和表演、售卖区;茶艺、雕塑、剪纸、书法等体验工作室。截至2022年,桓台县拥有省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16个,县级非遗项目116个。

  • 明清民居营造技艺

明清民居营造技艺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承载这个项目的是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的集贤院古建筑群。集贤院又称“耿家大院”,位于桓台县新城镇东南隅,是桓台县非遗传承人耿殿兴历经四十年筹措资金建设而成,是耿氏家族在新城的住宅及商铺。现存建筑占地近10亩,保留下了6处四合院,其中有4处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它是桓台建筑工匠的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着明清时期的古代宅院建筑技艺,承载着丰厚悠远的历史文化内涵。

桓台县

  • 强恕堂白酒传统酿造技艺

强恕堂白酒传统酿造技艺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在桓台县索镇一带流传。强恕堂酒历史悠久,是传统工艺的代表。它的主要原料是高粱、小麦。铺料是稻壳。先用小麦制成麦曲,在白酒的酿造过程中,麦曲作为一种糖化和发酵剂被添加到粮醅中,经过发酵、蒸馏等工序而酿制成强恕堂酒。整个过程多为手工操作、工艺复杂。  

  • 炉姑传说

炉姑传说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炉姑,又称炉神姑、炉姑娘娘,是古代冶炼工匠、烧窑艺人信奉的神祗。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王命欧冶子冶炼铁牛为自己铸剑。因妖牛在炉中不化,欧冶子不能按时完工,齐王与将其斩首。欧冶子之女李娥为化铁牛纵身跳入火炉之中,妖牛化为铁水,李娥也救父殉身。齐王被这一惊世孝举而感动,封李娥为炉神姑,建立炉姑庙。如今桓台以及周边地区成为这一传说的流传区域。

桓台县

特产

金丝鸭蛋

金丝鸭蛋是马踏湖湖区特产。马踏湖鹅鸭平素以湖中的蛤蜊、鱼虾及水草为食,所产鸭蛋品质好,色香味独具特色。腌制蒸熟后,可见蛋青蛋黄相交处,有蛋黄油圈隔,似缕缕金丝绞缠,金丝鸭蛋由此而得名。过去曾是皇家贡品。2011年,桓台供销天马特色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起标准化金丝鸭蛋腌制生产线,向国家工商总局申报注册桓台金丝鸭蛋地理标志商标,产品被指定为山东省第22届省运会唯一指定食用禽蛋。     

桓台县

细毛山药  

新城镇细毛山药是桓台传统名产蔬菜,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清年间就作为朝廷贡品每年进京上贡而享有盛誉。新城镇因其特殊的水土生长条件,而成为山药家族中的上乘之品。目前细毛山药种植面积发展到6000余亩。该蔬菜于1998年被评为“淄博市名牌蔬菜”,注册了“新城宫家山药”牌商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5年申请了国家级细毛山药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2007年通过了国家标准委的验收。2009年,新城细毛山药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桓台县

四色韭黄 

荆家镇四色韭黄已有150余年的栽培历史, 现有种植面积达1000亩。四色韭黄是利用风障前加盖保温性能好的苇毛苫在冬季生产的,其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通过人为地控制和调节温度及光照条件,形成了独特的颜色分布:即叶尖呈紫色,其下分段呈绿色、黄色和白色四种颜色。产品远销往北京、天津、大连、云南等地。被评为“淄博市名牌蔬菜”“淄博名优蔬菜”,注册了“荆家”牌商标,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桓台县

实秆芹菜

实秆芹菜是荆家镇的特产之一,与“四色韭黄”并称为“荆家双宝”。荆家实秆芹菜种植历史悠久,栽培始于1904年,《山东蔬菜栽培》列为品种芹菜名产地。产品销往全省,还远销京津东北各地,并被省内外引种。2007年,“桓台荆家镇姬桥实秆芹菜专业合作社”成立,同时注册了“荆家”牌商标,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合作社对芹菜产业实行了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销售,促进实秆芹菜产业的快速发展。   

桓台县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22年,桓台县国家A级旅游景区共5家,包括王渔洋故里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马踏湖旅游区、红莲湖、泓基庄园、885水世界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重要景点

王渔洋故里景区

王渔洋故里景区位于桓台县历史文化名镇新城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旅融合示范景区、淄博市十大美景,也是省内示范、全国知名的政德(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总规划面积68公顷,重点建设8个历史地段、12个重点文物景区和3条主要街巷。新城镇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0余处。主要包括忠勤祠、王渔洋故居、四世宫保坊等文物古迹。

桓台县

桓台县

  • 忠勤祠

忠勤祠是为王渔洋的高祖王重光而建。现存忠勤祠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个展览分为忠勤报国、石刻瑰宝、齐鲁望族、文化产业展室四大展区。2012年12月,忠勤祠陈列在首届“山东省博物馆纪念馆十大精品陈列”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大精品陈列,成为淄博市首家也是唯一的一家。

  • 王渔洋故居

王渔洋故居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是王渔洋在其曾祖王之垣所建的长春园故址上修缮而成,又名西城别墅。故居现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分为“生活区、生平区、园林区和祭祀区”四个主题展览区。

马踏湖旅游区

马踏湖旅游区位于桓台县东北部,距离市区25千米。全湖东西12千米,南北8千米,方圆96平方千米。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聚兵列阵会盟各路诸侯,平地马踏成湖,因此得名马踏湖。素有“北国江南水乡”之美称。主要景点有五贤祠、冰山遗址、徐夜书屋等。先后荣获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水利风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地质公园、省级生态旅游区、省级美丽幸福示范河湖等众多荣誉称号。获评2021年度“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第一名”。

桓台县

红莲湖

红莲湖位于桓台县城南端,距离淄博市中心城区15千米。“红莲”二字取自桓台古八景之一的“会泊红莲”。其绿化景观分为“自然生态区、人文历史区、时尚休闲区、运动休闲区”四个区域。西湖区有两处商业服务建筑,一处游船,一处观光自行车,五个摊位,八个快餐车。主要景点有古城遗风、八景长廊、知鱼廊、童梦园等。景区先后被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山东省旅游摄影创作基地”“十佳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区”“山东省水利风景区”等奖项。

桓台县

泓基庄园

泓基庄园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新城镇崔楼村,总占地面积2000多亩,2022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泓基庄园将传统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从温室大棚到露天种植,从绿色蔬菜到健康水果,泓基庄园一年四季,景致不同、项目不同、产品不同。同时,实现“数字农业+文化”“数字农业+研学”“数字农业+观光”“数字农业+采摘”的融合模式,同时配备泓基农业超市、餐饮等。泓基庄园是淄博市民近郊游和乡村游的首选,也可做为企事业单位,学校团体的团建、研学、培训基地。

桓台县

885水世界

885水世界位于淄博市桓台县红莲湖一期南邻。总占地面积230亩,建设面积10万平方米,投资金额10亿元。885水世界主要包括室外水乐园和室内温泉。室外水乐园项目包含勇者之地、浪漫水城、大型游乐设备共计二十五种,有适合亲子娱乐的:亲子海盗船、儿童组合滑梯等;有适合家庭游乐的欢乐水寨等;还有适合年轻人的大喇叭、四彩滑梯等。885水世界是集吃、喝、游、乐、购于一体的大型室内外水上乐园。2020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桓台县

对外交流

2022中韩(淄博)地方经贸合作洽谈会开幕。桓台县商务局及相关企业与韩方机构、企业进行了“一对一”对接洽谈,以推动双方合作。2023年,“好品山东·淄博美物”展销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桓台县37家参展商参与其中。此外,桓台县组织县内企业参加广交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以及国外众多专业展会。

著名人物

人物名

生卒年

简介

耿徐氏

生于明万历年间

封号淑人,新城人,17岁嫁到新城耿家,为广西道监察御使耿鸣世之妻,被乡人誉为女博士她活到80多岁,所著《耿淑人诗集》在明末新城壬午之变中被焚

于觉世

1619年—1691年

字子先,别号赤山,索镇西镇人。清顺治十二年进士,授归德府推官,改授巢县知县。时遇歉收,县民多饥饿,他为政宽简,带头捐俸赈米,救济饥民。又因平巢盗匪有功,升刑部主事。后官至广东学政。著有《居巢》《使越》《岭南》《燕市》等集

王士禄

1625年—1673年

新城人,清顺治十二年进士,初官莱阳教谕,后为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学力深厚,擅长诗文,爱好王维、孟浩然的田园诗,与三弟王士祜、四弟王士祯以文名传于京师,时称“三王”。著有《十笏草堂集》《王考功集》《表余堂集》《辛甲集》《上浮集》,与王士祯合写的《燃脂集》百余卷

王士祯

1634年—1711年

原名王士禛,又避讳作士正,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人。一生所编著述达五十余种。作诗词四千余首。主要有《带经堂集》,曾自选其诗为《渔洋山人精华录》,另有《渔洋文略》《蚕尾集》《池北偶谈》等

何世璂

1665年—1729年

字澹菴,又字坦园,号铁山,陈庄人,一生喜爱诗词,曾得王渔洋口授。其诗淳古淡泊,著有《淡志堂文集》《淡志堂诗集》《燃灯记闻》《渔洋诗法》等。道光年间,纂为《何端简公集》12卷,梓行于世

彭真

1902年—1997年

原名傅懋恭,祖籍果里镇玉皇阁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重要荣誉

2021年,《小康》杂志社发布的“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中,桓台县排名第84位。

2021年,桓台县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在中国信通院主办,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管委共同承办的中国县域工业经济发展论坛(2021)公布的《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百强区发展2021年创新竞争力百强县(市)榜报告》中,桓台县入选2021年创新竞争力百强县(市)榜,位列第81位。

2022年,在研究成果是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评出的《2022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桓台县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第71位、2022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54位、2022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市第80位、2022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