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校始建于1975年,学校前身是三三〇工人大学;1977年,更名为三三〇工程局职工大学;1982年,更名为长江葛洲坝工程局职工大学;1994年,更名为中国葛洲坝水电职工大学;2006年,学校改制更名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占地面积28.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万平方米。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06人,各类在校学生9000余人;设8个教学单位,开办了20余个高职专业。
历史沿革
1975年,三三〇工程局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合作创办三三〇工人大学。1977年,学校由三三〇工程局独立举办,更名为三三〇工程局职工大学。1982年,经水利电力部批准,学校更名为“长江葛洲坝工程局职工大学”,并在教育部备案。
1993年,学校脱离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迁入现址即葛洲坝水利水电学校。1994年,更名为中国葛洲坝水电职工大学(简称葛洲坝职工大学)。2000年,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与三峡大学合作举办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葛洲坝)。2006年,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葛洲坝)再次独立办学,并更名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2010年,学院风力发电技术被确定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也被确定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最后,2012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职工培训中心在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2021年9月30日,学院通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组织的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验收。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介绍,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共有8个教学单位,提供20余个高职专业课程。
院(部) | 专业 |
环境工程学院 | 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 |
电力工程学院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机电与自动化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建筑与管理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工程造价、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应用与技术、电子商务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止2023年5月,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与检修》《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与运行》。教学成果如下。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获奖类别 |
2010年12月 |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的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 戴启昌、汪长星、王红峡、樊新军、万启芳 | 第三届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电气控制与PLC原理及应用》教材 | 李道霖、李莉 |
参考资料
同时,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等
项目 | 专业 |
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 | 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 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技术 |
湖北省重点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湖北省特色专业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
湖北省重点发展专业 | 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 |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学院拥有306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中有40%拥有副高及以上职称,80%拥有专业实践技能证书或相关经验,同时还聘请了40余位电力行业和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学院拥有湖北省级教学团队和多位楚天技能名师,致力于产业人才培育,尤其注重风力发电技术和新能源应用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
合作交流
根据2023年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已经与40多家省内外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与28家企业签署了顶岗实习协议。其中,12家企业开设了定制课程,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同时,学校与宜昌市高新区展开了校区合作,共同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和教育服务等方面的深入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院级科研机构主要包括新能源研究所和智能3D打印研究实践中心。其中,新能源研究所主要从事新能源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智能3D打印研究实践中心则致力于提高3D打印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为制造业发展做出贡献。这些科研平台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科研与技术创新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的深入发展。
科研资源
截止2023年5月,学校有馆藏纸质图书41.80万册、新增1.2万册,数字资源量47GB,专业期刊150种。

科研成果
据学校的科研数据显示,学校科研成果共有106项。其中包括6篇学术论文和5本著作(3本主编、1本副主编、5本参编)。在课题申报方面,学校申报了14项纵向课题,其中6项为与企业联合研究项目,并取得了10项以上各级别获奖项目。
学校荣誉
截止2023年5月,学校先后荣获原国家电力部“电力职业技术教育标兵学校”、湖北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首批“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文明单位。
校园文化
校徽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的校徽是以腾飞为主题,主体图形酷似一只飞翔的天鹅,寓意学院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主体图形还叠加了汉字“电”和“力”的拼音第一个字母“L”,强调与电力行业相关。图形正中央的三条红色的弧线构成汉字“三”,既是学院名称的第一个字,还像三条电线和天鹅的翅膀。天鹅图形的尾部则象征着三座高耸的大山,暗示了学院地处三峡的地域特点。校徽的主色为红色和蓝色,红色象征热烈和青春,蓝色象征理性和智慧,寓意着青春学子都怀着理想和憧憬,追求向上的情怀。
校训
勤学、多能、诚信、健体。
校园环境




展开校园坐落于世界水电之都——湖北省宜昌市,占地面积28.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万平方米。现已发展成为以建筑、电力、交通、环保为特色,集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为一体,面向社会、服务企业,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培训平台。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校长 | 程敏 |
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 吴发明 |
党委委员 | 贺敬平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李吉鹏、莫时顺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朱超 |
参考资料
注释
[a]以上信息来源学校官网,截至2023年,详情请前往学校官网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