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东与牟定县相邻,南与南华县接壤,西与大理州祥云县隔一泡江相望,北与大姚县毗邻,辖区总面积1803.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姚安县常住人口16.11万人,下辖6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栋川镇青莲新村193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姚安县的:名称、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对外交流、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姚安县

英文名

Yaoan County

别名

荷城

面积

1803.3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00°56′~101°34′,北纬25°13′~25°45′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云南省

所属自治区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6个镇,3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532325

人口

16.11万人(2022年常住人口)

方言

汉语、彝语

民族

汉族、彝族、回族等23个民族(截至2022年)

GDP

100.67亿元(2022年)

人均GDP

62236元(2022年)

著名景点

光禄古镇、姚安百果园景区、姚安县马游村等

邮政编码

675300

政府驻地

栋川镇青莲新村193号

电话区号

0878

火车站

大苴站、姚安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yaoan.gov.cn/m.aspx外链

简介

姚安县地处滇西高原横断山余脉地带,地势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地形分为坝区、半山区、山区和河谷地区,境内河流为金沙江上游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温差小,四季暖和。县境在西汉始置弄栋县,此后先后为姚州、姚府辖地。元天历元年(1328年)置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设姚安军民府,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罢府为州。民国三年(1914年),改姚州为姚安县。新中国成立后于1961年4月复置姚安县,至今为楚雄州所辖10县(市)之一。

姚安县是云南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姚安县经济总量在楚雄州区县市位列第8位,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姚安山药”“姚安百合”“姚安豌豆”和“姚安软籽石榴”等4个产品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形成冶金、食品加工、蚕丝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其中电力经济占主导。2022年,姚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00.67亿元,同比增长8.3%,三次产业的结构为28.8:34.6:36.6,人均生产总值62236元。姚安是滇中滇西互联互通和云南北上入川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广大铁路、昆大高速公路复线、楚永高速公路、217省道、317省道穿境而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姚安县为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民族风情浓郁,是云南花灯的主要流传区之一,被誉为“花灯之乡”,姚安花灯、彝族梅葛、姚安坝子腔3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境内较多保留完好的古建筑群,其中龙华寺、德丰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境内光禄古镇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西关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

名称

姚安古称“弄栋”,为远古当地民族语言“大坝子”之意。唐武德四年(621年),因当地姚姓居民多故设置姚州,始有“姚”之名。元天历年间取“乱极思治,长治久安”之意,置姚安路,始有“姚安”之称。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战国时期,楚国庄蹻入滇,遣使部将小卜将军略定滇西,姚安“以兵威定属楚”。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始置弄栋县,属益州郡所辖24县之一。弄栋县辖今楚雄、姚安、大姚、南华、牟定、广通、元谋等地。其后600多年间,诸葛南征,大姓割据。

后汉属益州统部益州郡17县之一,县名未更,领域同前汉。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三年(225年),武侯南征过姚。

晋朝属宁州统部云南郡9县之一,县名承前。新设普溯为云平县,

南北朝宋属宁州统部兴宁太守弄栋令。齐属宁州统部兴宁郡弄栋县。梁先属宁州统部兴宁郡弄栋县。兴宁辖弄栋、蜻蛉2县,郡治弄栋。梁承圣三年(554年),姚州众少数民族起义。陈时爨蛮据城。

隋唐至宋元

隋属总管府直辖。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姚州,始有“姚”之名。麟德元年(664年)分南宁州西部区域设姚州都督府,最多时领有57州,辖今川南、黔西、滇东南和滇西大部分地区,成为唐王朝控制西南、遏止吐蕃的战略要地和政治中心,史称“六诏之中分,三川之门户,南中之锁钥”。天宝九年(750年),南诏王阁逻凤攻占姚州都督府大部分地区。南诏时期,于姚安设弄栋节度。

大理国时期改设姚府,别称统矢府。

元代宪宗三年(1235年),段氏相国高泰祥奉命抗拒蒙兵于金沙江,兵败退姚州。天历元年(1328年)置姚安路军民总管府。

明清时期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姚安路为府,属云南布政使司,府州同治。洪武十六年(1383年),沐英推行屯田制,姚州彝目自久举事,后被镇压。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改府为姚安军民府,属云南布政使司,府州同治。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入滇,吴藩大将军胡国柱溃走姚安,肆行焚掠,部分姚民不堪屠戮,逃居元谋,姚安土地大部荒废。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罢府为州,姚州属迤西道楚雄府。咸丰四年(1854年),双柏石羊银厂发生回汉械斗。咸丰、同治年间(1856年-1870年),滇西杜文秀举兵反清,姚安回民马金保等揭竿响应,云南巡抚岑毓英派兵攻剿,历时14年,史称咸同兵燹。

姚安县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农历9月,滇省重九起义,姚州致电省垣,拥护光复。民国二年(1913年)3月,姚州为姚安县,将姚安北界划归盐丰设县,姚安属云南省迤西道姚州,同年4月,迤西道改为滇西道,属滇西道。民国三年(1914年),改滇西道为腾越道,改姚州为姚安县,姚安县属腾越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省中政变,溃军入姚,滋扰城乡,滇军第二军追击第五军过姚,随后撤销腾越道,姚安县直属云南省政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年)农历三月二十五至二十七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六军团王震、肖克率部长征过姚,历时4天3夜,境内行程65千米,师次97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在姚安设立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属云南省第八区姚安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八支队37团和姚安县党政领导干部、群众入城,接管国民党姚安县政权。1950年至1958年4月,姚安县属楚雄专区所辖17个县之一。1954年6月,大姚县的班刘、后营、吴海归入姚安县。1954年8月,姚安县光禄区的将军、锁北、白鹤、三关、芦川、横山6个乡划归大姚县。1958年4月,姚安县的普淜区划归大理州祥云县。1958年成立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属楚雄州下辖县之一;6月,姚安县光禄区的八腊乡,前场区的石关乡,庄科乡的涧水塘、大水箐、雾露箐、石洞4个村划归大姚县。1958年10月,姚安、永仁、大姚合并为大姚县,姚安县因之并入大姚县,原姚安境内为姚安协作区。

1961年4月复置姚安县。1962年12月,南华县的腊梅大队划入姚安县,划入后更名红梅大队。1966年1月,大姚县七街区的新庄、后营、吴海3个小公社划入姚安县。1966年3月,前场公社的中屯、岔河两个大队划归牟定县。

地理

位置境域

姚安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西北部,地跨东经100°56′~101°34′,北纬25°13′~25°45′,东与牟定县相邻,南与南华县接壤,西与大理州祥云县隔一泡江相望,北与大姚县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8.5千米,总面积1803.3平方千米。

姚安县

气候

姚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春干旱,夏季阴雨;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年温差小,四季暖和,春季时有倒春寒和霜冻。多年平均气温15.5℃,1月平均气温8.5℃,7月平均气温20.5℃。最低月均气温6.4℃,最高月均气温22.5℃。平均气温年较差12.8℃,最大日较差23℃。无霜期年平均245天,最长273天,最短19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781.1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6天,最多达190天,最少为95天。日降水量最大为115.6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地质

地质构造

姚安县系杨子淮地台的III级构造单元,即滇中中台地质。境东有元谋一绿汁江大断裂,西有程海大断裂,南及西南有红河大断裂。此地质系在古代构造基底之上,受印支运动的影响,于晚三迭世开始沉降,并经历晚三迭世、侏罗纪、白垩纪及早第三纪的长期沉积,形成厚逾万米的含煤构造及红色碎层岩。发生在始新世晚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使早第三纪的盖层沉积褶折,奠定了现在的构造轮廓,呈现由众多断层、褶折组成的V级构造形式,如王朝的打厂箐褶断组、前场褶折组、弥兴连绵起伏的褶皱组等,呈北西一东南向,顺短层轴状,紧密展布。

地层

姚安县出露之地层,以中生界为主,新生界次之。中生界由煤系及红层组成,新生界由冲积层、坡积层组成,岩层总厚度为6000余米,其中99%以上为中生界红层,构成大部山区、半山区。新生界多分布于盆地(坝子)及河谷地区。沉积类型各有差异,大部由沼泽相炭质沉积、沙砾、石质粘土及炭质混合等沉积物构成。中生界地层,系由侏罗系、自垩系组成。

姚安县境内岩石,可分为岩浆岩及围岩蚀变两大类。岩浆岩属滇中中台陷姚安断褶束范围,系燕山运动晚期产物,前场、适中、太平等区境内有零星分布。围岩蚀变即姚安碱性岩,此类岩石有绢云母化、重晶后化、碳酸盐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诸种。岩体蚀变有高岭土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三种。

地形地貌

姚安县地处滇西高原横断山余脉地带,地势呈南北走向,南高北低,地形分为坝区、半山区、山区和河谷地区四类。东南方向的三峰山、燕子窝山、风咀梁子形成天然屏障和分水岭,西北方向的大黑山、老官山、花椒园梁子峰峦叠嶂,将119平方千米的姚安坝子簇拥其间;四围前场坝子、官屯坝子、马游坝子、弥兴坝子、红梅坝子、小苴坝子、大苴坝子星罗棋布,构成滇中高原典型的地理地貌特征。姚安县境内最高海拔三峰山2897米,最低海拔渔泡江出口处拉务堵1515米,县城所在地栋川镇海拔1876米。

姚安县

水文水利

水文

  • 河流

姚安县境内主要河流有一泡江、蜻蛉河、石者河、文龙河、紫甸河等,属金沙江上游水系,总长260.2千米。主要河道有二级河弥兴河、蜻蛉河2条,总长175千米;三级河石者河、文龙河2条,总长58.5千米。河流总长度233.5千米,年径流总量4.2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弥兴河,从县境西南向西北流经境内弥兴、大河口、官屯、左门,长120千米,流域面积516平方千米。

姚安县

  • 地下水

姚安县地下水资源贫乏,受季节变化制约特大,泉水、井水雨季突涨,旱季枯竭。地下水埋藏深度一般为0.2~6.5米,最深水位18米,年变幅1.7~3.5米,最大可达6.5米。地层含水层分为中等含水层、贫乏含水层、基岩裂隙层、变质岩裂隙层。其中中等含水层主要分布于蜻蛉、弥兴、含水层厚10~50米,水埋深度为1~3米,最深处达18米,涌水量每昼夜达100~1000吨左右。贫乏含水层分布于盆地边缘及山坡地带,均需深凿600余米,方有涓流渗出。涌水量最大时每昼夜亦仅10~100吨。基岩裂隙层涌水量每昼夜为100~1000吨,最高可达3123吨。变质岩裂隙层分布于县南老街、文化村一带,地涌水量一般每昼夜300500吨,水质矿化度均小于0.2克/升。

水利

截至2022年,姚安县有大中小型水库94座,总库容1.25亿立方米。其中龙鼻子河闸工程上游共计3件已建水利工程,包括胡家山水库、红梅水库2件中型水库和梨园水库1件小一型水库。滇中引水工程姚安段修建总干渠22.7千米、7个施工支洞、8条施工进场道路,1座35千伏施工变电站及输电线路。

洋派水库位于城西5千米洋派河,坝高17.5米,正常蓄水15米,坝顶及防浪墙均长240米,顶宽5米,径流面积50.4平方千米,设计兴利库容3615万立方米,库内水面5000亩,死库容45万立方米。1955年开始建设,1956年建成。

土壤

姚安县土壤共有6个土类,9个亚类,19个土属,29个土种,主要为棕壤、黄棕壤、红壤、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其中耕地土壤的耕层质地轻黏土占54.7%,重壤土占26.61%。其中棕壤面积70637亩,占2.91%,分布在者乐;黄棕壤面积342001亩,占14%,分布在左门等地;红壤面积30197亩,占1.24%,分布在老街、红梅等地;紫色土面积1793572亩,占73.84%,分布在老街、红梅等地;冲积土面积2232亩,占0.09%,分布在草海、小张冲等地;水稻土面积190305亩,占7.83%,境内各乡镇均有分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姚安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姚安县有耕地19902.29公顷,园地3238.81公顷,林地129269.41公顷,草地3590.10公顷,湿地0.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428.7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069.7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247.28公顷。

矿产资源

姚安县县境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铜、铁、黄金、白银等金属矿,蓝石棉、芒硝、石膏、煤等非金属矿,储量较大的有太平老街金矿、铅锌矿。其中煤储量6.3亿吨,铅储量94.5万吨,蓝石棉储量3.8万吨,铜储量0.7万吨,已开发的有老街银铅矿和三木铜矿。

水资源

姚安县域内无天然湖泊,年径流量由降水产生,全县平均降水量14.995亿立方米,其中73.02%的降水量即10.956亿立方米被大气蒸发掉,只剩下26.98%的降水量即4.046亿立方米,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河流均为降水补给季节性河流,年径流量的91%集中在汛期5~10月。地下径流总量为9085万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941立方米,属水资源贫乏地区。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姚安县人工造林4067亩,有林地面积12.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9.3%,活立木总蓄积量580.6万立方米。境内植被分为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竹林四大植被类型,干热河谷杂木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000米的地索、麂子的峡谷地带,乔木树种有云南松、滇油杉、滇青冈、滇石栎等。暖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混交类型,主要分布地区为姚安坝子、弥兴坝子、官屯坝子的四周山场,主要树种有云南松、滇油杉、华山松等。温凉性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类型,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2600米的山区、半山区,树种有云南松、云南油杉、华山松和高山栎类。寒温性湿润常绿阔叶林、高山灌丛草甸类型分布于海拔26002897米的三峰山、高峰寺山、燕子窝山、风嘴梁子等主要高山上部,主要乔木树种有长穗山栎、锥连栎、滇石栎、云南松等。

生物资源

姚安县境内有大型真菌35科138种,其中食用大型真菌有66种,分属于19科,常见的有松茸、鸡枞、牛肝菌、松露等。观赏植物有京竹、紫竹、文竹、雪兰、春兰、绿兰、夜来香、玻璃翠、夹竹桃等30余种,化工植物有槐树花、茜草、紫草、蓝靛、麻栎树皮、果壳、桉叶等。主要养殖动物有肉牛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姚安县境内常见植物有859种,隶属于164科,保护区已发现大型真菌35科,138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种,分别是水青树、红椿、榉树、龙棕、红豆杉、松茸。

姚安县

姚安县

姚安县

动物

姚安县境内动物种类共有295种,分属38目127科,境内分布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蟒蛇、林麝;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苍鹰、黑翅鸢、蛇雕、游隼、白腹锦鸡、白鹇等;属省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眼镜蛇和眼镜王蛇。

姚安县

姚安县

姚安县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3年3月,姚安县境内有3个自然保护地。

自然保护地

名称

类型

级别

矢量面积(公顷)

楚雄三峰山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姚安片区

自然保护区

地方级

18020.64

姚安大尖山地方级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

地方级

8499.88

姚安花椒园地方级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

地方级

32076.71

资料来源:

  • 楚雄三峰山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姚安片区

楚雄三峰山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南华和牟定三县交界处,其中姚安片区面积18020.64公顷,其中森林草原面积22091.5公顷,是典型的滇中植被区,代表植被有滇青冈、滇石栎、高山栲等组成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滇油杉等组成的暖温性针叶林。

姚安县

自然灾害

姚安县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灾和地震。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11月~次年6月,洪灾主要发生在7~9月。境内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姚安县处于滇东地区均衡重力异常渡口―双柏为中心的东西正负异常分界线附近,历史上中强地震较活跃。

2000年1月15日凌晨6时9分、7时37分,境内相继发生5.9级和6.5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12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19.9万人,因灾死亡3人,重伤95人,轻伤1746人。2009年7月9日19时19分,境内发生6.0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9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0.67万人,临时转移安置11.46万人,因灾死亡1人,重伤31人,轻伤316人。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姚安县下辖6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栋川镇青莲新村193号。

区划详情

类别

区划名称

栋川镇、光禄镇、前场镇、弥兴镇、太平镇、官屯镇

大河口乡、适中乡、左门乡

资料来源:

姚安县

政治

姚安县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姚安县委员会书记

雷波

姚安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昝丕政

姚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林帮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姚安县委员会主席

周晓东

表格数据截至2023年10月10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姚安县常住人口16.11万人,出生率为10.51‰,死亡率为10.51‰,自然增长率为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6.37%,在总人口中,男106574人,女103128人,男女性别比为103.3;年龄0-17岁(含17周岁)34416人,占比16.4%,18-34岁(含34周岁)49292人,占比23.5%,35-59岁(含59周岁)86334人,占比41.2%,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39633人,占比18.9%。根据姚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7693人,占总人口的35.1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06472人,占总人口的64.86%。

民族

姚安县主要居民为汉族,境内居住着汉、彝、回等23个民族,根据姚安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928人,占总人口的72.45%;彝族人口43211人,占总人口的26.32%;其他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026人,占总人口的1.23%。汉族主要居住在坝区,少数散居在山区和河谷地区,彝族多居住山区,彝汉杂居明显,回族主要居住在坝区赤云庄和栋川镇北街。

语言

姚安县境内语言主要为汉语、彝语。

汉语

姚安方言属于西南官话滇中片姚理小片,共有23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根据发音部位可分为七组。与普通话相比较,姚安方言中的不分发音肌肉更加用力,气流送气更强。姚安方言中有平舌音,只有少部分词在普通话中是翘舌音,而在姚安方言中是平舌音,如“老师”。共有35个韵母,方言中儿话音与云南其他地区的方言相比相对较少,没有入声,有4个声调。

彝语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彝语中部方言。操俚颇土语者为多数,操椤椤颇土语者次之。西部肖井一带,部分词汇接近西部方言。不同方言土语的彝族语言,在语音,构词规律、语法结构等方面均为一致。253个马游彝语词汇与左门、前场彝语比较,相同155个,占61.3%;基本相同的38个,占15%,同源25个,占9.8%;不同的33个,占13%;借汉的2个,占0.7%。

宗教信仰

姚安县境内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佛教

唐天宝中叶,姚州刺史张虔陀于东山建慈应寺,为中士佛法入姚之始。至明末清初,境内大小寺观达百余座。清末,提倡兴学,多数庙宇改为校址,佛教逐渐衰落。其中妙峰山、寿山等寺僧为净土宗;兴宝、仁静、法慧、龙华、白云等寺属临济派;德云、至德、妙光等寺则属曹洞派。境内各寺法物,如造像、碑碣钟鼎各寺皆有。境内有一些佛教俗家弟子。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明洪武间随回民迁入时传入县境。县城北街及赤云庄各设有清真寺1所,供教徒礼拜,集会。民国二十九年(1940)撤散成立“回教救国协会支会”,办理兴教,救国事务。

基督教

民国六年(1917年),基督教徒甘素珍始由楚雄来姚,租设教堂于县城内北街,堂称“福音堂”,由牧师、教士驻堂布道,拥道友百余人。为新教伯特利派。以《圣经》为根据。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英、美教士,就光禄镇租赁高姓房屋,专司三姚山居者布道。

道教

道教唐代始传入姚安。道教分火居与寺观清修两种,姚安火居者居多,寺观清修的较少。清修者仅在寺观早晚诵经而已;火居道士,则在民间专为人做各种法事为业。奉老子为教主,经典有《道德经》《正义经》等10经。

经济

综述

姚安县是云南滇中城市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姚安县经济总量在楚雄州区县市位列第8位,第一产业以种植业及畜牧业为主,其中花卉、肉牛、蔬菜为重点农业产业,第二产业形成冶金、食品加工、蚕丝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其中电力经济占主导,第三产业主要为文旅产业。

2022年,姚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100.67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居全州十县市第2位,人均生产总值62236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为28.97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4.81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6.89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为28.8:34.6:36.6,人均生产总值62236元。

第一产业

姚安县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蚕豆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油菜、蔬菜、蚕桑等。蔬菜主要品种有白菜、大蒜、青菜、洋芋。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截至2022年,姚安县累计65个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认证面积109078.145亩,“姚安山药”“姚安百合”“姚安豌豆”和“姚安软籽石榴”等4个产品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2年,姚安县农作物种植面积45.4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4.62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0.85万亩。粮食产量9.98万吨,油料产量0.73万吨。

姚安县是云南省“一县一业”花卉产业特色县。截至2020年,姚安县共发展花卉面积1.12万亩,其中观赏型花卉4200亩、食用型花卉3700亩、药用型花卉2900亩、苗圃绿化类花卉400亩;培育经营主体52个,其中龙头企业14户,建成高端化、设施化、智能化花卉温室基地9个1580亩,花卉产业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个,注册商标2个。

截至2020年,姚安县种植蔬菜17.46万亩,产量30.02万吨,实现农业产值78386万元,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认定面积3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认定1万亩,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7个,绿色食品认证26个,有机食品认证11个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认证1个,20个农产品获得商标注册,3个商标获“云南省著名商标”,1个产品获“云南名牌”产品称号,5个产品获“云南名牌农产品”认定。

姚安县

截至2020年,姚安县水果面积达3.8万亩,其中软籽石榴2万亩。产鲜果3.98万吨,全年鲜果总产值1.53亿元。

截至2022年,姚安县已创建“一村一品”肉牛专业村10个,2020年末,全县从事肉牛养殖的州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小微企业108户、专业合作社17个,年存栏千头以上2户。2022年,姚安县生猪出栏15.29万头,年末存栏20.6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0.49万吨。

第二产业

姚安县形成以冶金、食品加工、蚕丝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建设新能源、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群,其中电力行业占规上工业经济总量70%以上,工业产品有电力、黄金、白银、石棉建材,及玫瑰花系列产品、蓝莓饮料、食品加工和特色农副产品等。2022年,姚安县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4.09亿元,采矿业增加值0.61亿元,制造业增加值12.97亿元,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0.52亿元,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23.1亿元。

姚安县是全省风能资源较好的县之一,境内建有姚安县弥兴130兆瓦光伏电站等电站,建设姚安远信年产2GWh锂电池储能装备制造项目,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019年,境内7个风电场发电28.41亿千瓦时,产值达18.47亿元,实现税收1.57亿元。2022年,实现风力发电量85313万千瓦时,发电装机容量41.9万千瓦,其中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1.9万千瓦。

姚安县农产品加工主要以绿色食品加工及花卉加工为主,其中姚安县鑫盛实业有限公司获评州级“5佳创新企业”,姚安佳祎云菜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花椰菜获评州级“十大名品”,日产鲜切花数量达100万枝。2022年,花卉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2022年,实现冷冻饮品产量4741吨,蜂蜜产量635吨。

姚安县

第三产业

姚安县第三产业主要为以文旅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光禄古镇、观星基地、龙华水乡、四季花海、非遗文化”5大板块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境内设有姚安国际花卉农特产品交易展示中心。2022年,姚安县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16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70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67亿元。

姚安县有73家宾馆、酒店、客栈等住宿设施,共计2150个床位,举办“龙华会”“荷花节”“风车节”“牛展会”“石榴节”等节庆活动,列入全州3条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有1条。2022年,姚安县接待国内游客244.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43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姚安县境内有1个工业园区。

  • 姚安县工业园区

姚安县工业园区位于姚安县,总用地面积为20.45平方千米,为“一园四片区”的空间结构,即草海农业科技产业区、光禄轻工业区、太平冶金矿产区和新能源产业区,其中草海农业科技产业区和光禄轻工业区为姚安工业园区的核心工业区。其中草海农业科技产业区为以生物产业和关联度较高的配套产业为主的产业区。光禄轻工业区定位为以机械加工制造、黄麻、缫丝等轻纺业为主的产业区。太平冶金矿产区定位为以金、银、铅等金属矿采选、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区。新能源产业区是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开发项目区。2019年入园企业达33户,新增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2户,新增规上企业3户。2022年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5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姚安县有各类学校163所,教职员工2522人,专任教师1810人。其中拥有高中1所,教职员工205人,在校学生1652人;初中9所,教职员工546人,在校学生4177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教职员工66人,在校学生150人;小学71所,包括完全小学58所,教学点13个,教职员工936人,在校学生9051人,毕业生1399人;幼儿园80所,包括公办68所,民办12所,拥有教职员工769人,在校幼儿5511人。2021年,姚安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5%,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1%。

  • 姚安县第一中学

姚安县第一中学位于栋川镇宝城路延长线,为普通高等完全中学,2012年11月,大成中学和姚安二中合二为一,复名为“姚安县第一中学”(民族中学),为省一级三等高完中。截至2023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248亩,各类建筑物面积总计49847平方米。

姚安县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姚安县医疗卫生机构106个,其中县级综合医院2个,县妇幼保健院1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民营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12个,卫生监督所1个,村卫生室76个,诊所(医务室)11个。年末卫生机构从业人员1366人;其中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796人,乡镇及其他医院570人。年末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203人,其中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697人,乡镇及其他医院50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369张,其中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842张,乡镇及其他医院527张。

  • 姚安县人民医院

姚安县人民医院位于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栋川镇文兴路6号,成立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是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非直属附属医院,截至2023年9月,医院占地64.41亩,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400张,实际开放床位600张,设有21个临床科室,22个门诊诊室,7个医技科室。

姚安县

  • 姚安县中医医院

姚安县中医医院位于姚安县栋川镇西正街1号,是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成立于1984年8月,截至2023年9月,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设置床位300张,实际开放床位385张,有职工255名。

姚安县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姚安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站)10个,其中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9个,乡镇均建成规范化的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内设综合文化活动室,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9%。编辑出版了《文化姚安》《姚安文史》,收集整理出版了《姚安花灯音乐集成》《姚安莲花落》、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姚安县综合卷》等书籍,姚安县农民戏剧家协会戏曲艺术团选送的梅葛芦笙舞《兴水润滇创辉煌》获云南省“彩云之舞”第二届广电网络广场舞电视大赛第一名。

境内主要公共文化机构

名称

地址

姚安县文化馆

姚安县栋川镇德丰路37号

姚安县博物馆

姚安县南正街90号

姚安县图书馆

姚安县栋川镇宝城路16号

资料来源:

科技事业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均在姚安选址建立观测站,楚雄州政府在姚安挂牌成立了肉牛产业科技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合作成立高俊平教授工作站、与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合作成立姚安县花卉研发中心,建设云南省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4个。2021年,姚安县研发经费投入为523.4万元,专利申请数4件,全部为发明专利,有效发明专利3件。截至2022年末,全县列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6项,争取科技计划项目补助资金150万元。2021年,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众创空间和星创天地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户、科技型中小企业2户,培养认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500人,选拔培养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和技术创新人才10人,培养彝乡英才50名。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8月,姚安县新建十一人制社会足球场1块、五人制社会足球场10块、篮球场4块、健身路径2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行政村体育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为92%,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9名。先后举办“荷城杯”职工运动会等体育竞赛。在楚雄州第十五届运动会中,姚安县代表队以田径项目团体总分第一名、成年组男子篮球第二名、女子排球第三名,16金、15银、12铜,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团体总分全州第五和金牌总数全州第6。

环保事业

截至2022年末,姚安县森林覆盖率69.3%,共设国控断面1个,省控断面4个,5个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为80%,共设乡镇级饮用水水源地6个,6个水源地地表水基本项目均符合或优于Ⅲ类水质要求,水质符合或优于Ⅱ类的水源地有5个,有1个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点,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06,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4个监测指标年均值及一氧化碳95百分位数监测结果均为一级,其中细颗粒物年均值为11微克每立方米,年均值为一级。有7个乡镇集镇污水处理站,乡镇镇区生活污水治理率,100%,乡镇镇区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和52%。

姚安县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姚安县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2.44万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1524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4.35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9.4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0.63万人。有各类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8个,床位528张,收养246人。农村特困救助供养人数548人。共有9447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9120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设有姚安县召开残疾人联合会。

交通

综述

姚安是滇中滇西互联互通和云南北上入川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处在滇中城市经济圈“二环十二射八连”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大动脉中,是滇中城市经济圈“一射四纵五横”国道规划的重要节点,省道南华至永仁二级公路穿境而过,广通至大理铁路经过弥兴镇大苴、小苴,昆明至楚雄至大理高速公路复线、楚雄至大姚至永仁高速公路贯穿其境,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22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7676.27万吨千米,全年旅客运输周转量16574.03万人千米。

公路

截至2022年末,姚安县公路通车里程1547千米(含村道),其中省道2条70.26千米,县道12条175.18千米,乡道93条534.62千米,专用公路4条14.28千米,村道697条1421.771千米。主要公路干线有昆大高速公路复线、楚永高速公路、G227国道、217省道、317省道等。境内设有姚安县农村客运站、姚安县汽车客运站。

铁路

姚安县境内铁路线路为广大铁路,境内长12.3千米,为无缝钢轨60轨准轨铁路,设大苴、姚安2个站,通往昆明、大理,日均16列客车停靠,其中快车有K9604、K9611次,姚安境内日客运量可达1200人次。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姚安县有楚雄交通运输集团姚安分公司等公共交通运营机构,公交车6辆,公交充电机3台,姚安至南华高铁站、姚安至大姚、县内环城公交三条线路均已开通运营,巡游车数量为80辆。

人文

综述

姚安县为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境内较多保留完好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民族风情浓郁,是彝族创世史诗《梅葛》的起源地,姚安梅葛文化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云南花灯的主要流传区之一,被誉为“花灯之乡”。姚安县文化底蕴深厚,有“迤西文献名邦”的美誉,明清时期建文庙、设学府、兴义学,清朝末年赵子骧、马驷良同期为官。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11月,姚安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处。

文物保护单位

级别

名称

时代

类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华寺

明-清

古建筑

德丰寺

古建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贽桥

古建筑

高氏土司衙署

古建筑

文峰塔

古建筑

大石淜水利工程

古建筑

姚安文昌宫

古建筑

地索李家宅院

清-中华民国

古建筑

资料来源:

龙华寺

龙华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俗称活佛寺,位于县城北光禄镇,距县城12千米。始建于唐天祐年间(904~907年),曾数度重修。该寺属古代宫廷式建筑,依山势而建,南北两边为山箐,寺域近长方形,西侧、南侧为直角,北侧依山势砌筑石堡坎呈半圆弧状,东西长300米,南北宽180米,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整个群筑坐西朝东,有明显的中轴线对称特点,由大雄宝殿、十王殿、方丈室、南厢、北厢、圆通殿、后轩北院、过厅、膳房、钟楼、鼓楼、照壁、山门及附属建筑三寺祠组成。

姚安县

德丰寺

德丰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旧址在城南,因遭兵燹,永乐二年(1404年)移建于今址。嘉靖三十八年(1560年)广东揭阳举人杨日赞任姚安知府时重修,总兵木昂书匾于其堂日“真如境界”。万历年间思想家、福建晋江人李贽出任姚安知府,曾把禅堂改为“三台书院”。道光年间,僧侣被逐。光绪年间改祀文昌,后又改为德丰书院,县立中学、县立小学、如今德丰寺的为姚安县博物馆馆址。系三重堂古代建筑群,占地3396平方米。院的北面正中为大殿为主体建筑,大殿由榫卯相连,采用斗拱结构,全无钉楔之痕。大殿两侧有东西两耳房。各屋脊皆为青砖雕花,两侧山墙外部抹灰。院内保存的德化铭碑,为云南八大名碑之一。镌刻于宋大理国元亨二年(1186年)。

姚安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3月,姚安县已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9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7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7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6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级别

名称

类别

批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姚安花灯

传统舞蹈

第一批

彝族梅葛

传统音乐

第二批

姚安坝子腔

传统音乐

第二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莲花落

传统曲艺

第二批

菖河蜂蜜制作技艺

制作技艺

第五批

套肠制作技艺

制作技艺

第五批

姚安花灯

姚安花灯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演出通常在春节期间,表演多为由打岔人先唱祝词,然后拉花,再演出折子戏。在演出中都有锣、鼓、钹、小锣、笛子、二胡、月琴、三弦等乐器伴奏,并在行进中或耍龙或耍狮子。姚安花灯以“拉花”和“莲花落”为主要内容。拉花流开场戏多为跳圆圈,又被称为“簸箕灯”、“团场子戏”。表演以打岔佬为中心,手持“膏药伞”,用数板夹唱风趣的打岔词,引男女舞者各四、五人出场,载歌载舞,欢腾跳跃。歌舞者持手巾和彩扇等道具,以“平腔”、“开财门”、“猜调”、“十二月采花”、“跑谱”为唱调和舞曲。圆场舞蹈有“边鱼戏水”、“扭麻花”、“大穿花”、“老牛擦背”、“喜鹊登枝”、“苍蝇搓腿”等。步伐有“一字崴步”、“丁字崴步”、“交叉崴步”等。身段有“老鹰晒翅”、“海底捞月”、“小鱼抢水”、“双人照面”、“狮子摇铃”、“独立枝头”等。

姚安县

彝族梅葛

彝族梅葛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梅葛”是彝族叙事史诗,全诗长达5770余行,分为“老年梅葛”“中年梅葛”“青年梅葛”和“娃娃梅葛”四种类型。“梅葛”一词为彝语的音译,意为“唱述过去的事”,“梅”是“嘴”,“葛”是“唱”,“梅葛”就是用嘴说唱的意思。彝族梅葛演唱内容分为“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四个部分。老年梅葛也叫“赤梅葛”,主要是唱述开天辟地、创世立业和劳动生活,调子和内容相对固定;中年梅葛主要是唱述青年男女成家后生产生活的艰难困苦,内容曲调比较凄婉忧伤;青年梅葛也叫“山梅葛”,反映彝族青年男女纯真情爱是讷搞活,属于爱恋山歌性质,一般是声调内容不固定,唱述中可即兴发挥,比较随意,“娃娃梅葛”是彝族“儿歌”,俗称“娃娃腔”,由成群结伙的彝族青少年和儿童对唱,朗朗上口,易于记诵。

姚安县

姚安坝子腔

姚安坝子腔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在春耕栽种季节和秧苗拨绿秧时,男女老幼之间对唱的民歌小调。分为上坝子腔和下坝子腔两种,唱词分为主词和副词两部分。坝子腔的音乐使用多是高音,演唱者大都用小嗓,有的大、小嗓结合使用。姚安的《坝子腔》被称为田园牛歌。

姚安县

传统村落

截至2022年,姚安县有1个中国传统村落。

  • 西关村

西关村,为第一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是光禄镇辖村,位于姚安县城北部,是光禄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关村所在地光禄古镇,有“一座姚州城,半部云南史”的美誉,是滇西及楚雄州最古老的古镇之一,民居整体建筑布局独特,具明清风格,街景街貌以历史留存下来的“坤”字形街景和“回”形街为原型。

姚安县

习俗

节庆习俗

  • 龙华会

二月八龙华会于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初九在光禄龙华寺、光禄街举行。龙华会始于元朝,与龙华寺菩提女的传说有关,每到传统会期,四面八方游客云集,盛况空前,除在寺庙举行佛事活动外,在光禄举行舞龙耍狮、唱花灯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的民间文艺活动。同时在光禄街开展大型物资交流集市活动。

姚安县

  • 火把节

姚安火把节,旧时又称星回节,彝汉人民均点燃火把,于街衢、田间、住宅照耀。彝民请老幼团坐饮酒,吹笙、跌足为乐,通宵达旦。

姚安县

民族服饰

  • 彝族服饰

彝族衣襟、领口、衣袖、裤脚、围腰、鞋帽、挎包和背布等均镶有花边和图案,基色以黑、红,绿三色调配而成。东山彝族青年妇女喜黑布包头,红色上衣,套黑领褂,束三角围腰,戴项链,系白飘带,着时装裤鞋。中老年妇女,着青蓝色衣,套黑领褂,束花围腰。幼童戴银牌老虎帽、银项圈。新民、各苴青年妇女喜青蓝布包头,着布钮扣右开襟衣,系短围腰。男子上衣多为青蓝色对襟,贴绣领,袖口,衣袋口以白线或红绿线流花边。马游、左门女装上衣以红、白、蓝布镶嵌贴五彩花瓣,衣脚飘丝须,系五色彩珠,帽绣花鸟等图案,系银链,链端系银铃。妇女装饰品以银器为主,有项链、耳环、手镯等。绣花有排花、穿花、堆花、贴布花等,镶边有嵌镶、流边、锁边等。

姚安县

艺术

民歌

  • 唱曲

姚安有唱曲子的习俗。所唱曲调多为“姚安坝子腔”,也有唱山歌、民歌的。有固定曲谱,词则由唱者即兴而作,任意发挥。其形式多为男女对歌,也有两丘田妇女对唱,此系一种赛歌形式。唱时,男的蹲田边,女的在田里,男问女答,边劳动边唱,直到一方败北为止。

舞蹈

  • 五打跳

姚安有打跳的习惯。西北界的马游、左门、三角、地索、葡萄一带叫“打跳”;东界前场、适中一带叫“跳左脚”;南界新民、太平一带叫“跳脚”;大河口地区有“羊皮舞”彝家山寨均有打跳活动。参加的多为男女青年,间有中、老年同跳者。男女青少年相聚于平坦场地起跳,边跳边唱。有的曲调有词,大家齐唱,无词曲调则用“哕、哩、口罗”代替,其场面多者达百人。

  • 羊皮舞

羊皮舞,流行于西部大河口一带。因跳舞者常拍击所穿羊皮而得名。跳时,舞者围成一圈,男子弹三弦、吹笛子,边奏边舞。女子手捏两侧羊皮衣边,身体重心随舞蹈动作,前后左右摆动。舞姿以踏步为主,配之以抬脚、垫脚在慢节奏的舞蹈中,加之拍击羊皮的“嘣嘣”声,以鼓为乐器。击鼓踏节,四方跳拜,边唱边舞。原为端公求神祈祷之用,具有迷信色彩。后逐步发展为群体舞蹈。

姚安县

曲艺

  • 莲花落

莲花落,是姚安的一种独特传统曲艺,源于栋川三联中村,由说白、唱词、曲调3部分组成。说白,主要叙述卖艺人的生活处境和乞讨,有抒发自身感情者,有歌颂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反封建斗争者,也有由领唱根据户主不同对象临时编凑。唱词是韵文,有五字句、七字句、五七混合句、九字句等。曲调悲哀,催人泪下。演唱形式有一人独唱和多人齐唱两种。多人唱者,由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助兴。

姚安县

文学

姚安县先后收集有民间故事200余则20余万字;歌谣600余首近8万字;谚语680多条6300余字。故事中有自然天象、动植物、洪水、人类繁衍、文化起源等神话。传说类有人物、史事、动植物,风俗。歌谣有刨世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儿歌。谚语有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产、生活、自然等。

饮食

姚安县境内居民以大米为主食,蔬菜有南瓜、青菜、白菜、大蒜和辣椒等,有菌类、树花、香椿、蕨菜等特有菜肴,营,肉食以猪、鸡和羊肉为主,喜食“肝生”,好饮酒。特色饮食有乳鸽系列套餐、鳝鱼火腿、乞丐烧鸡、套肠、蒸小瓜包肉、蒸山药火腿等,风味小吃有烧油酥饼、臭豆腐米线、凉粉、米虾、各种酸辣菜等。

姚安套肠

姚安套肠是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的特产,又名圈圈肠、千层香,为猪肉类腌制品,是彝人传统特色食品,嚼来油而不腻、香酥味美,以优质小肠为主料,制作时,将各种调味料拌入洗净的猪肠子里,由细到粗层层相套,在每层中夹以不同的香料灌制而成。风干后即可保存、食用。食用时,模刀切成薄片,呈环状叠于盘中,上茏蒸透即可食。

姚安县

姚安臭豆腐米线

姚安臭豆腐米线,用臭豆腐烹制的臭豆腐米线,是姚安的早餐小吃,原料为酸浆米线,酸浆米线焯烫后,肉末、姜蒜末、半匙料酒翻炒后放入辣酱和十三香,炒出红油。骨头汤煮开后放入臭豆腐,放入适量的酸腌菜煮,加盐、生抽、鸡精调味后放入米线煮沸。起锅前放入适量韭菜或豌豆尖烫熟即可。

姚安县

地方特产

姚安山药

姚安山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以色白、个大、质量上乘得名,是上等优质菜肴,蒸煮质地细腻,口感较佳。自唐大理国时,世袭姚安高氏家族,常以姚安山药贡送朝廷。

姚安县

三角糯米

三角糯米是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官屯乡三角村的特产,其米粒圆润饱满、洁白透亮,蒸熟后香气浓郁,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及淀粉等,味甘,米饭的口感粘软可口,咀嚼生津,香糯粘滑。

姚安县

菖河蜂蜜

菖河蜂蜜产于适中乡菖河村,明清时代曾作为贡品。菖河蜂蜜源因摇蜜后两三天自然凝为固体,表面干燥,不需器皿盛装,可用绳索捆绑包裹,保存几年不熔化、不变质,于2007年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8年通过QS认证,2009年7月获省农业厅授予“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姚安县

风景名胜

综述

姚安县举办“龙华会”“荷花节”“风车节”“牛展会”“石榴节”等节庆活动,列入全州3条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有1条。名胜古迹有光禄古镇、洋派水库、诸葛武侯祠、德丰寺、龙华寺、南诏弄栋城遗址等,纪念地有红军烈士纪念墓等。建有姚安大尖山市级自然保护区、姚安花椒园市级自然保护区、楚雄三峰市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22年,姚安县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

主要旅游景区

类别

景区名称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光禄古镇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姚安百果园景区

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姚安县马游村

重要景点

光禄古镇

光禄古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楚雄州姚安县城西北部8.3千米处,面积10.2平方千米,光禄是古姚州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古西南丝绸之路之要冲,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是中原进入滇池和洱海的咽喉要地,也是中央政权与滇中、滇西各民族的中继站,由古镇景区、龙华寺景区组成,属平坝丘陵地貌,古镇文物古迹众多,境内有龙华寺、高雪君祠、古镇回型街、文昌宫等景点。

姚安县

姚安百果园景区

姚安百果园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属姚安县光禄镇后营村,位于光禄古镇的东北角,总面积1199亩,有游乐场、游泳池、采摘体验区、养殖区、电商中心、康体娱乐设施、农耕文化展厅等设施,旅游类型为生态旅游、观光农业、采摘体验、休闲旅游。

姚安县

弥兴水箐森林公园

弥兴水箐森林公园景区范围面积700公顷,其中原始森林560公顷,人造林140公顷,为姚安县保护较好的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景区内森林茂密,植物种类达1000余种。有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如秀杉、茶花、兰花、香樟、春桂等。

姚安县

著名人物

姓名

简介

高奣映(1647~1707年)

字雪君,号问米居士,又号结璘山叟。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著作有《太极明辨》《鸡足山志》《妙香国草》《备翰》《金刚慧解》《增订来氏易注》《迪逊》等

胡寿荣(?~1898年)

字衮臣,原籍姚安县土官庄人,光绪八年(1882)中壬午科举人,十八年(1892)中壬辰科进士,官礼部仪制司主事,曾参与公车上书

钱世禄(1883~1935)

字茂勋,又字伯猷,姚安县光禄区钱家弯村人,毕业于省城高等学校五华学院,入东瀛岩仓铁道学院攻读铁道机械学,加入同盟会,曾以铁道部滇桂黔铁路特派员身份勘探西南地区地形和路线

张与仁(1892~1959)

宇友曾,籍姚安县龙岗乡马草地村,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先后任中央直辖滇军总司令部参谋、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第一队队长,抗日战争期间任新编第十二师师长

郑南信(1925--1948)

姚安县栋川镇北街人,毕业于国民党中央军校昆明分校第18期,先后任九十三军参谋处一课任参谋,参与长春起义

表格统计截至2023年9月

对外交流

2016年开始,上海市嘉定区与云南省姚安县建立了协作发展关系。

重要荣誉

2020年6月,姚安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11月,姚安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3月,姚安县获评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县。

2022年,姚安县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传播基地。

注释

[a]

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

[b]

含复种面积

[c]

未计算新能源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