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胡鲶(学名:Clarias cavernicola)是鲶形目塘虱鱼科的一种鱼类,被IUCN列为极危保育类动物。该物种主要分布于非洲纳米比亚Aigumas洞穴,聚集在水下约15米的石床附近。穴胡鲶体长可达16.1公分,体无色,眼睛极小,可能几乎失明。它们以生物残骸、昆虫等为食,属肉食性,也可做为观赏鱼。目前已知,穴胡鲶是非洲大陆南部唯一的洞穴鱼类。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穴胡鲶的:正文等介绍

中文名

穴胡鲶

拉丁学名

Clarias cavernicola

其他保护等级

极危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辐鳍鱼类

亚纲

辐鳍亚纲

鲶形目

亚目

鲇亚目

塘虱鱼科

胡鲶属

穴胡鲶

正文

穴胡鲶简介

穴胡鲶(学名:Clarias cavernicola),为辐鳍鱼纲鲶形目塘虱鱼科的其中一种,被IUCN列为极危保育类动物,分布于非洲纳米比亚Aigumas洞穴。该物种的眼睛极小,其视力可能几乎为零。

穴胡鲶

体型特征

本鱼体无色,眼非常小并覆盖著皮肤;头部矩形,吻宽广地圆,额骨囱门长而狭窄,后头骨囱门长而椭圆形,鳃耙长且竖立,鳃前的器官非常缩小,第二感觉管的开口规则排列沿着侧面。背鳍软条71-76枚;臀鳍软条61-66枚,体长可达16.1厘米,栖息在洞穴中,属肉食性,以生物残骸、昆虫等为食,可做为观赏鱼。

生活坏境

穴胡鲶聚集在水下约15米的石床附近。由于当地异常干燥,因此这个洞穴湖被用来作为水源供给地,不间断的抽水已使湖泊深度从70米降到了50米。由于水位的下降,穴胡鲶生存的石床因此面临着露出水面的危险。非法水族贸易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保护措施

穴胡鲶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鱼类之一,迫切需要控制水的抽取量以保护其栖息地。人工养殖鲶鱼的尝试目前均告失败。对该物种任何形式的收集都应严格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