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日本最早的货币叫富本钱。在708~958年间,日本铸造了“和同开珎(zhēn)”和皇朝12钱。室町末期,日本古代第一张纸币发行——私札(zhá)(“羽书”)。在此之后,战国时期的甲州金这种货币持续流通了300多年。德川幕府时期出现了庆长货币制和“三货”这两种货币制度。明治维新时期确立了现代货币制度,确立了金本位货币制,计量单位为円(元)、匁(钱)、厘,进位单位为十进制。1931年12月31日,金本位币制退出日本货币舞台。日圆从1971年开始,经历了近20年的升值。到1990年,日圆与美元、马克成为世界三大主要国际货币,1998年,日圆实现了完全货币自由兑换。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进入漫长的停滞时期,日本出现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现象。1995年8月以后,日圆开始大幅度贬值,2001年12月16日跌到130日圆兑1美元。
截止2022年年底,日本流通的纸币总值125.1万亿日圆,硬币总值4.6735万亿日圆。日本银行已经发行了三个版本的纸币,分别是2004年发行的面额10000、5000、2000(市面上流通较少)、1000日圆四种,1984年发行的面额为10000、5000、1000日圆三种;过去发行且一直流通的七种面额纸币。日本银行还分别在不同年份发行了500、100、50、10、5、1日圆六种面额的硬币。日本银行预计在2024年发行新版本纸币,分别是10000、5000、1000日圆三种面额。2023年10月16日日圆兑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分别是:1日圆=0.0067美元,1日圆=0.0489元。
基本信息
表示符号
日圆单位为円(圆=元,yuán)、钱、厘,1円=100钱=1000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217制定其标准代号为JPY。货币符号为“¥”,与人民币相同,不同的是日圆会在数字后加一个E字予以区别,比如:¥1400E。。
材质构成
日圆纸币由合成纸张制成,在制造过程中掺入日本特产三桠树皮浆,纸张坚韧有特殊光泽,为浅黄色,面额越大颜色越深。大写面额及人物肖像所用的油墨具有防复印效用,且其含有较高的磁石粉末,耐脏又易于人的身体健康。日圆硬币主要由铝、铜、锌、镍、锡制成。
日圆特征
日圆纸币在设计上采用了多种防伪功能设计,比如:水印、超细线印刷、全息图等。
日圆纸币防伪功能设计特征10000日圆 | 图片 | 说明 | 5000日圆 | 图片 | 说明 | 1000日圆 | 图片 | 说明 |
水印 | 
| 福泽幸吉头像 | 水印 | 
| 樋口一世头像 | 水印 | 
| 野口英世 |
超细线印刷 | 
| / | 超细线印刷 | 
| / | 超细线印刷 | 
| / |
全息图 | 
| 纸币倾斜时,设计的颜色和图案发生变化 | 全息图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潜珠图像 | 
| 1,000纸币特有的防伪功能。当纸币倾斜,可以看到用珍珠墨水印刷的日语字符表示“1,000日圆”,以及数字“1000”作为潜在图像 |
水印条图案 | / | 在灯光下,可以看到三条垂直水印条,采用传统水印,更易看见此功能 | 水印条图案 | 
| 在灯光下,可以看到两条垂直水印条,采用传统水印,更易看见此功能 | 水印条图案 | 
| 在灯光下,可以看到一条垂直水印条,采用传统水印,更易看见此功能 |
潜在图像 | 

| 从某个角度看纸币时,正面左下角会出现数字“10000”,背面右上角会出现“NIPPON”(日语中的“日本”)一词 | 潜在图像 | / | 从某个角度看纸币时,正面左下角会出现数字“5000”,背面右上角会出现“NIPPON” | 潜在图像 | 
| 某个角度看纸币,背面右上角会出现“NIPPON” |
珍珠油墨 | 
| 从不同角度观察,纸币正面左右边距的空白区域会出现用粉红色珍珠墨水印刷的半透明图案 | 珍珠油墨 |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珍珠油墨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缩微印刷 | 
| 纸币上印有缩微字母“NIPPON GINKO”(日语中的“日本银行”)字样 | 缩微印刷 |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缩微印刷 |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发光油墨 | 
| 正面的总督印章在紫外线下发出橙色光。同时,背景图案的某些部分发出黄绿色荧光 | 发光油墨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发光油墨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凸版印刷 | 
| 凸起印刷用于设计的选定部分,其中墨水的升高甚至高于旧系列纸币上的墨水。纸币摸起来很粗糙 | 凸版印刷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凸版印刷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触觉标记(凹版印 刷) | 
| 为帮助视障人士通过触摸检测音符,采用具有较粗糙纹理的识别符号,印刷凹版 | 触觉标记(凹版印 刷) |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触觉标记(凹版印 刷) | / | 防伪设计与10000面额相同 |
以上资料来源: | |
发行机制
日圆由东京银行发行。纸币由国家印刷局制造,硬币由造币厂铸造,国家印刷局和造币厂都是行政机构。纸币印刷完交付给银行,银行需支付制造成本给印刷局。当日本央行账户持有人从银行账户中提取纸币时,纸币正式发行并开始流通。硬币铸造完成交付给银行时就视为发行。硬币和纸币相同的是:当日本央行账户持有人从银行账户中提取硬币时,硬币即开始流通。
汇率制度
发行背景
二战后,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日本实行固定汇率,这是个相当有“升值”性质的汇率,这一汇率制度日本实施了20多年。1971年8月,发生尼克松冲击,在美国的压力下,日圆被迫升值。1973年2月之后,日圆迎来大幅度升值期。
制度内容
1949年,日本的固定汇率为1美元=360日圆。1971年12月日圆被迫升值为1美元兑308日圆。1973年2月,日本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美元兑日圆突破300日圆。1973年之后,日本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变化趋势
日圆对美元的变化趋势,可分长期、中期和近期三个不同时段来分析。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日圆一直保持升值的趋势。1995年8月以前,特别是从1985年9月广场会议到 1995年8月的十年间,日圆对美元基本处于升值状态。1995年8月至2022年11月27日,日圆开始大幅贬值。

发展历史
古代货币(683年~1573年)
据日本考古学家推断,奈良飞鸟池遗址出土的富本钱的铸造年代为683年,是截止2023年9月为止日本出土货币中最古的货币。富本钱质地为青铜,圆形方孔,直径2.44厘米,重4.55克,钱币上刻“富本”二字。
和铜元年(708年)五月,日本铸造了“和同开珎(zhēn)”(又称“和同开宝”)这种货币,货币分银钱和铜钱。708~958年,日本共铸造了十二种铜钱,称皇朝十二钱。因国家权力涣散和衰弱,铸钱原料氧化铜稀缺,此后约600年(958~1573年),日本停止了铜币的发行。实物交换又代替钱币被广泛使用,皇朝钱销声匿迹了。
古代货币图片货币名称 | 图片 |
富本钱币 | 
|
和同开珎 | 

|
皇朝12钱 | / |
资料来源: |
中世的货币(1192年~1868年)
10世纪到12世纪,日本从中国和高丽引进“渡来钱”,以满足日本商业飞速发展而急需大量的货币流通。当时日本流通的钱币大多来自中国宋代。到室町时代,宋朝、明朝钱币广泛在日本流通,中国的官钱、中国和日本的私铸钱和仿造钱也同时流通。中国的官钱称为精钱,而私铸钱称为恶钱。到室町末期,日本的第一张纸币——私札(zhá)(“羽书”)发行,这是一种小面额的纸币,主要在伊势地方流通。16世纪以后,日本进入战国时期,钱币又开始广泛流通,各国制订了独立的币制,货币也出现群雄割据状态。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是纯度为81%-83%的优质黄金铸造的武田家的甲州金。甲州金分古甲金和新甲金两大类。最原始的甲州金为砂金。甲州金的计量单位为两、分、朱、朱中、糸、糸目、小糸目。各币之间为4进制和2进制。如:一分金=一两金的1/4,一朱金=一分金的2/1。按重量划分为两金、分金、朱金、朱中、糸目、小糸目、小糸目中。根据《金银图录》记载,古甲金一共有136种。天文十三年(1544年)至明治政府(1868年),甲州金货币一共流通了300多年。
中世的货币图片货币名称 | 图片 |
渡来钱 | 
|
甲州金 | 
|
资料来源: |
近世货币(1603年~1868年
德川幕府时期又称江户时代,日本建立了特有的货币制度(战国时期的甲州金货币同时在其他地区流通),出现了庆长货币制和“三货”货币制两种货币制度。德川幕府建立前后的货币制度是庆长货币制,“判”为金币单位,分别是“大判十两”和“小判十两”。而银币是称量单位,主要是丁银和豆板银。庆长六年(1601年),德川家康逐渐规范了金银币制度,规定了金银货币的成色及种类。德川时期,德川家康设立专门的“金座”与“银座”专门负责金银币的铸造与发行等事宜,金、银、铜币在不同场合可以独立流通且可互相兑换,因此金、银、铜又称“三货”。由于金属货币的普及,使得金、银、铜金属原材料不足。德川幕府在元禄八年(1695年)九月,实行货币改革,史称“元禄改铸”,但这次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近世货币图近代货币(1868年~1946年)
明治维新期间,明治政府在明治元年(1868年)九月创设造币局。1871年5月,明治维新政府颁行《新货币条例》,规定新货币制度为金本位币制,银铜币为辅币。新的货币制度计量单位为円(元)、匁(钱)、厘,进位单位为十进制。日圆开启从“两”到“元”的时代。1日圆价值定为1500毫克黄金,以此作为制造金币的标准。制定了本位金币,20圆、10圆、5圆、2圆、1圆五种,1圆银贸易币,银辅币50钱、20钱、10钱、5钱四种,铜辅币2钱、1钱、半钱、1厘四种。为了克服通货膨胀,集中货币发行权,1882年成立了日本的中央银行——日本银行。1885年,日本银行首次发行了十元券(正面有财神大黑天的图案,故称“大黑札”),可兑换纸币正式发行。
1899年,日本纸币统一为日本银行券。原来的政府纸币和国立银行券停止使用。由于日本国内黄金与白银比价低于国际市场,这就使得国际投机商有利可图。他们将银两运入日本,换成黄金,从中谋取暴利。此举扰乱了日本经济,到1874年,日本实际上转向了银本位制。1897年,日本的金本位制再次被法律确定,1日圆的价值为750毫克,日本银行开始发行“日本银行兑换券”。1931年9月2日,英国停止金本位制,日本大藏省于同年12月13日宣布再次停止黄金输出,金币与日本银行券停止兑换。1946年2月26日以旧钞换新钞,将流通中的货币减少到四分之一。旧的银行券到同年3月2日之后不再流通。
近代货币图货币名称 | 图片 | 货币名称 | 图片 |
20圆 | 
| 10圆 | 
|
5圆 | 
| 2圆 | 
|
1圆 | 
| 1圆银贸易币 | 
|
50钱 | 
| 20钱 | 
|
10钱 | 
| 5钱 | 
|
2钱 | 
| 1钱 | 
|
半钱 | 
| 1厘 | 
|
十元券(大黑札) | 
| 日本银行券 | 
|
资料来源: |
现代货币(1980年~至今)
日圆国际化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1980年《外汇与外贸法》取消资本项下的外汇管制,加快了日圆的国际化进程。1990年,日圆超过英镑,与美元、德国马克为世界三大主要国际货币。1998年,日圆真正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但仍没有达到设定的日圆国际化水平的目标。随着欧元的诞生,日圆逐渐退出了国际货币的第一阵容。2019年第四季度,日圆国际化指数为4.63,较上年末增长0.37,国际地位稳中有升。根据2023年5月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货币格局:美元以42.6%占据全球第一,欧元第二,日圆第四。
1984年11月1日,日本发行了10000、5000、1000日圆三种新货币。过去使用的10000(圣德太子像)、5000(圣德太子像)、1000(伊藤博文像)、500(岩仓具视像)、10000(福泽谕吉)、5000(新渡部稻造)、1000日圆纸币(夏目漱石)七种面额纸币以及六种面额硬币(500、100、50、10、5、1日圆)仍继续流通。
现代纸币一览表面额 | 图片 | 正面 | 背面 | 尺寸mm | 发行时间 | 暂停发行时间 |
10000 | 

| 福泽谕吉 | / | 76×160 | 1984年11月1日 | 2007年4月2日 |
5000 | 

| 新渡户稻造 | / | 76×155 | 1984年11月1日 | 2007年4月日 |
1000 | 

| 夏目漱石 | / | 76×150 | 1984年11月1日 | 2007年月2日 |
以上资料来源: |
流通中的日圆纸币
日圆纸币由日本银行发行,国家印刷局制造,其纸币称之为日本银行券。截至2023年,日本银行发行了5种不同面额的纸币。分别在2004年11月1日发行了10000日圆、5000日圆、1000日圆、500日圆,2000年7月19日发行了2000日圆。日本银行总行或分行将损坏或磨损的纸币换成新纸币,通常10000日圆使用4~5年,5000日圆、1000日圆一般使用1~2年。
10000日圆
10000日圆纸币的正面是日本近代教育家福泽谕吉的肖像,福泽谕吉(1835~1901)是日本明治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及思想家,东京学士会院的首任院长。日本著名私立大学庆应塾大学的创立者,明治六大教育家之一。主张脱亚入欧论,对明治维新运动具有一定影响力。他的肖像还被印在D号10000日圆(最大面额,1984~2004年)和E号10000日圆(2004开始使用)纸币正面。新版10000日圆纸币背面是京都府南郊宇治市平等院凤凰堂(原阿弥陀堂)的凤凰像。平等院是平安代后期11世纪时的建筑,凤凰造像取自于大殿房顶屋脊梁上的一对金铜凤凰造像。

5000日圆
5000日圆的正面是樋口一叶(1872~1896)的肖像,更换了新渡户稻造(经历明治、大正、昭和三大年代)的肖像,这是日本发行的纸币中第一次采用女性肖像。樋口一叶是日本近代女小说家,诗人,是日本近代早期现实主义文学开拓者之一。她生于东京一个下级官吏家庭,后家道中落,樋口一叶靠写作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由于过度辛劳和贫病交加,于24岁病逝。新版5000日圆纸币的背面使用了日本江户时代的画家、工艺家尾行光琳(1658~1716年)的18世纪的画作《燕子花图屏风》,此画现珍藏于根津美术馆。此画内容是富士山周围的五大湖之一、最深的湖——本栖湖之景。

2000日圆
2000日圆纸币是日本政府为纪念2000年的到来和同年7月在冲绳举行发达国家首脑会议的召开,纸币正面图案为守礼门,背面选用日本古典小说中《源氏物语》中的一个场景和作者村崎敷部的肖像。这是日本自1958年发行面值1万日圆纸币以来首次发行新面值纸币。2000日圆纸币在日本只发行了1.77亿张。因发行量少,市面上基本看不到,所以更具有收藏价值。

1000日圆
1000日圆纸币的正面是日本大正时代的医学家、生物学家野口英世(1876~1928年)的肖像。他著有《蛇毒》《梅毒的实验诊断》等著作。1928年,为研究黄热病的根源远赴非洲考察,不幸感染此病,于同年5月21日去世。野口英世曾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日本的国宝”“世界的至宝”。新版1000日圆纸币的背面是隔着本栖湖面向富士山的图像,还加上了一些樱花图样点缀画面。

流通中的日圆硬币
硬币由日本银行发行,造币厂铸造。截止2023年,流通中的日圆硬币有6种面额,500日圆、100日圆、50日圆、10日圆、5日圆、1日圆。
500日圆硬币正面是泡桐,背面竹子、柑橘橘花。100日圆硬币正面是樱花,50日圆硬币正面图案是菊花,10日圆硬币正面图案为平等院凤凰厅、蔓藤花纹,背面是常绿树。5日圆硬币正面图案为水、稻穗和齿轮,分别象征着渔业、农业、工业,背面是发芽植物。1日圆硬币正面图案为“若木”,文中也译成“小树木”,设计者设计希望战后的日本能够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流通中日圆硬币一览表面额 | 图片 | 正面 | 背面 | 材质 | 重量(g) | 直径(mm) | 发行日期 |
500 | 
| 泡桐 | 竹子、橘子 | 铜75.0%、锌12.5%、镍12.5% | 7.1 | 26.5 | 2021 |
100 | 

| 樱花 | 面额 | 铜75.0%,镍25.0% | 4.8 | 22.6 | 1967 |
50 | 

| 菊花 | 面额 | 铜75.0%,镍25.0% | 4.0 | 21.0 | 1967 |
10 | 

| 平等院凤凰堂,蔓藤花纹 | 常青树 | 铜95.0%,锌4.0-3.0%,锡1.0-2.0% | 4.5 | 23.5 | 1959 |
5 | 

| 稻穗、齿轮、水 | 发芽植物 | 铜60.0-70.0%,锌40.0-30.0% | 3.75 | 22 | 1959 |
1 | 

| 幼树 | 面额 | 铝100.0% | 1.0 | 20.0 | 1955 |
以上资料来源: |
新版日圆纸币
三种面额日圆纸币2021年改版换新,分别是10000日圆、5000日圆、1000日圆。这是日本自2004年来再次更改纸币版式设计,同时也是日本时隔近40年再次更换1万日圆纸币上的肖像画。同年9月1日,新版10000日圆面值的纸币开始印刷(日本国立印刷局东京工厂印刷),新版纸币的样式也首次公开。5000日圆面值和1000日圆面值的纸币将于同年秋季开始印刷。为了测试自动取款机、卖场的无人结算机、验钞机等机器是否能够识别新版纸币,新版纸币提前2年半开始印刷。三种纸币预计2024上半年正式开始发行。新版纸币发行后,2023年市面上流通的纸币可继续使用。2000日圆纸币本次不改版,在市面上流通也较少。
新旧版纸币一览表
面额 | 图片 | 正面(图解) | 背面(图解) |
10000(旧版) | 

| 日本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福泽谕吉(1835年-1901年) | 凤凰像 |
10000(新版) | 

| “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渋沢栄一(sè zé róng yī)(1840年-1931年) | 东京车站 |
5000(旧版) | 

| 日本女作家樋口一叶(1872年-1896年) | 燕子花图 |
5000(新版) | 
| 日本女性教育先驱津田梅子(1864年-1929年) | 紫藤花 |
1000(旧版) | 

| 日本细菌学家野口英世(1876-1928) | 富士山和樱花 |
1000(新版) | 
| 日本医学家北里柴三郎(1853年-1931年) | 日本画家葛饰北斋创作的《神奈川冲浪里》 |
以上资料来源: |
纪念币
截至2003年,造币局发行了各种纪念币,以此纪念重大历史时刻。材料多以金、银、铜、锌、镍为原材料。地方自制法实施60周年纪念日,47个县市分别发行了1000日圆纯银银币纪念币,47个县市分别发行了500日圆双色纪念币。以银、铜、锌、镍为原材料。
纪念币一览表种类 | 面额 | 图片 | 材质 | 尺寸(直径mm) | 重量(g) | 发行日期 | 发行背景 |
金币 | 100万 | 
| 纯金 | 30.0 | 20.0 | 1986/1987 | 天皇登基60年 |
10万 | 
| 33.0 | 30.0 | 1990 | 天皇登基 |
5万 | 
| 27.0 | 18.0 | 1993 | 皇太子殿下的婚礼 |
10万 | 
| 28.0 | 20.0 | 1999 | 天皇登基10年 |
1万 | 
| 28.0 | 20.0 | 2009 | 天皇登基20周年 |
1万 | 

| 28.0 | 20.0 | 2019 | 天皇陛下登基30周年 |
1万 | 

| 28.0 | 20.0 | 2019 | 天皇陛下的登基 |
1万 | 

| 26.0 | 15.6 | 2021 | 现代货币制度150周年 |
5千 | 

| 20.0 | 7.8 | 2021 |
1万 | 

| 26.0 | 15.6 | 2022 | 冲绳回归日本50周年 |
银币 | 1万 | 
| 纯银 | 35.0 | 20.0 | 1986 | 天皇登基60年 |
5千 | 
| 30.0 | 15.0 | 1993 | 皇太子殿下的婚礼 |
1千 | 
| 40.0 | 31.1 | 2003 | 奄美群岛回归日本50周年 |
1千 | 
| 40.0 | 31.1 | 2006 | 日本加入联合国50周年 |
1千 | 

| 40.0 | 31.1 | 2018 | 小笠原群岛回归日本50周年 |
1千 | 

| 40.0 | 31.1 | 2018 | 明治150年 |
1千 | 

| 40.0 | 31.1 | 2021 | 近代货币制度150周年 |
1千 | 

| 40.0 | 31.1 | 2022 | 冲绳回归日本50周年 |
1千 | 

| 40.0 | 31.1 | 2023 | 2025年日本关西大阪世博会 |
铜镍币 | 100 | 
| 铜750 镍250 | 30.0 | 12.0 | 1976 | 登基50年 |
铜镍币 | 500 | 
| 铜750 镍250 | 30.0 | 13.0 | 1986 | 登基60年 |
银币 | 5000 | 
| 银925 铜75 | 30.0 | 15.0 | 1990 | 国会百年纪念 |
铜镍币 | 500 | 
| 铜750 镍250 | 30.0 | 13.0 | 1990 | 天皇登基 |
铜镍币 | 500 | 
| 铜750 镍250 | 26.5 | 7.2 | 1999 | 天皇登基10年 |
镍黄铜硬币 | 500 | 
| 铜720锌200 镍80 | 26.5 | 7.0 | 2009 | 天皇登基20周年 |
双色复合硬币 | 500 | 

| 铜750锌125 镍125 | 26.5 | 7.1 | 2019 | 天皇陛下登基30周年 |
双色复合硬币 | 500 | 

| 铜750锌125 镍125 | 26.5 | 7.1 | 2019 | 天皇陛下的登基 |
以上资料来源: |
汇率变化
世界各国主要货币兑换日圆的汇率变化
美元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欧元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人民币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墨西哥比索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韩元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澳元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英镑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瑞士法郎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加拿大元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新西兰元兑换日圆汇率变化

图片来源:
2023年汇率
2003年9月20日世界主要货币兑换日圆汇率一览表兑换币种 | 兑换数量 | 兑换日圆数量 |
美元 | 1 | 147.8435 |
欧元 | 1 | 157.9005 |
人民币 | 1 | 20.2222 |
墨西哥比索 | 1 | 8.6481 |
韩元 | 1 | 0.1112 |
澳元 | 1 | 95.3501 |
英镑 | 1 | 183.1770 |
瑞士法郎 | 1 | 164.6441 |
加拿大元 | 1 | 109.8484 |
新西兰元 | 1 | 87.7790 |
以上资料来源: |
相关事件
资产负债表衰退
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经225指数在不到一年时间里从历史最高位近乎腰斩,商业地产价格一路下滑,最终较峰值跌去87%,日本经济进入漫长的停滞时期。在陷入衰退的日本,所有人都在忙着偿还贷款,修复受损严重的资产负债表,所以就算央行将利率降到零也没有人愿意借贷,整个经济陷入收缩的恶性循环。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借钱的人比存钱的人多,利率就会提高;借钱的人少,利率就会降低,以确保所有资金都会被借出去花掉。而此时的日本出现的现象称之为资产负债表衰退现象,辜朝明认为这种现象的破解办法就是需要政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施行财政刺激政策。

日圆的四次升值
日圆第一次升值是1971年至1973年。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颁布了“新经济政策”,即停止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本位制度,美元不再可以兑换黄金。对美国具有巨大贸易顺差的日本影响巨大,日本被迫升值日圆(1美元兑360日圆升值为308日圆),1973年开始,日圆由固定汇率制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25%),这期间日圆升值了21.5%。
日圆第二次升值是1973年到1985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1978年初,央行裁定日圆汇率被迫升值30%以上,此后开始浮动。日圆逐步升值到1美元兑240日圆~250日圆。这一阶段日圆升值过程比较平缓。
日圆第三次升值是1985年到1989年。1985年“广场协议”,日圆升值为1美元兑90日圆~140日圆。“广场协议”促使日圆大幅升值。日圆迅速升值到1美元兑90日圆~140日圆。
日圆第四次升值是在1994年底到1995年初发生。从1993年开始,2月下旬日圆汇率在国际外汇市场上猛升,八月份已升至接近1美元兑100日圆,1995年4月突破一美元兑80日圆大关。
日圆贬值
1995年8月以后,日圆开始大幅贬值。1998年8月日圆贬值到145日圆兑1美元。2000年初小幅度下跌,由年初105日圆兑1美元跌至112日圆兑1美元。2001年9.11事件后,由于日本银行入市干预,大量抛售美元买进日圆,使日圆继续恢复下跌势头,同年10月和11月,日圆兑美元分别是121日圆和122日圆兑1美元。同年12月,日圆大幅下跌,12月16日突破130日圆兑1美元大关。2001年这年日圆贬值的幅度高达14%。
日圆汇率从2021年年初至4月22日,日圆对美元已经贬值约30%。特别是到了2022年,日圆贬值速度继续加快。4月21日,美元兑日圆汇率创下近20年来新低。2002年一季度日圆汇率下跌5.7%,跌幅仅次于俄罗斯卢布。日圆主动贬值、被动贬值加上日本刚刚进入新财年三大因素导致此次日圆大幅下跌。
2023年9月6日上午,日圆汇率跌至147.81日圆兑1美元,创2023年以来新低。与7月末相比,日圆对美元贬值幅度达到7%。引发本次日圆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美日利差扩大及日本贸易逆差。

注释
[a]圆到元到円:1871年5月,日本颁布《新货币条例》,规定以元、钱、厘为货币计量单位十进制单位,1869年,明治政府把元改円,且沿用至今。
[b]1971年8月 , 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应付美元危机,不得不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用美元兑换黄金,并对进口商品增加10%的附加税,即著名的 “尼克松冲击”。
[c]皇朝十二钱:古和同(铜)、古和同(银)、和铜开珎、万年通宝、神功开宝、隆平永宝、富寿神宝、承和昌宝、长年大宝、镜益神宝、贞观永宝、宽平大宝、延喜通宝、乹元大宝。
[d]古甲金:元禄八年(1695年)货币改铸之前的甲州金货币。
[e]这一时期,日本进入德川幕府和200多个独立的藩国共同实行军事专治统治。
[f]德川幕府只统治了日本国土的四分之一,且位于江户所以又称江户时代。
[g]德川幕府建立前后:指1596~1615年。
[h]元禄改铸是针对当时的庆长币制实行的货币改革,德川幕府通过减少货币中的金属含量,来扩大货币流通总量,并从中获取更多的铸币利益。
[i]江户时期,就有用到円这个货币。
[j]由辜朝明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现象: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即使央行将利率降至零,借款人仍忙于偿还债务。借款人数量不足,私营企业的额外储蓄就无法返回经济的收入流,经济开始萎缩,这就是资产负债表衰退。简单讲就是所有人都去还债,没有人想着借钱花钱。
[k]广场协议:1985年9月22日,美、日、英、德、法5国财长会议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后发表联合声明,决定5国联合行动,有秩序地使主要货币对美元升值,以矫正美元估值过高的局面。
[l]日圆主动贬值:日本央行坚持无限宽松的货币政策。
[m]被动贬值:美元和日元的息差扩大,美联储加快升息步伐,而日本央行仍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与多国货币政策相左。
[n]新财年:日本刚刚进入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底的新财年,日本央行不愿意收紧货币政策作为新财年的开端,影响市场预期。
[o]美日利差扩大:美国长期利率上升,市场投资者担忧通胀之下美国将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美日货币政策差异显著导致两国之间利差扩大。
[p]贸易逆差:简单讲就是在特定年度内某国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