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院创办于2000年,2003年通过教育部首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立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海南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20年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院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
截至2023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二级院部9个,开办高职专业30个,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4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010年,荣获第二届“全国黄炎培优秀学校奖”。
历史沿革
1999年9月,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筹建。
2000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成为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性质高职院校。
2001年,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公布备案的第二批高等职业学校名单的通知》,准予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为国务院授权海南省人民政府设立的高等职业学校。
2002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的设示范性职业院校的项目学院。
2003年,成为全国首批26所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院校之一。
2004年,学院图书馆被评为“海南省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达标单位”。
2005年,被中华职业教育社授予“实施温暖工程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被海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南省人事劳动保障厅评为“2005年度海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单位,是海南省唯一入选计划高职院校。
2010年12月,被教育部和海南省确定为省部共建的重点高职院校。
2011年9月,顺利通过验收,成功跻身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行列。2015年入选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2018年12月,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尼泊尔分校揭牌成立。
2020年,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院校。
2021年7月,入选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名单。
2021年9月,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在海口揭牌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6月,学校设有二级院部9个,开办高职专业30个。
2022年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一览表 |
二级院部 | 高职专业 |
经济管理学院 | 金融服务与管理、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跨境电子商务 |
工业与信息学院 | 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 |
现代供应链学院(产业学院) | 港口与航运管理、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管理 |
热带农业技术学院 | 畜牧兽医、园林技术、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
艺术学院 | 艺术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
旅游学院 | 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旅游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 |
通识教育学院 | - |
思想政治教学部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骨干专业3个、国家旅游委示范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国家示范实训基地16个、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示范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训基地1个。
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 | 旅游管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物流管理 |
国家级精品专业 | 畜牧专业 |
国家重点建设专业 | 旅游管理、园艺技术、电子商务、太阳能应用技术专业 |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 汽车营销与服务、烹调工艺与营养 |
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 | 旅游管理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网络营销实务、珠宝鉴定、动物营养与饲料 |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 | 网络营销实务 |
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 | 装配式建筑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
省级特色专业 | 高尔夫服务与管理、汽车运用技术、珠宝首饰鉴定与工艺、工程造价、物流管理、应用电子技术、畜牧专业 |
省级精品课程 | 珠宝鉴定、财务会计实务、花卉园艺岗位技术等 |
省级教学示范中心 | 汽车运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 |
省级人才培训基地 | 海南省人工智能人才培训基地 |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6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4人、全国轻工技术能手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海南省“南海名家”2人、海南省“南海工匠”3人、海南省级教学名师5人、海南省优秀教师2人、海南省领军人才3人、海南省拔尖人才5人、海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导师2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技师1人、海南省技术能手1人、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4人、省级教学团队7个,教师中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

国家级教学名师 | 马乃祥、李琳娜 |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 李琳娜 |
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 | 李琳娜、吴肖淮、林虎、马乃祥 |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 林虎 |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 林虎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 林虎 |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 许昌斌 |
海南省“南海工匠” | 陈启优、纪宽宏等 |
海南省级教学名师 | 郑继昌、上官健、谢迅、李琳娜、李军 |
海南省优秀教师 | 王桃等 |
海南省领军人才 | 文惠英、蔡兴利等 |
海南省拔尖人才 | 文惠英等 |
海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导师 | 王桃等 |
海南省有突出贡献技师 | 郭利芳 |
海南省技术能手 | 林书芳 |
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 | 李琳娜、林虎等 |
教学团队 |
团队名称 | 等级 | 评定时间 |
畜牧专业教学团队 | 国家级 | 2008年 |
畜牧专业教学团队 | 省级 |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专业群教学团队 | 2007年 |
会计专业教学团队 |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2010年 |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 2011年 |
体育服务与管理(高尔夫球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 2012年 |
药学专业教学团队 | 2013年 |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6月,学校与天津大学、吉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10余所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合作;与海南博鳌沙美村共同成立“乡村振兴沙美学院”“沙美民俗民宿研究院”;与法国、加拿大、韩国、菲律宾、新加坡、尼泊尔、孟加拉国、泰国、老挝、柬埔寨、哈萨克斯坦等国20余所高校或教育机构开展国际合作,签订了长期合作培养和文化交流协议,承担了教育部教育援外项目,先后赴非洲和拉美等多个国家开展教育培训。2018年,学校在尼泊尔甘达基省博卡拉市成立了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尼泊尔分校;2019年,学校与老挝合作办学,在巴巴萨技术学院设立“跨境电商职业教育中心”。
截至2023年6月,学校与海南罗牛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企业,与海南威特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设集培训认证一体的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与海口综合保税区合作,探索“园区型”合作模式,融合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创业实训、技术服务等功能,形成“一校多企”多边组合结构下的校企合作,以社会化的形式实现自主式运转;与企业共同设立罗牛山商学院、万豪酒店管理学院等;与海南大学合作成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专业学习学历班、与沈阳药科大学合作成立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函授站、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海南函授站合作成立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研究基地1个、校级研究所2个、校级科研团队4个。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 海南省种猪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省级研究基地 | 海南省新型城镇化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地 |
校级研究所 | 旅游研究所、药物研究所 |
校级科研团队 | 丝路文化旅游科研团队、肉制品加工与贮运技术科研团队、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与推广科研团队、热带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与营造科研团队 |
参考资料
科研资源
截至2023年6月,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08.95万册,每年订购中外文期刊500余种、报纸100多种,并有“书生电子图书”“超星电子图书”“方正电子图书”,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起点考试库等在线数据库。
科研成果
2020至2021年度,学校共承担省厅级科研项目18个,其中,海南省社科联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海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部分科研立项一览表 |
课题名称 | 项目类别 | 立项时间 |
新时期高校国防教育与学生军事训练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项目 | 2020年 |
无抗养殖条件下猪源乳酸菌纳米硒缓解断奶仔猪细菌类腹泻的机制研究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22年 |
虾头自溶产物的呈味特性及呈味机理研究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22年 |
黎药胆木治疗青春期痤疮的研究与应用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22年 |
潟湖水体盐浓度升高对嘉积鸭肾脏损伤机制研究 |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22年 |
参考资料
学校荣誉
荣誉称号 | 海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海南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 2005年度海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 |
黄炎培优秀学校 | 全国实施温暖工程先进集体 | 海南省普通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达标单位 |
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 | 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 | 海南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 |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校徽

校训
用双手改变命运
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用双手改变命运”源自伟大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双手万能”“手脑并用”“为个人谋生之准备”和“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海职院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确立如下意识:主人翁意识,《国际歌》中说,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自己。校训要求海职师生要做命运的主人,用自己的双手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革、创新和实践意识。改变就是改革创新,海职人不能因循守旧,安于现状,要上下求索,敢为人先,敢于实践,手脑并用,用双手去改变未来。责任意识,校训中的“命运”不单是指个人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学校、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海职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学校、国家之间的关系,责无旁贷承担起建设国家的责任,同时也创造自己美好的人生。
校园环境
学校坐落在海口市区南海大道上,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办公大楼、现代化图书馆、标准型运动场,学生公寓全部安装空调。拥有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校园网络系统先进,无线网覆盖全校园。




展开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王承庆 |
党委副书记 | 周炳才 |
党委委员 | 林方贺、符兴干 |
名誉校长 | 陈焕春 |
代理校长 | 黄银珍 |
副校长 | 康霖、李琳娜、符兴干 |
校长助理 | 许昌斌、沈振国 |
参考资料
注释
[a]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6月。
[b]数据截至时间为202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