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学院的前身为始建于1960年的江苏省食品学校和始建于1964年的江苏省淮阴专区供销商业学校(后改名为江苏省淮安经贸学校);2002年,江苏省食品学校、江苏省淮安经贸学校合并升格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更名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6月学院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占地1269亩,总建筑面积30余万平米,在校生14000余人;有教职工802人,校内专兼任教师428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91人,硕士以上学位581余人,其中博士65人。拥有教育部行指委副主任委员、委员5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3工程”“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教学名师、双创博士、中国烹饪大师等高层次人才83人;拥有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教育教学创新团队、优秀科技创新团队6个,江苏省产业教授20人。
历史沿革
江苏省食品学校
1960年,江苏省食品学校创建,后停办;1979年,南京工学院(淮阴专科班)创建;1981年,南京工学院(淮阴专科班)改建为江苏省淮阴食品工业学校;1997年,江苏省淮阴食品工业学校更名为江苏省食品学校。
江苏省淮安经贸学校
1964年,江苏省淮阴专区供销商业学校创建;1968年,江苏省淮阴专区供销商业学校停办;1979年,江苏省淮阴专区供销商业学校复校并更名为江苏省淮阴供销学校;2001年,江苏省淮阴供销学校更名为江苏省淮安经贸学校。
合并建校
2002年,江苏省食品学校、江苏省淮安经贸学校合并升格为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学院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由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更名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学院验收通过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三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2022年10月28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成立龙虾产业学院、龙虾研究院、淮扬菜预制研究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8年1月,学院设有10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系部,开设45个专科层次专业。
二级学院 | 专业 |
食品学院 |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食品贮运与营销、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
药学院 | 药学等 |
制药工程学院 | 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等 |
酒店学院 | 烹调工艺与营养、中西面点工艺、西餐工艺、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 |
财贸学院 | 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审计等 |
健康学院 | 护理、中医养生保健、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健康管理等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制药设备应用、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 |
信息工程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艺术设计等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国际教育学院 | - |
基础教学部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2月,学院开设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生产技术、烹调工艺与营养、中医养生保健、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35个专业,涵盖了食品、药品、健康服务等大健康产业领域。建成央财支持的重点专业6个,建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建成省级品牌和骨干专业6个、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重点专业群6个,“4+0”联合培养应用本科专业1个、“3+2”分段培养试点项目4个、省级产教融合平台2个,重点实验室3个。
项目 | 内容 |
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 市场营销、食品营养与检测 |
国家级精品课程 | 食品生物化学、食品生产技术 |
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 《食品加工原理》、《食品生产概论》、《食品生物化学》、《白酒生产与勾兑教程》、《发酵食品生产技术》、《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生物产品分析与检验技术》 |
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 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 |
江苏省级示范高职重点建设专业 | 生物技术及应用 |
江苏省级精品课程 | 商务英语、基础会计 |
江苏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 | 食品工程实训中心 |
江苏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 江苏省食品生物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 |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教职工740人,校内专兼任教师515人,聘任来自企业一线的各类兼职教师396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46人,硕士以上学位509余人,其中博士59人。拥有教育部行指委副主任委员、委员5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3工程”“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教学名师、双创博士、中国烹饪大师等高层次人才42人;拥有食品加工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江苏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团队、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名单:东方、邵运川、时小艳。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2月,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20多个国家(地区)高校或行业组织签订合作办学项目9个。引进食品、药品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聘请西餐工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境外专家或技术教学大师来院讲学、担任专业团队负责人。选派教师赴国(境)外访学、研修、培训近600人次,接收国(境)外交换生近400人次,选派近5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学校还先后举办了“中外高职教育校长论坛”“中英高等教育圆桌会议”“中美烹饪文化教育论坛暨淮扬菜国际推广洽谈会”、中法厨艺比赛等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在国内外高职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月,学院建成3个省级科研平台、4个市级科研平台。
级别 | 科研平台 |
省级 | 江苏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江苏省食品微生物工程实验室 |
江苏省蛋白质类药物工程实验室 |
市级 | 淮扬菜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淮安市食品技术研究院 |
食用药物真菌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
淮安市食品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 |
参考资料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11月学院图书馆网站显示,图书馆有纸质图书达80余万册,报刊约1000种,电子图书100万余册;拥有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13个。
学术交流
截至2019年2月,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20多个国家(地区)高校或行业组织签订合作办学项目9个。引进食品、药品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资源,聘请西餐工艺、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境外专家或技术教学大师来院讲学、担任专业团队负责人。选派教师赴国(境)外访学、研修、培训近600人次,接收国(境)外交换生近400人次,选派近500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学校还先后举办了“中外高职教育校长论坛”“中英高等教育圆桌会议”“中美烹饪文化教育论坛暨淮扬菜国际推广洽谈会”、中法厨艺比赛等国际合作交流活动,在国内外高职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研成果
由学院与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共同研发培育的优质甲烷单细胞蛋白菌种搭载长征七号火箭顺利归来。学院与淮阴区共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技术服务;与企业开展江苏省“苏北计划科技项目开发,促进农产品的加工转化。截至2019年2月,学校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承担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3项。
学校荣誉
获得荣誉 |
江苏省文明校园 | 江苏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科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
江苏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 | 淮安市区城镇特困家庭帮扶工作“先进单位 |
江苏省高校后勤行业节能先进单位 | 淮安市校务公开“先进学校 |
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 | 中国餐饮30年桃李芬芳优秀奖 |
淮安市双拥模范单位 | 2016年度江苏教育新闻奖 |
淮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学院党总支) | 2021年12月拟被确定为省级家庭服务职业培训基地 |
参考资料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校徽采用盾形设计样式。其上方是学校的校训,下方是学校的英文名。

校训
以人为本、立德尚能。
校园环境
学校占地1269亩,总建筑面积30余万平米,在校生14000余人,在校生14000余人;有教职工802人,校内专兼任教师428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党委书记 | 陶书中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薛宇 |
党委副书记 | 翟玮玮 |
党委委员、副校长 | 张建华、安进、贾韶千 |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 沈艾林 |
党委委员、组织部长 | 周耀明 |
党委委员、宣传部长 | 张军 |
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陆楠,发酵871班学生(班主任金德宽),毕业后进入制药厂努力工作认真学习。1994年远赴日本学习语言,虽在国外历经艰辛但收获颇多。1996年回国,专业变更转战对日经济贸易。现就职于服装外贸企业,资深业务担当专业从事对日服装出口贸易。诚信贸易让自己在数年中受益颇多,也将在中年的黄金时期再次整合资源有所突破。
注释
[a]以上资料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参考官网资料。
[b]以上资料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参考官网资料。
[c]以上资料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参考官网资料。
[d]以上资料为不完全统计,详情请参考官网资料。
[e]以上资料来源于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官网,数据截止时间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