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财贸职业学院(Beijing College of Finance and Commerce)是一所北京市属公办高职院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学术研究、学校荣誉、校园文化、校园环境、行政管理等介绍

中文名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别名

北京财贸职院

外文名

Beijing College of Finance and Commerce

成立日期

1958年

所属地区

北京

地址

北京市通州区北关大街88号(本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礼士胡同41号(东城校区);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南侧涿州大石桥(涿州校区);北京市朝阳区水碓东路15号(朝阳体育馆东门向南30米路东)(朝阳校区)

办学性质

公立

主管部门

北京市

占地面积

29.7348万平方米

学生人数

约5300人

教师人数

630余人

现任领导

王红兵(党委书记),杨宜(院长)

校训

厚载商道、精益财贸

院校代码

12561

专业数量

29个

机构类型

财经类

简介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1984年,学校改建为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物探局职工大学、北京市立信会计职工大学、北京财政学校和北京城市建设学校先后并入。200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2019年,为进一步深化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服务通州区和北三县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学校依托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廊坊校区。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城市副中心(本部)、东城、朝阳、涿州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9.7348万平方米。下设11个二级学院,开设29个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5300余人,教职工6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46人。

历史沿革

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

1958年,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决定把北京市财贸系统原商业系统管辖的学校和训练班以及通州原干校七所学校合并为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

文革期间,学校被撤销,停止招生。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1978年,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恢复招生。

1981年,北京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更名为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2001年5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物探局职工大学并入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2002年8月,北京财政学校和北京市立信会计职工大学并入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2003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组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2008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201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决定北京城市建设学校并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2017年5月,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第二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9年11月8日,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廊坊校区在坐落于河北三河的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揭牌。两校签订了《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标志着京津冀职业教育合作迈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将在廊坊北三县陆续展开合作,以“北京服务”为标准,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培养高质量职业人才。

2020年5月,为推动“一帮一”行动深入实施,实现对湖北120多所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全覆盖帮扶,教育部印发通知,启动实施第二批“一帮一”行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支援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2022年12月8日,牵头组建的职业教育新商科国际联盟正式成立。

2023年4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正保数智财税产业学院和正保数字机器人工坊正式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学院设有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旅游与艺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贯通基础教育学院、京冀创新教育学院11个二级学院,开设29个专业。

院系

专业

立信会计学院

会计、会计(税务会计)、会计信息管理(财务大数据应用)

金融学院

投资与理财、互联网金融(慧科公司订单班)、金融管理(银行)(民生银行合作班)

商学院

工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工智能)

建筑工程管理学院

建设工程管理、建设工程管理(数字建造BIM)、工程造价、建筑室内设计(中装企业合作班)

国际教育学院

会计(中英合作)、金融与证券(中英合作)、旅游管理(中新合作)、会计(中美合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人文学院

学期教育

继续教育学院

-

贯通基础教育学院

-

京冀创新教育学院

-

参考资料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高职示范建设专业,1个市级高职示范建设专业,1个市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

项目

内容

国家级高职示范建设专业

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导游(国际导游)

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经商贸大类——财务会计类

北京市高职示范建设专业

会计、金融与证券

0北京市教改试点专业

电子商务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

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导游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类别

课程名称

主讲教师

国家级精品课程

《会计岗位综合模拟》

孙万军、杨蕊、谭迎春、陈凌、谢文、梁毅炜

《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岗位实训》

武飞、杨向荣、张敏敏、冯晓霞、朱静、乔睿、王新玉

北京市级精品课程

《地陪导游业务》

王琦、程伟、童俊、刘雁琪、李丽虹

《管理学基础》

刘红燕、柴小青、陈鹤鸣、孙大维、吴琨、孙丽娟、潘虹尧

《会计信息系统应用》

孙莲香、康晓林、梁毅炜、梁润平、周梅

《企业网站建设与实践》

孙莲香、康晓林、梁毅炜、梁润平、周梅

《物流信息系统》

武晓钊、孙万军、阮文义、李振宁

《零售商业岗位技术训练》

商和功、崔玉华、陈凌

《商业银行综合实训》

武飞、陈颖、杨向荣

《证券经纪人岗位实训》

张存萍、武飞、胡君辉、乌日娜、周红利、郑宏韬、杨勇、王谊楠

《理货业务训练》

寇长华、田志英、尹颖汤、于颖、潘虹尧、李丽娟、白缪林

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5月官网数据显示,教职工6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46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8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8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北京高校学术创新人才、长城学者等荣誉称号教师70余人,拥有国家级、市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5个。

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序号

项目名称

批准单位

批准时间

负责人

负责部门

1

商业经营管理教学团队

北京市教委

2007

王成荣

工商管理系

2

会计专业教学团队

北京市教委

2008

姜韵宜

立信会计学院

3

导游专业教学团队

北京市教委

2009

王琦

旅游系

4

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北京市教委

2009

武晓钊

信息物流系

北京市职业教育专业创新团队

序号

项目名称

批准单位

批准时间

负责部门

备注

1

财经类专业实践教学一条街课程教学团队

北京市教委

2007

实训中心

-

2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创新团队

北京市教委

2007

工商管理系

-

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5月,学校举办了第五届“上证法治论坛”“军事训练开展30周年理论研究”,第28次学术交流大会,学报创刊30周年座谈会等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5月数据显示,学校有2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个校企合作科研平台。

北京市级科技创新平台

京商研究中心、首都流通现代化研究中心

校企合作科研平台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究院

参考资料

科研资源

学术期刊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是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主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的双半月期刊。主要栏目有:首都商业研究、营销方略、财税与金融、理财之道、教学研究、理论视点、引进与借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馆藏资源

根据2023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有两个图书馆,有纸质图书共计68.6万册,年订阅期刊970种。

科研成果

2015年,学校第29次学术交流大会评选出获奖论文48项、获奖咨询服务成果4项。在获奖论文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19篇,三等奖28篇;在获奖咨询服务成果中,优秀服务成果奖2项,服务成果奖2项;并对1项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0本国家级规划教材、14本公开出版教材、32篇核心期刊论文、2篇检索论文、183篇一般期刊论文、15部学术著作、4部非学术性成果、1幅艺术作品、17项科研项目共计279项教研科研成果给予科研奖励。

2020年4月,入选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

学校荣誉

2011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获得首都文明单位。

2012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获得“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

2014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2018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获得“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2022年,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立信会计学院18贯通注册会计2团支部被授予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中心图案由英文“财贸”Finance and Commerce和“学院”College的三个首字母“C、F、C”组合而成。变形组合中的两个“C”和一个圆点合在一起既像卫星的运行轨迹,又像宇宙中的一颗卫星,寓意奔向现代化的学院;中间的“F”好似火炬,照亮学子之心;右侧为一个变形的问号,寓意学院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同心圆将中心图案紧紧环绕,形成视觉上的向心力,表达了学院师生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同心同德,凝心聚力,共促学校和谐发展的心愿。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校训

厚载商道、精益财贸

“厚载”,语出《易》“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意为“地厚而载万物”。这里指承载醇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并保持一脉相承。

“商道”,经商理财之道。“道”指真理、规律、道德与智慧。“商道”,即指经商理财的真理、规律、道德与智慧。

“厚载商道”:即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探索经商理财真理,承载与修炼商业道德,传承与积累商业智慧,使中国醇厚的商业文明和学院几代人创造的财贸文化一脉相承、发扬光大。

“精”,意为纯净、精华;“益”,意为增长,加多。“精益”连用,指精益求精。《诗》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切磋琢磨,玉汝于成。意为修身治学做事追求精致、卓越和完美,也有相互研讨、勉励之意。精益求精既是一种认真的精神,也是一种执着、专注和合作的职业态度。

“财贸”,一指学院简称;二指财贸人、财贸事业、财贸文化、财贸品牌;三指财贸类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精益财贸”:学生精修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师精研教学与科学,教职员工精于管理与服务。财贸人靠执着与勤奋,以团结协作、尽善尽美、追求卓越的精神,不断创新、砥砺提高,日积月累、日新月异,共同创造财贸高职名校品牌。

“厚载商道、精益财贸”的校训,立意高远,把经商理财道德、客观规律与学院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特色鲜明,把追求精致、创造卓越与财贸高职特色紧密结合,大气厚重,蕴藉精当,具有良好的传承性和专属性。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校园环境

学校有校本部(城市副中心)、东城、朝阳、涿州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9.7348万平方米。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校门

党委书记

王红兵

党委副书记

辛红光

党委副书记、院长

杨宜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监察专员

王美祥

党委常委、副院长

苏春林、李宇红、周明生、魏启晋

参考资料

注释

[a]

以上信息更新截至2023年5月

[b]

以上信息来自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c]

以上信息来自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官网

[d]

以上信息来自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e]

以上信息来自北京财贸职业学院